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加盟/豆腐脑加盟,壹早壹碗&餐饮创业集大所成者
壹早壹碗品牌故事【豆腐脑也有小讲究】
小时候外婆一边做豆腐脑
一边慈爱的看着馋的眼巴巴的我
安慰着马上就好
我十几岁离家,没有背景,靠一双手从一个小工变成集团CEO
虽然身份在变
却还是怀念外婆那一碗温暖了我整个童年的豆腐脑
遍寻全城
想吃到像外婆一样亲手、用心为家人做的一碗豆腐脑
却发现早餐市场混乱无序,味道参次不齐
于是,我就想集合各方优势资源,从产品到环境处处“小讲究”
把一碗小豆腐脑做大做好
不仅满足自己的心愿
更为了将外婆用心为家人做豆腐脑的精神传递下去
让更多人体会到在家吃豆腐脑的干净与放心
提升市民早餐质量。
二、品牌使命【首家豆腐脑专门店,抢占早餐市场先机】
国际庄第一家豆腐脑专门店
从地摊到店面
从设施简陋到精心布置
从随意制做到严格标准
从无法监督到明档操作
……
对早餐市场每提升一点点
都是想让你吃的“小讲究”一点
活的“小讲究”一点。
壹早壹碗LOGO诞生
“壹早壹碗”的LOGO围绕着“早”和“碗”来设计展开,“早”代表着一天的开始,“早”字上面“日”字用一个碗的形状来表达,代表着一碗好吃的豆腐脑。
早晨良好的用餐心情会影响一整天心情,我们从早上开始。圆形的碗具有“圆满”的涵义,是对生活追求的圆满,少了早晨这碗豆腐脑就不够圆满。“壹早壹碗”旁边的独具一格的“吉祥碗”,更是追求早餐高标准的认证的红印章。
精心的制作工艺,清新的用餐环境,五味飘香的卤汁,温馨细心的服务......都融合在了一碗暖暖的豆腐脑里。
“活出自身的小讲究儿”,更是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的点滴体现、邀请!邀请餐饮同行提供一份高品位的早餐,邀请市民对早餐讲究一点儿。
一碗豆腐脑的小讲究
精选黄豆:精选东北非转基因黄豆,自然生长、安全可靠
甄选净水:只选纯净水,清澈干净
均匀浸泡:采用传统工艺与最新科技,让黄豆均匀浸泡,萃取100%营养
反复滤浆:一杯豆浆一两豆,口感浓郁又顺滑
严谨煮浆:高端设备,精准把控煮浆时间,保证营养与品质
精确点脑:百余次试验,将传统工艺再次精细升级
小碗蒸制:小碗独立蒸制,碗碗可口
惊喜卤汁:继承传统,汲其精华,创新多种口味
壹早壹碗餐饮管理公司简介【中国早餐加盟第一品牌,中式快餐连锁加盟首选!】
河北壹早壹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传统中式快餐经营,是一家拥有产品研发、专业选址、营销企划、门店运营、中央厨房管理和连锁加盟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餐饮管理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年成立北京分公司、沈阳分公司),壹早壹碗豆腐脑为公司旗下主力连锁餐饮品牌。
壹早壹碗坚持用真材实料,始终坚持用非转基因的东北原产地大豆作为原料,延续祖传的传统工艺和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创新研制了豆腐脑小碗独立蒸制工艺,安全、卫生,成功避免了食材的交叉,保证原汁原味。公司不断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连锁加盟体系和优秀的管理服务团队。
产品优势【继承传统,再创新味】
食材
东北原产地大豆(非转基因)、本地有机无污染蔬菜;
严谨的品质管理流程覆盖从采购到物流各个环节,保证品质与安全,确保可追溯;
工艺
传统制法,口味地道;
现代科学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确保出品稳定。
品类
多种口味的小讲究豆腐脑、原磨豆浆
传统煎饼、无明矾油条、盐酥烧饼、多种形式的卷饼系列
铁锅熬菜、特色窝头
各类开胃小菜
口味
传统小吃,创新味道
香辣咸鲜,嫩滑可口
营养丰富,安全放心
加盟优势【加盟壹早壹碗,做最有实力的餐馆老板!】
(一)低投入,高产出:
50-120平米即可开店,投资金额不高,前所未有的商机,赚取可观的盈利收入。
(二)即学即会,标准操作:
很短时间即可掌握操作技术,标准化程度高,不担心口味产生变化,不需依赖厨师。
(三)指导选址,统一装店方案:
建立选址标准,协助选址,提供统一装修设计建议,彰显品牌优势。
(四)统一料包,口味如一:
总部统一配送调味料包及食材原料,确保各门店口味统一、稳定。
(五)信息反馈,修正经营:
已建立的直营与加盟店经营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快速反应,为经营者把握经营策略,降低风险。
(六)持续指导,完善管理:
精简整合优化的经营方式交付经营者,无需专业知识,上手速度快。
前有盒马,现有叮咚,早餐如此“香”,为何跑不出一个全国巨头?
