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扎堆“喝”咖啡,两大流量饮品都想要
茶与咖啡作为饮品界最受关注的两个品类,近年来边界越来越模糊。日前,新茶饮品牌7分甜创始人投资的咖啡品牌BikCff(轻醒咖啡)苏州首店开业,单店日均营业额突破1万元。
7分甜并不是首个涉足咖啡的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茶颜悦色、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喜茶等品牌均已投资或自主成立了咖啡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咖啡与新茶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费群体重叠的情况,新茶饮企业布局咖啡业务,能吸引到一些单品类的消费者购买咖啡或者茶饮,丰富了自身的产品品类,也扩大了消费人群。未来茶饮与咖啡融合是一大趋势,但双方互相取代难以成立。
7分甜创始人“转行”做咖啡
随着新茶饮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茶饮品牌不再满足于扎根本行业,蓬勃发展的咖啡行业迎来了不少新茶饮行业玩家。
日前,轻醒咖啡在苏州十全街开出了全国首店。这家咖啡品牌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背后有着新茶饮品牌7分甜的身影。根据天眼查A显示,轻醒咖啡所属公司为苏州轻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7分甜品牌母公司江苏七分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企业。股权穿透显示,轻醒咖啡的实际控制人正是7分甜创始人谢焕城。
新京报记者在轻醒咖啡小程序看到,该品牌共有6个系列产品,包括超级拿铁、会议咖啡、经典咖啡(热)、经典咖啡(冷)、不喝咖啡、鲜果冷萃。除了会议咖啡因带有团购属性,价格相对便宜外,其他产品价格在14元-26元之间。
谢焕成在接受茶饮咖啡垂直类媒体咖门采访时表示,到今年年底,轻醒咖啡预计开20多家门店,主力店型在20平方米-35平方米,如果有好位置,10平方米的门店也可以开。未来,5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品牌旗舰店也会有。在开店策略上会延续7分甜的路径,先开商圈再开街边,明年预计在全国开到500家门店。
一位新茶饮从业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新茶饮发力咖啡业务,有补充产品线的需求。咖啡在毛利率方面是不错的,新茶饮企业布局咖啡业务也有出于提升毛利率的考虑。“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多一个选项,多一个机会。”
专注茶饮连锁的年轮战略咨询创始人段北海认为,新茶饮品牌做咖啡是必然的。“每个行业有市场机会时,都是隔壁行业从业者先参与,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现机会,并且会有很多相似的资源能直接用、很多经验也能照搬。比如很多茶饮从业者当初其实都是做咖啡的,因为茶饮市场机会更好,当初就从咖啡转做茶饮。所以茶饮店、咖啡店,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行业的两类产品,两者互相转化和融合是必然的。”
新茶饮扎堆“喝”咖啡
在新茶饮行业,7分甜并不是首个做咖啡的品牌。咖啡赛道里,有的企业选择另起炉灶投资一个咖啡品牌或者自己成立新的咖啡品牌,有的企业则选择上新咖啡产品来进入咖啡赛道。
作为较早涉足咖啡行业的新茶饮,蜜雪冰城曾在2017年推出以现磨咖啡为主的全国连锁饮品品牌“幸运咖”,售价基本在10元以内。借助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体系,幸运咖于2023年4月开放加盟。但幸运咖的发展并不如蜜雪冰城快,根据蜜雪冰城招股书披露,幸运咖2023年-2023年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2家、142家、469家,2023年第一季度门店数为636家。经营“幸运咖”品牌的公司为河南幸运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2日,2023年亏损69.57万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0.51万元。
