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特色菜,酒楼旺销菜
藤椒牛舌
此菜藤椒用料十足,牛舌被切得厚薄均匀,不需要煮太久。成菜厚度适中的牛舌,其弹性口感与丰富的汁水相得益彰,让人不忍停箸。
原料:
牛舌300克、杏鲍菇400克、干青花椒50克、干辣椒节10克、姜片、葱结、姜末、蒜米、洋葱碎、香菜段、盐、料酒、鸡粉、鸡精、味精、美极鲜、椒麻鸡汁、蚝油、藤椒油、菜油各适量
制作:
1.把牛舌除去表面的粗皮,治净后改刀成薄片,纳盆加入盐、姜片、葱结、料酒等码味,待用。
2.杏鲍菇切片,下入开水锅焯熟,捞出来沥干水分后盛入盆中垫底。
3.往净锅里倒入适量菜油烧热,下入姜末、蒜米、干辣椒节、洋葱碎、香菜段炒香,舀入适量清水,把蔬菜的香味熬入汤料中。打去料渣,调入鸡粉、美极鲜、椒麻鸡汁、蚝油、鸡精(少许)、味精(少许)。将码好的牛舌下入汤料中,烧沸煮熟,淋入少许藤椒油,装盘时撒上青红椒圈。
4.锅内放入适量菜油烧至六成热,加入干青花椒炝香,起锅淋在盘中牛舌面上,即成。
香酥牛仔排
原料:
牛仔排500克、面粉150克,鸡蛋2个
调料:
洋葱丝200克,姜汁10克,生抽20克,鸡精10克,料酒100克,盐5克,五香粉10克,味精6克,椒盐35克,色拉油800克(实耗100克)
制作:
1、牛仔排洗净后砍成3厘米长的小段,入器皿中加洋葱丝、姜汁、生抽、鸡精、料酒、盐、五香粉腌制2小时备用;
2、鸡蛋打碎,加入面粉调成蛋糊把腌好的牛仔排,放入蛋糊中裹匀,后入七成油温中炸至金黄色,装盘配上味椒盐上桌即可。
时蔬焯象拔蚌
原料:
小象拔蚌300克、绿芦笋150克、藕芽150克。
调料:
剁椒鱼头鲜豉油100克、辣根5克、葱姜丝10克盐1克、味精2克。
制作:1、绿芦笋切段藕芽切片,飞水加盐、味精葱油拌匀装盘;2、小象拔蚌抹薄片在70度热水中烫8分熟用葱油拌匀码盘;3、剁椒鱼头鲜豉油与辣根调和加葱姜丝,用烧热的油冲一下,将汁水过滤淋在象拔蚌上即可。
操作关键:象拔蚌在汆烫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老。
东北珍菌鸡
原料:
小土鸡150克、鲜板栗50克、干香菇45克
调料:
六月香豆瓣酱15克、六月鲜红烧酱油1茶匙高汤80
制作:
1:提前将干香菇泡入水中,水发至软后,加高汤调味蒸熟。
2:鲜板栗去壳,用小火煮熟,仔鸡去骨切丁备用。
3:锅内放入20克油烧热,放入六月香豆瓣酱炒出香味。
4:加入仔鸡、鲜板栗、干香菇,然后加六月鲜红烧酱油调味后,再倒入高汤煨熟即可。
一品鲜鲍炖春笋
将咸肉、鲜鲍片、春笋丝加入鸡汤小火蒸制,肉的咸香滋味融入鲍鱼和春笋中,无味原料变得鲜美非常!
