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毕业生,创业开披萨店、一个月赚10万!这生意很有赚头啊
刚毕业的大学生出来创业,似乎已经是当下越来越热门的一种趋势,
特别是在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学生更是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和热血,纷纷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大学生创业成热潮!
西安交大硕士创业卖凉皮,北大学子将猪肉做成上百亿生意等事迹,无不在透露餐饮行业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似乎拥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这不,成都就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开了家披萨店,一个月的时间足足赚了十万元,到底这个仅仅只有23岁的大学生老板拥有怎样的经营之道?
一:创业之初
大学毕业生,披萨店的老板,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当这几个标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跟看上去不太光鲜亮丽的餐饮打交道,毕竟餐饮行业看上去门槛低,同时也是一个赚取血汗钱的领域。
这家披萨店,算上后厨,也不超过50平,堂食的餐位也没几个,但因为所处地段属于人流密集区,外加堂食+外卖的运营模式,也算是为成功开业打下了基础。“开过店的人都知道,找门脸是个很痛苦的事。
总部帮扶,成熟团队助力创业
想要餐饮创业,从选址到运营,中途需要很多程序,这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三只熊披萨抱着对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给予加盟商最大的扶持力度。
新手开店可直接复制总部经验;专业选址、装修团队全程协助;开业前的店员培训,后期的运营策划,都有带店督导跟进;创业途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向总部寻求帮助,帮您解决开店的后顾之忧。
谈到店面的装修,成本等话题时,老板一下开了话匣,“房租、装修、办照、卫生许可,哪个都不省心,还好总部督导手把手教你处理这些繁琐的事情,
二:经营之道放下面子的专注心
名牌大学生,师生眼中的佼佼者,说起来,这些标签足够让人在众多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但抱着这样的想法和身段干餐饮的话,最终也只能落下个眼高手低的名声。但他选择脚踏实地的做好当下的工作。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财富。
三只熊披萨不需要请专业的大厨,您只要学会手搓制饼,就是您赚钱的法宝。不用高薪,省去一大笔开销,食材总部统一配送,而且还能保证每次保持同一口味。操作简单,让您轻松经营,收益高,投资少,见效快,实体店培训学习、简单易学。
40-100平米店铺,月收入10几万不是梦!若想了解更多加盟,请致电4000281991。助您早日成功创业!
三只熊披萨加盟,轻松创业,仅需技术费9900元,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开店指导。前8位盟友优惠至8000元。
卖比萨年入16亿,达美乐“送自己”上市
来源:观潮新消费(ID:TiSih)作者:王尔德编辑:杜仲
“外卖比萨一哥”,终于要把自己“送”上市了。
日前,据港交所文件,达美乐比萨(DPZ.US)的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达美乐中国”)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达美乐中国曾在今年3月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后,又在10月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不少餐饮企业申请上市,包括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捞王、绿茶、特海国际等等,但实际上,多家企业招股书已失效并且迟迟未更新,还有的撤回申请放弃上市计划。
截至目前,冲刺港交所等待上市的餐饮企业只剩下特海国际、达美乐中国和乡村基三家。
如今,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但达美乐何时盈利还未知。
年入16亿,3年亏损超9亿
在众多谋求上市的餐饮企业中,达美乐中国的业绩并不突出,并且还在亏损中。
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3年及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分别实现营收8.36亿元、11.04亿元、16.11亿元、9.09亿元。
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0.96亿元,3年半累计亏损了10.2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8亿元、2亿元、1.43亿元、0.83亿元。
尽管依然在亏损,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分别取得4.4%、4.0%、9.2%和9.2%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
对于多年处于亏损状态,达美乐中国解释称,“预期公司将于2023年产生净亏损,主要由于公司不断进行门店扩张及进入新市场,每家门店收益、门店层面成本及开支以及与对门店发展、区域门店管理及信息技术功能的人才储备进行投资,以及品牌建设活动有关的公司层级成本及开支不断增加。”
