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门窗加盟最新排名榜单
铝合金门窗产品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走向断桥铝系统门窗方向,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由于门窗品牌比较多,加盟者和终端消费者想对行业内情况不太了解容易走弯路,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下中国铝合金门窗公认十大品牌排行有哪些?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参考意见(以下推荐排名不分先后,仅做参考)。
1.欧迪克门窗
佛山市司克雅门窗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交通便利、配套集中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生产基地成立。以优秀的品质、精湛的制作工艺及欧美流行的设计风格,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2.皇派门窗
皇派门窗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门窗、阳光房等门窗产品。2017年7月,皇派门窗成为中国系统门窗标准制定单位之一,皇派门窗拥有总规模超过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全面引入精细化生产管理体系,现在品牌专卖店近千家,遍布全国七百多个城市
3.新豪轩门窗
新豪轩门窗隶属于佛山市新豪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门窗品牌,[1]品牌营销总部设立于佛山市南海区招大创业园,是一个集门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家居优选门窗品牌,旗下拥有系统门窗、铝木窗、阳光房、幕墙、生态门、入户门、淋浴房等高端门窗品类。
4.派雅门窗
派雅门窗成立于1990年,主要经营门、窗、阳光房等系统门窗[1]。董事长李钧洪。[2]派雅门窗是广东省门业协会铝门窗专委会会长单位.派雅门窗是佛山市南海派雅门窗制品有限公司旗下网站,主要经营门、窗、阳光房等系统门窗。董事长。派雅门窗是广东省门业协会铝门窗专委会会长单位
5.裕安门窗
佛山市享裕家居制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裕安门窗是旗下注册品牌,公司地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集设计,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要产品有硅镁重型推拉门、重型折叠门、平开门、吊趟门、推拉窗、平开窗、断桥窗、阳光房等不同款式铝合金门窗产品。2015年7月28日,当红巨星“大黑牛”李晨签约裕安门窗,成为裕安门窗的品牌形象大使。
6.飞宇门窗
飞宇门窗,1980年进入门窗行业,2004年创立“飞宇”品牌,专注铝合金门窗。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在全国拥有3大制造基地和营销服务中心,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门窗系统公司,主要经营有高端断桥节能门窗、别墅系统门窗、阳光房、推拉门、折叠门、厨卫门等多个铝合金门窗系列产品。
7.新帝豪门窗
佛山市俊福帝豪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重型推拉门、断桥铝封阳台等系统门窗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高档铝合金门窗公司。新帝豪门窗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高档铝合金门窗公司。
8.富轩门面
富轩门窗是佛山市南海富轩门窗幕墙有限公司旗下铝合金门窗品牌[2],2002年创立,总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是一家专业从事铝合金门窗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并集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富轩产品分为三大系列——门、窗、阳光房,三大系列下分11大类,产品为折叠门、推拉、吊趟门、重型推拉门、平开门、推拉窗、平开窗、断桥窗等不同款式铝合金门窗产品,阳光房系列。
9.欧哲门窗
欧哲门窗是广东科隆欧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南海里水镇孙屋边工业区;其主要经营包括门,窗,幕墙,阳光房金属窗金属窗框金属大门金属门金属门把手金属门板金属门框金属门框架金属外窗
10.百利玛门窗
BLM百利玛,作为高端门窗领军品牌之一,是现代法式轻奢门窗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公司已建成现代化制造基地、法式轻奢体验馆等硬件设施,21年经验,作为门窗十大品牌百利玛是中国高端家装定制铝门窗行业的开拓者、领潮人!百利玛门窗拥有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并于2023年扩建三水百亩新生产基地,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超800多家专卖店、多达3万人的专业团队,服务数千万用户!
