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第一股”要来了!快餐企业超87万家,千店连锁都有谁?
近日,老娘舅在浙江证监局披露辅导备案公示文件,此举被外界视为:A股有望迎来“中式连锁快餐第一股”。
相关阅读:老娘舅冲击A股上市!中式连锁快餐第一股来了?
老娘舅以快餐连锁餐厅为主营业务,当下在餐饮线上消费服务主体中,占比最高的便是小吃快餐类门店,眼下快餐行业内的品牌林立,在快速便捷的“快餐文化”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快餐行业进入‘高速公路’阶段。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快餐”相关的企业共87.9万家。2023年是近十年注册量的高峰期,全年共注册了21.5万家企业,同比增长了16.2%;今年前九月全国共注册了9.9万家企业,同比下跌了22.0%。
从企业省份分布来看,山东省以15.0万家企业超过其他省份,其次是广东、河北。广州、深圳、石家庄则是企业量排前三的城市,分别有企业6.5万家、3.6万家、2.2万家。
01快餐相关的企业共87.9万家今年前九月注册量同比下跌22.0%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快餐相关企业发展状况来看,2023年和2023年是企业注册量最多的两年,其中2023年共注册了21.5万家企业,同比增长了16.2%,2023年注册量为21.4万家,同比下跌了0.5%。2023年注册量为16.0万家,同比下跌了25.2%。
从今年的注册量来看,2023年前九月,我国快餐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9万家,同比下跌了22.0%。从各季度注册量来看,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注册量分别是2.9万家、3.9万家、3.1万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快餐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河北等省份。
其中山东拥有最多的快餐相关企业,共15.0万家排全国第一。广东排名第二,共13.9万家相关企业;河北排名第三,有9.9万家相关企业。
从城市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快餐相关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是广州、深圳、石家庄,分别有企业6.5万家、3.6万家、2.2万家。其次是长沙、济南、青岛、沈阳等地。
如今,快餐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更多的是一种快捷有品质的体验感,年轻人已经成为了餐饮市场的主力军,“年轻化”、“潮流化”、“差异化”就是餐饮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022023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7425亿元粥饭第一粉面第二,细分品类发展迅猛
近年来餐饮集团、各路资本纷纷加入,中式快餐赛道获得一轮升级,并且凭借其在供应链以及运营上的成熟经验,未来市场可能面临洗牌。
据《雀巢餐饮2023中式餐饮报告》统计:中式快餐占中式餐饮份额24%,2023年市场规模7425亿元,2023年预计8408亿元。
细分品类占比分别为粥饭40%,粉面29%,面点15%,烫捞16%。
基于国民作物大米制作出的米饭和粥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式快餐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
1、赛道完成洗牌,品类领头羊迭代,新米饭快餐双雄诞生。
曾经米饭快餐难破千店的规律被老乡鸡与乡村基集团打破。
2、品类进一步细分实现市场突围,排骨饭、卤味饭等成为新近大热的细分单品。
天津的犟骨头排骨饭,创立5年时间,全国门店超过500家,成为排骨饭第一品牌。
以潮汕隆江猪脚饭为代表,以往以夫妻老婆店为主,2023年后深圳出现了猪角闽南猪脚饭、猪戈戈等品牌。
去厨师化与效率成本之间的博弈仍在进行。一方面品效兼顾的现炒模式在一线城市已经扎根,另一方面由于重人工重管理(一家门店配置15-20人厨师团队),现炒代表品牌小女当家扩张缓慢。
行业人士提出,菜品结构调整,兼顾现炒和标准化的菜品调整,是未来可能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粉面市场潜力巨大,但细分品类多,地域属性突出,缺乏品类标杆。这一年兰州拉面、螺狮粉的地方性面食备受追捧,让赛道玩家看到从地方走向全国的可能,但未来仍需在口味正宗和本地偏好间做好平衡。
3、加速的资本化进程,帮助赛道完成升级迭代
粉面赛道融资事件频频发生,2023年上半年,面食领域投融资共计12起。
•五爷拌面高调官宣融资3个亿
•霸蛮宣布已完成亿元人民币B+轮和C轮融资
•和府捞面宣布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
•遇见小面也完成了超1亿的融资
目前粉面赛道在资本的加持下,已经出现迭代升级现象,如马记永、陈香贵、遇见小面,以统一的标识、崭新的形象、舒适干净的用餐环境合数字化的点单方式,会员管理。
4、线上与线下互补销售
