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粥品加盟店

本文目录

真香!“馒头第一股”来了,初中毕业刘师傅身家数十亿

8月6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饮股份”)首发申请获证监会通过,将于上交所上市。据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不超过6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经营包子、馒头、粥品饮品,属于速冻食品行业,旗下的早餐店“巴比馒头”较为出名。若上市过程顺利,中饮股份将成为A股中的“馒头第一股”。

“馒头第一股”即将登陆A股市场

其实,中饮股份IPO申请并非第一次申请,早在2023年6月份的时候,中饮股份就已经递交过一次IPO的申请书,经过为期半年的修改补充,2023年12月中饮股份再次递交了IPO申报稿。直至8月6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若中饮股份成功上市,将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个“馒头股”。

公开资料显示,中饮股份系由中饮集团整体变更设立,公司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旗下的早餐店“巴比馒头”较为出名。

公司产品可以分为面点系列产品、馅料系列产品以及外部采购系列产品,具体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共计近百余种产品。

中饮股份2016年-2023年度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7.20亿元、8.67亿元、9.90亿元,另外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19.07万元、11,260.11万元、14,289.27万元和6,842.68万元。

虽然中饮股份的营收能力较为稳定,但是市场对中饮股份仍抱有质疑。其中遭议最多的就是多项原材料存在采购价偏低的现象。

以食用油为例,在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饮股份食用油采购单价仅分别为7.09元/千克、7.06元/千克、6.68元/千克、6.73元/千克。而市场中食用油最新批发价约为13元/斤。

中饮股份实为“夫妻店”

夫妻双方持股数量超80%

这是一家正宗的“夫妻店”,中饮股份控股股东刘会平拥有公司1.01亿股的股份,而他的配偶丁仕梅持有公司1902.78万股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直接持股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4.64%。

同时,刘会平作为有限合伙人通过天津会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饮间接持有公司2997.69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6.12%。也就是说,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80.76%的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发行人的发起人为整体变更前中饮集团的全体11名股东。其中刘会平、丁仕梅系夫妻关系、丁仕霞与丁仕梅系姐妹关系、金汪明与吕小平为夫妻关系。总体而言,中饮股份当前仍属“家族经营”的模式。

据悉,中饮股份此次拟在上交所主板公开发行6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拟募集资金9.6亿元。若这一发行目标达成,公司发行市值可达到38亿元。如此一来,刘会平夫妇身家将超十亿。

中饮股份“不差钱”

有充裕的货币资金拿去理财

从招股书看,公司现金流充裕。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高达4.63亿元,而2023年底、2017年底、2016年底货币资金分别为4.58亿元、3.51亿元、0.12亿元。

在充裕的货币资金下,公司还进行了理财投资。公告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023年末较2017年末增加10,643.89万元,同比增长30.28%,主要系2023年度经营积累增加;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加33,928.92万元,主要系2017年度经营积累增加和以前年度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所致。

另外,2023年年末、2023年中期,公司均无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财务费用2016年、2017年分别为128.67万元和27.69万元,2023年和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甚至为负数。

虽然不差钱,但是中饮股份仍拟募集资金96388.78万元,对于此次的募资用途,招股书中显示,将用于巴比食品智能化厂房项目、生产线及仓储系统提升项目、直营网络建设项目、食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推广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90%收益来源于加盟店

但平均收入大幅下滑

经过多年的开拓发展,中饮股份形成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几十余座城市的直营和特许加盟销售网络,“巴比馒头”在消费者心目中得到认可。

截至2023年6月末,中饮股份拥15家直营店、2784家加盟门店。同时公司建立了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直营店及团餐销售等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对销售门店实行多方面的支持和严格管理每日为上百万顾客服务。