门窗加盟不能一蹴而就,在选择品牌的时候千万不能着急,不仅要挑选门窗十大品牌,这种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这样加盟才能够做的顺畅。
蜜雪冰城和它的加盟帝国
文|杨泥娃
编辑|斯问
关于蜜雪冰城的话题,正在逐渐摆脱“奶茶”这个固定标签。
一边是,有媒体报道“芙鹿家”超市可能是蜜雪冰城“养在深闺”的品牌,虽然官方澄清了两者并无股权关联,但外界仍在选址与供应链等蛛丝马迹中将两者绑定在一起;另外一边,蜜雪冰城孵化的咖啡品牌“幸运咖”加速了招商节奏,「电商在线」从幸运咖招商人员处了解到,2023年元旦,开放了浙江、湖南、北京、天津、辽宁、四川、重庆、江西、广东等区域的加盟,开放仅月余,杭州已经有店铺开始装修。
1997年,创始人张红超从一个小破的刨冰店开始,最终创立了蜜雪冰城。伴随着这个始于草根,也成于草根的品牌不断壮大,这段故事在创业者中津津乐道。而真正让蜜雪冰城成为传奇的标志,或许是经历了13年的时间达到万店规模,但从1万家到2万家却仅用了一年。
而眼下的蜜雪冰城,正在叙写一些新故事。便利店和咖啡之外,蜜雪冰城还在上探高端冰淇淋品牌“极拉图”以及面积将近300平米的蜜雪冰城旗舰店。
看似独立的故事,包在蜜雪冰城的城堡之中,却搭建了一个加盟帝国:不管卖咖啡奶茶还是酒,蜜雪冰城都能用一个输送原料和装修包的工厂,快速复制出数万家打着相同标签的门店。
而当下沉市场都不够用了,上市,大概才是蜜雪冰城大幅拓店的核心目标,毕竟雪球越滚越大才能得到投资者的亲睐。而另一点也在于,已经是奶茶行业门店数顶端,眼见着天花板已到,失去长坡的雪球如何抓住第二曲线,是蜜雪冰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咖啡能复制幸运吗?
从加快节奏的“幸运咖”身上,能看到蜜雪冰城想要复制自己的决心。
和扑克牌K一样的人物,黑红的配色,这同样出自华与华的设计。店面不一定大却越大越好的招牌展示,并且大多开在蜜雪冰城的隔壁,卖着2元的冰淇淋和5元的美式,这就是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
2017年成立的幸运咖此前一直低调,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加快了节奏。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月均新开店在28家左右,高峰期甚至达到一个月48家,相当于每天开一家。截止2023年1月,幸运咖的门店数已突破500家,比半年前的200多家翻了一倍。
「电商在线」搜索发现,目前幸运咖的店面主要开在河南、江苏和山东,选址依然延续着蜜雪冰城的策略:在二线以下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郊区地段,在网上看到最多的评价是“开在蜜雪冰城隔壁”。
而从2023年元旦开始,幸运咖又陆续开放了更多的省份,可以想见的是,今年将出现一大波幸运咖的身影。
坐拥数万家门店的蜜雪冰城,在加盟上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打法,而这套抓手,也复用在了幸运咖身上。和蜜雪冰城一样,幸运咖官网清晰的展示了产品菜单、卖点和加盟流程:官方明确的加盟电话-填表递交信息-面试邀约-成功后可签约。
不同的是,幸运咖对于加盟商的态度,从客户变成了“伙伴”。“幸运咖必须要全职的加盟商,这个项目不适合在职投资,而是要全职来做。”幸运咖招商工作人员对「电商在线」说。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仍处在成长期的幸运咖,需要靠加盟商合力打出品牌,所以加盟商的质量,几乎决定了启动期的效果。在此之前,蜜雪冰城就曾因为加盟店的快速扩张,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频发,这对于成熟品牌来说,或许可以抵御舆论压力,但幸运咖如果失速,势必很难挽回。
在加盟费用方面,幸运咖略低于蜜雪冰城。从官方信息看,虽然不同级别城市费用略有差异,但蜜雪冰城加盟费用总体都要37万起,幸运咖并没区分城市级别,加上房租、装修费用大概在30-35万。
上述招商人员透露,目前已经经营的店面单日营业额可以达到3-4千,高的可以近万元,单杯商品毛利在55%-60%。首批4万元的物料,基本可以实现8-10万的销售额。
