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红薯是谁带回国的?红薯之父陈振龙简介

红薯是谁带回国的?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带到福州,从此传到大江南北。陈益陈益,字德裕,广东广州府东莞市虎门镇北栅人。明…

红薯是谁带回国的?红薯之父陈振龙简介

红薯是谁带回国的?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带到福州,从此传到大江南北。

陈益

陈益,字德裕,广东广州府东莞市虎门镇北栅人。

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友人往安南 (今越南),当地酋长以礼相待,每次宴请,都有味道鲜美的甘薯。但当地法例,严禁薯种出境。

陈益以钱物“疏通”了酋奴,在他们的帮助下得到薯种,于万历十年(1582年)偷带回国。

陈益作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为我国开辟粮源,贡献重大。

陈振龙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甘薯之父:陈振龙。

陈振龙把甘薯引入我国,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果和食谱,甘薯也成为我国古代饥荒时期最重要的食物之一,超过一亿人因此受益,“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在纪念陈振龙《先薯亭记》的碑文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陈振龙的敬仰之情。

“抚令其速觅地育之,经四月功成。抚遂令各地循法广种之,果丰,旱饥大解,士民皆欢。甲午、乙未连遇饥荒,他谷皆歉。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到了乾隆时期,甘薯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种植一亿多亩,极大地解决了粮食危机,“薯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金学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

在甘薯推广种植的两百多年间,陈振龙家族矢志不渝,“子子孙孙,瓜瓞绵绵,始终致力于引种、推广番薯,他们出身布衣,商贾为业,虽人微言轻,却一心牵挂民生大计。”如今甘薯的种植随处可见,陈振龙的功绩将永远被铭记。

红薯是谁带回国的?红薯之父陈振龙简介

陈振龙的偷薯藤故事是否真实?

真实

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 红薯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的,它是“红薯之父”陈某从菲律宾冒死带回来的舶来品。陈某出生的年代正是明朝的中后期,他年轻的时候还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地瓜的由来和历史?

地瓜(白薯)传入我国有点曲折。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白薯,想把它带回祖国。但吕宋不准薯种出口,他于是“取藷(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农政全书·甘藷条》)。万历二十二年福建遇到大荒年,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白薯的许多好处,于是命各县如法栽种,大有成效,渡过了灾荒。

后来陈经纶的孙子陈以桂将白薯传入浙江鄞县。又由陈以桂的儿子陈世元传入山东胶州。胶州比较冷,不容易种活,还每年从福建补运薯种,并传授藏种方法。陈世元又叫他的长子陈云、次子陈燮传种到河南朱仙镇和黄河以北的一些县;三子陈树传种到北京朝阳门外、通州一带。陈世元并著有《金薯传习录》(金薯之名系用以纪念金学曾)一书,介绍白薯的栽培方法。

陈氏一门六代,对白薯的推广作了不懈的努力,后来有人在福建建立“先薯祠”,表彰他们的劳绩。

红薯的由来何时传入我国?

红薯是16世纪末(大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传入我国,首先传入的是广东和福建。

红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随着各国早期探险和经商先人的洲际往来,红薯走出其故乡,到欧洲非洲亚洲等有人类的居住地拓展。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