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加盟店饮品

本文目录

奶茶“新贵”喜茶走下神坛开启加盟模式!这张70万的“邀请函”能否赴约?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沈童报道

近日,一直以高端形象示人、坚持走直营路线的喜茶走下神坛,宣布将在非一线城市开设事业合伙门店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要知道,创始人聂云宸曾表示:“品牌这个事情比较虚,容易在落地的过程中走形,希望喜茶文化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传递下去。”而喜茶此番态度大转弯,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加盟模式一旦开启,原本走高端路线的喜茶能否为下沉市场所接受?对加盟商来说,究竟是机会还是“鸡肋”?

奶茶“新贵”向市场低头了?

2012年,喜茶诞生于广东省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因此在2016年2月26日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截至2023年1月,喜茶已在全球近70个城市开出超800家门店,其中上海、深圳等地门店数量已突破百家。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其品牌概念较同期其他品牌更具独特性,自2015年开始,喜茶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一亿元的投资;2023年7月,喜茶完成了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刷新了中国茶饮界的融资纪录,估值达到了600亿元。

作为新茶饮的开创者,为何坚持了快10年直营的喜茶却突然开启加盟业务?难道聂云宸也向市场低头了?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喜茶开放加盟,其实是为维持业绩增速和规模增速,实现低成本扩张。

从当前喜茶的经营情况来看,其门店面临增长停滞状态。根据久谦咨询中台数据显示,在开设新店方面,2023年和2023年,喜茶门店总数分别为390家和695家,而直到2023年三季度,喜茶门店数量才突破800家,门店增速显然有所放缓。且从2023年开始,随着喜茶门店数量的增加,其收益并没有跟着门店数量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带来了门店分流的情况。

事实上,在当前奶茶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家奶茶企业跑马圈地成为整个市场的发展关键,特别是当前蜜雪冰城大规模的扩张。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帮助其实现了短期内的快速突破,特别在下沉市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对于喜茶来说,竞争对手的大规模扩张,是刺激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从目前整个奶茶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品牌都面临着比较大的竞争压力,当前的奶茶赛道已经出现了全面市场发展的趋势。此时,各家企业不断赛跑,谁的市场占有率更高,谁的市场就会发展得更好,奶茶就有可能在市场上更有所作为。当前奶茶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整个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江瀚认为:“对于像喜茶这样的企业来说,原先的直营模式虽然控制力很强,但是发展速度就相对较慢,对于当前抢占市场份额来说有着较大的市场劣势。”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其实这种小型的餐饮饮品店加盟的成本远远低于直营,不需要自己雇员工,成本就要低很多,也不需要支付租金。还有就是很多企业过去不做加盟,主要的瓶颈是加盟之后对加盟商的管理管控能力有很高的风险,容易出现加盟商经营达不到企业的管理标准而影响品牌的声誉。但是现在,随着大数据商业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现在企业对于加盟商的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对企业的业绩增长有很大帮助的情况下,一些重要的连锁经营为主的企业探索加盟也是必然要进行尝试的。”

不再执着于一线城市,开拓下沉市场

记者注意到,目前喜茶在全国共有847家门店,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而这种过于集中的门店布局,令其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影响。数据显示,从2023年7月起,喜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店均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以2023年10月数据为例,喜茶门店店均收入与销售坪效环比7月份下滑19%、18%;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则下滑了35%、32%。相较于直营模式的过重投入,加盟模式更能够帮助喜茶快速打开下沉市场,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而从喜茶近一年的开店情况来看,其似乎也开始不再专注于一线城市。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近一年的时间里,喜茶在非一线城市的开店数量明显增加。如,江苏淮安、福建龙岩、湖北襄阳、山东临沂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喜茶都是以高端形象示人,其价格也自然高出同类茶饮品牌。对于此番突然开启加盟,不少人认为其所面对的下沉市场或许不能轻松接受。对此,柏文喜表示赞同:“下沉市场在品牌认知度上接受喜茶可能会差一些,在原有的价格带上接受喜茶会更差,因此适当调整市场推广方式、策略,乃至产品与价格结构,是喜茶占领下沉市场的必要之举。”