“两个品牌的产品是没有冲突的。”上述招商人员指出,虽然同为低价策略,但一个专注奶茶,一个专注咖啡。「电商在线」发现,幸运咖的菜单虽然主要是咖啡,但依然能看到蜜雪冰城的影子,比如低价的冰淇淋和蜜雪冰城一直擅长的柠檬。
那么蜜雪冰城的加盟商们是否成为幸运咖的首选?对此,上述招商人员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强调,幸运咖的加盟商必须全职。
咖啡之外还有冰淇淋和啤酒
自建材料工厂、种植柠檬基地、遍布全国的仓储配送基地,这些成为蜜雪冰城快速扩张的基础,也支撑了它一直以来的低价策略。这些优势复用到咖啡领域自然容易,这或许是蜜雪冰城选择跨进咖啡市场的重要原因。
但咖啡并不是它的唯一选项。
近日,关于芙鹿家便利店与蜜雪冰城的关系传的很热闹,虽然官方否认了两者之间的股权关联,但很多观点认为,芙鹿家与蜜雪冰城从选址再到推出联名商品等动作来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芙鹿家便利店旗下的福鹿家精酿啤酒是自建工厂的品牌,也仅在芙鹿家渠道销售,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蜜雪冰城跨进啤酒市场的一步棋。
“建啤酒厂的门槛是很高的,一个便利店品牌能够建厂,这肯定是有本身就做食品供应链的人在扶持。”一位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坦言。
与此同时,蜜雪冰城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极拉图”也浮出水面。与蜜雪冰城和幸运咖截然不同的是,同样走加盟路线的极拉图,定位高线市场,从窄门餐眼的数据看,现有门店21家,且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人均消费超过23元。
或许考虑到冰淇淋的季节效应,极拉图打出了“冰淇淋与茶”的标签,无论从冰淇淋还是茶饮的设计风格,与口味搭配来看,都比蜜雪冰城显得更高级。
虽然同为加盟路线,但极拉图并没有公开的官网公布加盟信息,其创始人李增辉曾透露了两种发展方向:一边是继续在各大城市拓展高端商场店;另一边是将开放新的加盟模式,即继承蜜雪冰城“打穿最低价”的理念,以“街边店”为主。“街边店”店型的具体标准则为:面积20平,主要支出费用为设备费用、装修费用、房租三大费用,其开店成本控制在35万。
「面积在20平,总费用35万」,这一套加盟准则,与蜜雪冰城和幸运咖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定位高端的极拉图将成为新的“复制品”。
寻找第二曲线
如果说供应链成为蜜雪冰城打造加盟帝国的护城河,那么行业周期效应下,这条护城河也面临干涸的困局。
从奶茶跨到咖啡、冰淇淋甚至便利店、啤酒,蜜雪冰城都是在为自己寻找第二曲线。
首当其冲是奶茶市场的天花板已至,不论是喜茶、奈雪还是蜜雪冰城,继续拓店,都是“举起手打自己脸”,如今一条街可以盘踞20多家奶茶店,“饱和”是奶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尤其是蜜雪冰城的下沉优势已经面临挑战,据DT财经数据统计,喜茶、奈雪、星巴克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开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线城市、正在接近一线城市。
除了下沉,喜茶选择走另一条路,从投资市场宠儿转身变为投资者。比如咖啡品牌Sw、分子果汁野萃山、燕麦奶野生植物YP等。
而蜜雪冰城压注咖啡的重要原因,其实与整个咖啡市场的进程息息相关。一位咖啡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提到,咖啡液的应用,使得奶茶品牌更多的进入咖啡品类,诸如古茗、蜜雪冰城等,这首先将影响到下沉市场的咖啡消费——咖啡的价格可以做到更低,利用咖啡液做出更多复合口味的咖啡饮品,也更容易让小镇青年接受。
换句话说,教会小镇青年喝咖啡的,很可能是这些奶茶品牌。而基于自身的品牌红利,或许是蜜雪冰城选择在此时拓展幸运咖的重要考量。
