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加盟资讯

疯狂抄手里的芹菜 夜雨丨陈利民:鲜抄手的味道

夜雨丨陈利民:鲜抄手的味道…

夜雨丨陈利民:鲜抄手的味道

疯狂抄手里的芹菜 夜雨丨陈利民:鲜抄手的味道

鲜抄手的味道

陈利民

南方人叫抄手,北方人叫馄饨,如今都是寻常百姓习以为常的食物。据说四川著名的龙抄手,相传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成都商人张光武与朋友合伙开饮食店,在浓花茶园议事,取“浓”字之谐音为“龙”,冠于抄手名前;而馄饨,据宋代文人程大昌在《演繁露》记载:“世言馄饨,是虏中浑沌氏为之。”

在小时候,我家里每逢喜事母亲必定亲自包一次抄手。

那时候,物质匮乏,生活艰苦,包抄手的馅,肉少菜多。母亲心灵手巧,变化多端,肉馅配料有青酸菜的、紫蕨菜的、大白菜的、咸冬菜的、香芹菜的等等。她把包好的、轮廓分明的抄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铺着干净白纱布的木桌上,笑容可掬地对我说:“你看它们老实的样子,就像生气的小朋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所以呀这就叫抄手。”

我瞧它们翘起薄薄的皮子,如同小鸟展翅飞翔。

母亲包的抄手食之味美,爱意亲切。除了食材新鲜,现买现做,其次就是提前熬好的配料骨头高汤。在头天夜里,她以微火将骨头汤慢炖三至四个小时,直到汤色呈现白白的、浓浓的、香香的,再加少许的枸杞。这样,抄手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喝汤也味道纯厚。

“多吃点,吃饱点。你正在长个头。”而今,我回想母亲的话,禁不住潸然泪下。

其实,我属重口味,因此更偏爱麻辣的红油抄手。在江北九街有一家老字号的“张抄手”,几乎二十四小时营业,我经常深夜光顾。那里的抄手馅大,汤鲜,辣椒香。我每次狼吞虎咽地吃完之后,还虔诚地、一口一口地捧着青花大碗,把油油的麻辣汤喝得一干二净,额头热汗直流,五脏六腑爽快地燃烧起来。

广东人吃任何东西仿佛都离不开海鲜,包括抄手也不列外。有一年,我去珠海旅游,中午在一家小食店要了一碗抄手,奇怪的是当地人叫抄手为“云吞”,似乎大有吞云吐雾之气概;更奇怪的是老板将抄手端上来,我才发现汤里配有虾米和紫菜。我先喝了一口汤,味道的确独特,啧啧称奇。

上海阿拉不仅斯文小资,而且吃东西如猫舔食。有一次,我去上海出差,在淮海路一家餐馆吃抄手,对面几位上海阿拉器宇轩昂,高声喧哗。但他们要的抄手食量,还不敌我一人。难怪,余秋雨先生在《上海人》一文中说:“不管东西南北,几乎各地对上海人没有太好的评价。精于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骄傲排外……实际上海究竟有多少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这应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梁实秋先生在《煎馄饨》一文中,写过吃馄饨:“馄饨的皮子薄,馅极少,勉强可以吃出其中有一点肉。但是佐料不少,葱花、芫荽、虾皮、冬菜、酱油、醋、麻油,最后撒上竹节筒里装着的黑胡椒粉。”

而周作人先生在《馄饨担》一文中也写道北方如何卖馄饨。他说,北方馄饨大多在社戏热闹之际,由小贩挑担子穿梭于戏迷之间。他描写小贩的担子:“馄饨担要那么与众不同,于必要的缸灶水桶之外加上那些抽屉,朱漆描画,像是新娘嫁妆似的……”

由此可见,抄手也好,馄饨也罢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普片常见,风味独特,雅俗共赏。

我认为,任何食物甘美鲜甜,达于极致,即使实属天下之最,都倾注了人对食物的情感。我的母亲已去世三年。如今,我回味她包的抄手,与其它抄手截然不同,其味之鲜,其情之浓,就如同一根细长的、坚韧的银丝线,一直牵动我今生今世的心。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王 成

抄手基础,鸳鸯基础,鸳鸯抄手就不基础

“鸳鸯!”下午6点,静悄悄的华油巷口一家茶楼稀了条缝子,见无人应答,那颗脑袋往左探了探。

他要寻的,是隔壁老字号燕岗鸳鸯抄手的老板 。这家位于51号院的铺头看起来小小的,似乎只塞得下灶台和老板本人。

红色的雨棚被经年的雨水冲刷得有些污糟,散漫地支向街沿,两张简易桌配蓝色塑料凳就是它唯一的堂食区。

见灶台后没有动静,闲坐一旁的大姐踱步过去,“喊你鸳鸯还不对了嗦,你不是卖鸳鸯的吗?”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足以唤醒川渝男子的“求生欲”。

起身时,还是缓慢懒散的,炉膛烧旺的瞬间,在水雾缭绕的背景中,他眯着眼,又变成了那位拥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鸳鸯抄手师傅

鸳鸯抄手,是来自峨眉燕岗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它诞生在成昆铁路旁,最初是铁路职工的最爱,后来慢慢变成承载着铁路记忆的美食标签。