一直以来,达美乐中国区别于其它比萨品牌的主要卖点之一,便是承诺30分钟必达的外卖服务。
疫情的反复,给这个外卖业务占比超过7成的比萨店带来了红利。近三年里,达美乐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了170%,达到547家。要知道,2023年底其门店数量仅为188家。
但也因外卖业务,达美乐中国聘用的骑手数量众多,员工成本居高不下。
截至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比萨全职员工3199人,兼职员工9705人,后者多为骑手。
2023年,达美乐中国的员工薪酬开支为7.04亿元,占收入比例为43.7%,外包骑手的薪酬共计4632.8万元。门店及中央厨房层级的员工成本同样不低,2023年合计4.62亿元,占比为28.68%。
达美乐中国还计划将于2023年及2023年开设120家及180家新店,2024年至2025年也将延续这一扩张策略。达美乐中国预计,2023年及2023年已开设及计划开设的300家门店的46%、39%及14%将分别位于中国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对于未来如何实现盈利,达美乐中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通过提高单店收益和门店销售额、实行门店扩张、控制门店成本及开支,以及通过前期在业务中做出的公司层级投资,来降低公司成本及开支。
同时,达美乐中国对比萨外送场景充满了信心。
其招股中表示,中国的比萨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23年时市场规模为364亿元,与东亚市场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比萨市场还远未到饱和状态。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拥有10.9家比萨店,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数字均达到28家以上。
按照去年营收规模,达美乐中国是中国第三大比萨公司,仅次于百胜中国旗下的必胜客和本土品牌尊宝比萨。
不过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差距还很明显。
财报显示,2023年必胜客的营收为133.8亿元,今年上半年必胜客实现收入71.28亿元,几乎是达美乐的8倍不止。门店数量差距同样明显,截至今年9月30日,必胜客在中国门店数量为2806家。
比萨外送鼻祖
1960年,达美乐品牌在美国创立。1973年,首次提出“配送时间超半小时即半价”,可以说达美乐不光是比萨外送鼻祖,也是即时配送行业的鼻祖。
“快”是达美乐的特点也是杀手锏。因为比萨出炉后超过30分钟口感会变差,创始人制定了一个规则:外卖超过30分钟比萨价格减半,后来规则更加严苛,如果超过30分钟,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一个比萨。
创新的外卖举措赢得了消费者喜爱,随后达美乐又开放了加盟。通过“外卖+供应链+加盟商”的模式,达美乐进入了全球快速扩张之路。
2004年,达美乐在美国上市。自上市以来,达美乐超27倍的投资回报,甚至超过了谷歌、脸书、亚马逊和苹果,被称为“宇宙第一奇股”,也被调侃称“一个比萨卖100亿美元”。
1997年,达美乐正式进驻中国。2010年,达势股份收购了达美乐比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特许经营商。
2017年,其与达美乐总部又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获得达美乐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10年的特许经营权。根据协议,达势股份的特许经营权最长能延伸至30年。
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达美乐中国主体便是达势股份,和达美乐国际市场环境不一样,就连商业模式也不同,业绩更是千差万别。
从达美乐比萨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其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供应链和加盟商。达美乐几乎所有原材料都是自产,还和加盟店签订了“利益共享”协议。
但达美乐中国的门店都是直营店,达势股份作为运营方,只有特许经营权,也无法开放加盟。达势股份每年还要向品牌授权方达美乐比萨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加盟费、版税、软件授权费、年度升级费等。2023年,这部分费用为1.146亿元。
而其友商们——必胜客和尊宝既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尊宝已有超2100家加盟店。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30分钟必送”的口号优势并不明显,达美乐中国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好在这些年,西餐品类逐渐普及,外卖市场也无需烧钱教育。2023年至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来自外送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86亿元、8.22亿元、11.80亿元、6.5亿元。主要也来自北京、上海及新增市场,如深圳、杭州、广州等。
这几年,北京、上海的单店日订单有所下降,新增长市场的单店日订单量和金额都不如北京和上海。
还比较有意思的是,达美乐中国CIO赖毓铭曾表示:“我们内部常说,达美乐其实是一家科技公司,只不过碰巧在卖比萨。”
为了快,达美乐自主研发了智能订单调度系统、一体化服务中台,用户可以全程追踪比萨从制作到送达的全过程。
