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中餐自助餐加盟店

本文目录

4个月三次转型,陆正耀又做起预制菜加盟…

“陆式资本术”不奏效,B计划紧随其后。

总第3028期

餐企老板内参张鳗鱼文

陆正耀发动“B”

做起了预制菜加盟生意

瑞幸“复苏”,趣小面还在不停掉头整改,而陆正耀,重新起家,做了个B的生意。

最近,一张“舌尖工坊招募合作伙伴计划”的海报在圈中疯传。“舌尖工坊”的所属公司舌尖科技,正是瑞幸咖啡前CEO陆正耀退休前最后一个创业项目“趣小面”,现已改名为“趣巴渝”的公司。

“趣小面”的拓店KPI不尽如意。而另一边,预制菜店的新项目已经“候场”了。

内参君拨通“舌尖工坊”的招商电话。随后听见——“舌尖工坊合作计划现已全面开展,详情请按1,趣巴渝请按2”的提示音,很快,一位敬业的工作人员接通了电话。

舌尖工坊计划书(部分)

据介绍,“舌尖工坊”售卖预制食材(半成品菜)以及速烹菜(解冻加热)两种,门店需求面积为8㎡及以上,设备要求简单,主要是冰箱及冰柜。投资金额3万元起,总共有5种店型。目前,仅有C1类型体验餐厅店提供堂食,实体近似于盒马的生鲜板块,其余类型的门店均只做零售。客服介绍,如果本身有带冰箱的门店,可以开店中店,这样成本更低。

“舌尖工坊”店型示意图(部分)

招商文件显示,在本月31日前缴纳1万元的意向金,还能有免品牌使用费、流量支持、创业贷款等5项加盟“优惠”。

之后,内参君加了一位“舌尖工坊”工作人员的微信。对方多次强调他们有值得信赖的合作商,如正大食品。文件中展示了近20款预制菜品,并与超市售价作对比后发现,舌尖工坊的价格明显低于超市价格。工作人员表示,门店的SKU并不会太多,之后会上新一些时令产品。

过程中,两位工作人员都没有主动提起“趣小面”或是“趣巴渝”。对于改名一事,工作人员解释道,品牌新增了火锅煲等川渝地区的菜品,原先“趣小面”的名字不再适合更新后的菜单,故改名。“趣巴渝”和“舌尖工坊”是公司的两个项目,都会继续做下去。

回归瑞幸失败、4个月三次转型

刚过去的一年,老陆在忙啥

尽管往事已久矣,但陆正耀这个名字,总是和瑞幸咖啡紧密相连。

陆正耀时代的财务造假丑闻,一来让瑞幸咖啡开启艰难的回血之路;二来,也让陆正耀出局。

刚刚过去的2023年,老陆挺忙,也挺难。

他的“复仇之路”,首先瞄向“原配”瑞幸咖啡。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前董事长蠢蠢欲动,一直试图重回瑞幸。甚至联手钱治亚,策划“联名举报信”,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存。然而,这样的“反攻”不仅没有夺回丝毫股权和经营权,反而让瑞幸现任管理层更加严防以待,去年十月中旬抛出了股东权益计划(俗称“毒丸计划”),实施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赋予董事会可决定稀释任何收购人所持股权的权利。

12月,瑞幸咖啡又发布了特别股东大会的公告,瑞幸98.5%公众股东支持抵制前造假管理层回归,可以说是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这,彻底断了陆正耀重回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积极转型,将餐饮行业作为退休前“最后一战”。

8月,慌慌张张的陆正耀,入局小面赛道。

早在2023年8月,趣小面刚刚成立之初,内参君就去“打卡”了。而这个项目从筹划到落地,仅有3个月。

那时候,内参君最大的感受是“毫无特色竟是最大特色”。

价格上,趣小面并没有延续瑞幸的风格,打折期很短;同时,同款产品在不同城市价格也不一致,均高于同类产品。趣小面选址主要集中在写字楼周边,房租成本高、竞品多。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个新品牌面临种种压力。

好在老陆大小是个名人,光环不可小觑。业内人士纷纷“按捺”住躁动的心,耐心等待趣小面的“惊喜爆发”。

然而,趣小面的扩张速度比想象中慢了不是一星半点。据悉,品牌的拓展计划分为两批:第一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第二批从2023年8月中旬开始,涉及福州、南昌、长沙、合肥等8个城市。但2023年9月初,第二批城市的拓展计划已经暂停。

