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锅米线起源于云南玉溪市,当时只是在玉溪流行。真正让它普及流行的是翟永安。他玉溪金官营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母亲到昆明织布为生,改嫁一位四川卖饺担担的男人,继父把一套做饺担担的谋生手艺传给翟永安。继父死后,翟永安便沿街挑卖饺担担。20世纪20年代初,他把玉溪小锅煮品的制作方法用上,煮米线,煮饺子,叫卖与昆明大街小巷,并结合之前经验不断加以改进。1938年,翟永安到端士街去经营。端士街共有三家小锅煮品店,他的煮品店生意最好,后面卖的煮品当中,米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至此小锅米线便在昆明名声大噪,广为流传。
小锅米线发展至今,已经在云南各地流行了起来,做法基本一样,口味各有千秋。变的是日渐丰富的口味,不变的是大家对于美食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1/8水烧开后关火,放入米线,2/8米线泡软后开火煮四五分钟,然后捞出,过凉水后沥干放置备用(再煮四五分钟会使米线更软,再过凉水会使米线劲道)
3/8炒肉末,(肉沫用料酒,生抽,白胡椒粉,淀粉腌制十分钟,炒的时候可加入豆豉,更加酱香!)
4/8炒西红柿底汤(西红柿切碎翻炒,炒成汤汁,然后加入酸菜翻炒,)
5/8然后再加入骨汤或者鸡汤烧开6/8烧开后放入配菜,娃娃菜,韭菜,豆芽,肉沫!翻搅!
7/8最后加入米线,根据自己口味可以放入适当盐,鸡精,生抽调味,可以放些白芝麻调适,8/8香喷喷的小锅米线做好喽!
小锅米线的制作:铮亮的铜锅用水洗过之后,放在大火上,加入高汤,先放韭菜煮一下,再放入酸浆米线(酸浆米线比干浆米线更加入味);把肥瘦均匀的碎肉放进锅边用勺捣开,再加入放盐巴、咸酱油、味精、水腌菜等,最后在加入鲜嫩的豌豆尖,浇上麻辣红油,就可以上桌了。
食材用料:
肉:100g
酸菜:2瓣
豆芽:少许
小米辣:3个
青菜:10克(个人口味酌情增减)
韭菜:一小把
蒜:5瓣
小葱:2根
生抽:10克
盐:少许
料酒:1勺
白胡椒粉:1小勺
干米线:250g
收起
方法/步骤:
1、肉末用料酒 白胡椒粉 盐 少许生抽 腌用
2、米线提前泡发,煮好后过凉水备用
3、青菜豆芽韭菜洗干净,葱切葱花,蒜切碎,小米椒切碎,准备好所有食材
4、锅中加油烧热后加入蒜末 葱花和小米椒爆香
5、在加入肉末炒散变白即可
6、加入切碎的酸菜翻炒炒香
7、加入水呛锅
8、汤煮开加入 豆芽 青菜 韭菜煮3-5分钟 加生抽和盐调味
9、加入米线煮3分钟即可出锅
10、灰常好吃肉末非常香酥一点不腥,汤都喝光了
小锅米线的正宗做法?用料
米线(或魔芋面) 300克
猪肉末 100克
韭菜 50克
番茄 1个
郫县豆瓣酱 半勺
酸腌菜 半勺
盐 适量
料酒 适量
蚝油 1勺
超正宗的云南小锅米线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猪肉末用一点盐,料酒,清水,拌匀,放边上腌10分钟
步骤 2
接下来准备配料,番茄切丁,切碎就行不用剁,韭菜切3-4cm的段,备用
步骤 3
郫县豆瓣和云南的酸腌菜,酸腌菜某宝上都有
步骤 4
米线,方便点就用干米线,锅里放足够的水,看说明一般水开下锅,煮10分钟就没有硬芯了
步骤 5
锅中底油,中火,加入番茄粒炒出沙
步骤6
番茄出沙后扒拉到一边,不用盛出来,更有风味
步骤 7
在锅底空白处加一丢丢底油,加入腌好的肉沫翻炒至变色熟
步骤 8
肉沫稍微混进一点番茄也没事
步骤 9
然后在肉沫上加入郫县豆瓣酱,云南酸腌菜,和肉沫先炒匀
步骤 10
再和番茄炒匀
步骤 11
这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蚝油(大致看看配米线的碗多大),有高汤就加一些高汤,鸡汤牛汤都可以,浓汤宝就不要加了,汤底味道会变。然后大火烧开3分钟,汤底的味道就出来了,可以试一下咸淡,一般来说不用加盐,口重可以加一点
步骤 12
接着加入韭菜段
步骤 13
大火煮1分钟给韭菜断生,也出香味
步骤 14
这时候,米线应该也煮好了,捞出进大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