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光泽
帝王绿翡翠原石有树脂光泽,蜡状的光泽,有的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的混合,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的帝王绿翡翠原石结构比较疏松,表面还有溶蚀的凹坑,使帝王绿翡翠原石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因此真假帝王绿翡翠原石的光泽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光泽度来鉴定帝王绿翡翠原石的真假。
2.看结构
帝王绿翡翠原石受到强酸强碱浸泡后,有部分的物质是进进出出的,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帝王绿翡翠原石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裂隙,然后在透射光的照射下,可见帝王绿翡翠原石的内部纵横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帝王绿翡翠原石的表面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可以看到,所以真假帝王绿翡翠原石的结构也是不同的。
乾隆金宝的规格正面印有"乾隆金宝"字样,上面雕刻有边框纹饰。背面是一条腾龙,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皇宫专用,不做市场流通,并且金含量极高,色泽纯正,制作工艺简单大方。
纹饰精美,完美开阔,戳记清晰舒展,造型优美,原味包浆自然,品相完好。
十大传世玉玺?传国玉玺: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公元前259年即位距今2260年,已失传。
汉传国玺:汉武帝刘彻。印文:“天子之宝”。公元前141年即位,距今1872年,已失传。
唐传国玺:唐太宗李世民。印文:大唐皇帝之宝。唐太宗公元627年即位,距今1386年,已失传。
传国凤玺:一代女皇武则天印文:赦命之宝。公元690年即位,距今1323年,已失传。
宋传国玺:宋太祖赵匡胤。印文:大宋受命之宝。公元960年即位,距今1053年已失传。
元传国玺:元太祖铁木真。印文:“长生天的气力里,大蒙古国大皇帝圣旨所到之处的顺民和异民,必须敬畏(遵奉)之。”公元1206年,距今807年,已失传。
明传国玺:明太祖朱元璋。印文:大明皇帝之宝。公元1368年即位,距今645年,已失传。
康熙国玺:清圣祖康熙。公元1661年即位,距今352年,现存故宫博物院。
乾隆国玺:清高宗乾隆。公元1735年,距今278年,被八国联军抢走,至今流落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