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甜品加盟店十大品牌

本文目录

2023年度糖果行业品牌榜

本次推荐榜由品牌之星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综合考虑了品牌的知名度、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员工数量等多项指标。荣登“2023年度糖果行业十大品牌”推荐榜如下:

2023年度糖果行业品牌榜

第一名:金稻谷

东莞市金旺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金旺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在大陆的合作伙伴,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糖果休闲食品企业。始于2006年6月,占地20000多平方米,公司地处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中坑管理区。

公司拥有授权“海棉宝宝”“超级飞侠”“小猪佩琪”“熊出没”“旺旺队”品牌及自有品牌“金稻谷”“美姿姿”系列产品,在沃尔玛、大润发、人人乐、欧尚、乐天玛特、万宁、OK便利店、美宜佳等超市大受欢迎。

金旺公司以“打造品牌棒棒糖”为愿景,持续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金旺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设备、创新的技术力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使“金稻谷”品牌的产品实现多元化。我们的产品有:五彩棒棒糖,卡通造型棉花糖,透明花束糖,QQ糖,工艺果胶糖,拐杖糖,饼干和进口食品。产品销往:韩国、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客户的一致好评及消费者的青睐。

第二名:金多多

深圳市金多多食品集团——全球糖果休闲零食运营商于2004年9月成立。集团总部设在深圳,中国糖果出口龙头企业,深圳百强行业之糖果领军企业,也是引领国内外糖果行业发展的先进企业,拥有ISO20000,美国AIB及欧洲BRC的A级认证,是被业界誉为“拥有世界护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型实业集团。

金多多食品集团成立15年以来,致力于打造细分品类第一,旗下拥有Bik冰力克高端薄荷糖、A阿麦斯4D创意糖果、Bi贝欧宝营养糖果、美姬美兮环球严选精品零食等等细分品类自有品牌及产品,为消费者的愉悦甜蜜感受不断努力。

渠道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世界一流连锁商超,以及国内屈臣氏、O、山姆、沃尔玛、全家、盒马鲜生、名创优品、良品铺子等高端渠道。

“精良品质,用心制作”是金多多从创立伊始就一直秉持的原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也是金多多食品集团成为全球高端食品运营商的根本所在。用心生产高品质糖果!金多多人从未懈怠!

第三名:不二家

“不二家”作为日本的一家老字号食品生产商,成立于1910年,经营范围涵盖巧克力、糖类、饼干类、饮料、冰激凌、糕点的制造销售以及糕点加盟店,饭店运营和不动产事业、网络销售事业等,为一家受消费者喜爱的综合性品牌。2005年在国内设立杭州总部,主营糖果/饼干的制造和销售。不二家棒棒糖作为糖果类目的领导性品牌之一,其扁平的糖体,安全纸棒以及稳定的口感,广受消费者好评。

第四名:喜盈盈

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6000万,位于河南省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下设两个子公司分别是喜盈盈(江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铁岭喜盈盈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销售3434品牌的膨化食品、烘焙米面食品、果冻、糖果等四大系列体闲食品,并陆续推出3434品牌的系列产品。我们不断创新互联网销售的运营模式,探索品牌推广的新策略,打造国内同行业数一数二的产品。

公司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一直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每年按销售金额比例提取经费用于产品开发,先后与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食品工程研发基地,与法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食品研发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自主研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多件,其中公司研制的34项目、34项目等3项技术成果具有创新性,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随着公司的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各项荣誉,有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等等,34是34,喜盈盈牌糕点及巧巧牌虾条均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公司研发中心被评定为河南省烘焙米面食品防腐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谷物体闲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结合行业特点、发展历程、内外部环境,遵循科学发展、关注未来、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炼、,形成了具有联泰特色的企业文化,坚决捍卫食品安全,做34,为成就每一个员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第五名:春光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以海南椰子及热带瓜果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现有员工近3000人,产品销售网点包括跨国连锁销售系统、大中型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批发市场等。部分产品出口美国、新加坡、欧洲、中东、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品商标经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生产基地坐落在素有“椰子之乡”美称的海南文昌东郊椰林。独特的经纬度,温湿的海洋性气候,加上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椰子和热带瓜果饱汲大自然精华而口感清爽,风味独特。公司利用这一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优势,先后研发生产出糖果、饼干、糕点、固体饮料、焙炒咖啡、果干、蔬菜干、方便食品、调味品等9大系列200多个品项,年产量超万吨。公司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准确、有效地监控食品的生产过程和成品微生物情况,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上乘。