让蜜雪冰城急于拓展加盟版图的另一重动力,是消化其核心工厂生产能力。据《晚点LP》报道,其核心工厂在今年一直在进行“精益生产”改革,并且引入了多个全国产能前十的大型原料处理机器。这些新增加的产能需要新加盟的门店去消化。
而更为实际的原因,还是上市目标。去年中旬,曾一度传出要登陆港股,到去年9月29日,确切的消息显示,蜜雪冰城改道A股,正接受广发证券的上市辅导。快速扩店而顺利登上资本市场的故事,瑞幸也曾演过一遍。
加盟帝国还如何持续
即便成功上市,也并不意味着蜜雪冰城的加盟帝国完全牢固,加盟体系的优势在于快速复制,也同样会被速度反噬。
资深零售业人士淳鑫曾,加盟连锁的本质为复制财富,复制成功,这个复制性,体现在单店的投资回报率。“单店模型应该做得够锋利,才能从获客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发力,尤其一些饮品小吃品牌,绝大多数都要依赖品牌商的品牌赋能和运营管理。”
(蜜雪冰城对加盟商过为严苛的罚款细则,也被加盟商诟病)
事实证明,蜜雪冰城虽然等成了“爆品品类”,这是加盟连锁做得好的先决条件,但运营管理能力的乏力,却让加盟店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因为客单价过低,蜜雪冰城开发新品的天花板也低,而缺乏新品的推动以及随着市场饱和而降低的利润率,最终还是会转嫁在加盟商身上。
“油柑等水果蜜雪冰城也曾尝试过,但成本覆盖不了所以依然选择普通水果。”一位业内人士对「电商在线」坦言。
和奶茶红利期一样,幸运咖确实抓住了咖啡的红利期,利用供应链的优势,做下沉市场的咖啡布道者,但这并不足以让平价咖啡获得普遍的市场认可。从菜单上也能看出,许多一线城市精品咖啡店很难看到的“反常识”手段都在幸运咖出现,比如咖啡默认加糖、售卖奶茶、冰激凌等与咖啡根本无关的产品。
一个是咖啡,一个是奶茶,幸运咖与蜜雪冰城看似不同,但相同的调性与DNA决定了未来走向。
追求低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始终有限,毕竟优质的咖啡原料并不便宜,还有门店租金、物料等运营成本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幸运咖要想在万亿消费市场中打下自己的底盘,一杯好喝的咖啡可能更为重要。
“奶茶品牌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教育下沉市场喝咖啡的角色,但接下来,还将是正统的咖啡品牌来接棒,因为咖啡存在进阶性。”上述业内人士坦言。
挖掘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不能全靠拼规模、价格,更要拼供给、品质,让帝国更牢固的,绝对不是一味的复制。
加盟商里的“隐形冠军”:年入两亿,涉足鞋服、女装、内衣、零食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作者:陈星星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街头的餐饮店、零食店、母婴店、服装店等五花八门的各类店铺,也许难以想象,这些属于不同产业,看似毫无关联的门店,背后可能是同一个老板。
深入研究这个群体,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他们的画像:熟悉区域市场,对本地消费极为了解。他们将加盟连锁品牌当成一门产业来经营,以加盟的方式开出了涉及不同业态、品牌的门店,把原本分散、体量小的加盟生意做到了产业化、规模化。
人以群分,他们往往以圈子的形式相互抱团,推介生意,考察项目。很多初创品牌能够迅速覆盖全国市场,这个群体可以说厥功甚伟。
“有些加盟商的生意规模甚至已经超过部分品牌商”。某内衣连锁品牌创始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这样的加盟商。这些人在加盟业态上不设限,可能会同时加盟近十个品牌,开出几十家门店,做到年营收两三亿元。
丁陈生就是一位这样的加盟商。2013年至今,他先后加盟了鞋类品牌大东、服装品牌爱依服、内衣品牌香蜜闺秀以及零食品牌零食舱,迄今为止开出了70家门店,全年营收可达2亿元。
不久前,《第三只眼看零售》专访了丁陈生。我们希望能够从其经历与视角中了解这一群体,了解加盟生意产业化背后的商业逻辑。
