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必胜客加盟店

本文目录

卖比萨年入16亿,达美乐“送自己”上市

来源:观潮新消费(ID:TiSih)作者:王尔德编辑:杜仲

“外卖比萨一哥”,终于要把自己“送”上市了。

日前,据港交所文件,达美乐比萨(DPZ.US)的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达美乐中国”)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达美乐中国曾在今年3月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后,又在10月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不少餐饮企业申请上市,包括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捞王、绿茶、特海国际等等,但实际上,多家企业招股书已失效并且迟迟未更新,还有的撤回申请放弃上市计划。

截至目前,冲刺港交所等待上市的餐饮企业只剩下特海国际、达美乐中国和乡村基三家。

如今,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但达美乐何时盈利还未知。

年入16亿,3年亏损超9亿

在众多谋求上市的餐饮企业中,达美乐中国的业绩并不突出,并且还在亏损中。

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3年及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分别实现营收8.36亿元、11.04亿元、16.11亿元、9.09亿元。

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0.96亿元,3年半累计亏损了10.2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8亿元、2亿元、1.43亿元、0.83亿元。

尽管依然在亏损,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分别取得4.4%、4.0%、9.2%和9.2%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

对于多年处于亏损状态,达美乐中国解释称,“预期公司将于2023年产生净亏损,主要由于公司不断进行门店扩张及进入新市场,每家门店收益、门店层面成本及开支以及与对门店发展、区域门店管理及信息技术功能的人才储备进行投资,以及品牌建设活动有关的公司层级成本及开支不断增加。”

一直以来,达美乐中国区别于其它比萨品牌的主要卖点之一,便是承诺30分钟必达的外卖服务。

疫情的反复,给这个外卖业务占比超过7成的比萨店带来了红利。近三年里,达美乐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了170%,达到547家。要知道,2023年底其门店数量仅为188家。

但也因外卖业务,达美乐中国聘用的骑手数量众多,员工成本居高不下。

截至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比萨全职员工3199人,兼职员工9705人,后者多为骑手。

2023年,达美乐中国的员工薪酬开支为7.04亿元,占收入比例为43.7%,外包骑手的薪酬共计4632.8万元。门店及中央厨房层级的员工成本同样不低,2023年合计4.62亿元,占比为28.68%。

达美乐中国还计划将于2023年及2023年开设120家及180家新店,2024年至2025年也将延续这一扩张策略。达美乐中国预计,2023年及2023年已开设及计划开设的300家门店的46%、39%及14%将分别位于中国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对于未来如何实现盈利,达美乐中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通过提高单店收益和门店销售额、实行门店扩张、控制门店成本及开支,以及通过前期在业务中做出的公司层级投资,来降低公司成本及开支。

同时,达美乐中国对比萨外送场景充满了信心。

其招股中表示,中国的比萨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23年时市场规模为364亿元,与东亚市场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比萨市场还远未到饱和状态。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拥有10.9家比萨店,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数字均达到28家以上。

按照去年营收规模,达美乐中国是中国第三大比萨公司,仅次于百胜中国旗下的必胜客和本土品牌尊宝比萨。

不过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差距还很明显。

财报显示,2023年必胜客的营收为133.8亿元,今年上半年必胜客实现收入71.28亿元,几乎是达美乐的8倍不止。门店数量差距同样明显,截至今年9月30日,必胜客在中国门店数量为2806家。

比萨外送鼻祖

1960年,达美乐品牌在美国创立。1973年,首次提出“配送时间超半小时即半价”,可以说达美乐不光是比萨外送鼻祖,也是即时配送行业的鼻祖。

“快”是达美乐的特点也是杀手锏。因为比萨出炉后超过30分钟口感会变差,创始人制定了一个规则:外卖超过30分钟比萨价格减半,后来规则更加严苛,如果超过30分钟,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一个比萨。

创新的外卖举措赢得了消费者喜爱,随后达美乐又开放了加盟。通过“外卖+供应链+加盟商”的模式,达美乐进入了全球快速扩张之路。

2004年,达美乐在美国上市。自上市以来,达美乐超27倍的投资回报,甚至超过了谷歌、脸书、亚马逊和苹果,被称为“宇宙第一奇股”,也被调侃称“一个比萨卖100亿美元”。

1997年,达美乐正式进驻中国。2010年,达势股份收购了达美乐比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特许经营商。

2017年,其与达美乐总部又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获得达美乐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10年的特许经营权。根据协议,达势股份的特许经营权最长能延伸至30年。

