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嘉和一品粥有刚刚营业的加盟店吗

本文目录

一碗粥年入8亿,如今她还要开出1000家新型门店

天下网商记者章航英

刚刚过去的腊八节,嘉和一品推出的一款“腊八套餐”在饿了么口碑直播间被秒空。

这个成立于2004年、以粥为特色的中式营养快餐品牌,现在已经开出了100多家门店,主要在京津冀地区,年营业额近8亿。

和大多数餐饮企业一样,嘉和一品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寒冬,不过好在较早地进行了数字化探索,第一时间稳住了阵脚。

2023年,嘉和一品与饿了么口碑展开了密切合作。疫情下,它靠外卖撑起了现金流。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一些门店的外卖销售占比达到90%以上。如今,它正如火如荼为年货节做准备。

“一定要尽早、全面地拥抱数字化,没有数字化工具和顾客沟通,迟早会被淘汰。”嘉和一品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京京表示。

新的一年,餐饮企业怎么干?嘉和一品给出了自己的“解法”:会员精细化运营,开设外卖专门店,上线天猫旗舰店。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

“餐饮界木兰”在创办嘉和一品、成为“餐饮界木兰”之前,刘京京的经历已经十分丰富。

她在首都经贸大学读大一时开始创业,几年间开了十几家鲜花礼品店。后来在接受搜狐财经采访时,她介绍,自己大学毕业后去了期货公司,成了中国首位女性期货基金交易员;但同时也在创业开餐厅,后来因为生意太忙,不得不从中期离职。

非典时期,刘京京预判,疫情之后,人们一定会更关注健康和养生,于是便开创了一个以粥为特色的连锁餐饮店,与面点和小菜搭配,第一家店开在清华大学南门。这就是后来的“嘉和一品”。刘京京说,“嘉和”寓意“家和万事兴”,“一品”代表了自己的标准:做任何事,必争一流。

嘉和一品十分重视家庭理念

也许是因为做过期货交易员,刘京京对数字化布局有超前意识。从2004年开第一家店开始,嘉和一品就用销售排行来进行菜谱的更替以及可视化的门店管理等。

从2009年开始,嘉和一品自建外卖配送体系,一天外卖流水十几万。不过随着单量越来越大,自建的外卖服务跟不上了。“有时候送到时,顾客已经等了1个小时,中餐变成下午茶。”

2013年之后,嘉和一品放弃了自建外卖体系,转而与饿了么等更专业的外卖平台合作。

合作以来,外卖单量逐年上涨,年增长率最高达50%。如今,嘉和一品每天的外卖单量在1万单以上,腊八当日外卖订单更突破5万单。

外卖占比近40%,发力会员运营去年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损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损失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其中像海底捞、九毛九、必胜客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也遭遇业绩下滑。

而正是因为有了数字化的积累,嘉和一品在遇到疫情时,得以迅速稳住阵脚。疫情严重时期,嘉和一品一些门店的外卖销售额占比达到9成以上,外卖成了“现金牛”。

“疫情以来,外卖的占比持续加大。根据商圈不同,各家店的比例也不一样,平均达到了40%左右。”刘京京表示。

嘉和一品与饿了么已经开展CRM系统的合作,针对会员进行精准的营销设计与触达。

疫情期间刘京京在店内巡视

2023年2-5月,疫情高发期,嘉和一品结合节日做阶段性的品牌营销活动;11月,疫情平稳期,结合饿了么平台热点和品牌特性推出了一系列活动;12月,饿了么平台CRM系统升级,嘉和一品发力全渠道的会员体系建设,希望对消费者进行更精细化的运营。

刘京京认为,疫情倒逼餐饮企业加速数字化、线上化。而过去一年,种种行业现象也显示,连锁餐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的恢复能力强于单店,原因之一也是连锁餐企的数字化能力更强。

“餐饮数字化一定是大势所趋,没有数字化工具和顾客沟通,迟早会被淘汰。”

