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快餐连锁店!赛百味第1,星巴克第3,汉堡王第5,被美国霸屏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周边都是你不熟悉的餐馆,你极有可能会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食物让肚子受饿。但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快餐连锁店,看见这熟悉的,相信一定会让你热泪盈眶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全球6大快餐连锁店,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一个必然的产物,是特色餐饮的一种发展模式。
NO.1赛百味
全球店铺:41600家
提到快餐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其实,要论全球的门店数量,赛百味的扩张其实更厉害。赛百味成立于60年代,它家的三明治菜单以“营养快餐”为特色,与其它主要依赖汉堡、薯条、炸鸡和披萨的美式快餐连锁店大不同。赛百味鼎盛时期在全球拥有近44000家门店,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多,麦当劳只有39000家。
1995年17岁的佛雷德·迪鲁卡借了1000美元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开了一家三明治店,这就是SUBWAY的第一家店。1974年,SUBWAY开始采用加盟模式进行扩张,店铺数量开始疯狂增长;1978年,第100家门店开张;1987年,第1000家门店开张,此后每年新开的门店平均数达到1500家。2011年其全球总店数达34218家,正式超越百胜和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多分店的快餐店。2015年全球总店数达到44000家(中国有500家)。在2015年,赛百味在美国出现了关店877家,但是,因为开店达到911家,所以,开店总数仍是增长的。不过,在2016年,赛百味首次出现门店数量负增长情况。随后,不断出现赛百味在美国大量关店的消息。目前,赛百味虽然仍是全球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快餐品牌,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赛百味面临的巨大危机。
首先是,产品的热量受质疑,赛百味的健康理念和品牌形象在2015年因代言人JF的丑闻受到重大挫伤。
赛百味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复苏。许多新的三明治公司进入市场,提供同样新鲜的食物。
还有就是,赛百味的供应链问题也比较严重。全球只有5家供应商,却要负责1100个国家及地区的4万多家门店的供应。如此一来,物流链过长,导致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让很多加盟商抱怨连连。
最后是,不同地区没有及时“本土化”。赛百味在全球扩张的时候没有根据不同国情及时调整产品线和经营模式,试图统一全世界的菜单,“这样顾客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同样的美味三明治。”在其官网上这样写到。只有针对如印度一样饮食非常特殊的地区才会调整,用用鸡肉、羊肉或火鸡来代替牛肉和猪肉。这种创新力不足的产品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都有限。
但是,赛百味有着庞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流水线系统的三明治工艺,很难彻底被打败。为了自救,赛百味重新装修了大量餐厅,用霓虹灯打造了一个更现代、更干净的外观和更明亮、更开放的氛围,以及提供免费WiFi和USB接口。它还尝试推出新产品,投资了8000多万美元开发新菜单。2023年,连锁店推出了新的奶酪大蒜面包,成为了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NO.2麦当劳
全球店铺:39198家
麦当劳公司总部坐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麦当劳公司是全球大型零售食品服务业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售卖汉堡包、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通过开设连锁餐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便捷用餐体验。客户群体主要为终端个体消费者群体,以青年人群体为主。
麦当劳,从1955年创始人麦当劳兄弟和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
据财报显示,麦当劳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6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期值60.3亿美元,净利润为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美国本土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7.5%,超过市场预期的6.9%。但是,由于在上季需要面对疫情的反复,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出现下降。
麦当劳公司主要运营模式为餐厅自营门店与特许经营两种主要模式,在特许经营模式下,主要包含三部分收入,分别为一次性加盟费收入、基于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及给加盟商提供长期地产租赁收入,而其中房产租金收入占到整个特许经营模式收入中的80-90%。从收入结构而言,周期性的租金收入和店铺收入为其带来稳健的现金流入。
除了特许经营餐厅,麦当劳公司还有自己经营的餐厅,称为“公司经营餐厅”,可以理解为自营模式,自营模式需要自行承担单体门店的所有盈亏,相较于特许经营模式经营风险较大,基于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格局以及成本控制压力,此类模式难以进一步发挥门店扩张带来的规模经济性。