其中以加盟的销售模式为主,主营业务收入90%左右来源于加盟模式的产品销售。不过,2023年,中饮股份加盟门店平均收入出现下滑。各期,中饮股份每家加盟门店平均收入分别为32.59万元、33.78万元、33.16万元、14.87万元;每家直营门店平均收入分别为92.32万元、101.26万元、114.41万元、52.97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加盟商拥有对加盟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在具体经营方面须接受公司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中饮股份也对加盟店风险做了解释,公司表示若加盟商在日常经营中未严格遵守发行人的管理要求,将对发行人经营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发行人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加盟商的不断增加,发行人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经营业务受地域限制

华东地区占比超9成

值得注意的是,受制于冷链运输的半径,中饮股份的业务覆盖范围目前主要在华东地区。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23年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占比分别为94.15%、93.84%、92.93%。

2016-2023年上海工厂成品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44.27%、107.61%、122.1%,馅料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37.11%、119.72%、127.43%,全部超过100%,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产品销售的区域性似乎成了各大餐饮小吃行业的通病,例如已经A股上市的小吃餐饮企业广州酒家、三全食品、全聚德,亦或是正在谋求IPO的千味央厨、刚刚新三板退市的狗不理都无法逃脱这个怪象。

中饮股份在扩张时也面临如何打破产品销售的区域性的问题。公司表示,未来的扩张计划是3年内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重点地段开设182家直营店铺,增强公司在华东、华南、华北等地区的旗舰门店示范宣传作用和提升销售;同时公司会加强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增加用户,为线上销售打下坚实基础。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相关的兼并收购计划。

中饮股份上市后表现如何还要基于其未来的发展。截至发稿,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仍为海天味业,总市值为4943亿元。三全食品、广州酒家的最新总市值为217亿元、181亿元。而利润连降三年的“老字号”全聚德当前市值仅为39.42亿元,股价较其最高点已经下跌超80%。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巴比食品:早餐连锁领导者,营收和利润保持高增长

【摘要】

近日,九方金融研究所走入进行了巴比食品(605338)现场调研。2017-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8.67亿元增至13.75亿元,CAGR为12.24%;归母净利润由1.13亿元增至3.14亿元,CAGR为29.24%,公司营收和利润保持高增长。

公司保持高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定做对了什么。带着疑问我们走入了巴比食品上海总部。调研后显示公司的亮眼增长来自于加盟店扩张,背后是供应链管理,规模提升带来成本优势。

一、调研目的和行程

相信中国大部分打工人的早餐多是包子加豆浆的组合。在上海相信大家早上都吃过巴比早餐铺的包子,大街上随处可见巴比食品的店铺。调研发现公司约有4000+家店铺,其中1300+家就分布在上海。

早餐行业空间广阔但是竞争激烈,场景较刚需。根据英敏特数据,早餐行业22年规模约2万亿元,场景较为刚需,中式早餐仍为消费主流,包点类接受度广。

在供给端效率偏低、从业者经营辛苦,但需求端追求方便快捷的情况下,行业连锁化为大趋势。连锁早餐店具备高性价比、高效率、受众人群广的优势,目前包子店多为区域性企业,连锁企业数量较少,未来行业仍具整合空间。公司所处在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空间可谓广阔。

从公司的财务摘要来看,公司营收和利润保持高增长。2017-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8.67亿元增至13.75亿元,CAGR为12.24%;归母净利润由1.13亿元增至3.14亿元,CAGR为29.24%。

受2023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高企影响,巴比食品毛利率持续回落;2023年生猪总体供应压力较去年有所缓解,并且公司今年对主要消耗的猪肉原料品种进行锁量锁价,预期盈利能力将会有所提升。公司保持高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定做对了什么,因为竞争对手相比巴比食品要差许多,这里面既有商业模式的原因也有供应链的原因。带着疑问我们走入来巴比食品。

2023年11月25日上午9:30点我们一行人准时达到调研现场。出席领导有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人。同行的有券商、公募和私募研究员8人,算是比较小的调研团了。我们与多位管理层进行了接近3个小时的沟通,涉及公司的产能布局、拓店规划、公司未来战略等诸多核心问题,学习到了公司务实的企业文化。