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达美乐中国主体便是达势股份,和达美乐国际市场环境不一样,就连商业模式也不同,业绩更是千差万别。

从达美乐比萨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其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供应链和加盟商。达美乐几乎所有原材料都是自产,还和加盟店签订了“利益共享”协议。

但达美乐中国的门店都是直营店,达势股份作为运营方,只有特许经营权,也无法开放加盟。达势股份每年还要向品牌授权方达美乐比萨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加盟费、版税、软件授权费、年度升级费等。2023年,这部分费用为1.146亿元。

而其友商们——必胜客和尊宝既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尊宝已有超2100家加盟店。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30分钟必送”的口号优势并不明显,达美乐中国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好在这些年,西餐品类逐渐普及,外卖市场也无需烧钱教育。2023年至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来自外送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86亿元、8.22亿元、11.80亿元、6.5亿元。主要也来自北京、上海及新增市场,如深圳、杭州、广州等。

这几年,北京、上海的单店日订单有所下降,新增长市场的单店日订单量和金额都不如北京和上海。

还比较有意思的是,达美乐中国CIO赖毓铭曾表示:“我们内部常说,达美乐其实是一家科技公司,只不过碰巧在卖比萨。”

为了快,达美乐自主研发了智能订单调度系统、一体化服务中台,用户可以全程追踪比萨从制作到送达的全过程。

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和2023年,达美乐中国有95%的外送、外带及堂食订单是线上下单,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的平均水平低于70%,一般行业内餐饮品牌的外送业务占比在40-50%间。

此次上市,达美乐中国募资资金也是主要用于扩张门店网络和扩大中央厨房的容量;提高技术能力从而提高经营效率、服务能力和顾客体验等。

乘着外卖东风,达美乐中国得以在这几年快速发展,但外卖为主的模式也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和即时零售平台的日臻成熟,“30分钟必送达”的外送业务已然不能成为支撑达美乐长期发展的差异化策略。

上市大考

比萨已经非常标准化了,且只是西餐的一个细分品类。

据《2023-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23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7%。

但因为疫情,变化很快就发生了。2023年,比萨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元,同比减少8.96%。与此同时,比萨外卖市场规模开始高于堂食规模。

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显示,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3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元,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3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元,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64.3%。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比萨市场64.3%的收益。未来几年,比萨市场依旧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但2023年-2026年,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预计更具增长潜力,复合增长率或将高于一线。

但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布局,对达美乐中国来说是更为严峻的运营考验。

除了达美乐、必胜客、棒约翰、萨莉亚等相对成熟的国外比萨品牌,近些年来出现的中国本土比萨品牌也开始崛起。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2023年之间,国内比萨企业注册数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顶峰,国内与比萨相关企业一共有2.5万家。

比萨不存在过高的技术门槛,居家的消费者也会尝试自己制作。更何况,同样作为预制菜的一个细分品类,越来越多企业推出半成品比萨。性价比更高,也更快。

餐饮企业们上市如履薄冰,没有更多优势和故事的达美乐中国,卷得好比萨边,卷不动比萨市场。

[本文作者观潮新消费,创业家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TiSih)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必胜客在华全面启动特许加盟 揭秘其特许加盟策略

继2014年在收购小肥羊并暂停加盟业务2年,百胜餐饮集团再次重新开放特许加盟之后;2015年新年伊始,百胜集团又全面启动必胜客在中国的特许加盟业务,并成为中国特许加盟领域的重磅消息,在为中国特许加盟增添新力量的同时,也佐证了中国特许经营市场进入有序健康的发展阶段。

正如百胜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苏敬轼之前就肯德基(专题阅读)的加盟战略所表示的那样,“早先肯德基没有大规模发展加盟是与当时国内市场环境有关,当时适合肯德基加盟的市场条件不存在,合格的加盟商几乎找不到,而且肯德基品牌还在打造的过程中,所以采用直营的加盟是最快速有效的,而且肯德基经营效益非常好,投资回报高,百胜方面也有足够资金支持。”

这次必胜客全面启动特许加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就此做了专门采访。

特许加盟发展策略“重质量而非数量”

百胜加盟部负责人介绍,必胜客,正如它的名字,从1990年在北京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以来,就以“必胜”的信念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到目前为止,必胜客已在中国300多个城市拥有了超过1100家欢乐餐厅。必胜客在中国率先倡导的“欢乐休闲”用餐理念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经过20多年的积淀,无论从产品、环境、服务到文化和精神,“欢乐”策略已经成为必胜客的信仰,深入品牌发展的脉络之中。现在,必胜客不仅是比萨领域的专家,还成为了休闲餐饮专家。