2002年公司取得了“出口产品卫生注册”证书,并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BRC、Kh、HALAL、GMP等认证。2010年,公司顺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要求,采取终端掌控和流通辐射相结合的方式,设立直营店和连锁超市,并拓展进出口贸易业务,迎来了新一轮产品销售高潮。2023年,公司斥资2.3亿在文昌龙楼打造的春光椰子王国开园迎客,并获评为3A景区。这是中国首座以椰子为主题,集产品加工、旅游休闲、科普研发、体验购物为一体的观光工厂。海南强力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春光椰子王国作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生的“旅游+”综合体,已被称为海南全域旅游的新样板。

多年的执着、多年的坚守、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丰厚回报,春光食品正朝着“集团化发展、专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目标快步前行。

第六名:悠哈

悠哈味觉糖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是日本着名的糖果龙头企业,UHA味觉糖株式会社2001年8月在上海创建的独资企业。1949年10月18日,UHA味觉糖在日本创立,几十年来,其产品享誉全球,特浓牛奶糖系列更属世界着名产品,畅销日本几十年,经久不衰。目前,公司引进了全球先进的流水线,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推出更优质、高档、美味的产品,奉献给中国消费者。

悠哈品牌不仅有糖果,巧克力,以及保健辅助食品,种类繁多,不分老幼,深受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喜爱。“UHA悠哈”已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快乐宣言。“悠哈”始终致力于将更健康,更激动人心的产品及生活方式带给更多的人。今天,我们的产品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重庆、山东、福建等省市开始销售,我们还将把梦想传递到全中国。励精图治,日益完善自我正是“悠哈”对消费者及合作伙伴最有力、也是最有力的承诺!

第七名:金冠

金冠(中国)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金冠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外资企业,公司秉承34为理念的国内大型食品制造商。历经35年稳健发展。主要生产糖果、巧克力、果冻、饼干、糕点等。年产各类休闲食品近8万多吨,其中80%在国内销售,20%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亚,中东地区和欧美地区,特别是金冠黑糖话梅及金冠优果奶酥,独特的口味取得海内外消费者的肯定。“金冠”品牌久负盛名,近30年的制造经验和实力奠定了金冠“中国健康休闲甜点品牌”的市场地位。据中国行业机构数据统计,其年产值及综合竞争力近10年来一直位居行业前列。凭借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整合,金冠将沿着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持续发展,致力于成为一家引领行业发展和创造商业价值的标杆型食品制造企业。

金冠立足中国健康休闲甜点品牌,通过金冠黑糖话梅和金冠优果奶酥大单品的打造,实现了单品带品牌的辉煌历程。

金冠立志于打造“中国健康休闲甜点品牌”!金冠为传播人类美好的愿景-“甜蜜、幸福、快乐”而不懈努力!

第八名:喔喔

奔腾不息的长江,一路滚滚向东与浩瀚的东海在此汇合,千百年来在祖国大陆的东部冲积出一块富饶的平原。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政策的沐浴下,如今已成为世界嘱目的上海浦东新区。她是一块宝地,多少国际知名企业慕名而来,在此落户生根。喔喔集团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先机,得民族先辈之灵气,就座落在这富甲一方的浦东合庆镇。它东靠宽阔的远东大道与正在建设中浦东铁路,西联张江高科技园区,南望浦东国际机场,北接金桥出口加工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一个更具规模的浦东现代产业园区正在筹划与建设中。喔喔集团凭着胆略与底气及“敢为天下先”之气概,以学习、借鉴为前提,在此宽广的舞台上,与大集团公司比肩,和世界强势企业同奏华章。

喔喔集团是以上海喔喔(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并由公司出资组建成控股、参股及关联企业等十余家企业组成。