因为疫情这次的调研主要还是面对面沟通,没有走进工厂。公司董秘主持了投资者问答,大家聊得很充分,涉及的问题也都比较核心。总的来说,管理层比较积极,虽然疫情严峻公司还是充满信心,积极布局。后文我们整体跟各位汇报一下这次的调研收获。

公司董事长庄总主持了投资者问答环节,大家聊得很充分,涉及的问题也都比较核心。后文我们整体跟各位汇报一下这次的调研收获。

二、巴比食品(605338.SH):早餐连锁领导者

2003年3月3日,巴比的第一家门店开业,从此巴比开始走向品牌化经营、连锁化销售、产品标准化生产之路。2023年10月12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作为“中国包子第一股”登陆A股主板,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

公司坚持“工业化生产,全冷链配送,直营、加盟、团体供餐为一体”,为客户提供包子、馒头等面点系列产品、粥品饮品等外部采购系列产品及馅料系列产品,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开发适合门店中晚餐时间段消费的产品,如粉面类、水饺类等。公司现已在全国布局了上海、广州、天津等多个工厂,业务范围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及华中地区。

巴比食品发展历史

来源:公司官网、九方研究所

二、调研纪要

1、调研亮点

门店业务板块:1)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加大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的门店支持政策,继续紧抓年初的开店目标;2)不断提升门店外卖统管覆盖面,积极推出新品,发力门店中餐、晚餐的外卖业务,以提升门店的客单价和营业额;3)积极探索新一代的门店业务模型,力求提前布局,不断适应新时代消费者的新需求。

团餐大客户板块:1)持续加大团队建设的力度,对于今年计划大力拓展的连锁餐饮渠道及连锁便利店渠道,要继续加密业务人员的覆盖度,做到重要客户、重要新品有专人跟踪,加快新客户拓展节奏以弥补H1疫情带来的影响;2)在保持原来团餐客户渠道以及食材供应链渠道继续增长的基础上,发力连锁餐饮渠道、便利店渠道,力求团餐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原材料锁价:公司利用年初猪肉价格低点的有利时机,已完成猪肉等主要原材料今年用量的采购,预计公司下半年的毛利率仍会保持较好的水平。

2、调研问答

Q:团餐H1超预期增长,未来团餐的收入占比情况?

A:1)团餐业务增长情况:在Q1增长60%的基础上,Q2依然实现超常规增长,也得益于疫情期间保供订单产生的临时性影响;4、5月份的封控政策影响了新客户及新品的开拓节奏,是H2的发力点,力求将推进速度拉回正常水平。

2)未来占比情况:全年团餐占比预计从去年的15%提升至20%。对未来三年的占比没有精确预期,但公司希望未来3-5年内将团餐业务发展为和门店业务同等规模水平,实现双轮驱动。

Q:今年新增的门店中是否有待签约的门店,日后签约速度是否会加快?全年开店目标情况?

A:今年上半年华南开店净增加44家,华东62家,华中679家(其中巴比280家),目前全年开店目标没有变化。H1开店进度较去年同期少50-100家,故公司H2调整华东(特别是上海)的市场策略,以实现年初目标。

Q:南京工厂何时落地,是否会加快华东市场招商速度(由于覆盖半径及配送半径,存在未覆盖的市场)?

A:南京工厂预计国庆节前后开工:原计划今年年末开工,由于4、5月份疫情冲击,考虑到经营稳健性,公司加速了南京工厂建设。

南京工厂落地会拓展门店半径,公司正在布局苏北等地的门店储备;此外由于南京工厂是标准化产能,除了门店端,公司也在储备团餐客户,力求工厂投放后达到合理的产能利用率水

平。

Q:华中地区经营情况(2023年3月收购地区品牌“好礼客”“早宜点”,H1门店净增679家,其中巴比净增280家)?

