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麻辣香锅麻辣烫加盟店

本文目录

投资赚钱就选辣道坊麻辣香锅加盟店

常言说:“生意做遍,不如开家餐饮店”。餐饮业风险低,收益高,被公认为是创业投资的黄金行业。现今的餐饮业中,以辣道坊麻辣香锅加盟店的发展尤为迅速,被称为是史上最全麻辣锅,更是打造出一个全民好生意。

辣道坊的品牌一经面世,就以独创六锅,南北通吃,创意餐饮来强势吸金。辣道坊的独创六锅,在传统单一锅式的基础上,独创六大锅型,麻辣炒锅、麻辣焖锅、麻辣蒸锅、麻辣烤锅、麻辣煲锅以及麻辣涮锅,丰富了麻辣香锅的形式。香味绵长,麻味醇厚,辣味浓烈的麻辣香锅是无辣不欢的麻辣一族心头最爱。麻辣涮锅集火锅与麻辣烫之大成,用小火锅形式配以顾客喜爱的食材进行涮制,各色秘制酱料,口感爽滑、营养丰富,鲜香开胃。热衷健康环保的食客们,精选食材辅以配菜、佐料,一起入锅,盖上盖,大火到小火,一焖到底,不走味,新鲜如故,美味爽口的麻辣焖锅是你不二的选择。借鉴中国传统的煲汤技术,将多种食材,配比各种中药和调味品,调入不同高汤,同置锅中煲制,精准掌握烹制时间,使主料快速成熟、又鲜香绵嫩,汤色微红,滋味椒香、温而不火的麻辣煲锅,具有强身健体、养脑益智、美容养颜之功效,老少皆宜。

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干锅及烤鱼等烧烤精华,融合腌、烤等烹饪工艺技术,精选食材,佐以秘制调料,制作出的烤锅菜肴外皮香脆、内质软嫩、口味奇绝、营养丰富的麻辣烤锅更是深受食客们的好评。把菜肴与火辣辣的红剁椒按比例混搭,用蒸锅烹制,让食材的鲜香被尽量保留在材质之内,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处地渗入到材质当中,口味糯软,咸鲜微辣的麻辣蒸锅还原了生活的本质,保留历史的真味,也是食客的上上之选。

辣道坊独创的六锅让麻辣香锅加盟店的各种的美味齐全,让辣道坊麻辣香锅加盟店在同行业的竞争者独占鳌头。这种创新吃法,市场上独一无二,极具市场号召力。不论是男人、女人,还是老人、小孩,在辣道坊都能找到自己最心仪的美味;无论是情侣约会,还是亲朋聚会,人们再也不会因为口味不同的问题而产生分歧,让每个人吃得都开心,每个人吃得都满意,这就是辣道坊的魅力所在,也让辣道坊打造出了一个全民好生意。相信辣道坊麻辣香锅加盟店会持续走红,会是投资赚钱的好选择。

「加盟数据」麻辣烫只认识杨国福张亮?这几家才是你值得投的品牌

想创业想加盟,先看加盟评论!疫情已经进入过去时,很多人开始抄底实体。加盟评论会员“Ev夏”希望我们帮助筛选一下麻辣烫的品牌。麻辣烫作为一个消费稳定且客单较高、利润较好的品类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麻辣烫品类的外卖比例已经超过30%,甚至还有很多品牌都在弱化堂食,主打外卖。这一品类虽然不大,但具有很强的关注度。加盟评论制作了这一榜单,供Ev夏和看麻辣烫方向的朋友参考。如果您也有拿不准的加盟品牌或加盟方向,欢迎向加盟评论提供素材。

制榜依据:2023年4-6月全网总单量排名前20的麻辣烫品牌。为什么选取总单量?因为能卖出去这么多单:一方面,证明了它本身的品牌对消费者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它商业模型在现在时间点的可行性。

第一,品牌加盟力。品牌加盟力体现的是品牌的门店扩张能力,对应的指标就是“总门店数”、“门店数量增量”和“门店数量增幅”。

通过加盟评论制作的三个月的麻辣烫品牌加盟力表格可以看出:在门店数上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遥遥领先,门店数分别高达4540家和4100家。从增量上来看,二者也确实非常凶猛,张亮麻辣烫三个月新增430家,位列第一,杨国福新增278家位列第二。很多人都喜欢把杨国福放在前面,张亮放在后面。但从这个数据来看,张亮麻辣烫不管从门店总量,还是门店增量,还是门店增幅上来说,都是领先于杨国福麻辣烫的。所以,二者的位置该对调了。