喔喔集团以食品和印刷包装为两大支柱产业,分设两个事业部。公司所生产的“喔喔”食品已形成了包括糖果在内的100多个品种、规格的系列食品。遐迩闻名的“喔喔”糖果是喔喔公司的拳头产品,公司装备有日本和意大利的先进糖果生产线,具有年产3万吨糖果的生产能力。公司致力于糖果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开发出了口味纯正的“喔喔”特浓系列糖果,具有保健功能的“喔喔爽咽宝”糖果,以蔬菜粉为原料的绿色食品“维蔬”等系列产品。更值得推荐的是:公司的创牌产品“喔喔奶糖”,经过技术人员刻苦攻关,嫁接了微晶技术,形成了“砂质奶糖”,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也开创了糖果技术新理念。正因为如此,使之“喔喔”品牌,成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连续十三年保持“上海名牌”产品称号。借助于建立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生产预防安全体系,“喔喔”糖果以高质量为起点,2004年又拔高层次,以“要做最好”的理念,隆重推出更新一代的“喔喔360°”奶糖产品及“纯之”奶糖,它将给广大消费者带去新的感觉与享受。

喔喔集团的印刷包装产业,也分别以“美丰薄膜”、“庆丰彩印”等品牌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中美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以日本、美国、英国引进的大型设备生产的流延CPP薄膜,以品种多、规格全、质量优而在业界独树一帜,已形成年产14000吨薄膜的生产能力;庆丰彩印有限公司以日本引进的6~8套色凹印轮转机及相配套的设备,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制版、印刷、分切到制袋、制卷膜一条龙塑料凹印业务服务。

“朝气蓬勃,永争一流”是喔喔的企业精神,它让人联想起一只迎着朝阳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它充满着朝气蓬勃的气概,它是我公司的精神写照。凭着这种气概,我公司历经二十五年而不衰,这种精神气概也在喔喔人的身上得以体现。喔喔人正立志遵循“依靠科技、强化管理、追求完善、不断进取”的企业方针,在新形势下,进行二次创业,去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九名:口力

MEDERER(迈德乐)集团是全球占领先地位的凝胶糖果生产商之一,创建于1948年。集团专注于凝胶糖果的生产,到目前已发展为在德国、西班牙、中国拥有四家工厂,在美国和法国拥有两家销售公司,产品行销至全球70余个国家的跨国集团。MEDERER(迈德乐)的创新能力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公司旗下的主要品牌有:Ti、.fi。

迈德乐(广州)糖果有限公司是德国MEDERER(迈德乐)集团下属的独资公司,专门从事橡皮糖的生产及销售。按照集团的发展理念,公司注重糖果的创新性,高品质及稳定性。从2013年起,公司引入了新的糖果品种,如功能性的橡皮糖,素食橡皮糖,纯淀粉橡皮糖等。一直以来,迈徳乐中国公司致力于国内外的产品销售,并已把产品岀口到欧洲、美洲、亚太地区、非洲、中东等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

第十名:雅客

1993年8月8日,是对中国糖果行业有着深远影响的一天,雅客(中国)有限公司怀着与生俱来的活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晋江诞生。

经过十年的沉淀,雅客在2003年完成了华丽转身,雅客V9的横空出世,开启了维生素糖果的品类。随后,益牙木糖醇在口香糖领域取得成功,国内市场已经不是外资品牌胶母糖果的局面。雅客VQ、悠妙、浓点、美嚼等分品牌也获得市场关注,形成了中国糖果行业主流的品牌方阵。

目前,雅客己有2座工业园区及6个大型分工厂、2个研发中心、1个跨国实验室、28个分公司,产品远销五大洲。

“甜蜜促进和谐,创新改变生活”,雅客一直致力于将甜蜜文化融入人们生活,“健康”、“快乐”、“运动”、“时尚”、“喜庆”,是雅客赋予糖果的一个个鲜活的个性。而雅客不断改变的精神,正是这些个性的展现。

实施品牌战略,倡导企业文化,重视研发改革,追求产品品质,加强消费体验,真心回报社会,“总想走在前面”的雅客人正以持续的行动,为创建具有竞争力的食品集团而不懈努力!