螺蛳粉从线上反哺线下。线下螺狮粉品牌柳螺香、螺鼎记、小蛮螺狮粉门店均超过了300家,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未来小众粉面的餐饮逻辑可能与螺狮粉类似,首先在零售渠道爆发,后利用线下附加值打造餐饮品牌。
霸蛮则是立足于线下并衔接线上的典型案例,目前其电商业务已经占到其总体营收的80%。
5、数字化拓展了中式快餐的使用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性的诉求
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技术帮助中式快餐拓展了三大场景:外卖、线上订购线下自取、零售。
外卖平台成功孵化了一批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外卖快餐品牌”,这种“轻门店,重运营”外卖模式,节约了租金和人力成本,不仅创造出极大的价格优势,也更有利于门店扩张和连锁加盟。
这类品牌主打便当外卖,把品牌运营效率提高到最快每分钟出品10份餐食,远远高于普通堂食门店的出餐效率。
中式快餐购买渠道占比
6、烹饪食材、烹饪方式、菜品出品、就餐环境向品质化方向升级
品质化一是体现在餐饮消费者对饮食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餐品口味和形式的丰富度与用餐的体验感。
中式快餐消费理念
二是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式快餐品牌回归现炒现做模式,由专业厨师现场操作烹饪,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口味和用餐体验,满足了他们对品质升级的需求。
三是体现在中式快餐的产品不再甘于平庸,各个品牌都在极力通过打造“爆品”,来创造品牌记忆点,突出品牌特色。
四是体现在门店环境有简单向休闲升级。
03中国中式快餐消费者行为研究
1、中式快餐消费的主力军:工薪阶层中青年上班族
中式快餐的消费人群性别差异较小,男女比例分别是51.1%和48.9%。
消费人群年龄集中在25-34岁,68%的中式快餐消费者为办公室上班人群,其中白领上班族占比为44%。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的个人月均税前收入集中在5,000元-14,999元区间。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年龄分布(左)及中快餐消费人群性别分布(右)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职业分布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个人月均税前收入分布
2、重度与轻度中式快餐消费者的差异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式快餐品牌来说,除了持续提高品牌渗透率之外,还需要关注如何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频次。
年轻人、男性和收入更高的人群,外出就餐频率更高,他们是中式快餐的重度消费人群。(注:重度使用者指消费中式快餐的频率在每周一次及以上的消费者。)
中式快餐消费频率分布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年龄分布(左)及分人群中式快餐消费人群性别分布(右)
中式快餐消费人群个人月均税前收入分布
3、中式快餐消费频率及用餐时长:“吃得频”、“吃得快”
快速、便捷仍是消费者对中式快餐的重要诉求,这也对中式快餐门店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中式快餐消费频率分布(左)及中式快餐用餐时长分布(右)
4、中式快餐的消费时段:午餐为主、晚餐为辅,早餐时段发掘潜力大
午餐和晚餐是中式快餐的主要使用场合,有82%和52%的消费者分别在午餐和晚餐时间段选择中式快餐,而三餐中的早餐时间段仅有23%消费者选择。
中式快餐消费时段
中国消费者对中式早餐有天然的偏好,这一饮食习惯为中式快餐发展早餐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消费者基础。然而纵观中国早餐市场,强势的连锁品牌并不多见。
早餐利薄,是连锁餐饮品牌不愿经营早市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早餐也是刚需,一旦形成经营规模,整体利润也不容小视。
5、中式快餐人均花费:六成消费集中在20元-40元,客单价过高将丧失性价比
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在中式快餐上的人均花费为10元-40元之间,其中人均花费在21元-30元之间是主流选择,占比为41%。
人均花费在4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较少,可见40元已成为快餐消费的价格敏感线。
中式快餐人均花费
6、消费者选择中式快餐的考量因素
“安全卫生”、“菜品口味”、“就餐环境”是消费者选择中式快餐时的重要考量。
而对于外卖场景而言,除了安全卫生和菜品口味,消费者重点考量的还有线上口碑评价和出餐及送货速度。
建议品牌经营者需要注重线上口碑运营,即时反馈低分用户,并采取积极的回应和补偿措施。
堂食中式快餐考量因素(左)外卖中式快餐考量因素(右)
7、消费者品类偏好
粥饭类与粉面类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式快餐品类,全国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不同类型餐食偏好不尽相同。