外卖专门店,餐饮企业的新突围2023年,嘉和一品推出“外卖专门店”战略。

这基于一个判断:不能拿堂食店的成本做外卖。据悉,二者的成本构成不同。

刘京京提到,门店做外卖需要承担两部分成本,除了线上运营成本,还有线下房租成本。面对外卖份额持续走高的趋势,必须对现有门店做一些合理化规划,而外卖专门店即是一种探索。

事实上,在疫情前,嘉和一品已经做了外卖店的盈利模式测试。疫情期间,没有客流,嘉和一品便趁这个机会,在可能的门店和位置再次测验。实践下来,效果不错,也为其下一步拓展外卖连锁店方式奠定基础。

在刘京京的规划中,一家外卖专门店的画像是:面积在40-60平米,位于热力商圈的支线街道。门面位置不用最佳,控制房租成本。店内有五六个员工,能够保障出品。外卖专门店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50%,一般情况下6-8个月就可以回本。

在后疫情背景下,外卖专门店的优势是投入小,启动快,回报率更高。

与原有直营门店不同,外卖专门店可以加盟。对此,嘉和一品推出“千人千店”计划,对加盟者进行“降低佣金扣点”和“加盟费减免”等扶持。招商发布以来,每天都有人咨询,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外卖专门店落地。预计到2023年,嘉和一品连锁店总数将超过1000家。

“为什么有信心去做‘千人千店’,还是因为有数字化的积累。”刘京京表示,嘉和一品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了解全国各地每一家店面的经营情况,为其未来管控上千家店面打下基础。与此同时,疫情期间很多商铺空出来,刘京京认为这是品牌企业的机会。

“快餐是最容易被外卖替代的,因此快餐需要更彻底的转变。”刘京京对所处的行业有着清醒的认知。她认为,企业需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要加强堂食的氛围和体验感,包括堂食、外卖餐品的差异化;二是要在外卖产品上进行各方面的升级,并匹配相应的人工、包装等支持。

嘉和一品原有门店以直营为主,也是形象展示店。而加盟的外卖专门店,将如毛细血管一般分布在品牌原来不能渗入的地区。二者互为补充,不仅有利于打通下沉渠道,而且可以在全国提升知名度。

筹备天猫店,打通餐饮和零售虽然外卖在疫情期间为餐饮企业贡献了销售业绩,但现阶段的餐饮业竞争早已不是单纯依靠外卖增长就能够占领市场。

后疫情时代,包括加强消费者运营、搭建私域流量池、拓展新增场景、跨界零售等均是餐饮企业的突围方向。华天同和居、同春园、鼓楼马凯餐厅、二友居、庆丰、延吉等品牌老字号都在变,比如通过推出半成品菜、拓展线上渠道、加大社区团购等方式,助推销售增长。

“餐饮企业要不断盘活存量、挖掘增量,才有可能从容应对不确定性极强的2023年。”刘京京说。在嘉和一品新一年的规划中,上线天猫旗舰店是其中一个重点。

“消费者已经养成电商渠道意识,而且份额在增大。希望让更多消费者在天猫上订购到我们的产品,了解我们的品牌。”刘京京表示,未来也会在直播方面进行更多尝试。

过去一年,疫情对人们“吃饭”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不仅外卖点多了,方便即时产品也多了。

而后者,也成了餐饮企业突围的另一个方式:餐饮零售化。

不过,这对于餐饮企业本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得有适合零售的产品,其次是供应链能力。

十多年的经营中,嘉和一品积累了许多特色优势产品,比如扁豆焖面、皮蛋瘦肉粥等。刘京京表示,这些产品将来都会进行零售化,也会就零售渠道进行一些有别于餐厅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嘉和一品的中央厨房

“包括一些半成品,我们现在的大师菜有专业的大师配方、研制,到家以后三分钟烹饪就可以品尝到大师的口味。让消费者节约时间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这个市场未来空间比较大。”刘京京表示。

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供应链。刘京京认为,零售和餐饮是两个体系,只有具备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厂的餐饮企业,有基础的硬件投入以及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的保障,才可以尝试餐饮零售化。嘉和一品此前进行中央厨房探索,目前其中央厨房供应自己和其他餐饮品牌共上千家门店的食材配送。