制作:
1、鲜鲍鱼8个汆水至熟后取肉批成片待用,熟咸肉150克切成薄方片待用,凤尾虾45克上浆后待用。
2、春笋400克焯水后切成细丝,并整齐铺摆在炖碗中。
3、将咸肉片整齐地摆放在笋丝上,加入调好盐10克、味精5克的清鸡汤450克上笼蒸30分钟后取出,中间再整齐摆好熟鲍鱼片,再次上笼蒸约5分钟,取出摆放烫熟并入底味的凤尾虾,点缀香菜叶即可。
茶油蒸米糠肠
原料:
肥肠、带壳的大米(食品级米糠)各200克,外婆菜300克,茶叶50克,小米辣2个(约5克)。
调料:
A(桂皮、八角、辣椒各5克),茶油20克、盐2克、鸡粉3克。
制作:
1.把锅烧热,放入A料、肥肠、带壳大米、茶叶炒制40分钟,取出。
2.将外婆菜和炒好的大米、肥肠搅拌均匀,倒入茶油10克再次搅拌,倒入小米椒2克,入蒸箱一起蒸制15分钟,装盘,上桌即可。
春笋火腿拌榄油小青豆
原料:
雷竹笋200克、青豆100克,火腿30克。
调料:
美味源清酱汁6克,香麻调味油5克,橄榄油6克。
制作:
1、将小青豆去皮,把青豆肉沸水冲凉沥干。
2、将雷竹笋剥皮沸水,改刀成小粒,将火腿上笼蒸熟,改刀成粒。
3、将所有原料放入美味源清酱汁和香麻调味油、橄榄油拌匀即可。
炒笋块和野荠菜,加味极鲜酱油、鸡粉调味,再放入虾仁,勾芡,淋上香麻调味油即可。
经参调查·锐度|“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王恒涛汪子旭)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
赵乃育绘
“有的同学有时一天玩8个小时王者荣耀。”
“手机被我摔了5、6个,孩子不吃早饭,把钱攒起来买手机,继续玩游戏。”
“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这是记者调研时,反复听到的令人忧心的说法。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13.2%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2023年,我国超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增长趋势。网络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常常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代。
这一新型“毒品”却突飞猛进、发展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腾讯游戏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影响触目惊心
网络游戏对学生影响较大是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近日随机来到四川省泸州市展开调研。当地蓝田中学得知记者调研主题后,主动设计问卷在全校学生中进行调查。班主任和家长督促全校2154名学生尽可能参与,共交回1929份问卷。问卷数据显示,两三天玩一次网络游戏的学生占比为26.23%,几乎每天玩网络游戏的占比为11.66%;每天玩游戏时长为1-2小时的占比53.91%,每天玩游戏时长超过5小时的占比达2.28%。《王者荣耀》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游戏,参与调查学生中经常玩《王者荣耀》的达47.59%。
面对这一让人吃惊的数字,学校8年级12班的班主任刘老师直截了当地说:“学生接受调查时肯定有保留,实际情况远远比这个严重,班上60名学生完全不玩游戏的学生几乎没有,可控的有20人!”
宏观数据更加触目惊心。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玩游戏等仍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数据显示,62.5%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中,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的达到13.2%,高于2023年的12.5%。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社交绑架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年底到2023年9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近2亿中小学生因上网课频繁接触手机和电脑,增加了接触网络游戏的机会。一些不良的网络平台和服务商,借机精心设计,使一些网课软件与游戏软件无缝切换,不仅下课后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游戏状态,而且在同学之间形成了攀比和竞赛。不打游戏的同学,很容易被其他同学孤立,或者失去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
过度使用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面影响。“我在游戏《部落冲突》中是部落首领,管理50多个人,这让我很有统治感、成就感。”蓝田中学八年级某班学生小夏说。小夏的父亲说,自从孩子痴迷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近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30多分。手机已经被他摔了5、6个,孩子就不吃早饭把钱攒起来,偷偷买手机。他发现后,孩子从二楼阳台跳下去,一夜未归,从此他再也不敢狠管。
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表示,一些孩子可能会在游戏中感受愉悦感、获得感,但是总体上网络游戏带来的负面作用还是占主要方面。对于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使得未成年人的时间分配管理出现巨大问题,分散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力,影响学业;沉迷游戏虚拟世界,容易使未成年人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引发性格异化风险。