自立咖啡品牌的还有茶颜悦色,今年8月,茶颜悦色推出的“鸳央咖啡”开业,标志着茶颜悦色正式涉足咖啡行业。茶颜悦色方面表示,鸳央咖啡与茶颜悦色是同根生的两个独立品牌。9年前,茶颜悦色用“中茶西做”方式打开中国茶的另一面,如今在新零售咖啡浪潮来临的环境下,鸳央咖啡采用“西咖中做”的方式,以“新中式咖啡茶”的定位,探寻咖啡的另一面。
除了自己成立新的咖啡品牌外,新茶饮企业化身投资人,对咖啡品牌的投资也毫不手软。2023年7月,精品咖啡品牌Sw完成了由喜茶领投、老股东弘毅百福跟投的A+轮过亿元融资。公开资料显示,喜茶还投资了咖啡品牌少数派。
与喜茶类似,奈雪的茶在今年9月入股了咖啡品牌AOKKA咖啡,且持股超21.4%。今年5月,有消息称亦烧仙草战略投资长沙连锁咖啡品牌DOC咖啡,占股23.5%。同样在今年5月,柠檬茶品牌“柠季”也传出全资控股投资咖啡品牌“RUU”的消息,RUU创始团队成员由前星巴克与字节系员工为主,目前该品牌以直营为主。
还有一些茶饮品牌选择在菜单上加入咖啡产品。新京报记者在新茶饮品牌益禾堂小程序上看到,除了新品推荐、水果茶等栏目外,菜单中还出现了“现磨咖啡”这一选项,产品包括益禾堂特色的益杯咖啡、美式咖啡、白椰拿铁等,售价在12元-17元之间。新茶饮品牌一点点也在门店上新了红茶拿铁、四季拿铁等产品。
在段北海看来,各品牌涉足咖啡业务的选择以及背后的动机比较复杂,但主要来说,是资源和老品牌条件决定的。“手上有钱+原有品牌不适合上咖啡,那就再做一个咖啡品牌。如果手上钱不多,老品牌的定位又和咖啡不冲突,那就直接上产品就行了。总体来说,做新品牌机会更大、成本风险更高。老品牌上新产品,成本更低,机会也有限。”
品类边界逐渐模糊
茶与咖啡,这两款中西方的经典饮品,在中国市场正经历着产品形态多元化,且边界正逐渐模糊。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前瞻研究院统计,从2013年到2023年,预计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上涨238%。相比新茶饮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内咖啡市场也被业内认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咖啡消费仍处于初期阶段。《2017-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咖啡消费量以每年15%-20%的幅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
从消费群体看,新茶饮品牌与咖啡品牌的消费群体有一定重叠。根据平安证券发布的《新消费研究之咖啡系列报告》显示,咖啡和茶饮用户目标群体存在重叠,90后和企业职员均为两类现制饮品的消费主力,但咖啡消费者的性别比例更为均衡,且咖啡用户画像中“职场奋战”的青壮年,“多金金领”的中壮年特征更为显著,而茶饮消费者中“90后+女性”以及“学生+白领”特征更为明显。
同样,新茶饮与咖啡在购买时间、地点方面也极为相似。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新茶饮购物逛街、下午茶等场景下消费者购买率高,占比均超过五成,其次聚餐、看剧、约会、工作常见日常消费场景占比在三成左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购物逛街、下午茶、聚餐、约会场景多在商圈、闹市区出现,品牌门店可以在这些区域布局店铺。
新茶饮的发展正如日中天,如何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对新茶饮而言是下一步的命题。“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新的增长点可能是需要持续开店,通过旗下的资产来拉动。在线上引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开发咖啡产品线,也能够导入新的客流,形成新的增长点。”一位咖啡行业从业人员说。
虽然两大品类的边界逐渐模糊,但从本质讲,双方共同发展才是最好的结局。平安证券在报告中表示,咖啡和茶饮可搭售,但相互渗透取代难成立。咖啡与茶饮之间大范围的渗透取代不仅存在难以有效覆盖对方品类客群的问题,也面临较大的运营管理及成本投入压力,基于此背景,开发或投资新咖啡品牌成为国内部分茶饮公司的选择。茶饮与咖啡的消费高峰存在错位,搭售少量基本产品,可以在运营、投资及采购压力增幅不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品类的补充,以此提高门店坪效并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求。
新京报记者王子扬
编辑祝凤岚
校对柳宝庆
成为「雪王投资」首个投资品牌,「汇茶」在新茶饮赛道讲出了怎样的故事?