不过,在刘京京看来,相比于加强销售的转化,嘉和一品天猫旗舰店前期将更加注重品牌文化的传播。

在零售的新赛道上,嘉和一品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看重增长的过程。刘京京透露,希望嘉和一品稳步前进,今年能在零售端实现1000万的销售,三年后上亿。

编辑徐艺婷

腊八乘势腾飞!老牌粥店嘉和一品玩出新花样

喜迎腊八,粥暖人心。腊八节喝粥作为千年传统,早已深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场腊八粥盛会,正在北京老牌粥类品牌嘉和一品多家门店上演。前来喝粥的食客们早早到店,品尝一年一度的腊八美味。腊八粥、腊八饭、腊八面、腊八蒜,17年经典至味,拥有百余家门店的嘉和一品,已是周边市民“家外之家”的不二选择。

腊八当天,嘉和一品乘势腾飞,再创佳绩。腊悦时光粥品牌节粥品销量达886526碗,全国门店单日销售额同比达成去年同期180%,与线上线下73408个家庭一起度过了暖冬腊八节。300平米单店单日奉客1915单,单店单日销售额128796元。17年如一日,嘉和一品凭借一碗好粥的实力与魅力,获得广大市民的青睐,成为万千家庭的相聚之地。

作为北京老牌中式餐饮品牌,嘉和一品却将传统腊八节玩出了花儿。近日,嘉和一品迎来第3届品牌节“腊悦时光粥”,重磅发布腊悦系列新品,一个能玩传音小游戏的大哥大粥料盲盒,一个能提着走、带录音磁带的嘉和福礼爱的寄语大礼包,你见过吗?

17年坚持创新,驱动品牌发展

在市场浪潮中,品牌焕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嘉和一品发展至今已有17年,依旧保持年轻的状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年轻消费者碰撞新的火花。一款爱的电话粥盲盒,以大哥大为创意包装,外包装附带二维码,扫码进入录音小游戏,是一款趣味与社交功能兼备的粥料礼盒。一款爱的寄语粥礼,以录音机为创意包装,外包装附带录音芯片,实现传音功能,内含12袋200克粥料,口味丰富,营养均衡,是新年送礼佳品,更是居家必备好粥料。同时,嘉和一品第3届品牌节将从腊月初始延续腊八,直至新年,为食客带来了诸多福利与活动。

品牌创新上,携手格力、乐栈科技共同研发拥有20多项专利的“智能温控配送柜”;与新石器科技合作打造“创新型无人车”…嘉和一品始终是餐饮行业智慧经营的先行者与践行者,坚持用科技与创意加持品牌,让品牌焕发活力与青春。

17年坚持一品好粥,不忘初心

作为国内开创多项业绩先河的餐饮企业之一,嘉和一品将“一品好粥,为我所爱”的品牌信仰奉献于每个家庭。品牌形象不断迭代更新,始终以健康、自然、时尚、活力的形象与就餐环境,陪伴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17年坚持公益,爱心回馈

嘉和一品深知,企业责任与担当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根本。为一线医务工作者送上爱心营养健康餐食,夏日炎炎举办冰粥节为环卫人员送去清凉冰粥,联手格力集团向地坛医院新住院部无偿提供了价值上百万元的“格力智能取餐柜”。一个有爱心的企业才能越有越远,嘉和一品怀揣爱的种子,回馈社会,成就未来。

一个历经17年初心不改的品牌,有担当,有创新,也有温度,多次在餐饮评选中受到消费者大力支持。嘉和一品秉持初心,与时俱进,笃定前行,以期续写另一个崭新的17年篇章。

用“期货思维”制胜粥品类,嘉和一品如何做到棋高一招?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更加重视,各式各样的专门粥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粥也作为一个餐饮细分品类蓬勃崛起。

2000年左右,粥品类开始连锁化发展,伴随着出现了一大批连锁粥店品牌,嘉和一品就是其中之一。成立于2004年的嘉和一品,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却依然占据粥品类市场的佼佼者地位,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诀?7月19日,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做客哗啦啦官方直播间,对话哗啦啦执行董事刘涌,就嘉和一品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分享。

刘京京在对话中透露,用期货思维做餐饮,是嘉和一品发展至今没有走弯路,没有走错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她介绍了嘉和一品目前多店型的扩张策略,以及发展近20年沉淀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为广大餐饮人提供了诸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连锁餐饮经营方法论。

以下为对话内容观点摘取:

差异化竞争要“扬长”

且具备匹配的“基本功”

Q:面对粥品类的细分竞争趋势,嘉和一品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是什么?

