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杭州拱墅区漫展的详细信息
【杭州Dimension Comic dream次元の震梦】
开始时间:2014年7月05日 周六 09:00
结束时间:2014年7月06日 周日 17:00
地点: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路
主要活动 Dimension Comic dream宅舞萌战(奖金赛)、进击的伪娘(奖金赛)、萌杀女仆(奖金赛)、剑三任务大作战、疯狂人品金蛋、砸西瓜大赛、吃货争霸、大FFF团基情告白、妹子佛罗蜜、舞台LIVE表演,各种COS游场/摄影黑摄汇更多游戏宅男腐女挑战基友对决!
门票30米
摊位招募:妆娘摊免费申请(1桌配置)
【2014杭州家庭教师ONLY Bate1.0】
开始时间:2014年7月20日 周日 12:00
结束时间:2014年7月20日 周日 17:15
地点: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1155号(杭州祥和北星酒店,杭州汽车北站对面)
主办:微笑动漫社,摊主招募中~~
摊主群: ,寄售或者询问请加q
观众交流群:
预售票定价:¥25 现场票定价:¥30
预售票淘宝网链接:
实体店:御宅坊(杭州市建国中路264号,附近公交站:菜市桥站)
现场票需要到现场排队购票。预售票直接进场。
6月10日更新信息:
实体店也在贩卖门票了!在御宅坊哦。地址:建国中路264号。
6月4日更新信息:
购买预售票得到“E”代金券的童鞋注意啦。沢田纲吉主题香水是限量的。27ml的当天有15份。3ml的当天有30份。
5月25日更新信息:
NPC招募已经完成,谢谢大家的支持^_^
会场提供空调和水,关于寄存小伙伴们可以找摊主。主办方会和摊主沟通好的。祝大家玩得愉快~
【杭州 Slash Only 01】
开始时间:2014年8月03日 周日 10:10
结束时间:2014年8月03日 周日 16:00
地点:杭州拱墅区上塘路通信大厦
茶都SO信息缓慢更新中,微博:【@杭州Slash_Only】
【展会】SLASH ONLY 01 杭州欧美向同人交流展
【主办】硬盘系茶都联盟
【宣传绘制】VANE
【场地】杭州拱墅区通信大厦
【时间】2014年8月3日 周日
【限定】欧美向主题相关
【内容】同人相关贩售、FANVID播放、互动活动等
【募集】NPC、摊主、FANVID等
【信息】摊主及NPC交流群:
杭州第九届comic me同人展
开始时间:2014年8月23日 周六 09:00
结束时间:2014年8月24日 周日 16:00
地点:拱墅区上塘路329号杭州海外海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一些网址和Q怕和谐所以删掉了,如果需要请追问~
宅男宅女用英语怎么说?越详细越好
宅男:indoorsman,宅女:indoorswoman。
词汇理解:
1、indoors
英 [ˌɪnˈdɔ:z] 美 [ˌɪnˈdɔ:rz]
adv.在屋里;在室内,在户内。
2、man
英 [mæn] 美 [mæn]
n.男人;人类;男子汉;雇工。
3、woman
英 [ˈwʊmən] 美 [ˈwʊmən]
n.女人,妇女;成年女子;女拥人或女下属。
在屋里的男人=宅男,在屋里的女人=宅女。
例句:
1.I may not know baseball scores, but as an avid indoorsman, I've been highly regarded for my skill at video games and computer programming.
我可能对棒球比赛结果不太了解,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宅男”,我在视频游戏和电脑程序方面的技能可是一直备受推崇的。
2.I am trying to convince an indoorswoman to attend a local high school footballgame with me.
我正在试图说服一个“宅女”跟我一起去看本地高中的足球赛。
扩展资料:
英文中indoorsman与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男”原义上较为接近。坊间流传可将homeboy或geek、nerd视为“宅男”的英译,但实际并非如此。
1.homeboy是英文地区称呼同乡、老友以及同阶层或同组织的人时所用的俚语,仅有部分中文地区大众娱乐媒体和某些艺人及其追随者将其误以为“宅男”。
2.geek在中文地区通常直接音译为“极客”或“奇客”,原是英文地区一般大众对黑客的贬称,后来常指一些能力强悍的计算机互联网从业者或科技爱好者,从族群特征上来看可视为御宅族当中的一个细分类别。
3.nerd通常可译作“书呆子”,主要的特征是呆板、教条,其他方面与geek类似,同样不适合作用于翻译“宅男”。
1500左右的卧室套门,买什么牌子?性价比高?想买实木复合的。最好带上锁具这个价位。
御宅坊实木门,做实木烤漆的,油漆工艺都很到位,1500左右的价格可以买到纯实木门,这种材质的门紧次于原木门,纯实木门没有任何密度板,面层是做的天然饰面板材,御宅坊实木门做工即不贴皮也不贴纸,是先进的实木门领先者!