(喜茶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喜茶此番“下凡”的条件也并不低。记者在喜茶微信公众平台的“事业合伙”一栏看到,关于成为喜茶事业合伙人需要的条件为:提供100万以上合法现金或等同可变现资产证明、成为合格的喜茶员工、在门店工作超过3个月、必须获得店长任职能力、开店后必须全身心投入日常经营、受过高等教育、有市场工作和从商经历、或者5年以上企业管理经验。而按照费用说明,要加盟一家喜茶门店所需费用为43.3万起。如果加上后期的原材料采购、房租及人工等费用,要想开一家喜茶店,实际的前期投入至少要70万左右。但根据喜茶的官方信息显示,其门店的毛利率可以达到60%,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样的毛利,对于加盟商来说无疑是有利可图的。但柏文喜表示:“加盟商要结合所在市场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才能有利可图,否则可能就会被喜茶割韭菜。”

(加盟喜茶条件)

加盟扩张并非高枕无忧

从长远来看,喜茶开启加盟模式后,也并非能够高枕无忧。当前,茶百道、COCO、沪上阿姨、古茗等品牌已在此前率先开启了在下沉市场的探索,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品牌效应。在此对比下,刚刚“下凡”的喜茶就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也正是因为如此,喜茶也必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这加盟模式的应用就是喜茶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江瀚表示:“喜茶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开放加盟,其一大难题就是其本身的发展依靠的是比较强的自我管理和优势,但是一旦进行加盟之后,如何对加盟店进行有效的掌控将会成为最关键的事情。一旦这件事做不好,加盟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双刃剑,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压力。”

确实,当前市场有不少依靠加盟快速扩张的餐饮类企业,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因为产品质量、管理缺失、品控等问题而泯然众人矣,这或许就是加盟的双重作用。而对于当前的喜茶来说,如何平衡好加盟问题,以及后续又将进行怎样的市场布局,或许将是其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

饮品业年度聚会:星巴克、奈雪、书亦、古茗,一起探讨未来

昨天下午,咖门主办、维益冠名的咖门2023万有饮力年度大会落下帷幕。

两天的分享,干货满满,饮品人也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行业大聚会。

今年,我们把主题定位“坚持做正确的事”,在现场探讨了创新拐点、品类进化、中国咖啡、万店时代4个核心议题。

星巴克、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茶颜悦色、古茗……现场嘉宾分享,为大家带来哪些启发?一起来回顾!

创新拐点:对未来的思考

每一年的万有饮力年度大会,咖门都希望通过对行业的观察,输出有价值的观点。

“不要卷,要回归到商业常识上”

今年,咖门创始人路文兵分享了《研判2023:饮品行业的现状与思考》,在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探讨那些“确定的事”。

咖门创始人路文兵

比如,未来2年,咖啡将迎来结构性增长的窗口期;而茶饮,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真正迎来“水大鱼大”的万店时代,差异性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就是去往春天的通行证。

“一路向前,未来可期”

星巴克中国数字创新副总裁张凌云

星巴克中国数字创新副总裁张凌云的主题是《一路向前,未来可期》。在现场,她分享了星巴克中国在第三空间的多种门店创新探索。

而线上星巴克中国APP全新版本,正承载着星巴克第三空间体验在线上的延伸,在“第四空间”同样创造充满温度的联结。

“永远靠产品和体验赢得顾客,不能把目光放在折扣上”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阐述了接下来要从哪些方面寻找长期价值。

彭心表示,奈雪要坚守顾客价值、伙伴价值,打动顾客的,永远是产品体验和服务,不能把所有目标都放在折扣上。

新茶饮赛道跑过上半场,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但在最难、最卷的时候,真的要停下来、静下来回顾一下自己的初心。