品牌加盟力上,“总门店数”是对过去品牌加盟力的肯定。这个指标中,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觅姐汤可以喝的麻辣烫、川天椒麻辣烫、刁四藤椒麻辣烫位列前五。

品牌加盟力上,“门店数量增幅”是对这3个月品牌加盟力的验证。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汤火工夫麻辣烫、小蛮椒麻辣烫和拌将干拌麻辣烫位列前七。其中像张亮和杨国福的门店增量跟它的门店基数大、潜在加盟商覆盖面广有一定关系。但小谷姐姐麻辣烫、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和小蛮椒麻辣烫以及拌将干拌麻辣烫在总店铺数20强中分列第10、第19、第18和第20,这就不是简单的门店基数大带来的红利问题了。

品牌加盟力上,“店铺数增幅”反映的是品牌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速度。在这个指标上,总门店数倒数第一的拌将干拌麻辣烫逆袭第一。总门店数排名倒数第二和第三的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小蛮椒麻辣烫也分别逆袭第二和第四。小谷姐姐麻辣烫和汤火工夫在门店增幅里的排位和门店增量里的排位一样,都还是第三和第五。而门店基数特别大的张亮和杨国福则位列第六和第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门店增幅的前七和门店增量的前七是一致的,只是排位稍有不同而已。

这个榜单也反映出来一个问题,麻辣烫这个品类尽管非常受关注,但除了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之外,确实其实品牌都还非常小。即使排名第三的觅姐汤可以喝的麻辣烫也才仅有665家店,20强整体中位数不到200家店,与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动辄上千家店不可同日而语。麻辣烫品牌的门店数少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新增门店数同样也很少。麻辣烫这个品类中,4-6月前20强中8家为负增长,意味着关店数比开店数多。作为以加盟为主营业务的品牌,这样的状况是非常有问题的。

第二,外卖运营力。外卖运营力体现的是品牌对门店的运营能力。外卖提高销量是个需要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平台规则、研究产品定价、研究策划方案的技术活,对于总部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外卖运营力是考察加盟品牌的最核心能力的基础。考察外卖运营力最硬核的指标:单店销量。

单店销量中排行前七的分别是拌将干拌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烫、小蛮椒麻辣烫、觅姐汤可以喝的麻辣烫、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其中尤其是拌将干拌麻辣烫表现极其打眼,店均销量单月高达8210单,放在整个外卖市场都不多见。小谷姐姐麻辣烫和小蛮椒麻辣烫的表现也很不错都超过了3000单。而第4-7名这四家的单量都在1500单以上,差距不大。这又与第八名以及更后面的品牌拉开了很多差距。第八名的汤火工夫麻辣烫单数仅有848单。

加盟评论把单店销量和总销量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了一个不太常见但很自然的事实。加盟评论此前做的各种外卖榜单里,往往总销量越差的品牌,单店销量越高,原因是绝大多数品牌无法平衡好品牌加盟力和门店运营力的关系,更侧重放加盟而忽略了帮助加盟商提升单店销量。但麻辣烫这个品类是比较良性的。它的总销量排名靠前的品牌和单店销量排名靠前的品牌基本是重合的。单店销量排名前七的品牌中,有五家同时是总销量排名前七的品牌,占比71%,另外一家总销量排名第8、一家总销量排名第11。这也意味着麻辣烫品类已经进入垄断阶段,自己创业不如加盟一个领先品牌。

第三,外卖运营稳定性分析。很多初次加盟的人对于外卖销量的稳定性都没有清楚的认知。其实外卖销量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品类的周期性。比如过去的龙虾饭和轻餐沙拉这些外卖品类,看似客单又高、利润又好,但下来就是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导致销量上的很快,但下的更快。另一方面是运营的连续性。外卖和堂食不同,是需要强运营的,这对总部团队考验很大。如果总部运营策略没有连续性,团队稳定性不足,都会造成外卖销量的忽高忽低,甚至腰斩,直接影响加盟商的收益。所以关注外卖运营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关注外卖运营稳定性,最核心的指标是“单店月度销量增幅”。