早餐赛道,一直不乏“掘金者”。
巴比馒头上市,开店3000+;早阳包子,门店超3000+;汤包界的“老台门”突破5000+;吉祥馄饨拥有2500+店;就连豆浆油条界的永和大王,也在全国开了650家门店……早餐,按单品类划分,相继跑出多个“黑马”品牌。
而早餐店,相对而言一直处在摸索阶段。
前有盒马、千味央厨等跨界而来,如今又有叮咚买菜从电商领域入局做早餐店。当多个“大佬”都来抢食早餐市场,谁能最终突围?
总第2774期
餐企老板内参温瑞连文
跨界者“抢食”早餐市场
去年新增早餐企业5.1万家
万亿的早餐赛道,“跨界者”纷至沓来!
近日,生鲜电商领域玩家叮咚买菜,被曝正布局线下早餐店,试图以动销高的早餐预制菜突围,进军早餐市场,至此又一跨界者入局。
事实上,近年来,早餐这个赛道已经被多个领域的巨头“瞄上”。内参君盘点一番发现入围者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大佬”——餐饮供应链企业、便利店、快餐巨头。
餐饮供应链企业领域,以叮咚买菜、千味央厨、盒马鲜生为代表。除叮咚买菜外,去年,千味央厨推出“早饭师”,正式进军早餐赛道,计划5年内布局10000家门店;盒马鲜生推出早餐连锁店“盒小马”孵化项目,曾称要在上海开出1000家。
便利店也是入局早餐赛道的“积极分子”。国内诸如7-11、全家、京东等便利店早已布局早餐,而且便利店的跨界“进击”已经卓有成效。有报告显示,目前便利店购买早餐的消费者占到了29%。
快餐界的巨头企业也没“闲着”。如肯德基、麦当劳,以及星巴克等也纷纷推出早餐品类,把早餐作为吸引客流、提高营收的一个利器。此前,麦当劳的执行副总裁在内部会议强调,早餐对麦当劳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伴随着“跨界者”纷纷进入早餐领域,早餐市场发展加快。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共有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早餐相关企业有28万家,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3年,新增并存续的早餐相关企业也达到了5.1万家,高于2023年,今年上半年,我国早餐注册企业已经有2.8万家。
数据来源:网络
单品类相继闯出“黑马”
早餐“蓝海”市场机会尚存
当前,国内早餐市场有几大特色,值得关注:
1、单品类赛道全面扩张。虽然目前早餐市场还没有冲出一个全国性的巨头品牌,但国内的早餐单品类在各自赛道,早已玩的“风生水起”。
去年,“中国包点第一股”巴比馒头上市,截至去年年底,在全国开出了3089家门店;全国性的包点连锁品牌早阳包子,在2023年门店数超过了3000家;汤包界的品牌,老台门也突破5000+门店;专们经营馄炖的头部品牌,吉祥馄炖已经拥有2500+店,就连大家日常吃的豆浆油条,也被永和大王在全国开了650家门店。
早餐最常见的早点品类包子、馄炖、油条豆浆、馒头企业,他们或以直营或以加盟的方式,深耕单品,在全国大范围扩张,跑出了行业的龙头企业。
单品类企业的突围,给微利的早餐行业带来希望,从全国统一的食材采购、到工厂标准化制作、再到配送至门店销售,早餐品类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和运营,不仅让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裂变,而且大大增加了利润空间。
2、万亿市场,却跑不出全国性品牌。早餐作为日常生活的三餐之一,不仅消费高频而且刚需,有14亿人的消费基数,早在2023年早餐市场的规模就达到了2万亿元,到2023年,中国消费者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突破8400亿元。
显然,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跨界者竞相追逐。万亿规模的早餐市场,还处于一片蓝海,跨界早餐赛道,不仅可以帮跨界者获取巨大的流量,而且借势新的战场,也能助力其扩大资源优势、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早餐市场虽然庞大,但还没有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品牌,目前市场商家分散、小本经营、夫妻店模式居多。不少早餐店都早、午、晚多时段经营,且早餐销售不是重要占比。早餐市场还处于一片“蓝海”,仍有大的机会。
早餐市场几大困境
“跨界者”怎么突围?