各地区中式快餐品类偏好
整体来看,“小吃/开胃菜/凉拌菜”是消费者最偏爱的套餐搭配方式,超过50%的消费者表示在套餐中这样搭配更能增加购买意愿。
从区域上来看,除搭配“小吃/开胃菜/凉拌菜”外,华东地区的消费者还比较偏爱套餐能搭配“炖汤”或“水果”,华南地区的消费者则更偏爱搭配“烫青菜/小份素菜”或“炖汤”,而在华北及东北的消费者表示饮料也是一种增加购买意愿的搭配方式。
中式快餐套餐搭配偏好
04未来中式快餐行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在餐饮行业数字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中,中式快餐领域同样有所体现。在消费端,消费者对中式快餐的需求呈现升级化趋势。
新冠疫情虽然给中式快餐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推动了中式快餐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为中式快餐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中式快餐仍旧以中小规模餐企为主,但中式快餐行业的总收入及门店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并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优化经营策略、精准定位消费者、打造品牌核心产品、升级用餐体验、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将是中式快餐品牌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未来中式快餐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伴随数字技术的渗透,行业将向精细和高效升级:中式快餐赛道日益拥挤,竞争呈现多元化趋势;品牌需要自建配送团队或私域渠道,降低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数字化运营系统将帮助餐饮企业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智慧化设备助力餐饮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END-
这店,年营收500亿!十几元也能吃到撑
小吃界的
“扛把子”
沙县小吃
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达500亿
在中国的美食地图上有一家店,它红遍大江南北,足迹更是远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即便如此,依然保持着所有餐品4~10元左右的实惠价格。
看到这你一定猜到了,它便是宇宙网红美食沙县小吃。
它就是沙县小吃!它何以风靡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NO.1
一组图,先来看看它的“杀伤力”有多大
你可能不知道沙县在哪儿?
但每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
来一份沙县准没错!
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的沙县小吃
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国民美食”
这些不到十元钱的美食,是不是都吃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第一名当然是最受欢迎的拌面!每次店员做拌面的时候都会先拿着碗放几勺调味料,再用热水滚一遍面碗,之后就是烫面条,面条哗啦啦的倒进碗中后淋上芝麻酱,最后再撒上葱花。味道是香喷喷的,分量每次都能保证我吃饱,拌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沙县家的蒸饺感觉一口都是一个馅料。胡萝卜与猪肉的组合。店家每次都能很好的把控蒸饺不被水蒸气弄湿,口感还是比较软糯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沙县家的鸡腿饭一直是减肥达人的常购。沙县家的鸡腿一直做得很好,汁水非常的丰盈,热量也是非常低的,配着米饭,就算是减肥期间也可以饱餐一顿!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沙县家的馄饨。馄饨的汤头一直以来都是紫菜蛋花虾米汤,味道是很鲜美的,馄饨的话各个店铺都会有差异,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性价比很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沙县的鸭腿饭也是一绝,整个鸭腿特别大,比鸡肉肉多,更饱腹,也是减肥首选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6.紫菜炒饭。好像不是所有的沙县都有这个炒饭,不过真的推荐大家去试试把炒饭里面加入紫菜,然后用蛋黄给炒饭染色,把蛋清炒碎了加进去。(新技巧)
图片来源于网络
NO.2
沙县小吃,最被低估的“国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式快餐品牌——沙县小吃。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看到沙县小吃的身影。