“敢于创新、敢于求变,追求更好,是品牌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

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分享了书亦烧仙草植物基转型之路的探索和思考。

做烧仙草的本质是延续、是传承,而对于植物基来说,是在传承基础上做创新,并且植物基也是未来的趋势,书亦想做的,是做未来顾客想要的东西,未来市场需要的东西。

“万变的是市场,不变的是创新”

维益中国区产品负责人徐亮华

维益中国区产品负责人徐亮华分享了关于新茶饮乳制品创新的思考。市场是多样性的,乳制品的风味表现也越来越好,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万变的是市场,不变的是创新。无论对于奶茶基底、奶盖、奶油顶,只有掌握了快速创新与研发的能力,才是实现成功突围的唯一办法。

新潮向论坛环节,SEVENBUS创始人甘天天、ARTEASG联合创始人盛栩花、水精灵创始人卢发、青岛至纯联合创始人唐俊峰,共同探讨茶饮的创新方向有哪些变化、潮流涌向。

品类进化:对机会的判断

“年轻人喝茶,茶才有未来”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分享了国风茶饮的差异化势能和动能。

他强调,年轻人喝茶,茶才有未来。行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中国的年轻人、甚至世界的年轻人喝茶。茶饮行业不仅可以在中国产生50万+奶茶店,当我们把视角放到全球,我们就会发现饮品行业没有敌人,只有师长和朋友。

“加盟不是复制商业模式,而是复制盈利模式”

柠季创始合伙人汪洁

柠季创始合伙人汪洁分享了茶饮新品牌如何在红海中破局成长。

在她看来,提高“赢率”,重在以下几个层面:人才结构搭建,打造团队组织力;强化数字化建设,用数据指导运营。未来,互联网技术,对茶饮行业的迭代或者创新有重要作用。

“新鲜的食材,是饮品好喝与否的胜负手”

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

也有品牌在过去一年用转型的方式完成“品类进化”,比如沪上阿姨由五谷茶饮向“鲜果茶”的迭代进化。

在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看来,这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最好的营销广告是消费者的口碑,而新鲜的食材一定是饮品好喝与否的胜负手。

“只有品类起来,品牌才会存在”

OATLY噢麦力亚洲区总裁张春

而关于新茶饮的植物基探索,OATLY噢麦力亚洲区总裁张春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先有品类,后有品牌,最后才有生意。

植物基等同于新膳食,更代表一个新生活方式——健康、节能,可持续发展。燕麦+咖啡已经创造出多个爆款,也同样可以与茶做融合,做出符合健康需求的“燕麦奶茶”。

“乳制品为新茶饮传递的价值,就是促进饮品的不断更新迭代”

恒天然大中华区安佳专业乳品市场总监苗苗

恒天然大中华区安佳专业乳品市场总监苗苗分享了乳品升级的感触和思考。

新茶饮的发展,是和乳制品是交织在一起的。奶盖、雪顶、小料、基底,乳制品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工艺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把它放入一杯饮品中,又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下午场的圆桌论坛环节,从细分赛道现阶段为新茶饮带来的价值点出发,打造“新品类论坛”。

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担任论坛主持人,混果汁联合创始人吴轩、百分茶创始人周洋、壶见创始人陈笃初、雅克雅思创始人邱祥明、伊利集团奶酪事业部B2B营销系统负责人黄延平、滨特尔市场总经理章璐,共同探讨了细分赛道的新思考。

中国咖啡:值得持续期待

过去两年间,咖啡赛道异军突起,正在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创造新的价值。

今年的万有饮力大会,我们专门设置了新咖啡专场,共同来探讨咖啡的趋势与未来。

“这是一个鲜活、有生命力的市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期待的时代”

咖门饮力学院负责人汤迪

咖门饮力学院负责人汤迪,现场解读了《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用数据来透视咖啡领域的真实变化。

