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办公大楼!山东零售行业头部企业总部向济南CBD迁移
据悉,山东零售行业头部企业家家悦在济南CBD购买总部大楼,将设立西部大区总部,逐渐将总部向济南迁移。家家悦在CBD的总部大楼距离龙湖天街的永辉不远,底层是卖场,上层写字楼办公。
济南作为家家悦的西区总部,管理着寿光(含)以西的所有区域,包含山东省内,也包含省外。潍坊以东的区域归威海总部管理。
据统计,2023第三季度,家家悦新开直营门店22家,其中山东省17家,其他省份5家;各业态新开直营门店情况:大卖场10家,综合超市11家,便利店1家;第三季度关闭门店5家。
目前,家家悦旗下门店的运营模式为直营门店商品销售模式,其中大卖场、综合超市、宝宝悦以自营为主,百货店以出租为主。经营业态中,大卖场、综合超市业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96%。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超市连锁为主业,以区域一体化物流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链为保障,以经营生鲜为特色的全供应链、多业态的综合性零售渠道商。2016年12月,家家悦在上交所上市,截止2023年9月末,直营连锁门店959处,网络覆盖山东、河北、安徽、内蒙古、江苏等6个省份,形成了大卖场、综合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等多业态并举的格局。
截至2023年9月底,家家悦在山东、河北、内蒙、皖北、苏北、北京等重点发展区域,拥有直营连锁门店数量959家。加盟店总数46家。
除了总部迁移,家家悦也开始正式进军仓储式会员店。据了解,12月24日,家家悦全国首家仓储会员店开业。门店位于济南弘阳广场地下1层,面积近8000平方米。
早在10月份,家家悦就开业了全国首个折扣店,也是全国首家仓储店。门店位于潍坊寿光万达广场,经营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引进5000多个单品。其包含日用百货、蔬菜水果、生鲜海鲜、家清个护、母婴用品等品类。
北京首店,则于上半年五月份开业,该店位于朝阳区常营常惠路6号楼,经营面积超3500㎡;经营品类涵盖果蔬鱼肉、日用洗化等,以生鲜为主。该店还与京东、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如到店到家等线上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全渠道购物体验。
(来源:赢商网)
济南高新区:自贸试验区有总店,便利直营分店不需办营业执照了
在济南高新区开连锁便利店更方便了!近日,济南高新区发布新政,试点推行“一区一照一证”政策。据悉,只要是在自贸试验区济南高新片区内开设有符合要求的品牌连锁便利总店(首店),在济南高新区范围内再开设其它直营分店,不再分别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各直营分店悬挂总店证照副本即可。
“我们本来预计2023年2月在东城逸家开设一家新店,刚好我们符合新政策的规定,这样,我们本月30日东城逸家店就可以开张了。”12月26日,中商惠民集团副总裁、济南嗨家便利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芬十分高兴。她说,企业刚来到济南发展不久,就赶上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济南高新区新推出的举措非常及时,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和材料成本,让我们将更多地精力放在企业内部规范发展上。”
张一芬所说的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是近日济南高新区新推出的“一区一照一证”新举措。据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精神,结合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支持首店经济和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12月19日,济南高新区发布了《济南高新区关于试点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在济南高新区范围内符合统一形象标识、统一门店管控、统一设施配置、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商品采购、统一物流配送等“六统一”要求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以直营方式开展经营的便利店,可试点推行“一区一照一证”新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总部设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内部管理机制健全、总部直接出资及管理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加盟店除外),试点“一区一照一证”模式登记:即连锁便利店选择总店(首店)作为本区的管理机构,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时统一标注“试点推行一区一照一证’企业”,各直营分店悬挂总店证照副本,不再分别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分店设立时,申请人提交《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书》,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许可条件和“六统一”规范即可,许可机关不再现场查验场地。
“‘一区一照一证’是济南高新区进一步简化登记注册审批流程,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助理兼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宋小林介绍,下一步高新区还将在减证照、压许可、提效能上下功夫,试点政策推行后还将向其他地方推荐推广。
好的营商环境也提升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张一芬介绍,中商惠民集团旗下的嗨家便利店计划年底前在济南开设5家店,未来计划在济南开设未来计划在济南开设500-1000家嗨家便利店。
延伸阅读:
简化食品经营许可要求
支持增加搭载服务项目
除了“一区一照一证”新举措外,济南高新区关于试点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还包含“简化食品经营许可要求”“支持增加搭载服务项目”等新措施。
在简化食品经营许可要求方面:对食品经营许可变更、延续、补办等不改变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和布局的,不再进行现场核查对仅申请预包装食品销售的企业,不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对由密闭式自动化设备完成制作、销售等后续工序的咖啡、豆浆等饮品项目,按散装食品销售的经营项目进行许可,无需标注为自制饮品项目。