“单店月度销量增幅”追求的并不是快速持续增长,而是稳定在一个高水准的水平。加盟评论的分析体系里,单店销量增幅的比例控制:第一,月度上下10%以内。第二,销量不能持续为负。从这个角度来看,吉阿婆骨汤麻辣烫、青蔬捞烫、杨国福麻辣烫和秀海福麻辣烫都是运营相对稳定的。川天椒麻辣烫、陈老伍麻辣烫、爱情麻辣烫尽管单月增幅非常大,但稳定性并未体现。而马玉涛麻辣烫、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和小蛮椒麻辣烫销量处于持续下滑阶段,有想加盟的朋友希望引起重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拌将干拌麻辣烫,它在5月份环比降幅高达-28.3%,但在6月份进行了大幅调整增幅又高达25.5%。这一方面体现了团队超强的运营能力,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品牌的不稳定性。

第四,麻辣烫外卖品牌的三级梯队。通过对“品牌加盟力”、“门店运营力”和“运营稳定性”三大维度的综合,以店均销量为基础,加盟评论得出了麻辣烫外卖品牌的三级梯队。这三级梯队有着明显的鸿沟,想实现跨级超越也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梯队:拌将干拌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小蛮椒麻辣烫。这三个品牌的店均销量都在3000单以上。而且店铺数增幅排行位列第一、第三、第四,品牌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强劲。这三个品牌里,拌将干拌麻辣烫的运营能力(单店销量)很强,但运营稳定性(单店月度销量增幅)需要特别注意。而小蛮椒麻辣烫现在面临的问题同样是运营稳定性问题,它的月度销量增幅连续两个月出现了大幅下滑,这是特别值得警惕的。而且不管是拌将干拌麻辣烫还是小蛮椒麻辣烫,由于现在门店数比较少,分别是34家和139家,运营上压力还不太大,如果随着门店数快速增加能否保证现有的单店销量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梯队:觅姐汤可以喝的麻辣烫、桦南满街香大碗麻辣烫、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这四个品牌的店均销量都在1500单以上。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大家都耳熟能详,从数据来看,它们在外卖上的各个表现也都非常均衡是非常理想的加盟对象。觅姐汤可以喝的的麻辣烫总门店数第三,基础还是非常强劲的。而且在单店各项指标上也都表现不错。只是在新开店数上进展比较慢,具体原因还有待探究。桦南满街香麻辣烫的品牌加盟力是非常厉害的,店铺数增量第4,店铺数增幅第2,店均销量也过得去。只是运营稳定性(单店月度销量增幅)4-6月下跌幅度超过了10%,而且连续两个月下跌,运营稳定性需要观察。

第三梯队:汤火工夫麻辣烫、亲爱的麻辣烫、椿林麻辣烫、鑫龙福麻辣烫、青蔬捞烫、汆悦麻辣烫、爱情麻辣烫、吉阿婆骨汤麻辣烫、川天椒麻辣烫、秀海福麻辣烫、马玉涛麻辣烫、陈老伍麻辣烫、刁四藤椒麻辣烫。这个梯队的单店月销量在900单以下,即每天外卖单量不超过30单。所以这些品牌如果没有堂食做支撑会活的很糟糕。如果有潜在加盟商想加盟这些品牌就要非常仔细的去考察它们的堂食占比了。

加盟评论:

这个排行榜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只有外卖并不能如实反映很多堂食为主的麻辣烫店的总体营收情况。不过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些堂食品牌对外卖运营的能力以及后续的重视程度。对于以外卖为主的品牌加盟商,本榜单值得特别关注。

第二,麻辣烫市场发展非常良性,门店增量和单店销量几乎一致,水分不大。对于新手,在这个市场自主创业不如选择加盟。同样,您也可以看出整个麻辣烫市场不只是张亮和杨国福。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里的领先品牌和新锐品牌同样都应该引起重视。它们的很多指标都远远超出了张亮和杨国福。按照指标,而非知名度来选品牌,这是加盟评论一直所坚持的。

第三,单店月均销量并不是全部,结合上面四个表来选品牌,您成功概率会更高。本排行榜的上榜对象是麻辣烫市场外卖总单量T20的品牌。有很多没有进入总单量T20的品牌,但它们的单店销量和各种其他指标其实是非常高的,只是知名度不如T20品牌,它们也是非常值得您关注的加盟对象。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们。