OTAKU御宅族是什么?
御宅=OTAKU(),已经是日本动画狂热者的代名词。
在海外,被称为御宅族的人通常是指不论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远超一般坊间ACG(Anime、Comic、Game的简称)迷的狂热份子,可算是ACG迷中的精英。而事实上这群御宅族的确在青年文化界中占了很重的位置,你随便走到那一间青年杂志的编辑部乱抓一个编辑都很可是是御宅族的一份子。以香港来说,套年初水木一郎和堀江美都子到香港开演唱会为例,当笔者友人看完全场的观众(由于宣传极为不足,所以到场的差不多都是消息灵通的御宅族)后开玩笑一句:『假如一个炸弹落下来下星期全香港就没有青年书出!』,可见御宅族是如何”占领”香港青年文化界。
在日本御宅的势力就更是惊人,当今日本的第一线漫动画人十个有七个都是御宅族,例如九十年代的代表动画公司GAINAX的创立者之一冈田斗司夫就是公认的御宅王(OTAKING),而公司的成员亦是以御宅族组成,而漫画界近日大红大紫的赤松健和藤泽亨也是一非常典型的御宅族。虽然不至于”占领”当今日本ACG界,但其影响力之惊人却绝对不能忽视。
虽然御宅族在日本的势力和影响力相当惊人,但在日本OTAKU这三个字却是禁忌,日本人一听到御宅就会脸色大变,鸡飞狗跳的跑开,就连洪水猛兽都没有那么可怕。就算是御宅族之间,除了极少数已公认为御宅族的人(如冈田斗司夫)之外大家都尽可能避免以御宅之名互相称呼,搞得御宅族像是什么秘密结社的社员又或者邪教门徒一样。
大部份人(包括冈田斗司夫在内),都以为御宅族名声会这么差是因为八九年在日本发生的宫崎事件(注),但原因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不这么以为。
个人推论,宫崎事件只不过是日本社会对御宅族的排斥行为的一个借口,真正问题在于日本的民族性:单一价值观、群体排他性和胜者正确论。这三种日本人出名的民族劣根性正是使御宅族恶名远播、不见天日的元凶。
由于这篇文章不是八股式的大学论文,所以笔者不会在这里引经据典写一大堆你不懂笔者也不懂的数字和资料来引证一些论点,而是从漫动画本身、甚至是一些日本电视剧集常见的内容来去作例。
单一价值观:非黑即白的的世界
虽说日本国内也有极少数民族,但本质而言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同样地,日本亦是一个单一价值观的国家,也就是说,极大部份日本人的想法和思考模式都是大同小异。以足球漫画<Captain翼>为例,差不多故事中所有足球员的踢球哲学都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说没有一套对等的哲学(即是两个哲学都是对,而不是非黑即白)是和翼他们相信的哲学共同存在,那就是单一价值观的好例子。
你或者会说:『每个人都是单一价值观的吧,那有一个人会有两套价值观?』没错,除了精神分裂病患和政客之外,一般人的确只有一种价值观,但日本人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承认有另外的价值观存在,看看外国,美国不但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各种各样价值观的人都有,由早年的Bebop乐手到达达主义再到嬉皮士,甚至现在仍然在欧美活跃着、驾着哈利电单车四处跑的地狱天使等,他们虽然不被社会大众认同,但社会却不会排斥他们,让他们有生存的空间,原因是美国『虽不认同,但要容忍』的的立国原则和相对而言较为广阔的容忍度(当然任何事也有例外,这里所指的是一般性而言),就算不认同对方的价值观,但却要容忍对方的价值观,并保护对方有不同价值观的自由。所以虽然美国史上曾爆发无数的种族问题(种族问题基本上和价值问题密不可分,但这是另一个论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但最后都是少数的族类得胜而不是大众消灭少数,而民主的基本正是如此:不单维护大多数的利益,也要保障小数人的权利。
不好,离题了。
简言之,就是日本人没有容忍和自已不同的价值观的气量,在这里,单一价值观是指:除了自已所信的观值观之外不容其它价值观存在,即使这种价值观对他们完全没影响。而御宅族正是拥有和一般日本人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小众。日本人完全无法理解、也不打算理解这群人为何会对一些小孩子玩意(别以为日本是ACG大国国民就会有一个较正面的态度去看这些所谓的”次文化”,其实大部份日本人仍视ACG为给小孩子的玩意,登不了大雅之堂)会如此着迷并大加研究,并对这群小数族群加以敌视。