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6万家沙县小吃门店,是肯德基门店数的10倍,是麦当劳门店数的25倍之多。(据财报数据,肯德基在中国门店数为6534家)
显然,沙县小吃才是快餐界里的巨头。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沙县小吃基本可以算是一家国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餐饮领域,「国企」或「国资」并不少见,北京和上海的许多老字号都有着从国营单位改为国营企业的一段历史。直言来说,在餐饮这个充分竞争的领域,这些老牌子的国营背景并非光环而是包袱。
但沙县不同。沙县是个很特殊的「国企」,这要从沙县小吃这个概念本身谈起。
简单来说,时间线是这样的:先有当地政府扶持下「沙县人开的小吃」,后来才有了「沙县小吃」这块招牌,最后这块招牌(商标)才被沙县当地政府注册成功。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沙县群众机缘巧合进入小吃餐饮行业,顺应大发展趋势,收入快速上升,从业餐饮业受到沙县政府极大的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1992年沙县政府就开始申请注册沙县小吃商标,但是按照《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不得作为商标;而且小吃是一个涵盖很广的品类,是通用名称,沙县小吃不得注册为商标。不过,多年来沙县政府多次协商申请,最终在2015年,沙县小吃四个字和图标,才特批下来。
在沙县小吃的文字商标批准之前
只有挂着这个红绿吃豆人的才是正版沙县
沙县小吃商标为集体商标,注册方是沙县政府,而「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是沙县政府100%控股的国资企业,现在使用「沙县小吃」这个商标需经过「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授权才能使用。
所以沙县小吃是国企,只不过这种国企有点特殊,你如果照着你家门口的沙县小吃营业执照上的信息去查,是查不到这些门店与沙县当地政府之间的股权关系的。
中国境内6万家沙县门店在经营主体以个体户为主,国企不占有实体店铺股权,而是通过商标的控制来营运企业。
理论上,只要取得授权,不是沙县人也可以开沙县小吃。反之,沙县人在取得授权之前,也不能随意用这个招牌。这个模式既特殊,也不特殊。
说不特殊,是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加盟连锁制企业;说特殊,是因为在公有经济领域,这种加盟制连锁还是比较少见的。
沙县小吃这套特殊的组织,在趋势大潮中,遍地开花,开遍全国,成效已经得到验证。甚至比某些纯私营的加盟连锁还活的风生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NO.3
走出国门的沙县小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沙县小吃以“保牌、提质、创新”为主线,昂首阔步地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50多个国家扎根,认可度都很高。
2023年,法国首家沙县小吃在巴黎库尔布瓦市开业,场面火爆,座无虚席。除了“标准四样”外,还推出了针对法国人口味的“鸡肉馅扁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开张的葡萄牙店,也“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波尔多当地居民喜欢吃的“油炸扁肉”和“油炸春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首家沙县小吃店,开业首日就因为顾客过多而三个小时“被迫”关张;日本首家沙县小吃也是“门庭若市”,排队都拐到另一条街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走出国门的沙县小吃同样“物美”,但实际上未必“价廉”。
在纽约,一份拌面3美元(约21元人民币),蒸饺5.99美元(约42元人民币);在日本,拌面和炖罐都是480日元(约30元人民币);在葡萄牙,拌面和扁肉分别都要5.9欧元(约47元人民币)。
有店家表示,沙县小吃当地应该算中高端餐厅,有很多外国食客慕名而来。
尤其是镇店之宝——精致的“柳叶眉”蒸饺,被外国食客当成艺术品对待,保守估计一天能卖出1500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沙县小吃不仅喂饱了中国人,更向世界展现出中餐小吃的无限潜能。
今天的沙县小吃大约有240多个品种,倘若一天吃一种,能吃8个月不重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市场飞速发展,用来解释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当年第一个跨出去的人,不过是想用尽全力过好自己的生活罢了。
沙县小吃承载着中国城镇庞大的人情网络,承载着上个世纪人民和政府的勤劳和勇敢,乘风破浪至今,用温情与朴素站稳脚跟,并将与时代继续齐头并进,努力成为中国餐饮业的骄傲。
ATTHEEND
—
松石资本深谙东坝人对未来生活追求
将极具时代前沿时尚感的未来街区场景完美呈现
为城市未来探索更多可能
更多美好生活请持续关注
请关注「第4街区」
“10元小酒馆”上市,从退伍兵到年营收超8亿,他做对了什么?