满记甜品与小满茶田合并,重获新生还是下一个“许留山”?|新消费观察

二十六岁的老牌港式甜品“满记甜品”和年仅三岁的“小满茶田”合并,想要走出一个新满记。

5月7日,港式甜品连锁品牌“满记甜品”宣布与新式茶饮“小满茶田”合并,新集团完成新一轮融资,由知名餐饮集团和新消费独角兽公司联合领投。小满茶田创始人刘子正将出任智港集团(满记甜品母公司)总裁及满记甜品联席CEO。原星巴克中国供应链负责人、皮爷咖啡COO胡逢春以及原小满茶田COO、星巴克中国前华东区运营负责人宋晓莉将共同加入。

据悉,合并之后,“满记甜品”与“小满茶田”将开设新旗舰店,定位为200平米左右的中大型门店,并将推出全新的甜品概念。今年下半年也将在北京和上海陆续开设新的业态门店。

作为消费领域少见的“双向奔赴”,满记甜品与小满茶田的合并被视为互相补齐“短板”之举。小满茶田创始人刘子正也公开表示,满记甜品与小满茶田的合并是消费领域的一次“新老联姻”,过去新老消费各自遇到不同的问题:传统消费品牌产品、运营体系以及成本控制优秀,“底盘稳”,但对“前端”洞察不足,品牌力欠缺。新消费品牌猛冲“前端”,但后端支持能力往往不足,“新满记”则能将这两端补齐。

老字号企业转型并不是新鲜事,满记甜品和年仅三岁的小满茶田合并,是看中了甜品与新式茶饮融合及新式茶饮更加健康更高品质的发展趋势。不过,合并后的满记甜品,将迎来新生还是成为下一个许留山?诞生60年的“港式甜品开山鼻祖”许留山,去年被破产清算。

消费领域少见的“新老联姻”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满记甜品创立于香港,2010年前后依靠购物中心的红利打造“甜蜜休息区”,在大陆门店数量一度接近500家。2008年——2013年,是满记甜品门店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曾在一年时间开出90余家新店。双皮奶、凉粉、杨枝甘露是被80、90后熟知的的经典爆品。

满记甜品拥有多个专业中央厨房、生果处理仓和运输车队,其中一座中央厨房的产能可供应几十家连锁门店,并由中央工厂将产品统一配送到全国各分店,采用专业的保温运送储存器材,安排产品检测员巡查店铺,食品新鲜、卫生度较高。曾放开过一段时间加盟,但在2013年开始暂停加盟申请,目前新开的所有门店均为直营店。

不过,随着近两年喜茶、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等新式茶饮,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新式甜点、烘焙品牌层出不穷,港式、广式甜品市场逐渐式微,满记甜品过去两年在各大城市也在缩减门店,从仅在大陆门店数量一度接近500家,到目前在大陆和香港、新加坡拥有近300家全直营门店,但好在依旧保持盈利,年收入也近10亿元。

而这次联姻中的新茶饮品牌小满茶田,则成立于2023年,是国内车厘子主题茶饮的开创者,瞄准更年轻一代在茶饮市场对高价值鲜果茶产品持续升级的需求,产品客单价在30元左右,主打与立足于“高价值车厘子”与“甜品化饮品”概念,涵盖多种车厘子、晴王青提等高价值水果,拥有20余款产品和多元化产品矩阵。

天眼查数据显示,年仅三岁的小满茶田,成立至今已完成4轮融资,创始人刘子正,曾在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中国团队负责消费领域的投资。作为华平投资最为年轻人的投资人,他曾主导或参与摩拜单车、Gk+等知名项目投资,当时在投资界已经小有成就。

在一众高中端新茶饮品牌的神仙打架下,小满茶田从主打超级品类的概念入局,创始人刘子正曾表示,小满茶田是在做反向思考,“寻找那些供应链不稳定、价格不低廉,不易于获得但是真正在用户心中有价值的品类”。

2023年,小满茶田第一家店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业。围绕核心品类车厘子打造的车厘子制茶系列,凭借“车厘子自由”的高价值概念及超高颜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12颗车厘子开创的甜品化饮品“车厘子炸弹”成为店内爆品。

为了把平时200——300元一斤的车厘子变成一杯饮品,还能保证毛利,小满茶田创始人刘子正选择在开店之前就树立壁垒,通过投资上游鲜果供应链,自有供应链全球采买,主打“365天全年供应优质车厘子,365个日夜跨越三洲七海”,降低采购成本,形成车厘子货源强控制。而他曾就职于私募机构的消费投资人履历背景,也为其主打的上游高端水果供应链提供了优势。