整体来看,近五年营业收入呈现下行趋势,但从收入来源而言,麦当劳公司已经逐步降低自营门店比例,实现自营门店收入贡献小于特许经营门店来源的转变,这正印证了麦当劳公司将继续推进“特许经营门店收入规模占到整体收入至90%以上”战略目标的实现。
NO.3星巴克
全球店铺:32000家
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致力于商业道德采购并烘焙世界上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在全球82个市场,拥有超过32000家门店的星巴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
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在传承经典咖啡文化的同时,关爱伙伴,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星巴克体验。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5000家门店,拥有58,000多名星巴克伙伴。
虽然星巴克在中国门店众多,但是近几年也陷入了舆论危机。
比如之前因为“驱赶民警”,星巴克引发众怒,并冲上了热搜。
在2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星巴克重庆磁器口后街店赶走了在门口吃盒饭的民警并还恶意投诉。星巴克员工称门口吃饭的民警会影响其“品牌形象”。
其实,驱赶警察这事,星巴克老惯犯了。
2023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的一家星巴克也将店内几名吃饭的执勤民警驱赶,事后也未有任何说明或道歉。2023年7月,6名警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分店喝咖啡时,因1名顾客称警察的出现让他感到不安全,店员便要求警察离开。2023年11月俄克拉荷马州一家星巴克在警察点单的热巧克力上印上“猪”的字眼。2023年12月14日,2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河滨郡警官前往当地的一家星巴克买咖啡被拒绝服务。2023年7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星巴克,1名男性雇员因为在多名警察的咖啡里吐口水,遭到拘捕。其实,抛开警察这一身份,就算普通消费者,星巴克员工也无权驱赶,而且这违背了星巴克的经营理念。
除了驱赶警察之外,星巴克还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23年12月13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咖啡食材过期继续卖,保质期随意改,报废糕点再上架。2023年2月9日,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被罚百万。3月8日,星巴克官网发布CEO凯文·约翰逊的公开信,宣布公司将暂停在俄罗斯业务。入华23年的星巴克,接连发生各类负面新闻,让消费者对星巴克的信任值降低,着实在挑战中国消费者的容忍底线。
好在星巴克的傲慢,已经表现在营业数据中,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上,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平均客单价下降5%,交易量下降2%。
NO.4肯德基
全球店铺:24104家
肯德基总部位于肯德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开设有24104家肯德基餐厅,每天接待1200多万名顾客。肯德基由哈兰·山德士上校于1952年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西式快餐食品。肯德基经久不衰的成功与畅销,归功于对美味和高品质的专注,以及近500,000名餐厅员工孜孜不倦地为全球每年45亿光临餐厅的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相比其他“洋快餐”品牌,肯德基较早就推出自有APP(2015年左右),并与美团、饿了么和支付宝合作。用户可以自助下单,预约和支付,对于低客单高频次消费的快餐品类来说,店内店外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是否方便快捷省时,是影响消费决策以及复购率的重要因素。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下单及自助点餐机订单)约占肯德基收入的85%。
再加上肯德基还有自己的“宅急送”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公司整体服务范围。2023年以来,百胜中国外卖及外带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官方口径下(含宅急送、美团、饿了么及小程序等),肯德基外卖业务占比已从2023年底的19%提升至2023年Q2的30%。
除了更便捷的体验外,截至2023年前半年,肯德基有97%的支付通过数字化形式完成。同期,百胜中国已在中国拥有25个物流中心及6个集散中心组成的物流网络。
NO.5汉堡王
全球店铺:18838家
汉堡王创始于1954年美国迈阿密,由JW.ML和DviE两位共同创立。从此,火烤牛肉开始了它的传奇之旅,汉堡王的特色“火烤”秘技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式火烤牛肉风味。汉堡王主张“真正火烤”的美味享受,选用100%纯牛肉饼在超过摄氏300度高温火烤设备上自动翻烤,使得每片肉片都留下一条条的深色纹路,成为“真正火烤”的标志烙痕。
汉堡王是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经营着超过18838家门店。
不过,近两年接二连三的食安问题让汉堡王焦头烂额,疫情的影响也让其门店增长陷入停滞......重重难题下,汉堡王寄予厚望的“千店计划”,恐怕要再次泡汤了。