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和2023年,达美乐中国有95%的外送、外带及堂食订单是线上下单,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的平均水平低于70%,一般行业内餐饮品牌的外送业务占比在40-50%间。
此次上市,达美乐中国募资资金也是主要用于扩张门店网络和扩大中央厨房的容量;提高技术能力从而提高经营效率、服务能力和顾客体验等。
乘着外卖东风,达美乐中国得以在这几年快速发展,但外卖为主的模式也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和即时零售平台的日臻成熟,“30分钟必送达”的外送业务已然不能成为支撑达美乐长期发展的差异化策略。
上市大考
比萨已经非常标准化了,且只是西餐的一个细分品类。
据《2023-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23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7%。
但因为疫情,变化很快就发生了。2023年,比萨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元,同比减少8.96%。与此同时,比萨外卖市场规模开始高于堂食规模。
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显示,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3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元,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3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元,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64.3%。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比萨市场64.3%的收益。未来几年,比萨市场依旧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但2023年-2026年,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计更具增长潜力,复合增长率或将高于一线。
但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布局,对达美乐中国来说是更为严峻的运营考验。
除了达美乐、必胜客、棒约翰、萨莉亚等相对成熟的国外比萨品牌,近些年来出现的中国本土比萨品牌也开始崛起。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2023年之间,国内比萨企业注册数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顶峰,国内与比萨相关企业一共有2.5万家。
比萨不存在过高的技术门槛,居家的消费者也会尝试自己制作。更何况,同样作为预制菜的一个细分品类,越来越多企业推出半成品比萨。性价比更高,也更快。
餐饮企业们上市如履薄冰,没有更多优势和故事的达美乐中国,卷得好比萨边,卷不动比萨市场。
[本文作者观潮新消费,创业家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TiSih)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中国加盟商赚上市价值,美国总店收现金价值
导语:本质上为达美乐中国加盟商的达势股份,2023年到2023年期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
自第一家必胜客比萨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过去32年。但比萨这一“洋食品”,在中国的发展,仍未达到像咖啡一样的火热程度。
11月20日,达美乐比萨(DPZ.N)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势股份”或“达美乐中国”)发布聆讯后资料集,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3月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后,达势股份于10月14日再次更新招股书。本次港股IPO,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国内比萨市场份额占比第一的品牌,是百胜中国(9987.HK)旗下的必胜客。从2017年开始,达美乐奋起直追,到如今,其门店数量与市场份额,仍与必胜客相去甚远。
在快速扩张开支和自营配送的成本压力下,达势股份连年亏损。
但其加盟的品牌商达美乐比萨,却依靠为特许经营商提供货品的供应链收入、特许经营费和自营更有效率的门店,早已盈利。
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达美乐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第三大比萨品牌,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比萨品牌。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作为“外卖比萨一哥”,达势股份70%的收入来自外卖收入。以外送业务收益规模作为衡量标准,达势股份的外送收益达到12亿元,市场份额达到6.7%。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2023年以来,达势股份收益连年增加,但亏损幅度呈翻倍态势。2023年虽有好转,但照目前趋势来看,今年扭亏希望依旧渺茫。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达势股份的净亏损为9550万元,同比净亏损2.05亿元,有所缩减。2023年到2023年期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同期收益分别为8.37亿元、11亿元、16亿元。