高价值感水果,一旦建立供应链壁垒,就会形成更高且稀缺的产品价值。凭借车厘子产品化和供应链能力的优势,小满茶田在广阔的新式茶饮市场建立了行业壁垒,目前还未有品牌跟进和模仿其相类似的车厘子等超级品类茶饮。

据了解,小满茶田目前的体量不大,以北京为大本营,在全国门店未超过50家,门店月坪效达8000元。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创始人刘子正曾表示,小满茶田车厘子系列的毛利率已达65%以上,所有门店实现扭亏为盈。

新满记还是下一个许留山?老字号消费企业转型并不是新鲜事。在港式甜品领域,一代“甜品天王”许留山曾是与满记甜品并肩齐名的强劲对手,但在多次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三度易主,2009年,许留山创始家族股东将全部股权卖给马来西亚的一家投资公司NivCi。2015年NivCi以5亿港元的价格转手黄记煌母公司(煌天国际控股)。2023年肯德基母公司百胜中国收购黄记煌。

多次易主后的许留山,并没有逃过新式茶饮、网红餐饮的冲击,且因为易主后过度开放加盟,门店管理与营收不善,没有在产品上革新求变、留在原地的许留山经营不稳,最终掉队破产清盘。

去年5月2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许留山的4名债权人提出对许留山食品制造有限公司(简称:许留山)进行清盘呈请,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聆案官已对香港许留山颁发了清盘令。

如今,相较于许留山,市场还留有满记甜品的时间。满记甜品目前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好,基本盘稳固。去年6月,安达富资本(ADVCiP)先后完成对满记香港、华南和华东的并购,并整合了其在东南亚、香港、大陆的门店以及跨区域的职能管理总部,首次实现了满记品牌的统一,今年三、四季度营收也实现了盈利。

在新消费品牌浪潮来袭的大环境下,满记甜品在保持品牌自有情怀文化的同时,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紧跟新零售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2016年布局互联网领域,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通外卖渠道;进入商超,联合盒马生鲜推出“HEx”店型;2023年搭建有赞私域运营平台,开启“轻餐+甜品”的营销模式,2023年依拓店轨迹开启城市味蕾,创新以城市门店为背景的产品品类,推出IP联名和联创性尝试。

从满记甜品当前的售卖产品可以看出,满记甜品的产品已经从讲究养生的港式糖水,扩展到“可以饮嘅芋泥双皮奶‘”“柿你的好运芝士啵啵杯”等有新式茶饮影子的新品、咖啡和蛋糕。

但近两年,满记甜品还是被多次传出关店的消息,说明产品口味和创新在当前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消费市场上,竞争力还是略有不足。有业内人士分析,“打败”传统港式甜品的不是近两年兴起的甜品烘焙品牌,反而可能是新式奶茶品牌。

与新式奶茶相比,传统港式甜品店产品成本更高,且易受季节性影响,客源也在走下坡路,新式茶饮品牌普遍在产品定位上更加精准,懂得抖音、小红书等品牌营销的流量打法,更贴近当代更年轻一代的需求和痛点。

有媒体报道,满记甜品新任CEO刘子正对甜品市场和新门店发展有自己新的规划:一是甜品“零食化”。甜品的使用场景应该是无限的,不局限于空间和器具;第二,甜品“礼品化”。驱动餐饮由传统的现制现售向更高维度的零售业态转型;甜品的“全日化”,推动甜品向轻食代餐的悄然转型;最后是回归基本款再造。靠复配和炫技带来的流量是不持久的,毛利率和复购率都不支持。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传统甜品品牌逐渐式微,品牌老化、消费场景受限并不是一家老字号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从杯装烧仙草、西米露到鲜果杨枝甘露,传统甜品和茶饮在不断融合,甜品茶饮化成为新茶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甜品茶饮化的同时无糖、低脂低卡、轻食化也有望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二十六岁的传统甜点品牌满记甜品拥有品牌力,中央厨房工厂和大体量门店等优势,年轻的新式鲜果茶饮小满茶田则在消费者需求洞察和营销上更加精准,二者联手后,如果能抓住甜品茶饮化、轻食代餐转型的新趋势,有望诞生与双向奔赴出一个新满记。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编辑|天鹏)

2023中国烘焙十大品牌揭晓:烘焙还是门好生意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红餐网,作者红餐编辑部