这些年来国内餐饮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有志于从事餐饮行业的人都积累了丰富的营运经验,这时,必胜客开放特许加盟的时机更为成熟。为支持必胜客品牌的发展,2015年年初,百胜餐饮集团全面启动必胜客欢乐餐厅特许经营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加盟。在发展加盟的策略上,百胜特别强调要坚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原则,希望找到合适的加盟伙伴一起打造品牌。必胜客期望加盟商有对品牌和餐饮事业的热情,良好的企业家素质,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300万元以上的可调用资金,同时,加盟申请人需愿意处理日常经营事宜并能够亲自管理餐厅。如果具备餐饮服务及零售相关行业经验,将优先考虑。

特许加盟方式“不从零开始”

必胜客在中国采取“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模式。“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就是将一家成熟的必胜客餐厅整体转让给通过了资格评估的加盟申请人,同时授权其使用必胜客品牌继续经营。即:加盟商是接手一家已在营业的必胜客餐厅,而不是开设新餐厅,加盟商不需从零开始筹建,避免了自行选址、筹备开店、招募及训练新员工的大量繁复的工作。从中国百胜接手一家已营业的必胜客餐厅,这样的模式加盟商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功的机会。

根据必胜客加盟发展规划,已从现有的必胜客餐厅挑选适合的“备选加盟店”。针对通过了资格评估的加盟申请人,必胜客会在“备选加盟店”范围内推荐餐厅供其评估。百胜不接受加盟申请人指定某一家餐厅,或者某一个城市进行加盟。

目前仅开放“不从零开始”的加盟模式,百胜暂不受理开新店的加盟申请。必胜客采取单店加盟形式,所有的特许加盟商都不享有区域性的或商圈的专有权。

资金不足可合伙,主申请人必须负责经营

必胜客对加盟商的财务资质要求是可变现的自有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个人总资产不低于600万元。如果申请人资金不足,可以找合伙人一同申请,但自有资金比例须大于30%。合伙人也必须一同进行申请流程,接受百胜的面试与第三方公司的独立调查,而且主要经营者的资金比例必须大于30%。合伙人只是作为投资者,不参与餐厅的日常经营管理。在加盟成功后,主申请人需担当"主要经营者"角色,即负责处理日常经营事宜及亲自管理餐厅,合伙人将不参与餐厅的日常经营管理。

加盟投资费用

初始投入:

加盟初始费:约合人民币30万元(为一次性的费用,以美金收取)

培训费:6万元(加盟商接店前必须完成为期5个月的培训)

餐厅购入费:人民币300万以上

持续经营:

特许经营持续费:按餐厅营业额的6%

广告及促销费用:不低于餐厅营业额的5.5%

申请人成为必胜客的加盟商之后,百胜将会提供强大的系统支持。

包括:

健康的加盟体系:完善的加盟政策和加盟流程、良好的加盟商关系、专业的加盟管理团队。

财务支持系统:协助申请银行贷款、专业的财务管理咨询。

一流的营运管理及支持:连锁餐饮零售的“黄埔军校”、完善的营运管理系统、训练有素的营运团队、全面的追踪考核体系。

强大的市场策划和宣传:强大的全国性促销活动、提供单店行销方案辅导、品牌公关与媒体广告投入、专业的企划品设计和制作。

公共事务支持:提供专业的公关事务咨询、协助处理危机事务。

全方位的培训课程及体系:领军人物养成计划、顶尖培育课程、科学培育体系、千人讲师团;另外,餐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营运操作及基础值班管理。培训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加盟商需在转店前完成培训内容。主要经营者必须亲自参加培训,不可由他人代替。

统一的采购和配销:规模化的统一采购、强大的配销系统;为保证必胜客统一产品品质与品牌的健康发展,加盟商只可向百胜核准的供应商采购统一标准的食品原料、包装和设备设施。新产品的开发和价格调整将由百胜根据市场情况统一确定。依据加盟合同约定,加盟商不得在餐厅销售未经百胜许可的任何产品,也不得随意调整价格。

加盟合同期限“10+10”