达势股份财务报表,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收益攀升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系公司门店扩张成本而来的信息技术与人才储备需要。
另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6月,员工薪酬开支将近40%,而同期必胜客员工薪酬及福利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2%。
占比如此巨大的员工薪酬开支,与自营配送有关。坚持自营配送,而非使用第三方平台,是达美乐在经营中的一大特色。“受益于”疫情不断反复,达美乐的外卖业务也在发展壮大中。
达势股份的员工总人数(含全职与兼职)达到11262人,其中包括5357名专职骑手。骑手人数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了47.6%。
2023年-2023年达美乐门店数量,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回顾达美乐品牌的历史,最初的战略定位并非是主营外卖业务。
达美乐的前身成立于1960年在美国的密歇根州,彼时,创始人TMh和JMh两兄弟接手了一家又小又旧的比萨店。
在经营中,他们发现很多客人就餐时十分匆忙,便有达美乐的外送业务的想法,后来,这促成了达美乐的创新业务模式。
这一抓住了顾客需求的创新,使达美乐业绩蒸蒸日上。随后,又衍生出另一个后来被证实相当正确的战略决策——加盟。
达美乐通过“外卖+供应链+加盟商”的模式,以门店增长为策略核心,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开店的目标。
藉由此,达美乐正式进入了全球快速扩张的阶段,后于2004年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与谷歌(GOOG.O)在2004年同时IPO的达美乐,实现了27倍的投资回报率,远超谷歌的16倍。到2017年,达美乐股价暴涨20多倍,而同期表现最好的亚马逊(AMZN.O)也就翻了5倍多。
达美乐比萨股价走势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一块小小的比萨,成长性甚至超过谷歌、苹果(AAPL.O)、亚马逊(AMZN.O)。故而,有分析师称“一块比萨卖出100亿美金”。
其后,达美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比萨公司。1997年,第一家达美乐门店在中国北京开业。
2008年,64岁的职业投资经理人FkPKv与Ziv等人一起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商业有限公司——达势股份,瞄准西餐在中国经营的业务,并将目光对准达美乐比萨。
2009年,FkPKv和其他联合创始人利用他们的业务关系和网络,安排与达美乐比萨的执行主管会面。随后,达美乐比萨向FkPKv引荐了PizzV快餐集团(拥有中国以及东南亚11个国家达美乐的经营权)。
2010年前后,凭借背后法国家族信托控制的GTLii公司的强大资本实力,FkPKv组建的达势股份,收购了PizzvChiL.,取代后者成为达美乐在中国大陆唯一特许总经营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经营。
七年后,达势股份与达美乐协议扩大经营范围,将中国港澳地区也纳入经营范围。
至今,达势股份实现持续性扩张,将特许经营范围扩大至全中国。截至2023年6月,达美乐在中国运营508家餐厅,并且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达势股份的餐厅数量分布,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说到,未来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比萨公司。
而目前,无论是经营收益、市场份额,还是餐厅数量,达美乐仅为当前中国第一比萨品牌必胜客的1/5。
达势股份距“中国第一”的目标,都还有相当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达势股份选择在此刻上市,难说是一个好时机。
今年8月以来,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持续走低,直至10月才开始出现回暖趋势。
恒生非必需消费业指数走势,来源:同花顺iFi
同样谋求港股上市的绿茶餐厅,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状态转为“失效”。
转道A股的老娘舅、老乡鸡等,鉴于A股以往对餐饮企业审核之严格,也处于焦灼的等待中。老娘舅从披露招股书至今,已过去近5个月,仍未有新进展。老乡鸡在十月底再次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上市进程。
疫情反复,致餐饮企业暂停营业、反复关店、客流下滑。今年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资本市场,对餐饮业整体,难言信心。
一块亏损的比萨,估值超过盈利的鸭脖
点外卖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伴随这一趋势,达美乐中国的规模快速扩张,餐厅数量从2023年的268家,两年半期间接近翻倍,融资也在持续进行。
本次IPO递表前,达势股份共经历过10轮融资,合计融资2.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87亿元)。