数据显示,大众点评2023年咖啡搜索同比增长了452%。整体来说,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尊重商业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为盈利下功夫,敢于探索和创新的新咖啡时代。

“我把咖啡定义为:处处皆劲敌,首战即决战”

7分甜创始人谢焕城

7分甜创始人谢焕城在台上分享了今年创立咖啡品牌“轻醒咖啡”的经历。

在他看来,茶饮人做咖啡,可以采用茶饮的方法论,比如参考杨枝甘露,在初期阶段,采用爆款思维做出超级拿铁系列。

现在每一个进入咖啡行业的竞争对手,都有充足的准备,咖啡市场的竞争,是“处处皆劲敌,首战即决战”。

“资金有限时,通过共赢来起步”

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

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讲述了自己做品牌的思考,品牌往往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沉淀,才真正实现和用户的沟通。

做咖啡品牌,第一阶段是卖产品,用产品吸引关注;再往后是打造生活方式,分为打造品牌IP和打造场景;最后尝试去做生态打造。

“云南咖啡,值得被看到,值得被守护”

云南精品咖啡社群庄园联社负责人陈单奇

说起中国咖啡,我们不得不提云南咖啡,这是真正的国潮、真正的中国咖啡味道。云南精品咖啡社群庄园联社负责人陈单奇,从亲历者的角度分享《国潮趋势下的云南咖啡》。

茶饮品牌布局咖啡,线上咖啡激战正酣,精品咖啡也迎来转型……新咖啡论坛上,茶颜悦色创始人孙翠英、SwCff营运总监尹颎、恒天然大中华区安佳专业乳品业务总监崔丕昊、四叶咖创始人李俊伟、述信科技创始人兼CEO彭圣才,通过观点碰撞,共同讨论“正在崛起的中国咖啡”。

万店时代:聚焦规模与效率

连锁专业化时代,效率与规模正在变得同步重要。大会现场也碰撞出不少鲜活观点。

“万家店的起点,从零开始,打好基础,做中国骄傲的咖啡”

中石油昆仑好客咖啡联合创始人杨富强

中石油昆仑好客咖啡联合创始人杨富强分享了做“石油咖啡”的历程。

也许很多人认为做中石油好客咖啡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万家店的起点,也是从零开始。在看万亿市场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能不能持续不断地做出稳定又符合标准的咖啡。

“上半场创新驱动,下半场效率领先,现制茶饮进入开卷考试时代”

桂桂茶创始人郑志禹

桂桂茶创始人郑志禹分享了从桂源铺到桂桂茶的蜕变历程。

充分竞争时代,产品已经不是一个秘密,管理几千上万家门店,不可能是基于技术,而是基于管理,基于品牌建设,基于企业洞察和食品工程研发的能力,包括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能力。

“产品、包装,研发组合,从消费者出发,在各自领域深挖特色”

悸动烧仙草创始人吴健

悸动烧仙草创始人吴健从品牌今年上新实践出发,带来了他们今年他们对于“茶饮新品卷什么”的探索和思考。

在他看来,卷吧台、卷食材、卷价格、卷营销,卷到应该把焦点放在消费者体验上,比如颜值、气味、口感、新奇、分享。而在快速内卷的过程中,突破点就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

“把脚放在油门上,也要踩在刹车上”

古茗副总裁顿贤

古茗副总裁顿贤,现场带来了《长期主义,永不过时》的分享。

茶饮行业的本质是农业,农业是慢但又有意义的事情,它确实需要从容的经验。所谓“长期主义”,就是着眼于长线,不要过分关注短期得失。

“与一代代消费者共同成长的经历,将成为最大的品牌资产”

CC都可营运副总经理叶金裕

CC都可营运副总经理叶金裕从品牌成立25周年出发,分享了CC都可在品牌年轻化上的探索。

他表示,品牌稳健增长是核心价值,品牌不是一个名词,而是每一个门店一杯一杯饮品架构起来的。

拥抱市场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不可预判的变化,坚守基础的价值观,稳步成长,才能穿越品牌以及行业的生命周期。