而从单一价值观引申到群体排他性,表面看来这两种东西好象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这两种价值观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群体排他性:非友即敌的心态
至于群体排他性则一向是日本人的『名物』,公认为群体性极重的日本人,小至学生社团,大至公司部门,差不多每个日本人都必需有一个地方让他们立足,为这个地方而努力,而同一组织中的人必需有着同一理念和同一价值观,而日本人认为这样才叫做『团结』,才算得上是『同伴』。我们再看看漫画,差不多九成漫画的主角身边都有一群同伴,这些同伴可能个性各异,但他们却有着同一理念、同一价值观,而不同理念的人是不可能当同伴的。
群体说过了,那排外又怎么一回事呢?在上段谈过有关单一价值观,而那就是排外之源。再次引<Captain翼>为例,在故事中除了主角们所信奉的踢足球理念之外就没有其它对等的理念,而所有拥有共同踢球理念的朋友就算是不同国家但一定会是朋友,这种以主角大空翼的足球理念为中心的”虚拟组织”,其成员不但在球场外必成好友而且在球场内亦踢得非常”君子”,没有为胜利斗个你死我亡的情况出现。但不在这个”虚拟组织”中的人呢?他们先是看不起翼所信奉的理念,再而挑战,最后不是败得惨兮兮的就是给翼”感化”(但实际上仍是必需打败对手才能感化,那就是说:胜者的理论就是正确的,有关胜者正确论下文会详论),加入这个组织,从来没有一个角色是有着和翼不同的理念(更别说是相反了)而可以由始至终都和翼保持一个对等的关系,因为翼是主角,接受他的理念就等于附属于他,那可以和翼平起平坐?
<Captain翼>的例子可以说明日本人那种群体排外论的特质:自已和信奉的理念不一定是自已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很可能是某个大人物所信奉的理念,但人云亦云、诉诸权威地认为正确,对于别人不认为正确又或者认同其它的理念就视之为敌,一就是”感化”让对方相信自已的理念,不就是赶尽杀绝。谈到这里各位就可以理解到御宅族为何会在日本饱受逼害的因由了吧?GAINAX的名作<OTAKU的录像带>其中一幕是主角的上司晚上带着女人花天酒地,但身为主角的御宅们却坐在电影院前通霄等看<超时空要塞>电影版!主角的上司对主角做的事冷嘲热讽,他认为下班后除了花天酒地之外其它一切都是不对的,但他没兴趣去感化,也没本事消灭,所以只好以冷嘲热讽来攻击。
最要命的是由于御宅们是小众,没有反击的能力,但加害者却以为他们占有优势不是因为人多势众而是因为拥有真理,而对方不敌是因为他们是错,而这就是胜者正确论。
胜者正确论:颠黑倒白的歪理
其实有念历史的朋友对于日本人这种胜者正确论应该会相当清楚:二次大战日军侵略亚洲,其中一项理论是:日本人是亚洲最优秀的民族,理所当然的成为亚洲的主宰,而亚洲各国打不过日本是因为他们是三等民族,日本人的胜利不是因为船坚炮利,而是因为日本人团结而优秀。在中途岛之战之前甚至有不少日本人以为美国不足为惧是因为美国国民没日本人般团结,而日本人是天皇之子民.那可能会败给个人主义的番邦外族美国?
到了战后,由于日本是完全的败给美国,所以对于美国有一种崇拜情意结,认为美国一切都是好的、正确的,日本一切都是差的,不对的,在这种崇美情意结之下日本完全接纳美国文化,对于美国政府亦自然是不可能说个”不”字。反观,对亚洲各国日本一直都不承认败给他们,以日本那种胜者正确论的逻辑解释:日本打赢他们那就是日本是正确的,为何正确的要听错误的人所发出的要求?
其实这种想法非常荒谬,信念正确与否岂能以力量的形式来决定?借<浪客剑心>中绯川剑心的说法就是:『假如你(明神弥彦)认为胜利者就是正确,那岂不是和志志雄一样?我们(剑心对志志雄)胜利并不是因为我们正确,而只不过是因为时代选择了我们。』而银英传的杨威利就说得更直接:『没有比把才能、技术及人格完全混为一谈更傻的事了。把胜利的原因完全归功于道德的优越,简直就是可笑到家了。』简言之,就是胜利和拥有真理与否、道德高下完全无关。再用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福星小子>中龙之介和弁天决定谁较有女人味,但方法却是打一场交!谁打胜谁就有女人味,听起来很可笑吧?女人味和打交厉害有什么关系?但细想,这不就是胜者正确论的变种吗?