2023年4月,刘女士一家将腾讯游戏告上法庭。刘女士的儿子小明从小学升入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成绩一直不错。接触游戏一段时间后,小明逐渐出现严重幻觉,游戏里的人物名字经常挂在嘴边,有时一个人自言自语打打杀杀,还把一些游戏里的场景搬进生活。被家人拒绝提供资金充值,小明隔三差五对父母使用暴力,甚至用刀划破刘女士的脸颊,最后放火烧了外公外婆的房子。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3)》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这些孩子有的厌学失眠、身体出现种种不适,有的沉迷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有的甚至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伶指出,未成年人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长时间注视电脑,也容易造成身体机能损伤,身体素质下降。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2023年总体近视率较2023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
彭伶表示,网络既是富含信息的宝藏,也是混杂的垃圾场。未成年人分辨力较弱、自律性差,易被网络新鲜事物吸引;一旦沉迷网络难以自拔,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游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防沉迷难度不断加大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我国日益壮大的游戏产业。随着游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使得网络游戏防沉迷难度不断加大。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电竞游戏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显示,近十年以来,中国游戏相关企业的年度注册增速呈波动上涨态势,2023年中国新增游戏相关企业超6.5万家,为历史新增数量最多的年份。2023年新增游戏企业超5.8万家。2023年,中国游戏相关企业总数超28万家。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比2023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持续上升,2023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096.76亿元,比2023年增加了515.65亿元,同比增长32.61%。“移动游戏的发展带来的游戏的便捷性,意味着对未成年人的手机游戏控制难度更大。”彭伶说。
我国游戏行业集中度高,腾讯游戏占据行业半壁江山。据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分别以54.46%和15.29%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和第二。腾讯游戏也是我国游戏行业营业收入最多的企业,2023年腾讯游戏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较排在第二位的网易游戏的营业收入高出了1015亿元。
腾讯游戏2015年上线的《王者荣耀》独傲市场,2023年日活跃用户数日均一亿,霸占着国内手游流水的头把交椅。高度适配快节奏、碎片化的空闲场景,且动动手指就能和微信好友一起“开黑”,让《王者荣耀》获得了病毒式传播和无可复制的玩家粘性。“有同学曾经一天玩了8个小时王者。”小夏说。
游戏是如何吸引玩家增加“粘性”,甚至激发心理弱点的?据一些游戏公司人士介绍,一些游戏公司聘用了大量专家专门研究玩家消费心理和心理弱点,用来设计提升游戏。这些数字控制部门居于公司的核心地位,待遇也比较高。
《数据、社交绑架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指出,网络游戏的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参与其中的商家、厂家,必须想方设法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设备和游戏的音乐、故事环节的设定、晋级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尽最大可能地抓住游戏玩家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专业化设计,使自己设计出来并在线运营的游戏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喜欢和尽可能多的用户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记者登录腾讯游戏学院官网发现,其中就有相关课程旨在教授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到学习心理学对于游戏制作的意义。”据伽马数据估算,腾讯游戏2023年研发人员近1.4万人,研发费用达120亿元。
面对专业化设计、运营团队,面对出于逐利而运营的网络游戏,个体用户一旦进入到游戏的王国,就有可能面临着自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掌控不了的局面。“成年人都抵挡不了游戏的吸引,我前夫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整天打游戏,游戏键盘都刨出了坑,他妈妈住院他都不管。”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高学生家长廖女士说,因为其前夫整日沉迷游戏无法正常生活,她最终选择离婚。她说,“以前择偶都认为不赌不嫖就可以了,没想到游戏成为另一个破家因素。”当地教育局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她的一个朋友也是因此离婚。记者了解到,因沉迷游戏发生家庭冲突不是个例。
成年人如此,未成年人就更容易因为自己年龄、智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成为网络游戏算计、俘获和掌控的对象。