文姚兰
不是门店规模最大的,也不是品牌特色最突出的,但其强调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注重效率与温度的管理模式,同样能为亟需修炼内功的新茶饮玩家带来有益的启发。
36氪最近认识的新茶饮品牌「汇茶」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东莞,主打珍珠奶茶与鲜果茶,已推出37款产品,主流产品定价在10元~15元。2023年获得蜜雪冰城旗下雪王投资上千万元战略融资,这也是雪王投资的第一笔对外投资。截至今年10月,共开出1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广东及海南两省,计划未来三年内成为千店连锁品牌。
来自广东的新茶饮品牌——「汇茶」
创始人陈治海曾任职于某台湾奶茶连锁品牌,2015年前后,看到珍珠奶茶被严重污名化——“做珍珠的粉圆里含有明胶这一化工原料”,决定以此为机会点,打造一款好喝、令人安心的微创新产品。通过与广州一家食品企业合作,研发出了由泰国进口的天然木薯粉制作并融入焦糖风味的“金焦珍珠”。依靠“金焦珍珠奶茶”这款大单品,约12平米的门店做到了50万元的月营业额。
为直观呈现金焦珍珠与传统黑珍珠的区别,「汇茶」全国每家门店柜台处设有生珍珠展示区,消费者可直接体验,店员也会主动为其进行科普。
金焦生珍珠展示区
2023年7月,「汇茶」推出1000毫升装“一桶水果茶”和“一桶柠檬茶”两款鲜果茶爆品,全国多家门店单日单品销量突破千杯。
从产品研发来看,主要遵循三大原则:好喝、好做、好卖。陈治海认为,好喝的产品是顾客认可品牌的基础,好做的产品是员工愿意推荐产品的基础,好卖的产品是加盟商门店愿意长期售卖的基础。从前期的新品研发、不断优化口感到区域小范围试卖,再到最后全国正式售卖,「汇茶」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新品上市流程。
高性价比是「汇茶」始终坚持的产品特色。以“金焦珍珠奶茶”为例,最早中杯的定价是8元,大杯是10元,受疫情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汇茶」不得已对终端产品进行小幅度涨价——中杯和大杯各涨2元。“与我们在上游遭受的涨价幅度相比,终端涨价的幅度相对是低的,这是因为我们自己吸收了一部分成本,不想在消费者端失去‘性价比’的认知。”
如何洞察用户需求?「汇茶」强调回归“现场主义”,即总部运营策划的伙伴要下到门店做服务员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情况,记录消费者询问的问题以及目光停留的位置。比如,早期消费者经常问柜台伙伴珍珠是否含有塑化剂,觉得珍珠奶茶不健康,因此团队就想到了上文提到的生珍珠展示道具。
供应链侧,「汇茶」的供应链负责人拥有近10年采购经验,在其带领下相关团队能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对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从而保证原料品质。在仓配上,「汇茶」更是与百胜集团旗下的传胜物流达成战略合作,已在广州和海口建有分仓。每家门店都授权了单独的订货账号,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上提交订货订单,付款后自然流转到仓库即可进行配送。门店还与当地有实力的水果供应商合作,做到每天配送。据陈治海透露,公司计划筹建自己的水果供应链。
大单品——金焦珍珠奶茶
目前,「汇茶」门店主要选址于大型商场超市小吃层铺位,“或者是做百货里面独一家饮品店,尽量不再走奶茶一条街,避开过度竞争。”从外面看,门店灯光明亮,全新的品牌IP——“茶小猬”(小刺猬形象)走“萌”和“有趣”路线,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据36氪了解,「汇茶」主打20~30平米的小店模型,租金占比在10%左右(控制在1.5万元以内),月销售额在15万元以上。单店投入30万元左右,一年左右回本。
成立后的5年里,「汇茶」以直营为主要拓店模式,如今将重点放在了加盟上。“如果一边做加盟一边做直营,其实很难照顾好加盟商。获得雪王投资的投资后,我们很清楚了,要坚定地去做加盟,成就我们的加盟商客户。”陈治海告诉36氪,蜜雪冰城在供应链能力提升、加盟商服务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导。