近年,烘焙食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新烘焙品牌乘着国潮风,走进国人视野,另一边,呈现颓势的老烘焙品牌开始积极求变,新老品牌的交锋让烘焙赛道变得异常热闹。同时,也暴露出了烘焙市场集中度分散、跨区发展难等问题。

烘焙品类要做大仍需要面对诸多隐性难题,那烘焙这门生意还值得做吗?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陈兰。

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过去在国人的认知中,主要是零食甜点,并非日常刚需。随着经济发展,中西饮食文化交融,面包烘焙食品逐渐向“早餐化”“正餐化”过渡,消费场景更加多样化,市场规模也因此增长迅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预估达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达3069.9亿元。

近年,在资本的加持下,烘焙市场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前9个月,烘焙行业投资事件就多达22起,总融资金额达57.0亿元。

在烘焙正餐化需求与资本加持的双重推动下,烘焙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

新老品牌争锋,2023中国烘焙十大品牌揭晓

9月23日,“第三届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发布了“2023中国烘焙十大品牌”榜单,好利来、幸福西饼、元祖、鲍师傅糕点、85度、美心西饼、仟吉、熊猫不走蛋糕、南洋大师傅、爸爸糖手工吐司登上榜单。

从这次上榜品牌可以看出,老牌烘焙品牌10席占了一大半,实力依然雄厚。老牌烘焙品牌好利来、幸福西饼、元祖牢牢占据着前三甲,85度、美心西饼、仟吉等紧随其后。

好利来已三年荣登榜首,作为中国最大的烘焙连锁企业,近年好利来动作频频,一改“传统”形象,大肆玩起了“联名游戏”,凭借与喜茶、哈根达斯、ROI微醺、阿华田、国货美妆品牌橘朵J等品牌联名,数次出圈,在年轻群体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部分联名单品的销量已超百万。

△图片来源:好利来官方微博

以烘焙新零售模式出圈的幸福西饼今年也启动了新一轮融资,拟在5年内打造1000家门店及配送站。

幸福西饼则从去年第七名的位置,攀升到了第二名。幸福西饼在市场深耕多年,从线下升级到线上,再从线上转战线下,其如今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和传播影响力,早已不容小觑。此前,幸福西饼也启动了新一轮融资,希望更快开拓县级城市,拟在5年内打造1000家门店及配送站。

去年排名第五的元祖今年也成功挤进前三。

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榜单烘焙新生力量也表现亮眼,熊猫不走、鲍师傅、爸爸糖手工吐司等后起之秀均有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后起之秀在近期都先后获得了融资和高估值。比如凭借肉松小贝火遍整个烘焙界的鲍师傅最近估值被推到了令人咋舌的100亿元人民币,而熊猫不走蛋糕日前也已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今年的榜单上的新品牌手工吐司品牌爸爸糖目前也已完成了上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

△图片来源:鲍师傅官网

通过榜单及市场趋势不难看出,在烘焙品类中老品牌依然拥有较强的实力,位居前列,新烘焙品牌则凭借产品细分以及新模式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风头正盛。

而在榜单之外,一些新中式烘焙品牌也借助国潮风迅速崛起,比如今年的网红品牌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等,它们短短半年内就获得了多次融资,有的甚至达到了单店1个亿的高估值。虽然今年榜单上没有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容小觑。

而今年的烘焙赛道在新老品牌的交锋之下,也变得热闹非凡。

老品牌v新品牌,各有发展姿态

通过榜单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烘焙品类已经形成了新老两股势力。而在品类发展潜力及增长红利之下,烘焙品类的新老两股势力在烘焙赛道上交错共存,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发展形态。

1.浮浮沉沉的老牌烘焙品牌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烘焙市场一直以中式糕点领衔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人对西式烘焙的熟悉度与日俱增,很多品牌看中了这个发展机遇,纷纷涌进烘焙赛道。在这个阶段中,涌现了好利来、美心西饼、味多美,元祖等众多大众今天所熟知的烘焙品牌。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经过多年发展,这些烘焙品牌在各自的市场中稳稳立足,并隐隐有一种区域为王的态势。

2008年后,烘焙市场迎来了一轮发展的高峰,各大品牌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拓展,市场的竞争开始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不少品牌开始谋求创新,以幸福西饼为代表的线下烘焙品牌逐渐转战线上,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O2O蛋糕品牌。