2023年4月,因欠款2.78亿元,新西兰汉堡王母公司宣布破产。2023年7月,3.15晚会重磅曝光了汉堡王南昌多家门店使用过期面包做汉堡、随意篡改食品保质期,该事件迅速冲上热搜,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各地有关部门立即连夜行动,突击检查当地汉堡王门店。2023年7月18日,《证券日报》揭出汉堡王中国存在拖欠员工2023年50%年终奖的行为,涉及总金额或高达千万元,致使部分员工通过诉讼手段维护权益。2023年8月,此前遭3.15晚会曝光的南昌六家汉堡王门店均遭市场监管部门重罚合计91.65万元,负责人罚281万。2023年9月,据彭博社报道,汉堡王在全球的最大特许经营商TABFIv考虑出售其所持汉堡王中国业务50%股权,接盘价码预计超过12亿美元。2023年11月,汉堡王子公司汉堡王(上海)餐饮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6771万。2023年1月,有消费者在汉堡王吃出“烤焦了的虫子”和“30厘米长的塑料丝”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汉堡王蹭此前苏伊士运河被搁浅货轮堵塞的热度被网友骂,还有去年国际妇女节期间,汉堡王英国公司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女人属于厨房”的广告语,其宣称本意为帮助女性提高厨艺,但如此表述却被解读为歧视女性,随后公司只好道歉了事。
其实,近两年汉堡王或许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尝试做出了一系列改变。
2023年4月,汉堡王中国官宣换帅,起用了本土餐饮“老将”担任公司CEO。2023年1月,汉堡王更是改头换面,启用了全新品牌,并更新餐厅设计、员工服装等整套视觉系统,中国门店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逐步跟进。汉堡王换帅,以及花费极大代价更新全套视觉系统,是为了与过去刻意区别,向市场展现变革的决心。
NO.6必胜客
全球店铺:18703家
以34作为餐厅外观显著标志的必胜客,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披萨专卖连锁企业之一,在遍布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必胜客已在营业额和餐厅数量上,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比萨连锁餐厅企业。不过,近两年,必胜客频频曝出必胜客无力生存,即将倒闭的消息。
在2012-2014年必胜客开始业绩下滑,而此时,整个披萨市场规模已经不敌汉堡市场。
而披萨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虽然刚开始给了消费者新鲜感,促进了消费。但随着越多细分品牌的冒出,可以说必胜客也没有多少新意,未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
早年的必胜客进入中国市场后,是国内消费者向往的品牌,是西餐和高端的代名词。而慢慢的发展为和肯德基比较靠拢的形象品牌。
现在的必胜客存活下去都是问题,必胜客如今也在肯德基“搬救兵”,增强营销实力。后续的发展还是谜题。
重庆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餐厅如何继续提升?
俗话说得好,入门容易精通难。餐饮业亦是如此,餐饮是比较好入门的行业之一,但其实餐饮行业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会被市场淘汰。要说每个老板都比较犯难且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自然是如何做好餐饮?如何提升餐厅?小莱了三点,请诸位静听。
01.突出卖点
产品的特色是什么?与竞品的差别是什么?自己有什么优势?这是一定要明确的且要重点宣传的。在点菜单上,我们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简洁美观,让顾客一目了然。
02.提高翻台率
翻台率就是指餐厅餐桌的重复使用率。
如何提升?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翻台率:
1.点餐优化:优化菜单、点餐推荐、还可以引导顾客扫码点餐,加快点餐效率;
2.上餐时间:在保证菜品品质的情况下,能预制就预制,还有就是后厨和服务人员的效率;
3.用餐速度:可以从餐厅装修、音乐等方面入手,顾客心情好了,自然就吃得快。
03.品牌效益
一个优质的品牌给你带来的收益往往是你所想象不到的。一个好的品牌往往有成熟的体系,无须我们过多地操心各种事宜,直接“坐享其成”。
奇葩快餐店,不上外卖平台不做宣传不加盟,18年开遍广州不倒
有人说,做外卖死,不做外卖也死。平台绑架,居高不下的房租还有动不动的网络暴力,让很多餐饮人对外卖又爱又恨。在广州却有这样的一家快餐企业:不上任何外卖平台,不做任何宣传推广,只接受电话点餐,18年不倒。
在广州,很多人点外卖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还会有一个最终的选择,那就是都城。这家叫都城的快餐店,要说很好吃说不上,要说选择很多也不是,但是大家都会因为它比较干净卫生选择在这家店点餐。
不过,都城的“毛病”也不少:没有网上点餐,外卖平台找不到,只能通过传单打电话,外卖包装没有任何标识,最可怕的是“都8102年了,居然还不能微信支付”,点外卖没有现金或者支付宝的话,那种窘况会让你绝望的。
△都城的外卖盒没有任何关于品牌的标识
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快餐品牌,门店才100多家,每年都会悄悄上调价格,却十八年不倒,成为广州白领心中的“放心快餐”品牌。
01奇葩!“8102年”都不肯改变的快餐店
广州都城快餐,这是一家“都8102年了还不肯改变的快餐店”。多年不变的白色泡沫餐盒,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厂家信息,连袋子都是一样。来说有“四个不”:不上外卖平台,不做宣传,不做线上点餐,还有不支持移动支付(这两年部分门店才支持支付宝支付)。
01不上任何外卖平台,只接受电话点餐
在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盛行,并成为很多人吃饭点外卖指向标的时候,广州的都城快餐的官网依然还是那种简单粗暴到“不忍直视”的硬广风,即使有微信公众号,也就是每个月更新菜单的时候会冒泡一下。
在都城快餐官网首页顶部,有一行字,写着: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新鲜,都城快餐从不委托任何网站和中间商代销都城的食品!敬请消费者直接拨打附近都城快餐店的电话订餐,谢谢!
