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雄内地开38家火锅店,却称饮食业不能赚大钱,靠商演月入百万
1月14日,据港媒报道,老戏骨吴志雄出席了活动,受访时,他自曝内地开了38间火锅店,却不认为自己赚大钱。
曝光的近照中,“大B哥”吴志雄穿着灰色外套现身,已经68岁的他,跟以前当演员时比起来,变化不算太大,脸上皱纹不多,身材健硕,十分老当益壮,这或许就是长相成熟的好处吧。
仔细观察,他手上戴了一枚大钻戒以及名表,打扮贵气十足。
吴志雄透露,手上的这只手表是限量版,价值几十万。他特别喜欢这个品牌的表,因为能保值。
家中还收藏了很多只,总价值高达几千万,是夫妻俩一起做的投资,从年轻买到现在。大部分买来收藏,偶尔也会戴一下,戴完再卖出去换新款。
吴志雄有钱买这么多名表,其实是他靠着做生意以及跑商演赚回来的。本来做龙虎武师的他,70年代开始演戏,多年来拍摄过很多经典影视剧,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印象难忘的角色。
不过,进入2000年以后,他很少再演戏,当时他拿着200元回内地发展,先是跑商演,赚到钱后尝试投资做生意。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吴志雄表示,我在逆境那段时间跟朋友在内地开了一家饭店,之后又跟一位四川老板合作开麻辣火锅店,第一家火锅店是在2023年开业的,现在已经开了38家。
尽管开了这么多店,但他却说饮食业不能让自己赚大钱,他坦言,我们投资不是很大,平均一间大概一两百万,适合的话,别人可以加盟,我们做管理。
他继续说道,我主要靠跑商演赚钱,一个月差不多要跑20场,非常辛苦。问到是否月入过百万,他说差不多,艾威、朱永棠等人,都是自己带回内地工作的。
去年7月,吴志雄宣布他的旗舰店正式动工,地点在深圳。新店面积达3千平方米,装修奢华。
11月份,他公开招聘员工。传菜员月薪4千,水吧4千3百元,副经理最高,6千5百元一个月。当然了,这些只是基本工资,还有奖金加补贴加绩效提成。
招工信息曝光后,不少网友竟然吐槽他出手太低。对此,吴志雄大方回应道,只是网友觉得出手低,我不太在意。我的饭店包吃包住,我的员工都很清楚。
喜茶宣布“喜小茶”不加盟,将推第二子品牌;奈雪的茶或转港上市
官宣!喜茶旗下品牌“喜小茶”不做加盟;奈雪的茶IPO目的地或转港股;25000家纽约餐厅停业!倒闭潮席卷美国;香港特区政府向饮食业界提供逾43亿港元资助;济南烧烤“扛把子”,因结账失误陷入品牌危机!瑞幸咖啡再推主题店,武汉汉口江滩·江豚守护主题店6月8日开业。更多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热讯》。
喜茶旗下品牌“喜小茶”不做加盟;
奈雪的茶IPO目的地或转港股
近段时间,新式茶饮赛道很是热闹。有的品牌或将在香港上市,有的品牌将推新的子品牌。
近日,多位信息人士证实,奈雪的茶即将完成一轮近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另据多位二级市场人士透露,此前传出的奈雪IPO事宜尚在进行中,但考虑到由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中概股风波,其上市目的地已由美股转向港股市场。不过,奈雪的茶公关部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暂时没有接到相关的信息”。
除了奈雪的茶以外,另一个茶饮头部品牌,喜茶也透露了品牌近期的发展动向。
6月9日晚间,喜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解答全新子品牌喜小茶相关疑问。喜茶称,两年前喜小茶就已经开始筹备,也遵循喜茶不接受加盟的“家规”。
针对喜小茶是否在对准下沉市场的问题,喜茶表示,市场定位很重要,但自身并没有这样的动机。在做品牌或者产品时,喜茶很少会先考虑它是针对哪个市场或渠道。
喜茶称,喜小茶饮料厂会在合适的成本下去选择合格的原材料。虽然产品都在十几元的价位,但不会使用奶精、果粉之类的劣质原料。喜小茶的产品都是使用牛奶制作,打底的果汁也尽可能追求百分百的鲜果汁。
而且,喜小茶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研发。据了解,喜小茶饮料厂虽然开业仅两三个月,但菜单已经更新三次,茶底也完成了升级,现有产品大多数从经典品种中研发而来。后续还将有更多皇茶(喜茶前身)时代的产品重现。
在这篇推送的末尾,喜茶还留了一个悬念。
喜茶称,将借助子品牌喜小茶“去探索更多合适的可能性,比如说,出一瓶能够随身携带的喜小茶?”它还透露第二个子品牌“喜小茶xx厂”即将面世。
一位对该项目知情的人士表示,喜茶将推出预包装饮品。
通过天眼查发现,在5月6日,喜茶母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经申请注册了一个名为“喜小茶瓶装厂”的商标。这极有可能便是喜小茶未来预包装产品的名称。
而在更早的4月,喜茶还曾密集注册过如“喜小茶纯茶厂”“喜小茶果茶厂”“喜小茶汽水厂”等商标,这些商标目前仍未出现在喜小茶所销售的产品上,也没有开设门店。
它们可能将是喜茶预包装饮品中,为果汁、汽水等细分产品所起好的名字。但亦不排除喜茶通过申请所有相关商标,避免将来被他人恶意抢注。
不过可以从这些名字中可以看到,喜茶预包装产品的品类已经不止是它擅长的果茶,还有可能涉及汽水领域。
喜茶发展至今,在不断下沉门店的同时,似乎也在寻找其他的空间,子品牌喜小茶或许可以为它孵化出诸多不同的项目。业内人士认为,推出预包装产品,喜小茶的消费场景与频次将被提升,对于目前的新式茶饮行业来说,也同样是一种创新尝试。
25000家纽约餐厅停业!