电竞产业发展迅猛,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诱导性使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形势更为复杂。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竞列为正式体育项目,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组建电子竞技国家队。当前,有不少于20所高校先后开设电子竞技专业。这就使电子竞技摆脱其“网瘾少年”的专属印象,而成为一份正正经经的职业。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电竞游戏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用户规模呈直线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电竞游戏用户高达4.88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43亿人。从年龄分布来看,2023年中国电竞用户年龄集中在19-22岁,占比为39.7%,18岁及以下占比为9%。
电竞行业给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彭伶指出,例如电竞游戏D2(《刀塔2》)用户画像显示,低收入的在读学生是电竞用户主要画像,学生用户占33.6%,高中以下学历占31.4%,超过一半的电竞用户收入不足5000。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张说,他全班55名同学中,有包括他在内的十多个同学玩《王者荣耀》。他每周都会玩两三次,并且他自己的理想就是未来能够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电竞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游戏公司的大力扶持,从游戏竞技平台、单品电竞职业联赛乃至世界性电竞联赛,都是游戏公司主导。资本大量涌入电竞行业使得我国电竞行业急速发展,如何在电竞产业发展的同时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彭伶说。
林维表示,电竞门槛太高,跟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的沉迷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宣传上不能混淆,对未成年人造成误导。能成为真正职业电竞选手的少之又少,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是第一位的。
跳出产业多方共治防范网络沉迷需多措并举
业内指出,游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规模可观,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其健康成长,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但仍有改进空间。
2023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实名注册,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游戏行业不断完善青少年保护体系,通过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以及限时、宵禁、付费限额等基础手段,对青少年游戏使用进行管理。
彭伶表示,虽然立法一直在完善,但具体措施无法跟上网络的发展,使得实践中的青少年网络沉迷依旧存在,难以根治。例如互联网平台已经普遍采用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仍然能被孩子们找到漏洞,从而避开监督,成功上网。
多位接受采访的学生也表示,通过借家长账号、身份证注册登录游戏,绕过各种“青少年模式”,是同学们常有的操作。蓝田中学八年级某班学生小林告诉记者,除了使用不同账号登录之外,他和同学们还掌握多种方法,比如可以通过购买加速器、“翻墙”等,使用王者荣耀等游戏的国外版本,就可以绕开网络游戏时长等各种限制。
泸州蓝田中学某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此前政府出台政策不让学生带手机,有的商家就开发出可藏手机的水杯等“新产品”。泸州蓝田中学的老师反映,现在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校门口的小商店就增加了手机寄存服务,有的学生出了校门就可以拿到手机。
针对种种问题,业内指出,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及企业的多方协作和联动,出台更严格的管理办法,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
彭伶指出,要把牢网络入口关,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游戏的机会。政府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依法、持续对平台监管,对处心积虑突破底线、祸害社会的企业要追究到底。
“在网络游戏强大的吸引力面前,很少有孩子能够主动抗拒诱惑,家长和学校也往往很难有理想方法,考虑到这个背景,游戏厂商不能忽视社会责任。”林维说,要通过政府引导乃至更加具有强制性的手段,提升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下一步,要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在现有规定时长基础大幅缩短。在他看来,每天都被允许玩一两个小时游戏,未成年人的时间管理和分配肯定会成问题。网络游戏要进一步加强身份认证,内容审查也要更加严格。
记者调研的游戏公司称,游戏研发只占到成本的10%,宣传推广费用占到60%,对宣介平台也要加强监管。