截至内参发文,趣小面在全国共有34家店铺营业,覆盖15座城市。和一开始放出的消息“首批店面达106家,第二批店面要达到500家”相差太远。

9月中旬,趣小面估值10亿,寻求1亿融资。

当时,美团上的数据显示,趣小面已开业门店有25家,未开业门店有81家。

一位接近舌尖科技高层的人士表示,“没有开业的店铺短时间内都不会开业,可能会重修装修设计。现在主要是在调整厨房,如果改完厨房生意依然不好,再加上没有产品更新的话,那未来就不好说。”

单店模型尚未打牢,而陆正耀已经开始寻求融资了,此时,距离趣小面首店开业仅仅一个多月而已。然而网络上,吐槽其“贵、体验一般”的声音也有不少,反馈平平。

从时间节点来看,趣小面并不十分讨巧。马记永、陈香贵都早早拿到了融资,更早一些,连锁150多家的遇见小面估值就已经达到10亿元,到2023年底,资本更是给出了它30亿元的价值预估。面品类的风口,正随着消费投资的降温,步入拐点。匆忙上车的趣小面,看起来像赶了趟末班车,这给融资进程造成了不小难度。

同时,对标陈香贵,在只有22家门店时便寻求10亿融资;马记永更是在只有15家店时,就获得了红杉资本10亿元的估值。相比较之下,趣味小面的估值并不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资本对该品牌的兴趣不高。

11月,运营才2个多月的趣小面“紧急调整”定位。

一面是陆正耀四处寻找金主,另一面,很快有媒体发现,趣小面将部分门店直接改名“趣巴渝”。

这一次,新店上线了火锅煲等“大菜”。定位从粉面馆变更为“快餐简餐”。很明显,趣小面在变成产品更丰富的快餐店。

一位内部人士称,改名或许和品类拓展有关。他表示,陆正耀团队本来是打算做火锅(类似重庆美蛙鱼头这个品类),后来却先做了面。

一位和舌尖科技接触过的投资人称,陆正耀清晰地知道,单品类赛道会存在天花板,他的想法是多品类扩张,要做20个品牌。面,只是一个品类,早期他和团队还曾探索过卤肉饭等品类。从长远看,陆正耀希望打造一个美食集团。

不过,这样的野心,需要长时间探索,绝不是一个速战速决的生意。

从陆正耀的“不安分”可见,他没有这么多耐心。

果然,趣巴渝上线后,市场依旧反响平平。

元旦刚过,舌尖科技新增“B路”。

“舌尖工坊,让吃饭不再纠结,人人当大厨”……

如此简单粗暴的文案,让内参君又嗅到了浓烈的韭菜味道。

预制菜近两年大热,这在圈中人尽皆知。前有“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上市,后西贝贾国龙豪掷20亿扛起创新大旗,以及眉州东坡、肯德基等一系列头部品牌积极入局。

眼冒绿光的老陆,当然也不甘寂寞。这一波操作,和半年前匆忙入局“融资大热的面条赛道”,路径一致,行动力“满分”。

如今,舌尖科技旗下拥有趣小面、趣巴渝、舌尖工坊三个品牌,分别向C端和B端进军。可见陆正耀的不甘心。

陆式资本术失效

无论哪条路,都需要“耐心生长”

从C到B,陆正耀这一年“很忙”。

当年的瑞幸咖啡,以市场熟知的烧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扩张,创立18个月就上市,创下最快IPO纪录。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也出一套“陆式资本术”:抓住风口、找对赛道、成立公司、巨额融资、烧钱扩张、急速IPO。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趣小面来说,他们最大的难题是从0到1阶段。餐饮行业的规律是,如果3个月内,没能站住脚跟,很快会被吞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正耀这么“慌张”。

当他把趣小面当作融资噱头时,看透目的的资本,也不会当冤大头。互联网“快进快出”的模式,在餐饮行业已然失效。

然而,面不是咖啡。大众品类和小众品类,不是同一个路径。

TOB和TOC,也不是同一种路径。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2023-2023年财富最快跌落50人统计中,陆正耀已经缩水了接近200亿元的财富。

况且,陆正耀还背负着瑞幸财务造假退市的“前科”。资本是有记忆的,这一次,既没钱也口碑渐失的老陆,还能在预制菜赛道支棱起来吗?

