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徐茂均

徐茂均 徐茂均(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1930),又名玖祥,出生于三华村沙庄(今新华镇公益村)。20岁左右,他离开广州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前往…

徐茂均

徐茂均(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1930),又名玖祥,出生于三华村沙庄(今新华镇公益村)。20岁左右,他离开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前往加拿大担任铁路工人,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归国后,他成为同盟会成员,被人称为“无辫均”、“大胆均”和“百知均”,因为他经常向村民宣传革命道理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正文

辛亥革命前夕,茂均回乡带头剪辫,公开号召村民仿效,并号召妇女“放脚”,人称他“无辫均”、“大胆均”。他经常向村人宣传革命道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人又称他为“百知均”。

宣统元年(1909),中国同盟会徐维扬在乡中组建番花同盟分会,茂均即响应入会。宣统三年,广州市“三·二九”之役中,徐茂均是先锋队员之一,他随同徐维扬进攻两广总督,被围困于二牌楼的华庆里。后茂均等越檐得脱,幸免于难。

同年。三华村在新街火车站之南开辟新民埠,茂均集侨资成立大安公司,后又在家乡沙埒庄创办日新小学,校门横额大书“世界大同”四字,他又筹集侨资投入建设花新公路(花城至新民埠),惜因时局动荡而未果。

民国10年(1921),他将沙埒庄易名为公益新村,并在该村倡办“广东省花县共产农团”,宣称“天生人类,本为平等。而世间之产业,亦系天人相胥而成,宜应归人人所享用,主张嫁娶凶葬皆有赡,各家老幼,均归公家担任教养,共享天和幸福……”。共产农团成立时,全村群众参加,会上号召全村不论公田、私田一律归集体公有。广东省政府派人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公益新村,共产主义新声”八个大字。随后,茂均献出全部土地举办“公益农场”,又将该村同德会(即教会)所有十多亩荔枝园办“公益工场”。这个共产农团,终因地主反对,农民怀疑,不久也就散了。随后,他又组织蚕业公司并于民国13年发动兴修水利,在公益附近拦水挖圳引灌,受益田四百余亩。茂均还致力建造桥梁和凉亭等公益事业。

民国11年(1922)3月14日,在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上,徐茂均以农村团员代表身份参加,民国13年,工农运动迅速发展,阮啸仙、彭湃周其鉴等先后来花县做宣传发动工作。民国14年夏,徐茂均发动公益村建立农民协会,他被选为农会委员长。

公益村农会成立后,徐茂均除尽力搞好本村农会工作外,又积极发动三华、横潭、石岗、石坡、布心、莲塘、罗洞等村群众,相继成立农会。不久,联合各村农会成立花县三区农民协会。为了解决三华乡农会的经费,徐茂均拨出自己的五亩地给三华农会使用,并经常赞助三区农协会的经费。

民国16年(1927)6月,茂均曾代表广东省前往汉口参加全国第四次劳动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的成员。同年中国***发动“清党”,中共花县党组织由花县县城(即今花城)转移到公益村,并成立县委会,继续从事地下斗争。由于罗洞乡农会会员卢炽林(又名卢翰)叛变告密,县委遭敌人严重破坏,县委成员及省特派员陈汉元均被捕牺牲。徐茂均逃脱,徐茂均脱险后,奔赴越南,在胡志明市办了一家女校请一**徒任教。他由于过度劳累,突患脑病,由儿子徐日光秘密护送回广州市医治,无效,民国19年秋病逝,终年70岁。

参考资料 >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