把加盟当成产业来做
在打算做加盟时,丁陈生就决定将其当成产业去发展。
2013年,通过朋友介绍,他了解到了大东品牌。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鞋服连锁企业,因为推出了新的经营模式而在当时广受关注。凭借取消中间经销环节带来的商品价格优势,大东95%的加盟商都赚到了钱。正是看到这一点,丁陈生决定投身其中。
“只要一个项目中盈利门店超过70%,那个项目就值得去加盟。”他说道。事实也是如此,在前期确定品牌的盈利能力后,他随即快速布局。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开出了首家门店,并在此后的一年内又新开了5家店。
多数人认为加盟是小本生意时,选择将其当做产业去投入布局,这与丁陈生对加盟模式的认知有直接关系。在他看来,加盟最大的作用在于降低了创业门槛,让加盟商能够以较低成本进入各个赛道。
受制于资金与运营管理水平,创业开店并不简单。但加盟模式下,品牌方提供了已经过验证过的管理经验、运营技术,因此加盟商能够用较短时间和较低成本开店营业并从中盈利。同时,可供复制的门店模型,为门店实现规模化扩张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标准化门店削弱了不同业态间的差异,让加盟商能够同时涉足不同的赛道与品牌,有机会将加盟生意做成产业。
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创业第一年,6家大东门店为丁陈生带来了近千万元的营收以及180万元的净利润。收获第一桶金后,他开始加速拓展自己的产业版图。
2015年至2017年,丁陈生每年新开门店数超过10家,最多1个月曾开出4家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未专注于大东这个收益已经稳定的项目,而是加盟了香蜜闺秀、爱依服以及零食舱。
如何持续做大规模是丁陈生做出这一选择最主要考量标准。尽管当时单一品牌能够支撑其生意的进一步扩张,但门店数量增加,涉足区域变广,必然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因而,转变思路加盟多个品牌,通过增加门店密度实现规模扩张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同一个区域内做经营意味着,我们的人员、货品调配会更容易,管理成本也会相应下降。而且熟悉当地市场后,门店选址、选品准确度也会变高,这些都是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要的优势。”丁陈生说道。据介绍,他的加盟店集中于东莞市,门店间跨度在150公里以内。
截至目前,丁陈生已拥有25家香蜜闺秀、20家爱依服、15家大东、10家零售舱,总计70家店。2023年,上述门店全年营收1.5亿元,净利润达到900万元,超过同年多数上市超市企业利润。(由于零食舱开店集中在2023年,因此营收数据未计入统计。预计该品牌今年营收将达到5000万。)
壁垒在于规模
虽然加盟商人不在少数,但真正将生意做到丁陈生这样规模的属于凤毛麟角。不少加盟商仍困扰于无法扭转门店亏损局面,很难谈及扩张问题。
“加盟是一个大家都能做的生意,开家店也并非难事。可以说,只要加盟商服从公司管理,用心去经营结果都不会太差。这个行业真正的壁垒在于能否开出十家甚至更多的店。”有从业者说道。想要从一家店做到多家店甚至多个业态,加盟商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必要的投资意愿和资金保障。回顾丁陈生的加盟生涯,这几点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品牌选择上,丁陈生不仅没有踩过坑,还都赶上了品牌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正是因为把握了鞋服与零食赛道的风口,他的生意才能做到今天的规模。
