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年间,最早是以经营烧饼、炸豆腐、烧酒的小铺,俗名“醉葫芦”,因门口挂一破酒葫芦而得名,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到酒铺用餐,因除夕京城仅此一家还未关门。又服务热情而龙颜大悦,于是派太监赐匾取名“都一处”。
后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 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都一处烧麦馆位于繁华的北京前门大街路东36号,已经有260多年的历史,主营各种烧麦、炸三角、马莲肉和山东风味炒菜。
相传,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乾 隆皇帝到通州微服私访,回宫途经前门大街, 腹中饥渴,此时所有商铺都已打烊,唯王记酒 铺仍掌灯营业。乾隆便带随从进店用餐,因酒 醇菜香,便龙心大悦。当听掌柜说此店还没名 号时,乾隆帝感慨道:“这个时候京都只有你一 家营业,就叫‘都一处’吧!”回宫后,乾隆御笔 亲书“都一处”,并派人精制成头匾,由太监送 到店里。天子临驾,又赐牌匾,都一处便名声 大振,从此名人雅士、官府要员纷纷前来聚宴, 生意日渐兴隆。
都一处读音?答:都一处读音dou yi chu
dōu yī chù
“都”字基本含义为建有宗庙的城邑,如都亭;引申含义为邦国的都城,国都,如京都。
在现代汉语中,“都”也表示城市,如都市。
处,汉语汉字,拼音是chǔ ,chù,基本意思是居住;后来引申含义为存在,设身处地。出自《说文解字》。
常用词组有处置、处理等。
都一处烧麦皮配方?1、称好的面粉,加入开水,用筷子搅拌,然后加入凉水,和成光滑的面团。饧20分钟。
2、切下一块面,用手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状。
3、掐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比饺子剂子要大一点。
4、撒上面粉搓圆。
5、用手心压扁 ,在面剂子下面放足够多的面粉,上面也放上面粉,简单说就是用面粉给面剂子埋上。
6、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擀面皮了,两个手一起放到擀面杖上,一手固定位子,另一手在擀面杖上施加力度的同时往上推动面皮。右手固定,左手擀面皮就是顺时针旋转;反之就是逆时针赚。擀面杖要选两头尖的,更好用。
7、包就简单了,把拌好的烧卖馅放到皮中间,用左手的虎口夹住面皮慢慢捏紧,包好的烧卖上笼蒸10分钟。
高筋面粉,玉米淀粉,开水分别用容器称好。
步骤 2
面粉和玉米淀粉混合拌均匀。
步骤 3
倒入开水用筷子搅成絮状。
步骤 4
揉成光滑面团。
步骤 5
盖上湿抹布放置30分钟。
步骤 6
准备硅胶垫,擀面杖,切板,一些干面粉,(干面粉的作用是防止面皮粘在一起)
步骤 7
揉成条切成小块,撒些干面粉防粘。
步骤 8
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皮,烧麦皮要比饺子皮更薄一些,喜欢吃小个的面团就切小块一点,喜欢吃大个的就切大一点,擀的皮也会大一些。
步骤 9
擀到这种厚度包烧麦刚刚好,不厚也不会太薄,吃起来口感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