而在一大批烘焙品牌转战互联网的时候,烘焙细分品类涌现了一批“网红”品牌。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3年年初,随着徹思叔叔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初代”网红烘焙开始出现。REMICONE、瑞可爷爷、浮力森林、宜芝多等网红品牌开始悄然出现在公众视野。

可是,当新鲜感褪去,这些网红品牌逐渐被消费者抛弃,最终大多落得“查无此店”的结局。

而落寞的不仅是网红品牌,2023年前后,烘焙品类整体呈现出一股青黄不接的疲软态势,老品牌表现平淡,新品牌后劲不足。

不少烘焙品牌由于种种原因,纷纷陷入闭店困境。据《中国餐饮报告2023》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有8万家烘焙店关闭。

之后,整个餐饮行业受到疫情冲击,烘焙品类也不可避免。不少老牌烘焙企业宣布关店闭店,甚至不少烘焙品牌就此倒下。

比如,拥有26年历史的烘焙品牌东海堂,在上海开了22年的宜芝多,杭州浮力森林等都或宣布歇业停产或宣布闭店。甚至连面包新语这样的连锁品牌也频现关店潮,陆续撤离多个城市。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过,虽然老牌烘焙往日热闹景象不再,但仍有实力雄厚的品牌积极求变。

好利来、元祖、味多美、幸福西饼等烘焙品牌开始通过推出新品、与其他品牌联名、进行门店品牌形象升级等方式重新赢得市场。

而这些老牌烘焙品牌依靠着多年的市场影响力,成熟的经营模式,市场地位依旧难以撼动。

2.被资本投出道的新中式

和老牌烘焙整理势弱相比,新烘焙品牌却显得十分热闹。特别是在2023年前后,一批主打“中式点心年轻范”的新烘焙品牌集中爆发,成为了烘焙赛道上的耀眼新势力。

这批新烘焙品牌以年轻群体作为切入点,瞄准Z世代追求新奇、文化自信等特点,通过制造“爆品”,借助“国潮”东风,并灵活运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网红打卡点。

△图片来源:墨茉点心局官方公众号

而在资本的一再助推下,这些新烘焙品牌的风头更是一时无两。尤其今年,数个烘焙品牌相继获得高额融资,顿时让烘焙品类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例如成立于2017年的熊猫不走蛋糕在上个月宣布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成立于2023年的墨茉点心局,已完成4轮融资;新中式烘焙品牌虎头局渣打饼行也于7月完成近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鲍师傅更是被推到了令人咋舌的100亿元人民币估值。

可以说,如今市场上能看到的新烘焙品牌,大多都是被资本加码过的。

△图片来源:熊猫不走蛋糕官方微博

从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爸爸糖的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它们大多被视为新一代的网红品牌。而在产品结构上,它们都遵循单一爆品打造原则,产品品类都集中在麻薯、桃酥等,产品有一定的重合度,品牌壁垒和护城河暂时都未特别明晰。

也有不少行业人士对它们的未来发展持保留态度。

规模化程度低、区域发展为主

新老烘焙品牌难破局

不过,即便烘焙赛道陷入新老混战之中,但是其庞大的千亿级市场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少新入局者前赴后继地前来“淘金”,希望自己能分得市场的那一大块蛋糕。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烘焙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我国近些年面包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稳定在8%左右,2023年我国烘焙食品的人均消费量约为8.4千克,此数据还远不及美国、日本人均消费的一半。可见,烘焙品类的发展潜力巨大。

但是,在庞大的市场潜力之下,中国烘焙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却并没有数据表现的那么理想。品牌多而分散,总体集中度不高,同时还要面临其他餐饮品类抢食的困境,烘焙品类破局难。

1.九成品牌门店数不足百家,规模化程度低

红餐品牌研究院数据显示,30000余个餐饮品牌中,烘焙甜品的品牌占比为11.8%,仅次于小吃快餐和中式正餐,烘焙甜品又分甜品甜点和面包烘焙两个细分品类,品牌数比例约为3:7。即面包烘焙在全品类品牌中占比为8.3%,仅比饮品少两个百分点,品牌数量庞大。

据美团点评数据,目前全国烘焙门店已突破50万家。但聚焦到品牌层面,面包烘焙品牌虽然多,却多以中小型连锁为主,门店数超过500家以上的仅占1%。头部品牌中,目前也尚未有门店数过千的品牌,幸福西饼、元祖食品,门店数均在750家以上。