海伦司是如何在一众玩家中脱颖而出的呢?
作者韩梅梅
编辑栗子
排版顾小鲤
出品投资人说(zih)
在国内,酒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交货币。
当老一辈还在用茅台提升身份进行人际交往时,逐渐长大的年轻人开始在低度酒里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在昏暗的灯光下,在令人沉浸的音乐里,邀三五好友摇头晃脑借酒唠嗑,成为年轻人的自愈良药。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酒馆市场整体规模涨势凶猛,2015年~2023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8%以上,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39亿元人民币。
海伦司,一家坐落于核心商圈之外的10元连锁小酒馆,却跑赢了胡桃里等一众音乐餐厅场所,也扛住了奈雪的茶、星巴克等跨界卖酒行为的打击,抢先登陆港股,成为小酒馆第一股。
据悉,海伦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锁小酒馆,年营收超8亿元。
截至2023年7月末,公司官网披露门店共计739家(含未开业)。
海伦司究竟做对了什么?
海伦司冲向“小酒馆第一股”9月10日,连锁酒馆海伦司以“9869”为股票代码登陆港股上市,叩响国内“小酒馆第一股”大门。
其创始人徐炳忠,一跃晋级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名单之列。
海伦司创立于2009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锁小酒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伦司是中国市场中唯一酒馆数量超过100家的连锁酒馆,酒馆数量超过第二名的4倍以上。
海伦司也曾在招股书中写道,2023年,按收入(8.18亿元)计算,海伦司在中国酒管行业排名第一,估计占有1.1%的市场份额。
显而易见,海伦司已经成为了这股小酒馆之风的头部玩家。
胡桃里是大众认知中较早的一批音乐小酒馆,将音乐、美食、美酒、表演融于一体,成为比酒吧更具文化氛围且提供高性价比酒水美食的丰富夜生活形式,现已成为餐饮、酒吧、娱乐业的一道独特风景。
2023年,奈雪的茶推出奈雪酒屋,叫,其主打轻酒精的鸡尾酒,门店装修等,采用较为少女、梦幻的风格,覆盖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福州等城市;
2023年,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在新开的门店中,融合了酒吧的功能,设有酒吧吧台,有数十款啤酒和现做鸡尾酒;
凑凑也紧跟老乡鸡的节奏,推出湊湊火锅·小酒馆,将北京的全国首店改造成了“火锅+酒”模式,中午卖火锅、下午卖奶茶、晚上卖酒,切全时段餐饮;
和府捞面也正式推出旗下全新子品牌小面小酒。
2023年6月,海底捞在北京三里屯低调推出“Hi捞小酒馆”,旨在丰富海底捞的菜单,为顾客提供更多酒水品类。
Hi捞小酒馆客单价并不高,也出售9.9元鸡尾酒,这一低价举动被指直接和海伦司公开叫板。
……
在“强敌”围攻下,拿下第一股的海伦司并没有走到这条道路的终点,而是出现在新的起点匍匐,守护好这一方天地,它要面对的跨界玩家并不少。
这是因为小酒馆的未来商业前景让人十分着迷。
海伦司的招股书显示,我国酒馆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至1839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3年末,中国约有3.5万家酒馆,其中95%为独立酒馆,包括海伦司在内的前五大酒馆品牌,市占率仅为2.2%。
退伍老兵开酒馆上市前只融一轮
海伦司低调上市,掀起巨浪,而更让人着迷的是两则关于海伦司幕后创始人的故事。
1974年,一个叫徐炳忠的男婴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市箭竹溪,此后开展了多年的“折腾”生涯。
据坊间资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徐炳忠后来选择入伍从军为自己谋出路,选择了侦查兵。