必胜客加盟合同为期十年,如果加盟商在经营期内达到了各项评估标准,可申请续签十年。这是一项重大投入和长期合作,百胜对申请人有一套完整评估流程,在收到网上的加盟申请表约2周的时间内会通过i或电话方式回复申请人。接下来的加盟申请流程包含面试审核、餐厅实习、背景调查、挑选餐厅及转店等环节,所需时间要依个案情况而定,至少需要7个月。

与肯德基、小肥羊加盟的区别

从文字上看,必胜客与肯德基(专题阅读)的加盟模式完全一样,“不从零开始”,也就是申请人通俗所说的“转让老店”。但两个品牌分属不同的餐饮业态,肯德基为快餐、必胜客为休闲餐饮,品牌特点和营运方式也有所不同,百胜对加盟商的要求会有所区别。

相比较小肥羊品牌的加盟模式,则截然不同。小肥羊采取“单店加盟”模式,授权通过资格评估的加盟商使用小肥羊品牌在双方确定的地域范围内选址开店。特许人将为加盟商提供选址评估、加盟商及员工培训,餐厅动线规划、工程验收等筹备支持并共享餐厅设计、设备设施供应、装修施工等供应厂商资源。与肯德基和必胜客的加盟模式比较,小肥羊加盟商在经营地域方面有更高的灵活性。

消费者报告丨篡改食品保质期,必胜客一餐厅被吊销许可证

记者|卢奕贝

天眼查APP显示,10月10日,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和谐广场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65元,并被吊销许可证。

上述事件可以追溯到必胜客于今年7月被曝光的食安问题。彼时有媒体卧底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发现后厨存在餐厅管理人员篡改效期标签、员工拆掉外包装,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烹炸用油十天一换等问题。

7月20日,针对门店食品安全问题,必胜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进行回应称,关于媒体报道的北京必胜客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的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已立即对上述两家餐厅进行闭店调查。

而此次的行政处罚中,公布了其违法事实包括:该单位违规篡改其公司内定的食材保质期标签,将本应废弃的白毫茶底和乌龙茶底的保质期条由2023年6月20日改到6月22日,将本应废弃的米饭的保质期条由2023年6月20日改到6月21日。

该单位解冻预包装食品提拉米苏超过其标注的保质期后,再次篡改保质期标签。以及,其烹炸用油长时间未更换且没有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检查,操作人员未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数值不准确不具备参考性,且发现测量数值不准确的问题后并未上报处理。

上述问题餐厅之一的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在今年3月份,因食材超保质期,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的处罚。

在7月20日必胜客北京两家餐厅问题曝光后,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海淀区18家餐饮门店进行了依法查处,其中有6家必胜客。

整体上看,必胜客也在努力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必胜客母公司百胜中国2023年中报,上半年总收入为321.88亿元,同比下降4.48%;净利润为12.95亿元,同比下降54.3%。这主要是受到疫情带来的同店销售额的下降以及门店暂时停业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百胜中国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下降16%和15%。

于1990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的必胜客进入中国已超30年,在眼下西餐、披萨品牌层出不穷的中国市场上,必胜客近年来一直试图以扩张、下沉的方式来应对中年危机,保证整体业绩的稳定。自2015年开放加盟起,必胜客中国门店数由当年的1600多家增长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超2700家。

并且这个品牌近年来还在加速拓店。2023年必胜客门店较上年同期新增335家,即使是疫情肆虐的今年上半年,必胜客仍旧净新开了121家门店。

必胜客的扩张是由小型门店以及向下沉市场延伸推动的。小店模式可以帮助降低成本、提升拓店速度,与此同时,门店密度的增加也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抓住强劲的外卖需求。必胜客方面也曾对媒体透露,必胜客开始将市场拓展的触角伸向中小城市,特别是以县级市为代表的“四线市场”,以提高必胜客在中国市场的覆盖率和渗透率。

不过,门店的扩张却没能为品牌带来收入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3年,必胜客的营收由20.93亿美元变为21.09亿美元,增长幅度并不大,基本持平。其中2023年表现低迷,期内同店销售额下降14%,总收入同比下滑16%至17.3亿美元,经营利润6200万美元,较2023年1.14亿美元的经营利润几乎腰斩,拖累百胜中国总收入下滑6%。

而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百胜中国重申了2023财年全年新开业餐厅数量指引为1000-1200家。鉴于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只新开382家新餐厅,为达指引数量,下半年需要加快步伐。疫情除了直接影响现有餐厅销售之外,可能还影响新餐厅开业速度。

但眼下看来,百胜中国更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在拓店的同时保证每个加盟店的收入。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