不过筛选品牌与行业并非易事。据了解,丁陈生每年了解的项目数超过10个,但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他只选出了四个品牌做加盟。在《第三只眼看零售》看来,能够精准筛选品牌这与其市场洞察力有直接关系。而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深入的市场调研考察,另一方面则来自身边的“加盟商圈子”。
“我们身边有很多做加盟商的朋友,大家的业务能够覆盖市面上所有的零售赛道。很多时候互相打听讨论、交换信息后,对所要加盟品牌的行业及公司前景就有了基本判断。”丁陈生说道。但多数加盟商在创业初期并没有类似的信息渠道,甚至不少人仍会被单纯收取加盟费为目的的品牌欺骗。
团队管理能力也是拉开加盟商之间差距的重要环节。开出五家门店后,丁陈生就着力组建团队,细化门店、人员、货品管理制度,并着手进行储备人才培养。目前,他涉足的每个业态都有专门的主管负责具体管理,团队中也以入职三年以上员工为主。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门店管理水平,丁陈生强调要完全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策略,确保门店的经营方向与公司完全统一。他还通过控制门店跨度来降低经营管理难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得益于此,丁陈生开出的门店中仅4家因亏损关店。
上述两点保障门店盈利后,决定加盟商生意规模的则是自身意愿度与资金实力。
“生意规模大小与我们的投入是成正比的。”丁陈生说道。由于最初的设想是做大规模,因此在了解到好的项目时,他便会加大投入以抢占市场。而此前加盟较短的回报周期,诸如公司扶持政策,亲戚朋友投资以及银行贷款都是其扩大规模的资金池。
多数加盟商暂不具备将加盟生意规模化的条件,依靠规模赚钱仍是少数加盟商的事情。
用“爆品”逻辑做加盟
在丁陈生的实践中,加盟商选择加盟品牌的步骤是先确定行业,再从行业中挑选品牌,而非直接从品牌入手。这是因为快速成长的行业往往能带来远超其他赛道的业务增量,身处其中的玩家自然也能从中获益。
从这一角度看,加盟商选择品牌与商家选品的逻辑相似。即选择“爆品”销售,以此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收益。而当商品热度过去,便立即寻找下一个爆款商品,循环往复。而这也是丁陈生在做的事情。
2013年,大东在鞋服赛道上推出了全新的加盟模式,作为品牌方在为加盟商提供货源外,开始提供统一的管理经验输出。得益于此,大东公司快速扩张,丁陈生借此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鞋服行业增长时期他也在持续投入。
但2023年前后,整个鞋服市场开始萎缩,丁陈生的加盟门店销售也出现了30%的下滑。这一变化,让他意识到鞋服行业很难再有增长空间,自己需要寻找新的赛道。
2023年下半年,丁陈生看准了休闲零食的机会,选择加盟广东一家名为零食舱的零食品牌。目前,就这一品牌他已开出10家门店。目前,一家零食舱的营收约为500万元,是鞋服店的2.5倍,利润额也较鞋服店高出50%。
丁陈生表示,接下来会将重心放在零食店上,不再新开鞋服、内衣门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休闲零食并不是终点,等到这个项目热度过去,他依然会去寻找新的加盟项目。
他也在调整自己的角色。在加盟零食舱外,他还承接了该品牌在广东地区的运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加盟业务。
经营鞋服时的经验,开始被丁陈生引用到了零食品牌的运营上。而做加盟商时,门店选址、员工招聘培训、门店货源稳定性以及营收增长等问题,或多或少都在困扰丁陈生。现在,站在品牌商的立场,他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加盟商解决这些问题。
但究其根本,丁陈生依赖规模赚钱的经营战略并未改变。“现在线下门店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加盟商很难靠一家店赚得盆满钵满,想要保持盈利增长需要更多去依赖规模。所以一旦确定品牌可靠后,加盟商就去快速拓展开店,这也是我要继续走的路。”他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