招股书显示,达势股份的最后一轮融资,是在2023年底。这笔50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达美乐比萨(DPZ.US)、D1SPVMHI(HK)Lii及SMALLCAPWF,I.。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美乐比萨总部对达美乐中国业务十分支持,仅2023年至2023年底,单独或联合其他投资机构,向达势股份投资合计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5亿元)。
达势股份招股书中披露了当前公司的组织架构。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达美乐比萨持股达势股份15.66%,公司董事兼副主席JLiMh通过GTLii持股37.28%,为公司控股股东。
上市发行前股东结构图,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作为中国境内总特许经营商,达势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各区域子公司。
经历了多轮融资之后,达势股份的估值达到8.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6亿元)。
按照2023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6.11亿元,以此估值计算,达势股份的市销率为3.55倍。
对比来看,截至11月18日收盘,周黑鸭(1458.HK)的滚动市销率(PS-TTM)为3.32倍,不及未上市的达势股份。
而市场份额占比第一的必胜客,营收、门店数量等均高于达美乐中国,滚动市销率(PS-TTM)仅为2.33。
但这两个市销率低于达美乐中国的同行,早已实现盈利。
57亿元的估值,与港股上市公司呷哺呷哺(0520.HK)十分相近,但呷哺呷哺,营收规模是达势股份近四倍。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外卖“故事”,还是整体业绩,以57亿元的估值去审视达势股份,恐难满足港股二级市场的审视。
港股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市销率(市值数据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8日,主营业务收入为2023年数据),来源:同花顺iFi,阿尔法工场整理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提到,本次融资的主要用途为扩张门店,计划在2023年和2023年分别开设120家和180家新店,延续原有的门店增长策略。
是否能顺利扩张,取决于是否能顺利上市。
然而,从已登陆港股的内地餐饮企业来看,尽管经营状况日渐恢复,但是餐饮板块的股价走势却不容乐观。
13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股市表现(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8日),来源:同花顺iFi,阿尔法工厂整理
呷哺呷哺(0520.HK)从2023年的历史最高位27.083港元/股,已跌至11月18日的7.07港元/股;海底捞从最高85.80港元/股,跌至16.54港元/股,市值也只剩下不到1000亿港元。
达势股份3.55倍市销率,看来是“贵了”。因为它加盟的堪比谷歌且更赚钱的达美乐比萨,市销率也只有3倍。
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本质上,达势股份就是达美乐比萨的中国加盟商。
中国加盟商连年亏损,但达美乐比萨却赚得不亦乐乎。
达美乐比萨历年盈利,来源:达美乐比萨2023年度报告
达美乐比萨的收入主要包括美国门店业务、特许权使用费和供应链服务等。供应链服务占58%以上,且服务定价还在不断上调,比如2023年增长3.3%。
达美乐比萨收入结构,来源:达美乐比萨2023年度报告
所谓供应链业务,就是达美乐比萨向特许加盟商(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食品、设备和用品。达美乐比萨也会与加盟商进行“利益绑定”,将售卖材料税前利润的50%与加盟商分享。
在品牌授权方,供应链是用来赚钱的。达美乐比萨自建面团、薄皮等加工中心,相比杨国福、蜜雪冰城等依赖外协加工厂提供原材料的模式,获利更为丰厚。
但这部分收入,作为中国特许加盟商达势股份,自然是没有的。达势股份招股书中反复提及的供应链,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经营基础设施。
因为达势股份在中国经营的全部门店,都是自营门店,无法通过向加盟商销售材料而获利。
不仅如此,达势股份还要向品牌授权方达美乐比萨每年上交一定费用,包括门店特许经营费、特许权使用费、软件许可费及年度升级费用等。2023年,这部分费用就有人民币1.146亿元。而当年达势股份亏损4.71亿元。
达势股份关联交易披露,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美乐中国的单店盈利模型无法达到美国门店的水平,这或许是中国加盟商持续亏损的最重要原因。
达美乐比萨的美国门店,近两年经营利润率约为22%。
美国门店经营利润率,来源:达美乐比萨
对比来看,2023年之前,达美乐中国门店经营利润率仅在4%左右徘徊,直到疫情发展较快、对外卖服务需求上升的2023和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门店经营利润率方才迈过9%的门槛。
即便是把什么都算上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也只有15%这个水平。
门店运营利润,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从国内的比萨市场的预计收益规模来看,外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同时各城市带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来源:浙商证券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