由一国之表现引申到社会之间的问题,御宅族人少力弱,各自为战,加上没有危机意识和社会意识极为不足,根本不是掌握传媒公器的卫道之士的对手,卫道之士以为御宅族不敌是因为真理在他们手中,特别是宫崎事件给了卫道之士一个最大武器,攻击、中伤更加肆无忌惮,而一向没有自主性思考、爱跟风的大众受到传媒影响也自然以为御宅族是一群阴暗的、反社会的、极危险的族群。
不见天日的御宅们
恶评一旦建立,要日本人改变心目中御宅族的不良形像就比登天更难,而西方传媒(如Newsweek)在受到日本传媒的影响下作出了对御宅极差的理解和评论,日本传媒反过来利用这些评论来攻击御宅族,使御宅族更不见天日了。虽然冈田斗司夫等人努力去改变一般人心目中的恶劣形像,但就连御宅自已都给传媒攻势下认同(或者说是屈服比较正确)御宅的负面形像,那又怎能去改变石头般的日本人成见?
就算是海外也有不少人认同日本一般人心目中的御宅形像,如香港的御宅界虽然清楚御宅所代表的意思,亦不怕对外自称御宅,但对一般大众和一般ACG迷来说,御宅不是和日本的那套一样的”解释”,就是单单以为御宅族就是ACG迷,其无知的程度、思考力之不足和判断力之低下实在令人失笑。
地下化的名称、地上化的影响
虽然御宅的名字已成为一个极为负面的代号,但这不等于御宅就从此消失,如开始时所说,事上御宅们已经静悄悄的入侵当今青年文化界的核心,而御宅文化便成为新一代ACG 界的一个重要流派,虽然他们仍各自为战,但御宅文化已经成为日本九十年代的重心文化,这是任何人都轻易可见的。
『只要不叫御宅就没问题了吧?』大慨御宅们认为只要不叫御宅那传媒就会不管他们,他们仍继续大干御宅族的事,看起来非常自欺欺人,但事实上日本就正因为”OTAKU”这个字眼不再出现而认为社会已大获主胜。
这算是所谓的”双赢”局面吗?
(注)所谓『宫崎事件』就是指:1988年8月至12月之间,日本崎玉县连续发生三单女童分尸案,而1989年6月在东京再发生一单女童分尸案。1989年7月逮捕凶手宫崎勤,警方在搜查凶手的住所时发现许多动漫画相关资料,以及大量描写性变态与***的漫画、同人色情影带和色情同人志,与及他诱拐女童拍下的变态录像带。而凶手亦坦坦承杀害四名女童并将其分尸,并吃尸体饮人血,还把残尸拍进影带中...后经精神鉴定,证实宫崎勤手分裂性多重人格的倾向。本案在当时可谓震撼全日本,所有媒体都藉这事件大作文章,1997年东京地院宣判宫崎死刑,但现仍上诉中。
宫崎事件件事对御宅最直接的影响是:
1:由于在宫崎勤家中搜出许多动漫画相关资料和大量色情同人志、同人影带和变态色情漫画等,所以媒体便将御宅和宫崎事件拉在一起,将御宅打成为一群反社会的危险人物。
2:日本政府利用这次机会向ACG界大肆攻击,演变成日后以『有害图书运动』为代表的一连串的日本政府整肃、打压ACG界的行动。
3:这一连串以”维护社会善良风气”为名,打压、统一ACG界为实的行动,使由1990年开始日本ACG界进入长达五年的冰河期,直到1995年<EVA>播放后才渐渐复兴。
在这件事上,日本自身也是矛盾重重,因为发生了种种残酷事件而被在日本加以禁止的OTAKU,却经过各种方式向外国(包括中国在内)不遗余力的灌输,这种不是意识形态的侵略又是什么?只不过换了一件好看的外衣八了.我不是要求全面反日,因为日本的漫画里面的确有很多丰富的养分,但希望国人不要盲目,好丑不分的全盘接受就是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喧哗浮燥的社会,人在不知觉间接受了日本人的潜移默化,必将危害到社会,你看不到现在社会的堕落?当然有可能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但不排除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转变的影响.