可见面包烘焙市场虽然大、增长速度也快,但连锁化、规模化程度还明显较低。

2.门店全国分布均衡,但跨区发展仍是难题

在地域和城市分布上,除一线城市外,新一线至四线城市的面包烘焙门店占比均靠近20%,分布比较均匀。表面看,面包烘焙在全国分布比较均衡,不像其他餐饮品类受地域口味差异、消费习惯限制,区域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红餐品牌研究院研究了近1500个面包烘焙品牌的门店跨区域分布情况发现,近70%的品牌的经营范围在三个区域以内。其中驻守单一区域经营的品牌占比34.5%,跨越两个区域的占比20.1%,跨三个区域的品牌占比14.6%;门店遍布全国的品牌非常少,比例仅为4.6%。所以烘焙跨区发展仍是难题。

与此同时,随着面包烘焙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入局分“蛋糕”者越来越多,近年来,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还有光明、中石化、京东便利店这样的跨界“选手”纷纷加入烘焙赛道。

跨界而来的茶饮品牌通过“茶饮+面包”组合,迎合消费者吃喝搭配需求,实现了客单值与销售额的双赢,在烘焙甜品行业杀出一条血路。

△图片来源: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同时,疫情倒逼烘焙甜品业开辟出一条电商之路,打破区域限制,新零售巨头也瞄准了这一市场。2023年12月,全国首家盒马烘焙工坊落地上海日提供100多款面包,覆盖鲜牛乳吐司、丹麦酥皮、日式餐包、贝果、欧包、西点蛋糕等。

如今烘焙品类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既有潜力又有自己的劣势,要做大需要面对诸多隐性难题,那烘焙这门生意还值得做吗?

市场蛋糕很大,烘焙依然是门好生意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行业市场规模为2358亿元,2015—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均超过9%,远高于全球烘焙行业市场规模约3%的增速,预计未来5年也将维持在7%左右的增长速度。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也预示着烘焙市场的发展前景依旧可观,烘焙依然是门好生意。

1.未出现“全国性”的烘焙品牌

根据FSiv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0297亿元,2012年-2023年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

从细分行业占比来看,烘焙食品为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第一大品类,占比达24%,位居第二的糖果巧克力,占比仅有12%。烘焙食品的增速在2013-2023年CAGR达到了11.2%,为休闲食品中第二大增速品类。

由此可见,烘焙食品与休闲食品的其他细分品类比,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在如此高的市占率之下,中国烘焙行业却没有一个连锁品牌门店数量超千家,这可谓让人匪夷所思。

尽管好利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开设了连锁店,元祖食品、面包新语等老烘焙品牌也已登陆中国大陆市场近20年,但还没有一个所谓的全国连锁烘焙品牌门店超过千家。

依此来看,烘焙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足够的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烘焙依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根据三万资本的研究报告,A股食品板块的净利率中位数为7.7%,而烘焙食品企业在8%-15%,可见烘焙食品企业利润普遍高于其他食品企业。

据业内人士推算,一个200块的奶油蛋糕,面粉、糖、油、奶油、水果、包装成本加一起仅40元左右,所以即便除去房租、人工、卖不掉的甜品损耗,依然有钱可赚。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烘焙食品的消费场景不断扩大,新中式门店的坪效也有了明显提升。

虎头局创始人胡亭曾经向媒体透露,虎头局55平米的门店曾创下单月127万元营收记录,坪效达到2万元。墨茉点心局的业绩也不相上下,投资方番茄资本卿永曾表示,墨茉点心局60-70平米的单店月营业额达到200万元,坪效超过2万元,完全抬升了小吃所能触及到的盈利高度。

所以,无论是原有市场参与者还是新入局者在烘焙赛道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烘焙产业处于品牌化进程的初级阶段,行业格局未定,行业容量未满。新老交替的行业局面无疑将行业推上了高速发展的热潮,烘焙市场潜力也吸引了无数资本前来掘金。

未来烘焙赛道跑出百亿级、千亿级公司将指日可待,而烘焙千亿级的市场容量,也正在等待更多的入局者前来探索。

烘焙品类赛道蓝海显现,未来可期。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