这两年来,运营团队在服务加盟商方面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比如,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为门店提供营销支持。“不少门店都是处于等客上门的状态,老板不好意思到门口叫卖或者发传单,那我们会有专人教带他们去做这些事情,慢慢地业绩就上来了。”
关于外卖平台打法,「汇茶」也沉淀了一套精细化运营方法论。第一,新店上线前会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通过向到店客户发放进群福利积累社群会员;第二,制定简短而贴心的电话回访话术,这可提高外卖顾客对品牌的好感度,进而增加门店的好评数;第三,外卖部每天会追踪店铺关键指标,及时给出改善方案。
“打下沉市场,不代表我们没有竞争力。”陈治海强调,做高性价比产品,最为考验品牌的供应链实力和门店经营效率。今年,「汇茶」希望门店数量能够达到150家。
这个低调的区域茶饮霸主,给内卷的新茶饮带来了新思路
当前,一些极具区域特色的新茶饮品牌正在进入大众视野。凭借着新奇有趣的产品和玩法,这些区域品牌打造了独特的吸引力法则,已经成为消费者拥抱的新选择。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
从“一整根人参”奶茶、到“黑旋风”柠檬茶、再到“姨妈”热饮……新茶饮行业内新奇、有趣的产品总是层出不穷。
近日,在多个短视频、社交网络平台上,一款“25超长杯”饮品又成了“爆款”。
这款饮品有着25的超长杯身,容量几乎与“超大桶”相当,各种小料充盈整个杯身,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少消费者直言被其惊艳,一些吃播达人甚至专程前往相关门店打卡晒图。
网红“25超长杯”背后
藏着一个低调的区域茶饮霸主
回溯“25超长杯”的走红,红餐网注意到,原来这款饮品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圈过一波粉。彼时恰逢全国高考,“25超长杯”以一句“祝愿所有考生超长(常)发挥”的宣传语,吸引了不少考生的注意。
此后,大批网友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对这款超长杯饮品的“二创”风潮,比如用超长杯收纳五谷杂粮、收藏折好的幸运星、做笔筒……
而据红餐网了解,首创这款网红饮品的品牌是在福建地区有着极高影响力的新茶饮品牌——快乐番薯。快乐番薯成立14年来,一直深耕福建、广东市场,2023年,更是成为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的茶饮连锁品牌。
这个低调且另类的茶饮品牌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2008年,在火锅、西餐等赛道已经积累了一定创业经验的吕学文和吕学武兄弟一头扎进了茶饮行业。彼时,新茶饮还没盛行,市面上更多的是“水吧”这样的经营模式。注意到“水吧”利润可观且容易形成连锁化经营,吕氏兄弟毅然决定由此开始新的创业。
因为一直对番薯情有独钟,吕氏兄弟大胆地将番薯元素用到了饮品中,同时,考虑到茶饮秋冬季的生意会有所下滑,又以番薯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小吃,一来二去,主打“饮品+小吃”的快乐番薯便诞生了。
相较于那个时候常见的珍珠奶茶而言,以番薯为原料的饮品是极其新鲜的存在,加上3-14元的价格定位十分亲民,快乐番薯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很快,快乐番薯的发展渐入佳境,并开始走上连锁化扩张的道路。
从2009年到2015年的6年里,快乐番薯的门店数量就从10家扩张到了600家;2023年,快乐番薯宣布其门店达到1500家。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1日,快乐番薯在全国共有门店近2000家。
从其门店分布来看,目前快乐番薯的绝大部分门店仍集中于福建、广东两地。
源于福建,成长于福建,还要扎根于福建,坚持“地域为王”的策略让快乐番薯收获了一波忠实的消费者。在福建等地,不少消费者表示,喝茶饮,快乐番薯永远是第一选择。
历久弥新
快乐番薯持续“快乐”14年的秘诀何在?
在新茶饮的内卷洪流中,快乐番薯不但没有被卷翻在时代的长河里,反倒是凭借着自身特色站稳了脚跟,甚至还一直稳步拓展自己的版图。
2023年,快乐番薯还对品牌形象进行了全面升级,品牌更趋向于年轻化。具体动作包括用牛油果绿作为门店主色调,浅色系的搭配更突显简约、轻时尚;扩宽门店空间,满足顾客边吃边喝的需要等。
这个14年的茶饮品牌,为何历久弥新?
