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中国饮食加盟店谁最牛

本文目录

「餐饮」2023中国餐饮加盟100强公布

(快消品讯)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下称餐饮加盟100强),榜单覆盖了风味小吃、快餐、正餐、休闲饮品、火锅烧烤、面包甜品六大餐饮品类。

《快消品》从榜单中了解到,位列前十的品牌有:茶百道、德克士、蜜雪冰城、ARTEASG、永和大王、书亦烧仙草、杨国福麻辣烫、古茗、阿水大杯茶、正新鸡排。

1、2023订单量稳定恢复中,连锁化率头尾增速最快

据美团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线上订单量继2023年的V型反弹之后,在2023年持续保持稳定的恢复性增长。线上餐饮表现出了更强的恢复速度,餐饮行业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行业的效率和效益。

从2023年到2023年三年期间,中国餐饮市场的连锁化率从13%增长到了18%,其中连锁门店涨幅最高的分别是3-10家店的23.0%、11-100家店的16.8%和5001-10000家店的16.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餐饮市场的连锁化还在加速中。

从不同区域连锁门店的增速来看,呈现两头活跃的趋势,头部品牌的增速仍然在提速,处于尾部的小规模品牌也在开始陆续出现,而处于1001-5000家店这一中部区域的比例却在下降,降幅2.3%。

2、在疫情下,小店模式尽显优势

不仅是受到疫情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发生了改变,更倾向于卫生和有安全保障的连锁品牌,而且连锁企业彰显出更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王洪涛先生表示,连锁加盟模式不仅拥有开店速度快,投资分散和规模效应这些优势以外,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靠着这一优势,2023餐饮加盟100强中有42%的企业能连续三年上榜,头部企业更是可以凭借自己成熟的经营和运营模式,依靠着数字化管理升级,推动着中国连锁化和品牌化的进一步升级。

从数据上来看,大多数投资者更倾向于在10-50万之间的单店初始投资区间进行投资,并且10-50万的单店投资额较2023年上涨47.6%,增速最高。根据白皮书显示,小店成为很多头部连锁品牌的转型方向。

3、小吃小喝领跑万元连锁

美团数据显示,在2023年至2023年各品类连锁化率走势中,位列前三的品类为饮品店、面包甜点、国际美食,各大品类连锁化率连续走高。

作为性价比较高的小吃小喝正在逐渐成为流行趋势。根据白皮书显示,在2023年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的占比达到了51.7%位居第一,第二名的茶饮门店占比超过14%。

而茶饮品牌连续三年位居高位,其中茶百道、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古茗、阿水大杯茶进入榜单前十。截止2023年,该品类连锁已经突破40%。从数据上看,2023年饮品门店数占比最多的区间为101-500家规模区间内,占比达25%;其次是11-100家和1001-5000家规模区间内,占比均为20%。从变化趋势来看,茶饮类5000至万店规模的连锁加盟门店数占比由3.8%增长到12.9%;除3-10家和11-1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占比呈现上涨趋势,小规模品牌逐步开始追赶市场的发展。

4、0.1分的提升等于50万的收入,数字化是关键

近期,众多餐饮企业接入了数字化全流程,包括预定、点餐、结账、评价和会员等流程。在数字化管理上,餐饮企业也覆盖了包括食材采购、客户管理、口碑管理等环节。

(以下是“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具体榜单)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中国餐饮连锁TOP5,如何超越肯德基和麦当劳

聊到餐饮连锁,最先想到的就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创于1952年美国,全球知名的连锁餐厅,截止2023年全国已经开设了8168家门店,可以说遍布大街小巷,就连三四线的小城市开店数也不少,肯德基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之快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推行“营养均衡,健康生活”的食品健康政策,第二就是凭借着独特的炸鸡配方开创了原味炸鸡品类,达到了出餐标准化。一个品牌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做到菜品标准化是重中之重。

西式快餐,大都是炸鸡汉堡薯条这种,这些大部分都需要油炸,所以只需要控制好油温和时间,就可以基本达到出餐标准化了。然而中式餐饮比较复杂,除了做法繁多,调料种类多,火候和时间的把控不容易,厨师的心情和发挥都影响着菜品的味道。那我们来看看全国连锁餐饮排名前五的企业是怎么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的呢?从中找到答案。

1.真功夫真功夫创立于1990年,是以蒸菜为主的中式快餐,营养美味的蒸菜深受顾客喜爱。两千年是真功夫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2014年3月,真功夫门店数量达570家,遍布全国40个城市。在国有餐饮连锁品牌中已经算是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之所以能快速扩张,是因为在1997年研发的电脑蒸菜柜攻克了中餐“标准化”难题,实现了无需厨师,千份快餐一个品质。