A:华中地区在加大巴比开店速度:去年年底华中地区巴比门店174家,半年内净增106家。随着门店密度加大,公司也在逐步提升门店日均订货额(单点收入)。今年华中地区收入预计占合并报表的3-5%。

Q:武汉地区投资7.5亿的智能制造中心(中饮武汉)的规划?

A:在武汉地区有两个投资实体:武汉中饮和中饮武汉。投资中饮武汉系公司看好华中地区,其目前的产能远远超过目前的几百家非巴比门店。

Q:Q2华北门店新增5家,但收入增长接近50%,主要来自单店提升还是团餐?

A:主要是团餐贡献。

Q:上海门店中晚餐覆盖情况?

A:饿了么门店覆盖率在60%,美团50%,双平台加权不重叠可能在7成左右,确实有门店的外卖同款业务没有开通。

Q:门店在城市的分布情况?

A:共4000家门店,华东3000家(江浙沪各1000家左右,上海1300家),华北100家全部在北京。

Q:门店渠道采购馅料和成品的比例?

A:成品、馅料、外购食品各占1/3,成品比例在上升,馅料比例在下降。八成以上的门店

会采购馅料包成包子,同时也会采购只供应成品的包点。

Q:门店加盟商对中晚餐的支持情况?

A:中晚餐成品不需要包制,同时外卖统管比例在70%左右并在继续提升,绝大多数加盟商赞同或支持门店去开通中晚餐产品。

Q:对门店中晚餐开通有硬性要求吗?

A:如果要进入外卖统管,则需要服从公司相关的要求。

Q:工厂(除上海)的产能利用率?

A:华中武汉最高,接近满产;华南七成;华北五成左右。

Q:公司商业模式系通过精品包子锁定加盟商供货权,然后通过批发业务进行净利润的创造。公司目前在武汉的好礼客也在尝试,为什么有把握可以做到?

A:1)公司具备品牌实力,可以拓展好礼客门店,可以形成类似于华东地区的头部品牌效果;2)具备多年生产包点经验,有把握做好产品,控制成本。

Q:行业竞争情况?

A:头部品牌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能获得更到的市场份额,目前可能是进行行业整合较好的时间窗口。

Q:在全年开店1000家的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内部结构是否改变(H1华南开店速度快于华北)?

A:内部区域可能会有调整,华南、华中略强,华东及华北受疫情影响略弱。

Q:华中Q1门店净增40家左右,Q2华中巴比新增但门店总数环比持平,原因?(新加盟商数量较存量门店转化数更能体现公司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A:Q2门店总数环比持平原因如下:1)巴比门店增速略慢:武汉巴比门店年初在174家,Q1为247家,现在280家,速度略慢。2)好礼客门店数量下降:主要系公司3月31日完成合并,4月处在管理权切换及调整期,Q2开店进度有所停顿。

Q:对收购华中项目的评价?

A:1)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快速切入华中市场并在短期内成为当地头部品牌;2)并购对价较经济:PS小于0.5;3)对于以后的并购具有推广意义。

Q:哪个销售区域需要补强?

A:2-3年依然立足于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中还存在空白市场,依然有提升空间。

Q:华东新签门店情况?

A:上海区域加速明显,从签约到开店存在2个月的滞后期,下半年华东开店情况值得期待。

Q:华中除了在4月暂缓磨合,在供货管理上未来是否会有改善?