围绕快乐番薯的发展,红餐网尝试更具象化地拆解快乐番薯屹立市场14年的秘诀,发现快乐番薯发展壮大的驱动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点:
1、自带差异化基因,围绕用户思维的产品策略
在整个新茶饮市场,围绕各类小料、茶底进行创新一直以来是很多品牌努力的方向,但茶饮行业门槛低,今天有一个品牌用了油柑、芭乐,明天其他品牌就会马上跟风而上;今天有人用了鸭屎香的茶底,明天满大街都是鸭屎香奶茶、果茶。
而快乐番薯,从一开始就围绕少有人挖掘的番薯食材作差异化的产品特色打造,无论是推出茶饮还是小吃,无不蕴含番薯元素。通过14年的发展,其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扎根已久并形成独一无二的认知,很多消费者一提起“番薯”,就会想到快乐番薯。单从这一点来看,快乐番薯已经形成了“差异化”的内核基因。
与此同时,当新技术和消费者的新需求出现时,其也不断围绕这一特色进行“旧品新作”,从而保证品牌在时代洪流中不被卷走。
比如茶饮方面,快乐番薯除了有番薯制成的特色小料番薯圆、紫薯圆之外,还开发出了番薯手抓饼、番薯烤肠等创意小吃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再比如,开头提到的爆火的25超长杯,虽然杯里装的依旧是过往的金桔柠檬和百香果双响炮等传统产品,但快乐番薯在这基础上赋予了其25超长杯的新奇包装,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情绪价值。
正如快乐番薯品牌中心负责人洪盈芬所说,不少经典产品其实很有特色与情怀,因为有新品诞生就淘汰它们的话其实很可惜,通过“旧品新作”的方式,将旧品以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既能满足老顾客的情怀,又能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其实是一种“有效革新”。
2、坚持“高性价比”,强大的供应链构筑竞争力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年茶饮门店的人均消费价位,40.2%集中在10-15元区间,30.8%在16-20元,20元以下区间占到了消费比例的80.5%。
中低价位的茶饮产品在消费市场中占比最大,且这个占比在近两年来有明显提升的趋势。今年以来,各大头部品牌也纷纷将价格下探到这一价格带,由此不难看出20元以下茶饮市场的潜力。
而据红餐网了解,快乐番薯一直深耕腰部茶饮市场,其3-14元的价格定位已延续多年,多款产品从面世至今一直都未曾涨过价,“高性价比”已经成为其品牌发展的烙印,而这背后,则不得不提快乐番薯构建起的强大供应链体系。
2014年,快乐番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天辅星食品有限公司,顺势建立了品质、供应、价格等方面都极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快乐番薯90%的产品都是由自建厂房制作提供,这也是其核心原材料14年来都不曾涨价的底气。
3、数字化经营赋能门店,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
当门店数量较少时,做好采购、产品、服务,或许就能够让几家店铺顺利运转。但当体量扩大,店面数量快速增加时,门店的统一管理、经营效率无疑就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拥有近2000家门店的快乐番薯通过数字化的经营方式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了解,为了更清晰地体现门店消费形态的数据,快乐番薯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平台上,快乐番薯可以透过数据看板准确地看到各区域的经营现状。同时,后台也能看到加盟商在门店经营时的实时情况,对门店的经营和生产安全做出实时的监管。
通过构建数字化经营,快乐番薯的门店经营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当下仍旧复杂、不确定的时代,为其穿越疫情低迷周期提供了坚实保障。
4、重视培训,创新品质加盟模式
今年的第三季度,快乐番薯推出“选品会”,这一做法在整个餐饮行业算是开了先河。前面讲到快乐番薯在产品上的创新始终围绕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那么选品会则是快乐番薯基于赋能加盟商所做的考量。
红餐网了解到,快乐番薯之所以推出“选品会”是受鞋服行业一年四季举办的选品会启发。据悉,快乐番薯首推的这场“选品会”会上,呈列了品牌旗下各个特色产品,供地区加盟商自主选择,加盟商在敲定产品后,快乐番薯会提供产品的详尽市场分析,包括专业的区域分析、产品搭配分析建议等。此举既保证了品牌的标准化,又能形成各个区域的特色产品。
快乐番薯品牌中心负责人洪盈芬也表示,“举办选品会,一方面是希望加盟商能通过有特色的定制化产品来应对区域内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以此督促公司相关部门提前去做好一些未来的营销计划、采购计划。”由此来看,这一举措背后也是意义深远。
快乐番薯还针对加盟商的日常经营开设了多项培训,并为此专门投资建立了培训中心。红餐网从某快乐番薯加盟商处了解到,其在开店之前要到快乐番薯的公司接受至少两期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被获准开店,而这是要成为快乐番薯加盟商的必经阶段。
利他思维、坚持品质加盟模式,最终市场也会给出积极的反馈。而这或许也正是快乐番薯能够赢得加盟商青睐,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茶饮市场规模化的优势十分明显,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品牌能跑出万店规模,可以说,茶饮品牌的未来就是走连锁化。
但就目前来看,茶饮品牌连锁化发展必须具备:产品标准化、价格比优势、以及对运营商和加盟商的管理能力。
单就这三点,快乐番薯无疑是合格了,但这可能还只是起步。我们看到,地域的茶饮霸主正在向着更广泛的区域迈进。“一直以来,我们希望为中低端的消费群体服务,我们坚持消费者去到哪,我们就到哪”,从快乐番薯的这一经营理念中足可以见其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雄心壮志。
虽然目前仅有近2000家店,离万店规模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在快乐番薯身上,我们确实看到了茶饮品牌更多的可能性,未来,这个品牌能否在茶饮行业掀起一股新的引领风潮,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注:本文配图由快乐番薯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