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白乐天送给刘禹锡的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字乐天,所以叫白乐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与元稹共同倡导了唐代中期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不论仕途如何,都坚守着知识分子的一份良知,关注平民的苦难生活,始终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和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他所写的诗篇,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被广为传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所以又叫白乐天
古人的名和字是要建立密切的对应关系。白居易名“居易”,他首先把自己的名字与《周易·系辞》挂钩。《周易·系辞》:“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他把自己的名字解释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后面的话里恰好又有“乐”和“天”二字,而且下文还有“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论述,因此他取字为“乐天”。
白乐天曾评论说: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后之诗人无复词矣.分析该句的词之处?此为刘禹锡《石头城》之第二句。
从内容上看,应为“潮打寂寞空城回”,寂寞修饰空城,诗人为了合平仄而将语序颠倒了一下;“回”是回环往复之意。
全句意思为浪潮永恒地反复拍打着着寂寞的空城(当年的繁华风流已不复返矣),吊古之幽思呼之欲出。
无怪乎白氏称其“后之诗人无复词矣”。
白乐天卖花写作背景?诗中说,长安贵族官僚,每到暮春三月,牡丹盛开,便车马若狂,游荡无度。游赏不足,不惜重金购买。
买花也没有固定价格,给价多少全看花色种类而定,看那花圃中,红色的花朵鲜艳夺目,白色的花朵整齐排列,上面施展帏幕遮庇,旁边又用篱笆保护;加上时时洒水,又有泥土封好,所以从苗圃移到市场,颜色一点不变。对于这买花私卖花的交易,一般人已习以为常,并没有其他想法。
可是有一位老农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看到公子哥儿们这种挥金如土的情景,电却低下了头,独自暗暗长叹了一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