A:先做好武汉巴比门店的生意,后续有利于推进进管控措施。对巴比门店的进货管控严于非巴比门店,扶持较好门店转化为巴比门店并加密在武汉地区的布局,形成品牌认知,扩大在早餐市场的份额。

三、调研

公司增长来自加盟店扩张,背后是供应链管理,规模提升带来成本优势。加盟门店扩张,现有工厂逐渐投产爬坡,新工厂稳步建设,缓解当下产能紧张局面。

公司22年3月以2250万元受让德祥中茂75%股权,相当于并购武汉676家门店。在多重优势下加盟商加盟意愿较强,支撑公司快速拓店。

公司供应链稳定且高效,打造高性价比产品。采购方面,多种策略稳定供应价格,合作优质供应商。生产与配送方面,自设中央工厂、日配体系效率高。

规模效应下公司以先发优势占据优质点位,目前上海市场门店数量达1300+家,密集开店壁垒更深,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加深品牌认知度。

风险提示:本文以现场调研记录为基础进行整理,如有理解偏差请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程伟(登记编号:A0740618080004)

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老乡鸡胜算大吗?

去年底就传出寻求上市的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终于在近日在上交所披露了其上市招股书申报稿,正式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

据招股书披露,此次冲击A股,老乡鸡拟发行新股6353万股,募资资金12亿元,4.75亿元用于华东总部项目,5.1亿元用于新增餐饮门店建设项目,2.15亿元用于数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

招股书还显示,2023年老乡鸡营收近44亿元,同比增长27.18%,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8.57%,老乡鸡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大本营安徽省,2023年,来自安徽市场的收入占比达82.01%。

走出安徽不易

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59亿元、34.54亿元、43.93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5亿元和1.35亿元,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明显,2023年的营收是2023年的1.5倍,但是净利方面却比2023年还低许多。

老乡鸡2003年成立,花了12年让营收超过10亿,接着用了两年超过20亿,又用了1年超过30亿。创始人束从轩曾预计,到2023年,老乡鸡将成为一个百亿级的餐饮企业。餐饮企业的营收增加只能靠不断开店实现,束从轩表示,2023年老乡鸡将实现1500家直营店目标。

截至2023年底,老乡鸡拥有直营门店991家、加盟门店82家,共计1073家门店。主要以直营门店的销售业务为主,2023年,老乡鸡直营业务收入42.91亿元,占总收入的97.69%,加盟业务收入0.84亿元,占比1.9%,其他零星销售0.18亿元,占比0.41%。

门店布局方面,老乡鸡一直聚焦安徽发展,目前连锁门店已覆盖安徽省内所有地市。老乡鸡于2017年开始走出安徽,目前已拓展到了江苏、湖北、上海、深圳、北京、浙江等区域。

不过,从2017年走出安徽到现在近5年时间,无论从门店数量还是收入贡献方面,安徽仍是主要市场。截至2023年底,安徽门店673家,占比62.72%,2023年底,安徽门店占比71.57%,2023年则为75%。

近三年,老乡鸡在快速地走向全国,想要为上市之路讲个好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老乡鸡在招股书中特意强调了现有区域市场较集中的风险。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在安徽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01%、79.97%、70.65%。

由于老乡鸡的生产加工基地仍主要在安徽省合肥市,受限于新鲜及短保食品的销售半径,老乡鸡虽然向安徽市场以外的区域拓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安徽地区的市场集中风险。

毛利率方面,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毛利率分别为19.02%、17.28%、16.56%,呈明显下降趋势。老乡鸡称是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和疫情影响所致。具体来看,2023年,老乡鸡华南和华北毛利率分别为-69.12%和-44.90%,华东地区的毛利率为19.1%,华中地区为3.51%。对华南和华北两区毛利率的表现,老乡鸡称原因为新开门店。

省外公司盈利难

疫情给老乡鸡带来的变化很大。

2023年开始,老乡鸡全面开放了特许加盟业务,带来的门店数量大幅增加。2023年,新增13家加盟店,2023年加盟店数量达82家。

2023年,老乡鸡首次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人数超千余人。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老乡鸡也合法地按照规定并未超过10%,而是以1350名劳务派遣员工占比9.11%的比例雇佣劳务派遣员工。