A:差异化竞争策略既要拉长长板,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基本功”。目前粥品类的经营异彩纷呈,例如近年有些粥品牌走的是互联网外卖店的加盟发展模式,虽然发展很迅速,但同时也更考验其供应链端的食品安全管控能力。

嘉和一品目前走的是三大店型同时发展的策略,即大而全的堂食精品店+小而美的“E餐吧”+外卖专门店。

以堂食为主的大而全的精品店,能够给顾客提供更丰富的菜品、更周到的到桌服务。小而美的“E餐吧”,兼具堂食和外卖属性,可能外卖约占70%,堂食约占30%。这种小店模型相对来说投资比较小,对门店位置要求没有那么苛刻。同时嘉和一品也在做外卖,例如开出了外卖专门店。

之所以能够三个店型同时发展,既依托于嘉和一品近20年发展沉淀下的完善的总部管控体系,同时依赖于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嘉和一品的中央厨房已经是第三代了,第四代的中央厨房也在建。在供应链上,我们既有非常完善的产品库、专业的生产加工团队,也有过硬的品质保障内功,我们曾经参与奥运送餐,在食品安全上还经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无论走什么样的差异化竞争路线,关键是要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Q:与传统门店相比,外卖专门店有什么不同?侧重点是什么?未来会持续推广吗?

A:外卖专门店,首先它的店型更小,有20-60平米,用工5、6个人,效率会更高。其次店址的适应度更高,因为主要以外卖为主,不需要那么繁华的地段。第三,它能跟我们的加盟商更好地匹配。因为这种店型很适合自己有房子的创业者,再通过嘉和一品完整的半成品配送供应链赋能,可以让标准统一化。还有会员模式赋能,现在嘉和一品有300多万会员,通过在各地区与多品牌合作,能够让加盟店获得更好的盈利模式。

同时我们餐饮联盟打造了麦尖外卖平台,费率较低,能够为外卖专门店和加盟商留有更好的利润空间。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我认为在疫情以后,嘉和实现这种千人千店的加速扩张,会成为必然。

当然,我们始终坚持负责任地发展。我们并不是追求一定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开1000家店。而是我们要开出1000家有质量的,让我们的加盟商伙伴都能够受益的,也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满意产品的嘉和一品门店。

以期货思维做餐饮

炼就精准预判市场的能力

Q:为什么嘉和一品能够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中都“棋高一招”?

A:作为餐饮人,我可能有一些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我大学毕业以后,先在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做交易员,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期货交易员。期货其实更多的是对未来的预判,需要去关注整个国际的形势、国内市场的趋势等。因此作为一个交易员,理性的思考和对于风险的把控,以及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是我们一定要做到位的基本功。三年期货交易员的强化训练,使我一直带着做期货的思路去做餐饮连锁,包括我们的数据化管理,也是因为我们在做趋势判断的同时,还要赋予技术手段才能做好期货。

现在嘉和一品做餐饮连锁,包括我们能够度过非典的危机和现在新冠疫情的考验,这种抗风险的能力和对趋势的判断,我觉得可能都跟我当时做期货的经历有关。

而且现在的决策一方面依赖于团队的集思广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于技术手段下的数据分析,这其实从嘉和第一家店就开始了,当时叫信息化的管理,现在叫大数据,比如说菜牌哪道菜淘汰、哪个位置是否适合开店等,都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然后我们再来做决策。包括我们对顾客的体验也是及时的通过信息化跟顾客交流,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至今没有走弯路,没有走错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Q:嘉和一品是如何构筑自身的数字化管控壁垒的?