所谓鸳鸯,并非像火锅那样将清红汤以“太极八卦”造型强硬分开,而是将两种完全不同的美食——抄手、红薯粉混合成一碗 ,吃法有点类似于将馄饨与面合二为一的扬州饺面。

虽不知它是如何诞生的,但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这种装怪又迷人吃法真不失为一种伟大的发明

成都的华油巷是一条蜿蜒在李家沱片区的小巷,与它接头的是华油路,顺着路口往外走走,便是车辆川流不息的府青路高架。

老字号燕岗鸳鸯抄手扎在十字路口,像颗小草 ,稍不注意,就被周遭盖了过去,但在美食丛林觅食的“猎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情报来自峨眉土著小范 ,她很少和人分享这家店,“怕火了,要排队” 。最初找到它,也是歪打正着,盘算着和朋友约了驷马桥的一家“鸳鸯”,下班特地过去竟然吃了闭门羹。

问了小范才知道,华油巷这边也有一家,开到晚上9点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转站到此,天气闷热,蚊子裹在脚下挥之不去,好在太阳落山了,坐在路边,一边望着即将暗下去的天空,一边在飞驰的电瓶车流中偶得一丝凉风。

站在灶台后的人大概也难忍暑气,向陌生的客人递来了两根绿豆冰棍 ,和朋友接过撕开,又走向铺子一侧的豆浆桶打上两杯免费饮料,晚市时间,桶里装的是酸梅汤

瞥过灶台时,水正烧开,在锅里咕噜噜翻滚,清澈中泛着一点黄,那是一种独属于面食的颜色,空气中也弥漫着熟悉的味道。

只见他,在狭窄的厨房里转身,端来一盒抄手,个头不大,却很饱满 ,整整齐齐码在一起,一抓一甩,抄手一个接一个跳入水中,迅速泛起涟漪。

还没看明白抄手下锅的过程,锅里已经又架起了不锈钢篓子 ,顺势望去,不知何时,僵硬的红薯粉已经乖乖呆在里面了,只等精准的火候将之驯化得劲道弹牙。

除了招牌鸳鸯,我们还点了一份海味米线拼抄手和夏季限定凉面 。同行的朋友和我是初中同学,二十年前,我们常在学校的食堂里点这种味道。

在螺蛳粉和滇味米线还未如今天般大行其道的时候,散发着奇怪味道的海味、怪味系列在学校里似乎开启了初代味觉猎奇体验,很是畅销。

巧合的是,在这家简陋的小店里菜单却被郑重其事对待 ,老板为之做了个灯箱,海味抄手排序仅次于招牌鸳鸯,往下看,还有海味米线。

既然红汤可以做鸳鸯,不妨将请老板将米线、抄手二合一,来个海味版“鸳鸯”

抄手和粉被妥善安顿,厨房里奔忙的身影也没停下,转头三只白色大碗落在锅边,料也不知道是几时打好的,一只中散着几撮白色、黄色的调料,一只中全是葱花,中间的大碗中则淋了小半碗红油。

大勺一挥,首先调的,是汤汁,当滚烫冲入,三只相同的碗瞬间有了不同的灵魂。又是一个转身,浇头已沉入碗中。

第一口尝的,必然是鸳鸯

小号版抄手被汁水浸润得恰到好处,皮薄馅足,纵使下锅煮了些许时间,依然紧密包裹,没有破皮的抄手,吃起来有一种层次感。

先是外皮的爽滑,再是内馅的满足,老板将肉处理得很细腻,吃起来非常融合。

粉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彭州的合折,它不是绝对的酸辣粉,但有一种特别的古早味 ,那是属于一半红油一半滚烫的清汤冲合而成的鲜美,再加上烟熏笋子烧牛肉、葱花、花椒以及汁水满满的芹菜粒。

让人忍不住在吃抄手、嗦粉的时候,重提年轻时代吃烫洋芋片片喝底料的勇气,狠狠嘬了几口硬核汤汁

至于海味的汤 ,那就喝得更加理所当然了,一夹米线三口汤,吃一个海味抄手,再捞起藏匿在其中的海带、高笋,鲜美浓郁中,有种阔别已久的惊艳。

他家的凉面也很好吃, 最特别的点在于酸和甜控制得恰到好处 ,辣味从一而终,而且特别入味,不存在面僵面硬的情况。本以为会吃不完,哪知道几筷子就终结了一整碗。

就在我大呼好吃的同时,朋友看着碗里的鸳鸯所剩无几又找老板煮了一份,并嘱咐多来点粉,抄手少一点都行。

有一说一,他家的量确实不大,胜在口味。但第二份鸳鸯端上来时,明显感觉到老板的偏爱,抄手还是那个抄手,粉多了一倍

最终,两个人胀完四碗,一粒葱花都不剩。

老字号燕岗鸳鸯抄手(51号院店)

成华区华油路51号院

⏰ 07:00-21:00(超长待机)

附议一个网友许愿:

老板,勤快一点,别开垮了。

● ● ●

编辑 丨牙尖儿

图源 丨牙尖儿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相关问答

抄手有哪些馅,什么馅儿的抄手好吃?-九州醉餐饮网

抄手有哪些馅,什么馅儿的抄手好吃?抄手有哪些馅,什么馅儿的抄手好吃?抄手有哪些馅,什么馅儿的抄手好吃?关于抄手有哪些馅,什么馅儿的抄手好吃?的7条回复最...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