倒闭潮席卷美国
由于封锁措施以及“居家令”等防疫措施的影响,美国多个行业都将迎来倒闭潮,其中以餐饮业和零售业损失最为惨重。根据美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4月,美国餐饮业营业指数下挫至92.8(100以下即为萎缩),创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数据也在美国餐饮消费总额上得到验证。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美在餐饮上的消费总额仅为324亿美元左右,不仅对比2月份的正常水平几乎腰斩,甚至已经回到了30多年前的水准,创1984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通胀调整后数据)。
事实上,因为美国餐饮业正面临了大规模倒闭潮,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仅仅纽约市,4月就大约有25000家的餐厅永久关店,占该市餐厅总数的4%。还有7%的餐厅预计将在未来30天内永久关闭,这意味着大约有43600家餐厅即将面临倒闭;。44%的餐厅暂停营业。
香港特区政府
向饮食业界提供逾43亿港元资助
疫情重创香港餐饮业,如今还留下不少“后遗症”,不过香港政府也一直在助力饮食业复苏。
6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表示,特区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设立的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和餐饮处所资助计划,已累计向饮食业界发放超过43亿港元的资助金额。
首轮防疫抗疫基金下设立的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为8类饮食业持牌人提供财政资助。经核实符合资格的持牌人可获得20万港元或8万港元一次性资助。该资助计划共收到28540宗申请,其中28507宗申请已获批准核实,涉及资助金额逾37.4亿港元。
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下的餐饮处所资助计划,为受影响的餐饮处所按面积提供25万港元至220万港元资助,并向按照特区政府指示而关闭的合资格餐饮处所额外发放5万港元的一次性资助。计划共收到超过9000宗申请,截至9日,超过2400宗申请已获批准核实,涉及资助金额逾5.8亿港元。
除合资格的饮食业持牌人外,食环署街市熟食及小食摊档承租人资助计划收到877宗申请,已获通过的申请有868宗,涉及资助金额超过4000万港元。
瑞幸咖啡再推主题店,
武汉汉口江滩·江豚守护主题店6月8日开业
虽然瑞幸咖啡自爆了财务丑闻,但截止目前,瑞幸咖啡在运营上基本保持正常。
6月8日,kiff瑞幸咖啡发布消息称,“江豚守护”咖啡主题店在武汉沿江大道36号汉口江滩一期主楼出口一层商铺开业!
在江豚守护咖啡主题店中,天花板以鱼群造型装置;四周是保护江豚的科教视频墙。
对于该主题店的开出,瑞幸咖啡方面表示:该主题店为了提升人们对江豚保护的意识,增加人们对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关注,呼吁更多人参与江豚保护的行动。
事实上,此前,瑞幸咖啡已经经营过多家主题店,从去年开始,瑞幸咖啡基于“无限场景”品牌战略,在全国打造了不少特色主题店,瑞幸咖啡已经接连和故宫、腾讯QQ、冯唐、世界咖啡大师安德烈·拉图瓦达、网易云音乐、NBA、NASA等知名IP联名,实现门店场景化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体验。
据36氪消息,截至5月12日的第二季度,瑞幸在中国平均每天新开10家门店,其门店总数达到6912家。同时,瑞幸也在进行门店优化,其中北京地区计划关闭五分之一的门店(约为80家)。
不过据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瑞幸咖啡股价周一盘中波动剧烈,早盘股价一度跌超19%,日内两度触发熔断。截至收盘,瑞幸咖啡股价下跌12.70%,报4.81美元。
至于瑞幸咖啡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济南烧烤“扛把子”,
因结账失误陷入品牌危机!
