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蒙古国史学家推测不一:一说在宾德尔苏木境内鄂嫩河西岸的德伦宝立德格山;一说在肯特省达达勒苏木境内巴拉吉河南岸的德伦宝立德格山;俄罗斯也有学者曾提出铁木真·成吉思汗诞生地是在俄罗斯境内距察苏材村五公里的德伦宝立德格山的地方。但认同的学者很少。达达勒苏木和宾德尔苏木都在争“成吉思汗出生地”这一荣誉,都说我们这里是成吉思汗诞生地。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出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铁木真早年丧父,投奔克烈部首领脱里。1184年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期间著名的战役有十三翼之战、阔亦田之战等。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随后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大扎撒》),成为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并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铁木真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在六盘山下的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时年六十六岁,后秘密安葬。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拼音
dá dá
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记载,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名称,也有其他写法如“达怛”、“达旦”、“达靼”、“达达”、“塔塔儿”等1。
鞑虏是指什么意思?“鞑虏”的意思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鞑虏:鞑子,鞑靼,指的是塔塔儿人,就是鞑靼人。在蒙古兴起之前,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代称。
清末同盟会曾有“驱逐鞑虏”等纲领,是借鉴自元末明初朱元璋“驱除胡虏”的北伐缴文。民国后放弃该口号转为“五族共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也属于国人,当今称呼是不恰当的,有违宪法中的民族团结精神,所以这个词在解放之后就禁止使用,并有相关颁布《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
蒙古最强的六大部族?自辽代开始,契丹帝国忙于与中原的宋朝争战,对北方广阔的蒙古高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治与治理,使得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以及蒙古等部族逐渐兴起壮大,这些部族(部落),既有匈奴与突厥后裔,也有东胡鲜卑的后裔,还有靺鞨的后裔,大家自成体系,名目繁多,部落林立,既相互交流又彼此征战。
有五大兀鲁思以及众多的部族(部落),兀鲁思,其意“国家”的意思,也就是草原上相对独立的部族,具有国家的稚形,分别是乃蛮部、克烈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与蒙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