当市场的机会窗口收紧,品牌还有哪些机会打造出规模?益禾堂执行总经理吴静、甜啦啦运营副总裁高策、吾饮良品联合创始人常曲捷女士、诺道夫总经理张玲、塞尚集团副总裁童晓娟共同参与“新市场论坛”,现场畅聊品牌如何做好连锁加盟管理、保持持续地增长。

“饮力之夜”开启

中国饮品创变力TOP50颁奖

大会首日行程结束后,开启“2023饮力之夜”。

大会筹备期,咖门启动了“2023中国饮品创变力TOP50”评选。从商业模式、产品、品牌、营销、场景设计、服务、运营、管理等8个维度,结合企业创变力、成长性、运营实力、品牌影响力、用户口碑等5个指标,综合评选2023中国最具创变力的饮品企业,并在饮力之夜举行了颁奖典礼。

现场更多精彩,来看图!

只上基本款,日营收做到1万+,长沙走红了一家“躺平茶饮”

“卷不动就不卷,躺平反倒被顾客注意到了。”

最近,在网红之都长沙,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很“躺平”的品牌:

只做基础款,主打豆沙鲜奶,产品线透露出“不想卷”,一年仅上新3~4次。

但凭借“接地气”的人设,它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站稳了脚跟,开出30多家门店,并且实现了0闭店率。

这个品牌是怎么做到的?

靠“躺平”圈粉?

这个品牌在长沙实现0闭店率

长沙这个市场,茶饮人都不陌生。

它是茶饮竞争最“卷”的城市之一,还是“网红餐饮聚集地”。数十个奶茶品牌同台竞技,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

而最近,在长沙主流商圈五一广场附近,我发现了一个“不那么卷”的品牌,主打豆沙牛乳,不到20平的门店,做到日营业额1万+,并且已经在全长沙开出30+门店,自然闭店率为0。

这个品牌名叫“双双饮品店”(下文简称“双双”),听名字就知道是走回忆复古路线,特别接地气。

再来看看门店风格,同样也是与潮流不沾边,复古蓝的门头和红蓝白相间的空间配色,处处都传递着浓浓的怀旧风情。

特别是印有“双双饮品店”的灯箱招牌,以及玻璃窗的“双双手作,正宗豆沙”,都呈现出90年代的复古感,十分吸睛,让人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据了解,双双门店面积集中在20~30平的档口式小店,定位生活茶饮,客单价集中在12~17元。

令我感到意外的还有双双的产品线,在竞争激烈的长沙,格外表现出“不想卷”:

比如在当下大多饮品店月月有上新的节奏下,双双仍保持着一年只上新3~4次的上新频率。

并且整体产品线也简单,只做基本款,水果也多用到葡萄、芒果等稳定性高的四季型水果,招牌产品是可以快速出杯的“豆沙鲜奶”。

这个品牌是如何被顾客记住?它的发展过程对当下的中小品牌有哪些借鉴之处?我联系上了双双的创始人刘方夏。

只做基础款

他们的目标是打造“生活茶饮”

采访之初,刘方夏就强调他们定位“生活茶饮”。

什么叫“生活茶饮”?在他看来,有几个明显特质:门店营造熟悉的氛围感,可以做到低成本开店,产品有着高性价比。

换句话说,接地气、日常化,做“邻家小店”。具体是怎么做的?