△都城官网上的公告
而在各平台上搜索“都城快餐”,除了清一色简单的门店介绍和地址外,有的都是食客自发的留言评论,要想找到一个订餐入口,不好意思,没有!
要想吃上都城的快餐,你有两个方式:一是按照地址到店里用餐,一是直接电话点餐。
无论是都城快餐的官网还是微信公众号,你能找到唯一的点餐入口最终的提示都是告诉你两个信息:一是你附近的都城门店地址,一是附近门店的订餐电话。
没错,这是一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每个人吃饭习惯性浏览网站、APP,顺手手机点餐的时代,依然坚持电话点餐的快餐店。
但是,点都城的外卖好处也很多,比如他们的送餐速度很快,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担心外卖小哥延误,即使送错送漏依然能及时补送,不会有人扯皮。更得人心的是,他们的外卖从来都不需要增加什么配送费,18年如此,简直就是良心商家。
而很多白领加班爱点都城的原因是,无论餐费多少均能提供餐费发票,简直是报销福星。
02多年只收现金,大部分门店只认支付宝
在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都城:“是一家2017年3月21日还不支持微信支付的公司。”而在这个回答下,是网友隔几个月的打卡确认,最新的留言变成了“2023年8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的公司”。
△知乎上网友的回答
这是都城另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做法。在手机移动支付十分便利、大家出门都习惯不带现金的广州,都城却依然坚持现金支付优先。在2017年之前,都城绝大部分的门店,没有带现金绝对会让你经历一种“没钱还想吃霸王餐”的羞愧感。
后来,都城可能也意识到只收现金好像不太好,做了改进,但是也就是仅仅在某些门店实施了“支付宝支付”。至于微信支付?不好意思,估计还要再等等。
03不做宣传,只在线下派传单
2000年成立的都城,18年来却只有100多家门店,相比那些动不动几百上千家的快餐品牌,发展起来一点都不快。
在广州的各大媒体网站,关于都城的宣传几乎没有,除了官网上透露的曾承担过200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0年第16届亚运会、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等配餐任务,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家快餐品牌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都城的门店
在其官网媒体报道一栏,只有一个广州当地电视台的视频,还是当地食品药监部门抽检的视频。而在百度上搜索“都城快餐”,除了官网链接,剩下的都是不知道真假的加盟信息。
而都城唯一每个月都会做的宣传,就是派几个员工每天早上在写字楼附近锲而不舍地派送菜单。
偏偏这样低调的都城却将门店开遍了广州各大商圈,承包了大部分白领的午餐。即使很多人会吐槽菜品味道单一、吃腻了,但是不想吃“黑外卖”“地沟油”的话,都城起码是一个干净卫生的选择。
0218年不倒!特立独行的快餐品牌到底靠啥
都城快餐,出品稳定,在广州价格比一般的快餐店高,和大西豪、真功夫价格接近。但是某些分店,场地是真功夫门店的一半,营业额却能达到真功夫门店的两倍。
从来不跟风做活动,从来不促销打折,却能在特定的细分市场站稳脚步,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观察,红餐(ID:h18)归纳了以下几点。
01定位清晰,抓住食客痛点
在很多人都担心吃到“黑外卖”“毒大米”“注水肉”的时代,干净卫生成为食品安全的底线。“人们选择都城快餐不是因为价格最便宜,也不是因为都城的食品味道特别出色,而是她秉承‘餐饮卫生,健康无价’的经营理念。”
都城抓住了这一痛点,从一开始就用健康卫生作为卖点吸引顾客,在食材采购、食品加工方面树立消费者对都城的信心。
食材采购:索证索票,可追溯来源。
据了解,都城的所有食材采购都有严格的把控,并且坚持每一笔采购必须有证可循、有票可依。
加工标准化:产品加工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
都城的所有食材都会经过中央厨房统一加工,从蔬菜的清洗到半成品加工均有标准。
△都城的门店内部
食品安全:所有熟食品均当天新鲜制作。