在支持增加搭载服务项目方面:支持便利店搭载简餐销售、代收洗衣、代扣代缴、代收代发等综合便民服务项目。对实施“一区一照一证”登记的连锁便利店企业统一搭载便民服务项目,可由总店(首店)统一办理经营范围增项。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助理兼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宋小林介绍,方便企业同时,相关主管部门也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试点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出要求“总部承诺制”。品牌连锁便利总店(首店)在申请“一区一照一证”时,应向市场监管部门承诺:承诺切实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等重点品种的抽检工作,对分店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北京一摄影加盟店关门店家失联 顾客:照片上哪儿取
金色童年摄影一门店关门店家失联
顾客犯愁:有的预约后还没来得及拍摄已拍摄的不知去哪儿要照片
10月12日,有家长爆料,北京常营附近一家名为金色童年摄影的门店关门,店家失联。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在该店交了几千元甚至几万元预存款,有的预约后还没来得及拍摄,而拍了照片的却不知道该上哪儿去要。
照片没拿着
摄影门店人去楼空
“8月15日是我家宝宝的周岁生日,当天我们到常营的金色童年朝阳店为孩子拍了照片。可是照片还没拿到呢,这家店就人去楼空了。”陈爽(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4月份,金色童年客服在微信朋友圈宣传称,为庆祝开业六周年,新品上市发布会拍照五折,活动由厂家和总部联合赞助,优惠时间仅为4月19日至21日三天。
因店方承诺有效期是两年,优惠力度又很大,陈爽当时就充值购买了2000块钱两次的拍摄套餐,8月份宝宝满周岁生日时她带孩子去拍了照片,8月底店方给了底片,之后也一直未通知她去店里取照片。
9月11日,陈爽在朋友圈看到了金色童年朝阳店客服发的声明:因和物业合同问题需要停业整顿,明天(12日)起暂停所有业务(拍摄和选片、取件)。她表示:“当时就以为就是正常的换地址,也没放在心上。”9月13日,有家长按照约定去拍摄照片,却发现金色童年的大门上了锁,门口还贴有物业催费通知,他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怎么都联系不上商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充值会员中,金额最高的有3万余元,根据汇总的部分损失,金额已有20多万元。
因拖欠房租
物业进行封门处理
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常营未来时大厦7楼的金色童年朝阳店,发现大门已上锁,屋内物品已经搬空。未来时大厦物业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双方签订的房租租赁合同的约定,2023年8月15日前应该缴纳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9日的房屋租金,“但是由于店方一直未缴纳下一年的房租,人也联系不上,招商部就把他的店给封了。”物业招商部的封店通知是9月11日发出的,张贴在7楼该门店的玻璃门上。
该工作人员还称,中秋节前后,与金色童年常营店的老板取得了联系,对方告知不再续租,“十一假期之前他们就搬走了,物品中包括很多未拆封的照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9月16日,金色童年的客服人员曾在微信朋友圈称,只是暂时停业休息,后续还会开业,拍摄会继续进行。
国庆节后,家长们还是无法联系到店家。对于能不能要回充值的钱,陈爽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她觉得孩子的照片到现在都不知道找谁去要,“心里很不舒服”。
对于此事,物业管理办公室招商部的工作人员称:“我们之间的合同已经终止,现在能做的是做个登记,提供这家店留下的联系方式。”
目前,已有消费者选择报警,后续可能会联合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的诉求是退钱或者找别的地方拍摄,将余额花掉。”陈爽等人表示。
多家同品牌店
均称是加盟店
北青报记者经查询发现,北京多个区都有以金色童年为招牌的店面在营业,这些店面自称是加盟店,总部在山东济南,“加盟店都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名下基本都有两三家店”,有的已经开办了14年。
金色童年海淀店的工作人员婷婷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挂的牌子是金色童年,但他们有自己注册的公司名称,叫“小糯米”。
标注为“连锁认证”的金色童年石景山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连锁”不是指金色童年的连锁店,而是指老板名下3家店之间是连锁,“其实我们跟山东的总部没什么关系,我们有独立的老板。”
上述门店均称,最近一直接到在常营那边充了值的消费者要求转店继续消费的电话,“但我们是加盟店,跟他们没任何关系。”
律师说法
加盟店独立经营出现纠纷可与总部协商
北京创为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桂吉介绍道,所谓加盟,就是品牌方将自己的商标、标识等授权给加盟商,让其可以用加盟总部的形象、品牌、声誉等,在商业的消费市场上,招揽消费者前往消费。但是,加盟店一般都是独立经营的,加盟店会成立一个新的公司,跟客户签订的消费合同以及形成的服务关系,具有独立性。
马桂吉表示,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并不能直接去找品牌方,除非是直营店或者是以分公司的名义办理的营业执照、签订合同,否则,谁收钱、谁提供服务就找谁解决。他也强调,虽然从法律上找总部承担责任没有依据,但是可以集体与品牌方进行协调沟通解决,出于维护品牌形象的考虑,也许会挽回一些损失,帮助消费者达成转店消费的诉求。
针对这种充值预付卡消费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要进一步采取公益诉讼等举措,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同时要明确预付余额属于消费者,如果企业申请破产要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
“比如消费者协会可以代表不特定的公众消费者,向失信的预付卡消费商提起公益诉讼,如果赢了,可以考虑设立专项赔偿基金,消费者出具预付卡购买证明,去消协领款,这样就极大减少了维权成本。”刘俊海说。
刘俊海表示,事后维权毕竟是被动之举,杜绝预付卡“卡跑跑”现象,关键要从源头上监管,引导预付消费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提出:“有必要设立预付卡行业准入制度,提高预付卡发行门槛,经营者要取得发卡权,应交付保证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
文/本报记者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