挺难。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产业现状及百强企业排名统计「图」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4.67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0.40万亿元,同比增长9.3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大幅下滑,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餐饮市场也逐渐复苏,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完成4.69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4%。

2014-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餐饮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线上数字化运营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美团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线上订单量继2023年的V型反弹之后,在2023年持续保持稳定的恢复性增长。通过对比中国餐饮线上月订单和全国餐饮月营收的同比增长数据来看,2023年的1-2月,线上订单快速实现同比超200%的增长幅度;之后,受西安、河南等地疫情反复影响,全国餐饮营收增速在下半年出现3次负值,而线上餐饮的当月增速依然保持超10%的增长;线上餐饮表现出了更强的恢复速度,餐饮行业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行业的效率和效益。

2023年中国餐饮线上月订单增速与餐饮月收入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年至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从2023年的13%,提高到2023年的18%,两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其中仅2023年对比2023年就增长了3个百分点。

2023-2023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统计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民以食为天,中国领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让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这种习惯和倾向逐渐形成一种地域特有的饮食文化。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火锅,还是工艺考究的粤菜,抑或是遍布街头巷尾的地方小吃,每个品类都展现了各自不同的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在中国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伴随着时代的洪流,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美食逐渐走出原生地,开始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从不同品类的连锁化率变化情况来看,连锁化提升最快的是饮品店,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31.5%增长至2023年的41.8%,饮品连锁化率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和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饮品更偏零售体制的产业特性,能够快速统亿标准进行复制,是小本创业者的首选。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小吃快餐和烧烤,从2023年至2023年连锁化率提升接近6个百分点,小吃快餐的部分优秀粉面品牌在2023年也迎来部分投资机构的关注,使得这种普适性的大众化品牌得以快速发展,烧烤因其具有鲜明的记忆点、体验感以及市场包容度,在数字化工具的加持下,一些地方性的烧烤品牌快速获得大众认知,并得以复制。

2023-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化率统计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化率年增长对比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门店数来看,在2023-2023年连锁餐饮门店数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的门店数稳居最多,2023年占比达51.7%。连续三年连锁门店数占比提升的品类有八大菜系、烧烤、其他地方菜和特色菜。从2023年不同品类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的情况来看,增长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品类分别为特色菜、烧烤、其他地方菜,这三个品类的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33.2%、27.6%和22.1%。中餐品类不仅在连锁化率上提升显著,在餐饮连锁市场的门店比重也在稳步上涨,同时连锁门店数涨幅显著,中餐的品牌连锁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

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2023年各等级城市的连锁化率走势来看,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连锁化率在2023年均超过18%的行业均值,其中一线城市连锁化率已超23%,虽然天然的人口流量聚集优势让餐饮连锁门店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优势,但是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最为激烈。相较之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连锁化率还未达到行业均值水平,但是在国家的“农村产业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环境引导下,餐饮连锁品牌也能够利用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展拳脚。

2023-2023年中国不同等级城市下连锁门店占当地门店数的比例(%)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近两年餐饮连锁门店在不同等级城市下的增长趋势来看,2023年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最快的是三线城市,达17.5%其次是新亿线城市,连锁门店数年增长10.8%;一线和二线城市的连锁门店数涨幅接近,分别为8.0%和8.9%。结合2023年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因天然的人口聚集优势、流量优势,连锁品牌门店的发展相对稳定,三线及以下城市受疫情影响,连锁品牌的门店数每年的变化也更加显著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连锁门店依然呈现出了显著的下沉趋势。

2023与2023年连锁门店在不同等级城市下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连锁品牌的不同门店数规模分布来看,百家以内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最高,101-500家规模的连锁门店数次之。从不同规模连锁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变化情况来看,不同规模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在2023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11-100家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在2023年呈现显著增长,从2023年的4.7%增长至2023年的5.9%,上涨了1.2%个百分点;其次是101-500家店和3-10家店这两个规模区间,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相较2023年均提升了0.5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品牌连锁门店数区间等级分布(占大盘的比例)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年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情况来看,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3-10家店,连锁品牌门店数年同比增长了23%其次是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这两个区间,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6.8%和16%。从不同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增长情况来看,2023年中小规模的连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一方面是一些地方的优秀中小餐饮经营者,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赋能和加持下,在疫情后寻求机会进一步扩大门店优势,开始探索小规模连锁的经营模式;另亿方面,大量自主小本创业的人选择加盟品牌门店的形式,快速的参与到餐饮行业中来。