作为济南烧烤界“杠把子”的牛阵,最近却因为一件小事导致口碑崩塌,更引发了一系列的品牌危机。
6月5日,济南一顾客张先生和朋友一起去牛阵吃烧烤。饭后结账时店里收了他1369元,因为没有点很贵的菜,张先生对此价格有些疑虑。但当时和朋友在一起,张先生没好意思当场核对,只好结账走人。
走出店门,张先生越想越不对,自己看着账单简单结算后,发现确实有问题。
后来,张先生再次找到牛阵烧烤,让前台重新打单子,打出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1267元,另一张是700多元。
一开始,烧烤店的工作人员坚称自己的账单没问题,后来又改口称是服务员算错帐了,并退还张先生多收的钱。
本来一个算错帐的小事,店家退钱处理好就可以结束了。
但事情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了一个济南全民吐槽的口水战。
在舆论发酵一天后,牛阵的负责人通过媒体回应:称当时张先生一行人是坐了2桌,并且两桌合台算帐。后来13桌的顾客吃完后没有结帐就离开了。之后,下一批客人落座13桌后由于之前的帐没有清算,所以把费用算在了张先生的账单里。
至于另一张对账单为何打出1267元,牛阵的解释是,当时当事人催着让先打出单子,收银员还没有退完款项,就先出来那个数。但网友们并不认同牛阵烧烤的说法。
从以上评论可以看出,无论是回应的时间,还是回应的方式,牛阵烧烤的做法显然不能让众多消费者认同。
一个结账失误造成品牌危机,对牛阵烧烤品牌信任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消除。
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餐饮品牌在被曝光的“负面”面前,稍有迟疑和做法不当,就会引发一系列品牌危机。掌握危机公关的处理办法也已经成餐饮老板的必备技能。
*注: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界面新闻、新京报、金十数据、新华社、小时餐饮时报及其他媒体。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继瑞幸咖啡出事后,汉堡王又宣布倒闭,饮食业真难!
界动报道:
前段时间瑞幸咖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如今汉堡王趁热闹掺和一脚,就在4月14日,汉堡王宣告破产,其原因是汉堡王所有者欠款65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78亿。今年饮食行业都太难了!
汉堡王破产,暂时由破产公司接管
汉堡王公司CEO表示:因为新西兰持续发酵的疫情,当地多家汉堡王门店被迫停止营业,长期关店停业使得公司几乎没有收入,公司已经没有现金流来支付债务与租金。这是一次巨大的财务挑战,显然汉堡王没有撑过这个难关,在欠款两亿多的情况下宣告破产也是无奈之举。不过汉堡王没有彻底死亡,目前汉堡王的业务交给破产管理公司接管,正在寻找下家接盘。
如果这时候有人挺身而出接手汉堡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饮食业生存下来十分艰难。虽然汉堡王正在努力地寻找下家,但是疫情当下饮食行业遭到重创,关店待业的门店何时复工还是个未知数,现在想找到人接手这块烫手山芋并非易事。
中国汉堡王不受倒闭影响
此消息一出,中国网友们纷纷提出疑问:吃不到汉堡王的汉堡了?对此汉堡王中国CEO称新西兰公司倒闭对中国汉堡王的影响并不大,虽然中国汉堡王在这次疫情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好在如今中国已经迎来了“春天”,汉堡王中国已经逐渐复工并朝着正常营业的轨道发展。即使遭受疫情打击汉堡王也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目前已经加盟五家新店。并且他还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公司还会再开一千家新店。
中国汉堡王真正面临的挑战
虽然汉堡王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相比于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位外来快餐界的巨头,汉堡王的处境并不乐观。由于晚十几年进军中国市场,在肯、麦两家已经站稳中国市场之后汉堡王才看到中国市场的发展优势,此时早已失去先机,据悉汉堡王在北美门店的数量不少于麦当劳,但是在中国其门店数量远远不如肯、麦两家。并且较高的售价也局限它在三四线小城市的发展。
不仅是价格定位较高的问题,汉堡王的服务态度与管理不规范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在汉堡王消费的时候受到店员非常差的服务。不得不说汉堡王要更重视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口碑才能留住消费者的心。
界动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界动传媒丨JiMi
财经界动态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