都城每家门店的食材都是当天下午提出需求,第二天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并且要求所有的熟食品均在店内当天新鲜制作。
环境清洁:坚持每天全面清洗消毒。
进入都城的门店,无论大小门店,你都会觉得装修很简单,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比较干净舒适。
菜单:部分菜单固定,每周菜单不重样,保持新鲜感。
都城每个月都会对菜单进行更新,除了部分热销菜式和烧腊菜品基本不变外,汤品和菜品会根据时令进行合理搭配。
△都城的菜单
每个月制定出4周的菜单,每周8款菜品供顾客选择。在此基础上,还会提供面、粉、西餐以及行政套餐,丰富顾客的选择。
02自建中央厨房,有强大的供应链
看一家企业的发展如何,看的是下半场。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下半场的竞争在于供应链上。
都城作为一家快餐店,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2006年就将后勤配送部改建成中央厨房,并在2016年建立了上万平米的都城新配送中心。
△都城的中央厨房(图来自都城官网)
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都城在2008年雪灾承担起8000多执勤人员八天一天四餐的配餐服务;200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0年亚运会、2015年央视春晚广州分会场、2016和2017年广州马拉松、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都城均承担了配餐和供餐任务。
据了解,都城的中央厨房除了供应自家门店外,还会与广州市区的部分政府机关食堂、高校以及大企业的饭堂合作,承担配餐任务。
03自行采购,严控成本
都城内部拥有十分强大的采购团队,长期驻扎在各个蔬菜、肉类批发市场直接采购,并且所有原料由中央厨房统一采购、配送,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自然更省钱。”
另外,都城只靠线下派传单和口碑营销,节省了大笔的广告费,无形中将成本降低了下来。而被很多食客吐槽的泡沫饭盒,没有做任何的包装设计,也是节省成本的表现。
04规范的管理,成熟的配送团队
据都城某位前员工透露,都城的管理十分规范。大到每天采购计划和任务,小到中央厨房的切配、配送,门店的餐品制作都有规定。
比如,每天早上市场部会将采购计划和任务交由采购部门,傍晚至凌晨就会把相应的材料采购到位。同时,对各岗位的工作时间和职责有着十分明确的分工,比如中央厨房凌晨进行粗加工洗切配,7点配送食材到门店,9点30分制作餐品,10点40分开始热链配送,门店10点开始制作中餐,11点开始门店堂食和外卖……
△都城的门店(图来自都城官网)
同时,都城秉承的是“家文化”的管理理念,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五险”,并采用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留住员工。
选址上,都城的门店基本上是跟着写字楼商圈开的。每家门店配有送餐员,重点对门店辐射范围送餐,基本上可以覆盖广州各个商圈的写字楼。
05不上外卖平台,保证现金流
都城多年一直坚持只收现金的做法,很大程度地保证了餐厅运营的现金流安全。不上外卖平台,不需要缴纳保证金,也不需要担心提成,并且能保证配送服务的准点到达以及意见反馈的及时收集跟进。
后记
都城快餐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固步自封、传统老套的做法。特别是在人人都想搭乘资本的顺风车跑马圈地的时候,都城依然只是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确实是有点“落后”了。
很多人都在诟病怀疑,这样一家在“8102年”依然不做线上外卖、不做任何宣传推广、只收现金和支持支付宝付款的餐企,到底还能活多久。但是质疑归质疑,都城的门店依然越开越多,每天用餐的人依然不少。
快有快的好,慢有慢的稳。这种保守或者慢,何尝不是避免同质化、保持特色的做法?而且也是品牌自身对自己的服务体系及运营、推广模式有足够信心的体现。
不依靠平台、不依靠互联网,不做宣传,依然能活得很好的都城快餐,也许可以给那些觉得离开外卖平台活不了、想寻找另一种“活法”的餐饮人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