结束军旅生活后,他将在部队学习的技能转化为生存技能,当上了保安,这一干就是3年。
徐炳忠不愿意自己的人生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他不断地琢磨着新的生意机会。
他问朋友自己可以做什么,朋友提议道开个酒吧。
2004年,徐炳忠在山西平遥开了一家酒馆。
靠着平遥古城的外来游客,徐炳忠将酒吧生意开展得顺风顺水。
第二年,徐炳忠打算扩店。
他背包走过很多像平遥一样的风景旅游地,如桂林、大理、丽江等等,他以为自己能够再复制平遥酒吧的传奇,却被各地的租金压弯了腰。
刚刚起步的生意,他实在拿不出二三十万-i租金中。
辗转多地,他来到了老挝。
据说,他只花了不到6000美金租下一个店铺。
这个店铺地理位置也不错,对面就是一家英国人开的餐厅。
2009年,徐炳忠回国,在北京五道口开了第一家海伦司小酒店,拉开了海伦司帝国序幕。
海伦司主要做年轻人的生意,打低价策略。
以海伦司销售的百威啤酒为例,售价9.8元一瓶,比同行低35%-67%。
在海伦司酒吧里,没有最低消费,客人来店喝酒,只有简单的酒水零售关系。
一个花一瓶酒的钱就能在这坐着和朋友聊天,一个以提供免费场地为噱头只靠酒水来挣钱。
2023年3月,海伦司递交招股书。
同年9月,海伦司上市。
在递交招股书前1个月,从未与资本接触过的海伦司开放了唯一一轮融资窗口。
2月,海伦司宣布完成3300万美元融资,黑蚁资本领投、中金公司跟投的约3300万美元融资。
根据招股书,IPO前,黑蚁资本持股2.16%,中金则持有0.14%。
据悉,早在2023年,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就与徐炳忠接触过。
第一次见面时,徐炳忠就直言道,“你是我见的第一个投资人,交个朋友,但是在上市之前我们不需要融资。”
后来,可能是两人互相认同,也可能是海伦司为了冲击更大的市场,才有了2月份的融资合作。
低价+氛围感=海伦司
微醺迷人,而辅助夜生活的微醺足以让年轻人沉浸。
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消费场所的服务市场增加等,夜经济发展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并在2023年突破30万亿元。
而截至2023Q1,海伦司旗下拥有372家直营门店,截至2023年7月末,公司官网披露门店共计739家(含未开业),2023年底全国门店扩张至2200家。
海伦司是如何在一众玩家中脱颖而出的呢?
第一,低价。
徐炳忠踏遍万水千山一直在寻找的是低租金店铺。
海伦司的第一家国内店铺落地于五道口附近,距离核心商圈500米之外,远离人流。
当时,核心商圈一年的租金约为200万元,而同样的面积大小,海伦司只花费了1/10的价格在核心商圈附近租到了。
在低价选址之外,店铺内酒的价格也不贵,海伦司一度为网友戏称为10元小酒馆。
门店内,海伦司自有品牌精酿7.8元/瓶,而标品百威、科罗娜、1664也才是9.8元/瓶。
与海伦司业态较为相近的酒馆,价格至少是前者的2-3倍。
这样的低价完美切中了大学生、刚刚毕业的打工人。
这群人渴望舒适的环境放松,而又囊中羞涩,10元一瓶的小酒能够让他们毫无负担感地消费。
在海伦司的主要目标客户中,18-28岁的年轻人群占56.68%。
第二,氛围感。
酒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带有强烈的社交属性。
在招股书中,海伦司认为自己是“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
因为起家在东南亚,在装修风格上,海伦司统一采用东南亚艺术元素和中国少数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让用户沉浸式体验放松的乐趣。
海伦司的场馆音乐也非常有特色。
在酒馆内,海伦司没有传统酒馆的DJ、驻唱等人员,但海伦司能够根据时间、空间、人数等因素来调整音乐。
这项技能已经海伦司标准化了,可以复制到多家店铺。
黑蚁资本何愚也曾在采访中评价称,海伦司为用户提供了真正的自由放松、毫无门槛的普世性社交空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就是品牌最大的护城河。
相对激进的扩张计划之后,海伦斯能否支撑起整个市场的运作?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大家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