2023年中国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二、百强企业排名统计

2023年7月14日CCFA发布《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在榜单中,茶百道居榜首,德克士排名第二,蜜雪冰城排名第三,ARTEASG排名第四,永和大王排名第五。在TOP10品牌中,休闲饮品占据六席位,包括茶百道、蜜雪冰城、ARTEASG、书亦烧仙草、古茗、阿水大杯茶,休闲饮品成为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最火品类。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一)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二)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三)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hxx.)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专项定制、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

金九银十,全牛匠10月三店齐开引爆餐饮加盟

国庆期间,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又有三家加盟店开业。

据红餐网了解,其三家加盟店中,开在海口吾悦广场餐饮层3楼的门店,得益于全牛匠成熟的运营团队与完善的标准化筹备流程、培训体系、供应链系统,189方的海口首店,仅用时40天,从设计到装修完工,终于赶在国庆前夕开始试营业。

实际上,全牛匠海口首店的加盟商沈总在海口同时拥有多个餐饮品牌的连锁店,曾在大型连锁餐饮品牌任职的他,对餐饮市场的看法都十分敏锐。

在谈到为何会选择全牛匠时,他表示自己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红餐网上了解到全牛匠的。一番考察,他认为全牛匠正好符合自己的加盟需求,便迅速到就近的南宁万象城和广州云门去做考察。在他看来,全牛匠人均60-65元,很适合海口市场现在的消费环境,而70%的毛利与完善的供应链又非常适合连锁投资。所以,在与全牛匠团队接触后,他一次性签约了三家加盟店。

在经过15天的试营业后,2023年10月15日吾悦广场店正式开业,实现了日营业额达45000元、门店翻台7.5轮,并荣登海口川菜热门榜第一名光荣业绩。

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填补了商场的品类空缺,产品极具特色,客户受众面广、性价比高、爆品突出、而且人工方面比较节省。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沈总表示:“近几天,我们也吸引了不少海口各个商场的招商前来用餐、考察,他们对全牛匠的环境和出品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除此以外,国庆期间开业的南宁万象汇店、北京天通苑华联店,市场成绩同样也非常出色。

据了解,全牛匠南宁首店于今年5月15日在南宁万象城6楼开业,作为南宁市的地标商场,万象城体系的标杆项目,全牛匠116方,首月营业额近60万,很快引起了南宁餐饮投资人的关注。

经慎重考察后,加盟商磨姐也选择了加盟全牛匠,很快在全牛匠选址部的帮助下,落位于南宁万象汇。曾经有过餐厅创业经验的磨姐说,加盟全牛匠比自己开店省心很多。而北京天通苑华联加盟店则选址于全牛匠的大本营北京。

实际上,南宁万象汇店、北京天通苑华联店的面积都是80多方,属于小而精的店型。对于餐饮经验不足,投资预算几十万的餐饮投资人来说,这样的投资模型较为合适。全牛匠品牌负责人向红餐网表示:“全牛匠6年时间,稳扎稳打地开出了30家直营店,拥有12家大众点评五星门店的运营基础,创造了乐山跷脚牛肉的餐饮新风口。加上深厚的川菜和川味小吃的功底,让全牛匠的市场走得非常的稳健。除此以外,我们全牛匠在大众点评、抖音等流量渠道均有系统的布局”。

据红餐网了解,出生于乐山的全牛匠创始人袁彬洪,从2017年在北京双井开设第一家店之后,就把做好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他认为餐饮之品牌良性发展,必须在产品、服务、模式、供应链上下功夫,因为内功才是衡量能否走远的重要指标。

从行业发展看来,川菜作为许多特色品牌的源头,此前已经孕育了酸菜鱼、烤鱼、冒菜、串串香等细分品类,而2023年跷脚牛肉细分赛道,全牛匠厚积薄发也是一种必然。加上近几年明星餐饮问题层出不穷,加盟投资者更加理性的偏向于选择全牛匠这种拥有众多直营店的连锁品牌。

据悉,接下来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深圳首店海岸城加盟店、杭州二店乐堤港加盟、西安合生汇直营店、山西太原首店万象城加盟店、北京丰台永旺加盟店、济南第三加盟店......均在筹备中。全牛匠作为全国跷脚牛肉(翘脚牛肉)大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中国十大川菜新锐品牌”、“中国休闲餐饮50强”品牌,将在10月继续领跑正餐加盟黑马。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