相比于午餐和晚餐,早餐的特殊性在于售卖时间短,客单价低。
传统的早餐店的售卖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三个小时之内,但同样跟别的正餐一样,在客流量大的地段,承担高昂的房租、水电费、人力成本费,运营成本高。客单价低,低价早餐已成为用户的共识,一份中国传统的早餐诸如包子、油条、粥、鸡蛋等,客单价一般在1-3元之间,低客单价带来了低利润率。第三,出品快、打包快、配货快是早餐要经受的一大考验,调查数据显示,有81%的人早餐用餐时间在15分钟以内,42%的人用餐时间在10分钟以内。
为什么众多跨界者还要前赴后继?这是因为,虽然早餐店虽然利薄,但却是刚需,一旦形成经营规模,整体利润也不容小觑。这些跨界者拿什么突围?
1、预制菜走向成熟,供应链突破迎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要克服早餐难题,标准化的供应链是突破点,目前,这个时间点已经到来。
一方面,随着“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上市,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的供应链市场逐渐成熟,并受到资本市场关注,预制菜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并走向成熟。另一方面,餐企供应链企业向第三方市场开放,并由原来B端市场向C端市场渗透,不断迎合C端人群的消费需求。
跨界者中如叮咚买菜、千味央厨、盒马鲜生等企业,其本身已有成熟的餐饮食材供应链渠道,在各自领域有了不错的成绩。这些跨界者进入早餐领域,以预制菜方式,在工厂做统一的产品研发、加工、配送至门店销售,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大大减少人工制作成本,同时,加热即售的菜品模式,减少了店铺制作区域面积,节省了房租、水电费,以此来提高利润。
如,叮咚买菜开设的早餐店,店铺面积只有15平,采用“冰厨+微波炉”的模式,将预制菜等冷冻产品冰柜冷藏后,顾客下单后用微波炉加热即售。千味央厨的“早饭师”要求加盟者面积在20-30平,以千味央厨供应链统一提供产品,如速冻油条等。统一加工标准化后的早餐,从巴比馒头60%的毛利率可以看出,与大众餐饮平均30%-40%的毛利相比,这是一门好生意。
2、重视门店、仓储、配送的布局
早餐的时效性,要求出品快、打包快、配货快,除了后端供应链的快速生产,还需要保证早餐的新鲜及品质和便捷。冷冻保鲜、配送、门店也是跨界者们要重点布局的。
如7-11、全家等便利店,利用已经布局好的线下商圈门店网络,以及门店成熟的结账、收银等流程,增加早餐的品类,对他们来说是先天的优势。数据显示,鲜食在便利店能顶半边天,对比日资便利店来看,罗森的鲜食销售占比在40-50%,7-Ev的鲜食销售占比50%,全家的鲜食销售占比超过40%,这类企业也是目前跨界早餐做的最好的。
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食材供应链的跨界者,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前置仓以及物流配送体系,不同的仓储模式,在选择早餐品类上也要有不同。如,叮咚买菜在全国布局了950+前置仓,早餐店+前置仓模式自然会放大供应链优势,消费高频、流转快的早餐品类是它的主打;盒马鲜生线下采用的是店仓一体模式,意味着既有零售功能,又要仓储功能,盒小马早餐店的餐品品类多,主要集中在保证菜品新鲜和丰富度上。
3、创新产品和场景,引领早餐消费升级
不少跨界者瞅准了早餐消费升级的机会,通过研发新的餐品和创新用餐场景突破。
随着90后、00后等新的消费主力人群崛起,他们对早餐品类有了新的要求,“早餐吃好”成为新的趋势。早餐不仅注重营养均衡搭配,还要吃的时尚有品质。
诸如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餐企业看到了机会。推出三明治、面包、咖啡等西式早点吸引部分年轻消费者。如星巴克推出的法式可颂、三明治等早餐、简餐消费在30以上的产品,这类产品将早餐的客单价提高到20-50元左右。由餐企自己研发,更能控制成本,通过高客单价,实现成本的覆盖;以差异化的早餐品类,引领消费者早餐升级。
在场景上,这些企业也给消费者创造了多种用餐场景,如早餐店成为学习、社交的第三空间,延长了用餐时间;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也成为很多人学习、社交的重要场景,家长带着学生学习、上班族客户沟通、朋友见面,这些店都能提供舒适的空间、愉悦的社交氛围,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靠卖包子年入10亿,这家“早餐店”上市!创始人夫妇白手起家,财富已超27亿
每经编辑:孙志成
2块钱一个包子,5块钱就能吃饱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开个小门店,夫妻两人搭伙就可以做,起早贪黑、客单价低,并且利润微薄,十分辛苦。
但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包子铺这种大家眼里的小本生意,有一天也可以做成市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
10月12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巴比食品”,股票代码“605338”)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登陆A股的首个主打包子的餐饮品牌。
图片来源:巴比食品官网截图
市值45亿的“包子店”
应该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国的“包子第一股”,不是庆丰包子铺,也非天津狗不理,而是巴比食品。
公开资料显示,巴比食品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产品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及粥品等。巴比食品拥有“巴比馒头”、“中饮”等多个国内中式面点品牌。
根据巴比食品的招股书,该公司此次公开发行新股6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拟募集总额为7.44亿元,发行价格为12.7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2.99倍。
上市首日(12日),巴比食品开盘即迎顶格上涨,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上涨44%,收于18.32元,总市值达45.4亿元。
据巴比食品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7亿元、9.9亿元、1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43亿元和1.54亿元。
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中透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类别分为食品类、加盟商管理和包装物及辅料,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食品类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食品类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31%、89.10%和89.20%。
