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简介
赵朴初先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早在大革命时期,年轻的赵朴初先生亲眼目睹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下中
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法出彩,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题字,浑厚端庄。
赵朴初的书法水平很高,他是通过利用碑帖结合、互补互容的方式,将书法带到另外一个境界的书法家,这也体现出了他对于书法的领悟是很高的。他的书法从碑入手,开始的时候跟随李北海学习书法。我们知道碑上边的书法多为楷书、隶书,但是那时候的赵朴初就要另辟蹊径,用行书临碑文,他的行书碑文结体方正,有血有肉,落笔遒劲有力,行笔急速、字迹枯涩,很是入古。
赵朴初题写的大学校名?北京理工大学中文校名由赵朴初题写。
北理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学校名有:江苏大学,南京工程信息大学,北理工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的校名一直沿用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学校名
赵朴初宽心谣意思?宽心谣,又叫《老糊涂歌》。在老年人当中流传着多种版本,误传为赵朴初92岁时所作。
赵朴初幼承家学,读书万卷,满腹经纶,许多诗词信手拈来,神韵毕现、格调高雅。赵朴初的夫人陈邦织女士证实,赵朴初生前,这首歌谣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赵朴初有位亲戚,专门抄录了这首歌谣面询赵朴初,赵朴初否定是自己所作,但不想阻止歌谣的流传,认为只要有人喜欢,就随它去吧。
赵朴初老先生的经典诗词?赵朴初先生经典诗词:
《咏茶诗》: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卜算子》:初归北海鲲,又作蓝天雁。日暖风和万绿中,弹指望霜霰。堪嗟唐宋朝,了不知其甸。东坡词与五公祠,赢得千秋念。
《清平乐》:白头重到,景物千番好,创见日新新未了,世世光腾宝岛。涯游子归来,同心共展雄才,喜见鲲鹏变化,冲天万里云开。
1、《咏茶诗》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2、《卜算子》初归北海鲲,又作南天雁。日暖风和万绿中,弹指忘霜霰。堪嗟唐宋朝,了不知奇甸。东坡祠与五公祠,赢得千秋念。
3、《清平乐》白头重到,景物千番好。创见日新新末了,世世光腾宝岛。涯游子归来。同心共展雄才,喜见鲲鹏变化,冲天万里云开。
4、《江城子》乘风万里意冷然,别霜寒,喜图南。日暖天池,奇甸现奇观。层叠峰峦三面抱,沧海远,浅深蓝。杂花蔬果满田园,任君看,供君餐。且住为佳,此即是桃源。石刻品题吾首肯,云第一,亚龙湾。5.《哀辛士》岂能北辙又南辕,无北无南八表昏。信有修能遭众嫉,竟教积毁铸沉冤。鸱枭在室悲弓折,魑魅甘人可理论。逼窄江南客后死,弥天泪雨望中原。1.关于作者:赵朴初(1907—2000),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3年6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2.作品《哀辛士》赏析抗战期间,赵朴初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做法十分痛恨。1941年,在反动当局的策划下,发生了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赵老闻讯后,义愤填膺,当即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1997年重书此诗时,赵朴老注:“1941年为皖南事变作,辛士为新四之谐音也。”“哀辛士”即“哀新四”,是为新四军惋惜和哀叹。诗中,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恶行深恶而痛绝之,说他们南辕北辙、不分是非,“竟教积毁铸沉冤”,使得新四军蒙冤被毁,让人扼腕叹息。“逼窄江南客后死,弥天泪雨望中原”,体现了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