2.海底捞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以服务周到为其特色,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火锅出餐对比中式快餐比较容易做到标准化,只需要对锅底味道进行把控就可以,所以难点是在于后勤生产标准化和餐厅操作服务标准化。

3.西贝莜面村西贝莜面村成立于1988年,主要做中式休闲正餐,其西北菜最具代表。截止到2023年7月16日,西贝莜面村在全国25个省58个城市共有379家门店。西贝的成功,主要是执着坚持、辛勤开拓,西贝的大厨们二十多年来跋山涉水,走遍大西北的山野乡村,寻找西北天然精良食材挖掘民间传统做菜手艺,只为顾客吃到地道的西北美味,健康、美味、快乐是西北的灵魂。但是可以看出,受标准化限制,增长速度受到影响。

4.庆丰包子铺庆丰包子铺始于1948年,华天饮食集团下,包子快餐连锁品牌,其包子以薄皮馅厚味美多汁而受到喜爱。2004年12月,开始走上了中式快餐连锁的赛道,在此后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庆丰包子铺从3家门店扩张到166家连锁店的规模(直营店25家),为了更好的扩大达到连锁经营标准化,2008年8月投资建设了第一家配送中心,食材统一采购、加工、储存、配送,而后面随着门店的增多,配送中心也继续在扩建。

5.大娘水饺大娘水饺创于1996年,以水饺、牛肉汤为主打,以商务套餐、面条、冷菜为辅的中式快餐品牌。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娘水饺仅剩297家门店,包括160家自营餐厅和137家加盟餐厅,相比2013年减少了153家门店。2023年5月16日“大娘水饺”已是第三次易主。我们不去谈大娘水饺战略上的问题,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因为公司成立了专业的督导团队,每月对店铺服务、质量、管理、环境多方位进行“挑刺”,从而不断完善和进步。

我们从门店的数量和发展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出餐标准化的重要性,连锁餐饮想做好需要在战略、口味、宣传、运营、管理、服务等等上面做文章,但是想发展快发展的大就必须要解决出餐标准化的问题。我也相信国内品牌超越肯德基麦当劳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中国麻辣烫之王

食品可以很小,品牌可以很大。

文华商韬略陈梦迪

在“麻辣烫之王”杨国福的豪宅里,至今保留着一个锈迹斑斑残破不堪的破电饭锅内胆。

十九年前,贫困潦倒的他在地下室用这个电饭锅无数次调试麻辣烫汤底,彻底改变了命运。

一碗3块钱的麻辣烫,让被城管踢了摊子抱头痛哭的杨国福夫妇,走出哈尔滨小镇,走向全国,走向IPO。

【1】

创投圈流传“投资不过山海关”,但麻辣烫东北军代表——杨国福麻辣烫已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港交所“麻辣烫第一股”。

天眼查显示,2023年底,杨国福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将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麻辣烫源于川渝,本是地域色彩浓厚的小众美食,却被一个叫杨国福的小贩改良后发扬光大成为国民美食。把3块钱一碗的街头小吃,做成门店超6000家、年营收十几亿的大生意。

从街边流动商贩到港交所外排队的餐饮巨头,杨国福不仅打造出麻辣烫顶流品牌,自建供应链生产配料原料,用西式快餐的供应链管理和可复制性去做中式快餐,还培养出一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麻辣烫东北军。

未来五年,杨国福目标是拥有1万家加盟店,集团营收破百亿元。

杨国福说:“我们对标星巴克,不仅要线上线下多元发展,更希望消费者吃到麻辣烫也能有荣耀的感觉。”

【2】

上海的冬天有些阴冷,但比起老家哈尔滨还是温暖多了。

杨国福在上海闵行区拥有一栋气派的办公大楼,当他步入明亮的大堂,有时脑中浮现的画面是20多年前哈尔滨的冬天交完房租没钱买煤的窘迫,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

当年,杨氏夫妇踩着吱吱呀呀的木板三轮车,拉着炊具和食材,在路边卖了五年烤鱿鱼。一个干活,一个站岗放哨,每天与城管打游击。也摆摊卖过水果、臭豆腐,只能勉强糊口。

当时街上两家麻辣烫店生意火爆,让杨国福很羡慕。他和妻子决定改行做麻辣烫。他们没有买现成秘方,因为他们发现一个问题:麻辣烫是川菜做法,重油重麻重辣,口味上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很多北方人吃不惯。

杨国福说:“2000年的时候,四川的麻辣烫在东北很火,我吃了却拉肚子,太麻太辣了,我们要是做这个麻辣烫,得研究这碗麻辣烫怎么能适应东北人的口味。”