想加盟,先看加盟评论。本文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如果您正在进行加盟决策,建议您先跟我们的分析师聊聊。

5780家加盟店,撑起了年入11亿的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详解

©️深响原创·作者|吴鸿键

早已传出上市风声的杨国福麻辣烫,终于披露港股招股书。

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门店遍布范围,杨国福麻辣烫都堪称“国民级”。根据招股书的分类,麻辣烫属于“中式快餐”。2023年,按商品交易总额和餐厅数量计算,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麻辣烫市场、中式快餐市场均排名第一。

令人好奇的事情有很多:杨国福麻辣烫开遍全国的秘诀是什么?创立至今跨过了哪些“坎”?作为传统餐企龙头,为什么开始拥抱资本?

这些问题,均能从招股书中寻得踪迹。

不一样的“加盟之王”和上市餐企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等以直营模式为主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扩张方式几乎完全靠加盟。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麻辣烫的自营餐厅仅有3家,加盟餐厅则有5780家(5759家在境内,21家在境外)。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餐厅结构组成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模式也必然与上述餐企截然不同。

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的总收入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及11.63亿元(若无说明,单位均为人民币);同期录得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及2.02亿元。

杨国福麻辣烫将收入结构分为餐厅运营和零售业务两大板块,其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运营”板块。

“餐厅运营”板块的收入由加盟餐厅、自营餐厅和“其他”组成,加盟餐厅是该部分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会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和“销售货品”款项:

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共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3873.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3%同期,杨国福麻辣烫从加盟餐厅获得“销售货品”收入共10.5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0.9%。杨国福麻辣烫向加盟餐厅销售的货品包括“自产货品”和从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设备等。自产货品主要是杨国福麻辣烫自营的四川工厂所制作的调味料。

在招股书中,“统一采购”的说明多次出现。杨国福麻辣烫强调,加盟商必须从公司购买货品,货品由公司从四川工厂和第三方供应商统一采购。这是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就餐体验的一致性。

如此安排涉及的是餐企的标准化能力。麻辣烫在制作工序上并不复杂,公司只要保证食材和调味料全国统一,就能在各地门店实现基本一致的味道。

这样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品牌的连锁化、规模化前景。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相比加盟餐厅,杨国福麻辣烫从自营餐厅取得的收入很少。2023年前9个月,自营餐厅贡献收入582.3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5%。对于杨国福麻辣烫而言,自营餐厅的定位主要是“测试点”,让公司在大规模推行餐厅管理、日常运营、营销等试点项目时,有店面可以做实验。

来自“其他”一项的收入则包括转售库存货品、向加盟餐厅提供培训服务、以及“YGF2.0订货-福宝模块”服务。2023年前9个月,这一项目贡献收入2378.5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

“餐饮运营”板块是杨国福麻辣烫行至今日的基本盘,零售业务则代表着该公司新的发展方向。后者是杨国福麻辣烫2023年才开拓的新板块,收入来源于销售麻辣烫自热锅、多人分自热打火锅和火锅汤底料等零售产品。这些产品由杨国福麻辣烫的四川工厂制作。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零售业务贡献收入3716.3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2%。

部分杨国福麻辣烫零售产品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从收入结构上看,杨国福麻辣烫更像一家“商贸公司”:自建工厂、配合大量外采,统一为加盟餐厅供货。这样的商业模式并非从一开始就成型,且杨国福麻辣烫试图实现的还有更多。

放羊娃的自我超越和这两年密集从一级市场融资的年轻餐饮品牌相比,杨国福麻辣烫是典型的传统餐企,发展历程极其接地气。

根据《财经》杂志报道,杨国福是黑龙江宾县人,1970年出生,初中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之后回家放了三年羊。1990年,杨国福投奔在哈尔滨的姑姑,开始在夜市上摆摊,并首次接触到了当时火爆街头的品类——麻辣烫。