对此,老乡鸡称,该1350名劳务派遣员工中,978人为公司前员工。产生原因员工因年龄较大、流动性较等原因,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缴纳医院较低。经协商后,从公司离职,再入职到劳务派遣公司回来从事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餐饮企业里,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后勤、服务员等,会对缴纳社保、公积金中个人部分影响到手工资变少而介意,但由于知识水平的欠缺,选择劳务派遣再工作的毕竟是少数,一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但是对企业来说,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可以减少工资成本,包括招聘、用人、培训等成本,其次通过劳务派遣,降低五险一金中企业需承担的成本,另外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老乡鸡还表示,为了便于劳务用工的招聘和管理,2023年度,老乡鸡劳务用工还转为由第三方劳务外包公司管理,转为劳务外包人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不过,老乡鸡的“出圈”却是因为创始人的员工关怀事件。

“出圈”也发生在疫情期间,束从轩在2023年元宵节当晚发布视频,称在疫情期间的损失有5亿元,但员工联名在疫情期间不要工资的行为是“糊涂”,并现场手撕联名信。虽然有“卖惨”博同情的营销嫌疑,但确实赚了一波好感与知名度。

卖惨”可以营销,但对上市帮助不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老乡鸡的14家全资子公司中,仅有两家子公司实现盈利,分别为“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肥西老母鸡食品有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39亿元和1.82亿元,其余净利润均为负。一家控股子公司净利润也是负值,同时无参股公司。

而这两家盈利的公司都在安徽,换句话来说,老乡鸡在省外的自公司,2023年都是亏损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老乡鸡在招股书中称坚持公司“月月上新”。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27%的情况下,老乡鸡的研发投入同比却显著下降。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研发费用分别为719.48万元、1428.54万元、912.88万元。2023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21%。仅占2023年度0.42%的一半。同时还低于2023年度的0.2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中就提醒餐饮企业,企业在不断开店扩张的过程中,一般内部组织建设能力的优先级,要高于产品的持续迭代能力,此时新的有独到口味的其他品牌门店的出现,将会是一个的威胁。因此,餐饮企业在不断扩张自己门店数量的同时,也需要对产品进行持续的更新和升级,保证自己不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难以再继续扩张。

加速拥抱资本

招股书中显示,老乡鸡是一家专业提供中式快餐的全国连锁经营企业。主要产品有肥西老母鸡汤、葱油鸡、香辣鸡杂、竹笋蒸鸡翅、鸡汁辣鱼、鸡汤娃娃菜等菜品以及米饭、面食、粥品、饮料等。

在招股书中,老乡鸡将同是快餐连锁企业的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老娘舅等品牌强调互为竞争对手。

肯德基、麦当劳的西式快餐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均有门店。而中国本土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目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真功夫主要位于华南地区,老娘舅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老乡鸡主要位于华东地区。

也许没有疫情,国内的快餐品牌仍能安于一隅。

稳定的现金流,并不热衷与资本接触,甚至有企业喊出“绝不上市”的口号,但是疫情后,经历过客流和现金流危机的餐饮企业,看到了自身的脆弱性和资本的力量,开始重新思考与资本的关系。

老乡鸡A轮融资的投资方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曾表示,中式快餐系统的成功和品牌的崛起在今天的时代,是个确定性很高的事情。

争抢“中式快餐第一股”,老乡鸡的上市之路其实算晚的了。今年年初,消费市场迎来一波上市潮,连锁餐饮企业成为急先锋。杨国福麻辣烫、乡村基、老娘舅、和府捞面等多家连锁餐饮企业纷纷向外披露资本市场进程。

从多家已披露的IPO招股书的财务数据上看,老乡鸡从盈利或门店数据上均不是最出彩的,2月拟赴港上市的杨国福门店超5700多家;同是中式连锁快餐的乡村基主要市场在川渝地区,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达34.24亿元,同期的净利润为1.63亿元,超过老乡鸡2023年整年净利。全国市场上看,刚走出安徽没多久的老乡鸡也没有很大的话语权,能否顺利上市,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撰文:秀珍编辑:李君

出品:驼鹿新消费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