杨国福决定自己研发。他每天查阅菜谱,走街串巷找调料,戴着起球的毛线帽、穿着单薄的棉衣在农贸市场一逛就是一天。他捧起调料放在鼻下闻,揉碎放在嘴里尝,向卖调料的人请教。

回家后,他把海带和干豆腐穿成串,在电饭锅内胆里煮,加豆瓣酱,加中草药,加牛油……加一切他想到的食材。还有一次炒中药家里差点失火。他摸索出应该先把几十种食材炒熟再熬汤,依然不好吃。

上千次实验后,就在杨国福想放弃时,灵机一动把红汤换成白汤,在底料里加了糖和牛奶,味道一下子变得适口,汤不仅可以直接喝不烧胃,还有养生功能。杨国福终于研制出自己的麻辣烫秘方,推出后非常受食客欢迎。

他:“秘诀在于找到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

【3】

2003年,杨国福在哈尔滨开了第一家店——杨记麻辣烫(后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

杨国福说:“改良后麻辣烫不再是高盐高油的垃圾食品,而是健康荤素搭配且价格实惠的小吃。当时麻辣烫还是按碗卖,一碗三块钱。顾客吃一碗麻辣烫,可以续上两三次汤。”

杨国福另一个引领行业的发明是把麻辣烫按碗计价改成自取食材、称重计价。这种商业模式营收和净利双增,引得同行纷纷效仿。

杨国福说:“自主选择菜类,吃的多费用就高,吃的少费用就低,避免了涨价所带来的客流量减少等问题。”

杨国福做麻辣烫生意第二年,东北地区正在经历下岗潮,大量人失业。很多亲戚也想跟着他赚钱。杨国福说:“愿意做都可以挂我的牌子。”

在指导亲戚开店的过程中,杨国福积累了丰富的店铺运营经验。后来想加盟的人越来越多。杨国福索性放开加盟,逐渐开枝散叶,形成遍布全国的东北麻辣烫军团。

在东北麻辣烫军团中,最有名的是张亮麻辣烫。

目前在麻辣烫赛道里,仅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两个品牌店铺超过1000家,被称为“麻辣烫双雄”。

坊间传言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是杨国福亲戚,张亮曾在杨国福店里炒配料。张亮一直想得到麻辣烫配方,但杨国福不给。直到有一次杨国福忘记锁配料间的门,张亮进去拿到秘方,出走创办了张亮麻辣烫。遭到张亮本人否认,张亮说进入麻辣烫行业的确是受杨国福影响。

虽然店铺数量旗鼓相当,但杨国福才是业内无可争议的第一,因为除了开店,杨国福还做供应链。

餐饮企业想成为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餐饮巨头,必须跨过餐饮标准化的坎。标准化包括食材、烹饪、物流、店面运营等全供应链。

2009年,杨国福在哈尔滨建了第一家工厂,生产麻辣烫配料,卖给加盟商。2016年,杨国福投资4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建物流基地。采购原料尽量选择同一产地,年产能达到1.5万吨,可以供1.2万家店使用。同时工厂有研发团队,能根据不同地区食客设计不同口味配方。除了卖麻辣烫和赚加盟费,还卖配料、火锅底料等相关产品。

杨国福的收入是加盟+供应链营收模式。加盟店越多,营收越多。张亮麻辣烫则没有供应链,营收一大部分都被供应商分流。

【4】

疫情前几年,杨国福拒绝了几乎所有抱着钱上门的风投,公开表示“不差钱”。建厂、建物流基地、买办公大楼也多是用自有资金。疫情中经历现金流和客流危机后,杨国福开始重新思考与资本的关系,选择主动拥抱资本。

但给资本讲好故事也并不容易。目前杨国福在努力做企业数字化转型,希望可以用店铺和工厂的经营数据来打动资本。

杨国福麻辣烫目前有超过6000家店,由于加盟商过多,杨国福麻辣烫屡屡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厨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猪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问题,天眼查上也显示其多起关于食品安全的纠纷,对杨国福品牌造成了很大伤害。

如果杨国福麻辣烫上市成功,虽然上市光环会为品牌加分,但杨国福麻辣烫会面临严格的上市公司监管和更大的营收压力,再有负面新闻爆出股价就会产生波动。

在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消费低迷,餐饮股并不被市场看好,且麻辣烫的竞争门槛低、盈利模式单一,更加引发投资者担忧。即使已经上市的餐饮股想保住股价,也必须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做麻辣烫这些年,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杨国福没想过放弃。杨国福说:“我没有学历,家庭条件也不好,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能否与资本共赢,杨国福要打赢的仗并不简单。

【参考资料】

[1]《东北人如何抢走了四川人的麻辣烫》大象公会兔透射

[2]《普华永道-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