2003年,杨国福和妻子朱冬波在哈尔滨开创“杨记麻辣烫”。直到今天,杨国福麻辣烫的股权架构依然有着深刻的“夫妻档”印记。

引入公众股东前的公司股权架构:朱冬波为杨国福妻子杨兴宇为杨国福和朱冬波的儿子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杨记麻辣烫”的生意很快变得红火,亲戚朋友也加入了进来,拿着杨国福给的牌子开始开店,这是公司最早期的“加盟”模式。

2005年,“杨国福麻辣烫”诞生,次年对外开放加盟,扩张迅速,杨国福也收起了可观的加盟费。但在2010年,杨国福主动为扩张按下暂停键,原因是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店内环境脏乱,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此后几年,杨国福麻辣烫建立起了更规范有序的加盟模式,品牌也走向了全国。

2023年,隶属于四川杨国福食品有限公司的成都工厂投产。杨国福认为“底料、复合调味料是麻辣烫的核心竞争力”,而外采会降低餐厅的标准化程度。他希望将供应链体系做得更深,即使这一想法面临反对。

从放羊娃变为公司老总,将麻辣烫品牌化、连锁化,在加盟生意火爆时主动暂停,在能“躺赚”的时候加码重资产,你能从杨国福麻辣烫的发展中读出某种“自我超越”的意味,而这种“超越”,在其冲击IPO的动作上亦有体现。

老炮为何拥抱资本?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餐企习惯于依靠现金流扩张,对资本市场热情不高。

在2023年《财经》杂志的采访中,杨国福也表示“短期无上市计划”,“如果引入资本,他们要求的是短平快,要求每年达到什么样的业绩。我们现阶段还需要扎根。”

但到2023年初,杨国福却向媒体透露,公司已将上市纳入五年计划中,“主要看资金背后的力量,希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疫情是理解餐饮餐饮老炮思路转变的因素之一。这一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有过明确表态,贾国龙曾豪言“永远也不准备上市”,但在今年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中,他表示疫情对其有很大触动,因为“自身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如果想有大的发展,还得要用资本的力量”。

招股书也显示,由于疫情的影响,2023年前三个月,杨国福麻辣烫餐厅的客流量普遍下降,加盟餐厅数量出现短暂下滑。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看,疫情对杨国福麻辣烫的冲击不算严重。相比抵御风险,上市的意义更多还是实现新的“超越”。

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的募资用途主要包括升级生产设施、加强研发能力、升级信息技术系统、投资于国内外餐厅网络拓展计划、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广零售产品、增强物流仓储能力、购买麻辣烫价值链上中游业务等等。

各项用途可以为:做深供应链,把握新机遇,进一步做大规模。

如上文所述,餐企的标准化能力直接关系其连锁化前景。杨国福麻辣烫试图进一步投入生产、研发、物流、仓储环节,同时利用资本手段向上中游业务延伸,提升供应链能力范围和掌控程度,配合数字化能力的提高,确保后续的扩张质量。

而当供应链能力越扎实,公司也会有更多资源和能力把握新机遇,在加盟餐厅网络之外开辟新空间。

杨国福麻辣烫2023年拓展的零售业务就是典型例子。直接向消费市场提供方便食品和复合调味料,公司将接触更广泛的消费者,并把握诸如“宅经济”、“一人食”、“预制菜”等多种新场景新机遇。海底捞、颐海国际以及不少新消费品牌,也在做类似的布局。

截至2023年,杨国福麻辣烫已经完成16种零售产品的研发,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将于2023年及2023年每年分別推出约20至25款零售产品。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对于杨国福麻辣烫来说,无论是内生增长、外部收购,还是开辟新业务、拓展销售渠道,资本都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拥抱资本市场和提升连锁化程度也符合国内餐饮业的趋势。

据泰合资本统计,截至2023年5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15家餐饮上市企业。但3.3亿人口的美国,上市餐企达到50家,拥有1.3亿人口的日本,上市餐企有97家。险峰创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餐饮集中度最高的是美国61%,第二是日本53%,而中国的餐饮集中度仅有17%。杨国福麻辣烫的招股书也显示,中国中式快餐市场高度分散,2023年,前五大从业者仅占市场份额的2.9%各项数据都在指出,国内餐饮业还有巨大的整合和发展空间。除了杨国福麻辣烫,乡村基、和府捞面、老乡鸡、老娘舅、七欣天、绿茶、捞王等餐企也都传出上市消息或已递表。餐企上市潮背后,中国餐饮行业拐点已至。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