相关人士建议,除了要求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单纯追逐利益,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完善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减少不良信息进入未成年人视野。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彭伶建议,家庭也应当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将法律规定的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家长负有监督责任和表率义务,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同时增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辨别,配合学校教育使孩子学会正确利用互联网。(完)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大吉大利、十全十美,留沪过年,跟着本帮大厨学做海派本帮“全家福”!| 晨吃客·年味儿⑨
在远处就可以闻到四溢的香味。打开锅盖,满是爱吃的鸡肉、鱼肉、咸货,尝一口鲜、鲜、鲜!这就是让很多老上海吃后难忘、过年必上餐桌的“全家福”。临近春节,本帮大厨、“上海1号”厨师长胡翔特意为新老上海人,包括留沪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等推荐这道他特别钟爱、喜欢的拿手年菜。
阖家团聚、吉祥如意,上海人必不可少的“年菜”
胡翔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入行做本帮菜,从打荷(为厨师配菜,上调味、上粉、上浆、烹制等)开始,从事过冷菜、烧烤、食品雕刻、配菜、炉灶等,直至今天的“上海1号”厨师长。在他的记忆里,从他入行起,每年过年的菜单里“全家福”是师傅必上菜,而“全家福”属于汤类,因此大都是过年最后上的压轴菜。
上世纪五六十代,上海人过年时吃的是“八大碗”。“八大碗”始于浦东,那时过年,上海家庭的餐桌上会端上什锦冷盘、蒸三鲜、水笋烧肉、桂花肉等8种本地上海菜,其中蒸三鲜选用的食材包括肉丸、蛋饺、冬笋、咸肉等,这就是最早“全家福”的雏形。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之后,上海人过年的吃菜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物资供应已有很大改善,市民盼着过年,过年端上餐桌的是整只鸡、鸭和蹄膀,象征新年阖家团聚、吉祥如意的“全家福”开始逐渐成名,并越来越受市民家庭欢迎。
胡翔回忆,当时每当春节来临前,外婆烧鸡汤,爸妈包蛋饺,孩子在一边做百叶包,全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年味十足。进入新世纪后,虽然海派本帮菜不断改进、推陈出新,过年海鲜菜、酒店特色菜不断走进市民家庭,但“全家福”依然是很多老上海人过年去餐馆必点菜,在家必做、必上菜。
十全十美、大吉大利,鸡鸭鱼肉的大聚会据悉,“全家福”食材都是上海人司空见惯的普通料,包括蛋饺、肉丸、鱼丸、熏鱼、百叶包、咸肉、香菇、咸鸡、红肠、大白菜、冬笋等10种以上,制作方式也比较简单。胡翔这次还准备了整只2斤多重土鸡,以及相关调料。
将土鸡洗净、焯水,放入砂锅(或烧锅)中大火烧开、小火焖烧共90分钟,使鸡肉酥烂香鲜融汤,放一边待用。
大白菜洗净、切细,焯水后放入砂锅垫底,将整只鸡放入砂锅中央,
鸡的四周围上蛋饺、肉丸、鱼丸、熏鱼、百叶包、咸肉、红肠、咸鸡、大白菜、冬笋、香菇等,用文火烧15分钟左右,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十全十美、大“鸡”大利“全家福”。
虽然食材普通、做法简单,但胡翔提醒,鸡要焯水去掉血丝;砂锅里食材不要放太多,避免挤压;汤水要适当多点盖过食材。做‘全家福’的食材可以自由选择、搭配,比如放入喜欢的鲍鱼、目鱼、海参、海虾、肉皮等。这道菜的最大特点是汇聚了上海人喜欢的各种上海风味,比如蛋饺、肉丸、咸肉等,是一道标准地道的海派本帮菜。”
节前拍视频,亲友一起学做“全家福”
胡翔告诉记者,自从他入行做本帮菜厨师后,每年过年都加班,几乎没有过过一次像样、可以在家歇息的春节。每次过年从小年夜忙到初七初八后,他才能与家人团聚。为了让家人春节期间美美吃上年菜,他都会在年前把过年要用的食材包括“全家福”食材等准备好,让妻子自己动手。
开始时他妻子做,儿子长大后儿子学做,现在妻子、儿子都学会做“全家福”了。胡翔说获知他是本帮厨师,亲朋好友每每邀请他去他们家做客,少不了要他上手帮忙做几道拿手菜,而他极力推荐的一道菜就是“全家福”。因为他认为,“全家福”菜名吉祥如意讨口彩,而且有上海地方风味特色、适合上海人口味。
如何让更多的亲朋好友在今年春节吃上他们喜欢的本帮菜包括“全家福”呢?今年春节前胡翔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就是将他自己拍摄、制作的“全家福”等部分本帮菜视频转给他们,这样不用上饭店、避免疫情传播,亲朋好友们就可以自己动手,美美地吃上“全家福”等本帮菜了。
宾客散去、善待自己,厨师们也要好好吃顿年夜饭
每年的年三十,是厨师们一年中最忙的一天,早上7点一过,厨师们都会赶到店堂,忙着洗菜、切菜、配菜,以及冷菜、点心、热菜半成品等加工分类,一直忙到晚9点半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厨师们才开始为自己做年夜饭,晚10点半是他们开吃年夜饭的时间。
10年多前,年夜饭只忙年三十晚市一档,现在的情况大为改观,很多市民会赶在小年夜晚或年三十中午吃年夜饭。”
胡翔说,这是因为年三十晚市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已订满,很多市民不得不提前开吃。
“上海1号”杨浦店一次可容纳近50多桌客人同时用餐,在供应最高峰的年三十,需要该店近20位厨师同时上手,从早到晚站立14个小时,期间供应中午和下午两档,厨师们需要不停炒菜,只在下午3点前后稍微歇息,等忙到晚9点半客人退场后,几乎所有的厨师都会累趴下。
但,作为年终最后的晚餐,年三十这顿年夜饭厨师们依然会善待自己,并尽全力烹调。今年胡翔为他手下的厨师准备的年夜饭依然是8小碟冷菜、10只热菜、“全家福”和两道点心,但具体菜的内容和吃的形式,胡翔表示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毕竟大家一年忙到头,这是让大家团聚、尽情发挥的时候。”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