1、从品牌名到视觉呈现,营造熟悉感

能被消费者记住的品牌,都离不开一个有辨识度、又朗朗上口的品牌名,比如霸王茶姬、壶见等。

双双饮品店,乍一听没什么特别,但却营造出莫名的熟悉感,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据介绍,他们主要是想到“双双”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好比英文教科处不能缺少李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个叫‘双双’的朋友”。再加上饮品店三个字,像极了我们小时候随处可见的街边店。

如此一来,品牌在成立之初,也能给消费者一种“这家店已经开了很久、值得信任”的感觉。

在门店风格、产品包装的打造上,同样也是充满复古风情,把“双双饮品店”这一品牌名传递的熟悉感表现到极致。

比如玻璃窗上品牌,老式门头灯箱的设计,店员的服饰搭配,主题色也选择复古蓝。

这些元素对于80、90后构成回忆杀,对00后也是一种全新视觉体验,总之让品牌在一条街上有足够的辨识度。

2、只做基本款,强调产品性价比

以场景吸引消费者目光后,产品是吸引下单和复购的关键。

我了解到,双双在产品上只做基本款,比如奶茶、鲜奶等,很少用到鲜果,强调产品的性价比。

双双的招牌产品绿豆沙鲜奶,售价12元,外表朴实无华,但一口下去让会人想起“妈妈熬的味道”,如社交平台所说,有“一口就回童年”的效果。

绿豆,作为一款全龄段国民性产品,自带健康属性,也更容易营造出“家的味道”。

相比于水果茶,豆沙类产品有毛利相对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店员熟练的情况下,可以实现10秒以内的快速出杯。

3、第一年不上外卖,与顾客面对面交朋友

打造生活茶饮,也体现在顾客服务上——与顾客成为朋友,也是做好家门口生意的关键。

和很多品牌商圈开旗舰店迅速吸引眼球的模式不同,双双的门店多开在居民区周边的沿街,客观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拉近距离,双双在品牌成立的第一年,没有与任何外卖平台开展合作。在刘方夏看来,“只有面对面才有机会成为朋友”。

想要做好顾客服务,最好是与顾客面对面产生交流和链接,让顾客到店,才能让顾客切实感受到手作这一概念,还有员工细节上的服务等等,这些都让消费者对这家店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4、房租低、损耗低,是“生活茶饮”的基准线

做好“生活茶饮”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在于可以做到低成本运营。

换句话说,要真的接地气,而不是只是看着接地气。

比如有的品牌,想要通过复古路线吸粉,但却是花重金打造,不考虑前期硬性成本的投入、门店开出后,想要提高产品价格保证利润率,却发现顾客根本不买单,分分钟提高品牌生存下去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看,双双在品牌创立后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严控房租,据介绍,目前双双在长沙开出的30多家门店,租金控制在销售额的10%以内,很多门店的月租金不足7000块,月营业额突破6万就能赚到钱。

二是产品逻辑,双双以豆沙系列为主打,用一锅豆沙就能完成一个系列的创意,此外也多为奶茶、鲜奶,几乎不用鲜果,原料复用率极高,可以实现高周转、低损耗。

特别在今年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下,这些都为品牌存活提供了保障,也是实现0闭店率的重要原因。

“卷不过就不卷

躺平反倒被顾客看到了”

采访的刘方夏在谈及双双的品牌竞争力时,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卷不动就不卷,躺平了反倒被顾客注意到了”。

但他也强调,他们的躺平属于一种“积极躺平”。

所谓积极,是内部实现高效协同,在运营上做提升,他表示目前很多直营店的店长都需要兼任加盟店的督导,深入一线才更能给出正确决策。

而所谓“躺平”,他更想强调的是,小品牌不要与大连锁拼上新速度、优惠力度。大品牌有资本供应链、品牌感等作为支撑,而作为小品牌来说,盲目跟着跑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双双除了开新店,平时很少做促销活动,并且保持一年3~4次的上新频率。

较低的上新频率,在刘方夏看来,是小品牌沉淀经典款的必经之路。“上新速度过快,消费者根本记不住产品,更记不住品牌。”

剩下的,可以考虑用提供情绪价值的方式来补足,比如在产品和品牌呈现上,融合更多与顾客产生共鸣的元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好一杯基本款,把品牌与情感串联起来,不失为找到品牌生态位的方式。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