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此前在一份关于中国早餐消费报告中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2015年的1.33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948万亿元。到2023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8400亿元。
近9成营收依靠加盟店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巴比食品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这种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的营销体系决定,巴比食品的主要收入都来自加盟门店。
据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模式分为特许加盟销售、直营门店销售、团餐销售及其他。公司以特许加盟销售为主,2017-2023年特许加盟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92%、88.54%和86.37%。
中饮巴比方面也将加盟模式列为企业的风险因素。该公司表示,中饮以加盟的销售模式为主,主营业务收入90%左右来源于加盟模式的产品销售。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加盟商拥有对加盟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在具体经营方面须接受公司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若加盟商在日常经营中未严格遵守发行人的管理要求,将对发行人经营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发行人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加盟商的不断增加,发行人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从市场分布看,巴比食品的业务区域主要集中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数据显示,2017-2023年,巴比食品在华东地区分别实现营收8.13亿元、9.19亿元以及9.72亿元,占比均在90%以上。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随着巴比食品的不断扩张,被仿冒也成为巴比食品正在面临的问题,该公司表示,随着公司在中式面点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抄袭伪造“巴比”产品成为部分不法厂商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如果未来公司产品被大量仿冒,将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及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消费意愿,从而可能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巴比食品2023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3.5亿,较2023年1-6月的4.8亿元降26.45%,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961.8万元,较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下降29.22%。
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
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市值45亿的早餐“巨无霸”,其前身,只是一家普通的街边早餐店。
据21金融圈,1998年3月,21岁的刘会平拿着借来的4000元钱只身前往上海闯荡。他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刘会平的第一家馒头店开张了,但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了解,开始生意并不好,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两个星期后,刘会平血本无归,关掉了店铺。
1999年年初,在姐姐的支持下,刘会平的第二个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业了,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但由于隔壁店家的包子味道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刘会平的生意以失败告终。
遭遇了两次失败,刘会平始终认为包子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上海有2500多万人,如果仅有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那也至少是500万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个4、5块钱的话,那就是整整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刘会平希望通过差异经营,让自己的包子铺活下去,他反复品尝、琢磨上海人的口味,并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新店,取名为“刘师傅大包”。他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毛的低端路线,克服了小店的脏乱,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且价格又低,深受顾客的欢迎。
接着,刘会平决定在上海最繁华的、也是租金最贵的南京路上开店,由于南京路人流量大,就这样,刘会平成功把几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卖进南京路,那一年,他赚了50多万元的纯利润。
“刘师傅大包”受到消费者喜爱,生意越做越大,门店越开越多,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更借助媒体宣传成为最早的“网红包子”。
在有了“巴比”的品牌名之后,刘会平在2004年开始学习麦当劳肯德基,投资80万建立了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馅料并配送到店。
由于集中生产之后成本下降,巴比馒头便用加盟的模式开始迅速扩张,从2005年启动品牌连锁加盟业务,到此后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开店速度直到现在。
在公司上市之后,刘会平夫妇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据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截至10月9日,公司创始人、实控人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60.65%的股份,按12日收盘价计算,刘会平、丁仕梅夫妇持的财富已达27.5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国际金融报、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