A:从企业管理层面来说,如果你想发展得更好,没有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支撑,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尤其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如果你的企业没有线上触达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的能力,那大概率是会被淘汰掉的。

嘉和一品能够发展到今天,我觉得也得益于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从2004年成立至今,从门店管理到产品研发,我们一直采取的是数字化、精准化的管控。例如在门店端我们拥有会员系统、顾客评价系统、维修保养系统等,通过会员系统可以将公域流量沉淀为私域流量,降低获客成本;通过顾客评价系统,可以及时获取顾客的就餐体验,及时与顾客进行互动;通过维修保养系统,可以监测到所有设备的运转效率与参数,便于门店更好地管理和节约成本。

在后端中央厨房,嘉和一品除了引入了精细化生产管理系统,还在尝试智能机器人,一方面加强对每个生产加工环节出成率的把控,另一方面,减少人力,提升生产效率。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注意你的决策流程跟数据化是否相匹配,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要应用这套工具,决策流程组织架构不改变,那内外两张皮对你公司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餐饮连锁跨区域扩张

需具备三大支撑力

Q:餐饮企业跨区域扩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A:餐饮企业跨地域发展,首先一定要考虑地方特色口味需求。粥好在它不属于川、鲁、粤等任何一个菜系,没有固化的口味约束,但更多的是要符合当地的口味特色。以北京来说,北京是一个南北融合的市场,因为北京也是个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工作者都在北京,我们经过在北京十几年的打磨,无论是南方的生滚粥、皮蛋瘦肉粥,还是北方的粗粮粥等,我们都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这次我们走入华南市场,也加入了一些当地的口味喜好与特色,包括面点小吃的搭配,如虾饺、凤爪等都是南方的特色,所以跨区域发展一定要先行研究当地的特色,并且要在你的菜单中体现出来,更好地满足当地的口味喜好。

其次是供应链,供应链大大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发展。嘉和一品这些年之所以发展并不快,也是因为在供应链方面的制约。我们的中央厨房都是自建的,投资一个可能要一个亿以上,那么只开一两家店一定会赔钱,所以我们希望一下开个几十家店面,将供应链的规模优势发挥出来,所以也一直在物色并购合作的机会。

我们之前一直在华北地区,配送半径600公里以内的地区去发展。现在开到华南市场,也是因为我们有了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伙伴,我们才能够去把店开出来,未来随着我们在华南地区供应链的基础越来越多,才能给我们的加盟一些保障,支撑我们加速发展。

第三是店面管理。企业跨区域发展,店面管理更多依赖于远程,要考虑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的负荷以及执行力是否能够到位。虽然现在有很多的远程管理工具,如视频、监控系统等,但并不是说安上一套监控系统就完事了,后台的核查人员是否能够做到位,是否及时对员工的动作进行了纠偏,各方面的标准、细节是否把控到,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以上三个基本功具备了,未来你的跨地域发展一定能有一个很好地发展。

顺应“无界”趋势

探索餐饮更多可能性

Q:怎么看待“无界餐饮”?嘉和一品如何应对?

A:在未来,跨界、跨行业等界限模糊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因为在把堂食业务做好的基础上,延展外卖、新零售、预制菜等业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它们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在产品结构、经营模式上也不能无限扩张,要讲究匹配性,要能够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比如在我们店面中,可能会附加一些预制菜零售产品,或一些时尚的饮品,都是非常吻合的。但是如果你卖一些跟店面环境、文化不匹配的东西,可能也会让顾客产生一种误解。所以在选择过程当中,要做你擅长的、具备能力的,同时在自己的心态上和顾客需求上去做好全方位、多场景的摸索。我觉得对于我们餐饮业来说,未来这是一个趋势。

比如我们这段时间就在打造露营基地。首先是疫情以后,大家对大自然更亲近,对北京周边的旅游越来越重视。同时我们也推出一系列的露营餐,我希望顾客在我们的基地上能有更好的体验。

我们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了水果奶昔冰粥,可以吸着喝、走着喝。这些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模式,都是无界的,都属于多品牌融合或者多模式融合。所以我觉得在基本功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更多的跨界合作和场景融合也是餐饮的必由之路。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