宅男宅女,是什么意思
“宅男”、“宅女”在中文中有两种不同涵义,褒贬因人而异。
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男”、“宅女”主要指长期足不出户的人,但又混入了许多不同概念。御宅族群体常将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称为“伪宅”。
“宅男”、“宅女”原是称呼不同性别“御宅族”时的连用法,这种用法在中国大陆了解“御宅族”的人当中依然普遍存在,“御宅族”与长期足不出户毫无关系。
涵义
编辑
对于一般大众
一般大众对于作形容词或动词的“宅”通常理解为足不出户,进而所说的“宅男”、“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指范围广泛,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仅为长期足不出户,但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看似生活圈狭小,或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以及一些居家就业者(比如在自家开设网店的人)皆被一般大众划为此类。御宅族群体对此颇为反感,常将大众所说的“宅男”、“宅女”(尤其自称者)称为“伪宅”。[3]
[6]
对于御宅族
御宅族|泉此方
对于了解“御宅族”涵义的人,可将“宅”视作“御宅”的简化,常使用“宅男”、“宅女”或单独一个“宅”字及其衍生出的词汇(比如:宅舞)来指代御宅文化相关事物,在中国大陆御宅族圈内尤为普遍。御宅族通常用于专指热衷且博精于以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尤其是日系ACGN为主的御宅文化体系的族群,也可泛指热衷且博精于某种次文化的族群。[3]
[4]
[7-8]
[9]
[10]
外文
编辑
对于一般大众
英文中indoorsman和indoorswoman与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男”、“宅女”原义上较为接近,但当前英文中这一称呼在概念上与御宅族存在混淆。[11]
坊间流传可将homeboy、homegirl或geek、nerd视为“宅男”、“宅女”的英译,但实际并非如此。
homeboy、homegirl是英文地区称呼同乡、老友、闺蜜以及同阶层或同组织的人时所用的俚语,仅有部分中文地区大众娱乐媒体和某些艺人及其追随者将其误以为“宅男”、“宅女”。[12]
geek在中文地区通常直接音译为“极客”或“奇客”,原是英文地区一般大众对黑客的贬称,后来常指一些能力强悍的计算机互联网从业者或科技爱好者,从族群特征上来看可视为御宅族当中的一个细分类别,有时也将计算机互联网企业或科研机构的高管(比如: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划为此类,总体来说这个词的含义较接近于中文的“技术宅”。[12]
nerd通常可译作“书呆子”,主要的特征是呆板、教条,其他方面与geek类似,同样不适合作用于翻译“宅男”、“宅女”。[12]
对于御宅族
汉英大词典(第3版)第2052页
指代“御宅族”的“宅男”、“宅女”由日文舶来词“御宅”衍生而来,日文汉字写作“御宅”,在日本也常写作“お宅”、平假名的“おたく”、片假名的“オタク”或带有嘲讽、自嘲性质的非正式的书写形式“ヲタク”(常缩短为“ヲタ”,多在网络上见到,因为“オタク”一词被一部分日本人视为歧视用语),罗马音“otaku”使用也很普遍。日文中虽有“オタ女”(罗马音:otaonna)来称呼女性“御宅族”,但并没有男性“御宅族”的专用称呼。日本以外通常直接用罗马音“otaku”、“otaonna”来称呼(尤其是拉丁字母使用地区)。[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1日出版,大连交通大学辞书研究所所长吴光华教授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将“宅男”、“宅女”收录,分别译作“Otaku”、“Otaku girl”,而“Otaku”正是来自于日文中“御宅族”的罗马音“otaku”。[14]
大众
编辑
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男”、“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主要通过日常生活表象来判断,常见标准只是长期足不出户,因此许多本质不同的族群均被划为此类,由此衍生出“宅在家”、“跟家宅着”、“我在家宅了很久”以及“反宅族”等用法。大众媒体所称的“宅男”、“宅女”,实际常是一些“隐蔽青年(家里蹲)”或“NEET(尼特族)”以及一些“SOHO族(居家就业者)”,有时也把“懒人”或“居家男”以及“乖乖女”划为此类,这种划分方式其实既不科学也不严谨。[1]
[6]
隐蔽青年
一名日本隐蔽青年|家里蹲
最常被一般大众认为是“宅男”、“宅女”的人,通常看似长期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流连网络、生活圈狭小、穿着不修边幅、有自闭倾向,符合这一特征的族群以往最常用的称呼为“家里蹲”,部分地区或学术文献中也常称作“隐蔽青年”,一些长期足不出户的“网瘾青少年”(网瘾已于2009年12月被原卫生部疾控局明文否定)也属此类,具有明显贬义,这一族群不出门的主要原因通常是自闭倾向。
套装门中御宅坊怎么样?我听说很多家都在做,反映还不错
建议慎重购买御宅坊,就是个只管收钱的单位御宅坊,送门之前要求付清全款,之后出御宅坊了问题就什么都不管了。相当的没诚信!不出问题还好,出了问题该御宅坊你掉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