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代理及咨询服务提供商「迪赛基业」递表港交所
来源:招股书
来源活报告
数据支持捷利交易宝APP
摘要:迪赛基业于2023年4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房地产代理及谘询服务提供商。2023年收入为2.15亿元,净利润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6%),净利率17.76%。
STLivR获悉,成立源于2001年迪赛基业控股有限公司DiiEiHiC.,L.(以下简称“迪赛基业”)于2023年4月20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曾经在2023年8月30日和2月26日递表,这是该公司第3次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智富。
公司是宁波及苏州一手房地产市场领先及稳固的房地产代理及谘询服务提供商之一。按2023年一手住宅及商业房地产代理服务产生的收益计,公司于宁波及苏州的所有房地产代理中排名第二及第五,分别占市场份额的4.8%及0.4%。
公司的服务可分为两个分部,于一手房地产市场提供:
房地产代理服务:主要包括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中代表彼等向潜在购房者宣传及销售物业,
房地产谘询服务:主要包括(i)物业可行性分析,以于发展前阶段评估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及(ii)于项目发展及销售阶段的物业发展及销售规划。。
截至2023年、2023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房地产代理服务的收益占公司的总收益的94.4%、89.6%及86.7%。
公司于一手房地产市场提供定制化房地产代理及谘询服务。作为公司的房地产代理服务的一部分,公司利用公司的经验及业务网络,通过与潜在购房者直接联系,协助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及宣传其住宅及商业物业。公司亦提供房地产谘询服务以就房地产项目各个方面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建议,包括宏观经济市况分析、评估潜在投资回报、制定物业发展、定价以及销售及营销策略。
来源:招股书
投资亮点
.公司为植根于宁波及苏州的一手房地产市场领先的房地产代理与谘询服务提
供商之一
.公司已与中国及香港顶级房地产开发商建立稳定的关系
.公司于一手房地产市场提供定制化房地产代理及谘询服务
.公司的卓越销售能力使公司得以提供优质服务及
.公司拥有一支饶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于房地产代理及谘询行业拥有良好的往绩记录。
公司资料:
公司地址: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沧海路1918弄18(1–1)号
香港地址:九龙尖沙咀河内道5号普基商业中心19楼1904室
财务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85亿元、2.06亿元、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4%;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0.12亿元、0.36亿元、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6%;
净利率分别约为6.65%、17.40%、17.76%,年复合增长率为63.45%。
来源:活报告
公司收入、净利润和净利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净利率年复合增长率为63.45%难能可贵;
应收0.9亿、账上现金0.5亿、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0.5亿、流动负债1.3亿、资本负债率12.4%。
行业前景
中国一手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价值
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及规模,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快。一手住宅物业的总交易价值自2016年的人民币9.9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人民币16.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5%。展望未来,一手住宅物业的总交易价值将以较温和的速度增长,2023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于2026年的价值将达人民币17.3万亿元。
中国一手房地产市场的房地产代理行业就一手住宅物业交易产生的总收益由2016年的人民币68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9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收益预期于未来五年以复合年增长率2.2%增长,于2026年达人民币1,024亿元。
房地产代理行业的一手商业物业交易的市场规模由人民币316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0.6%。预期于2026年将增至人民币451亿元,2023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
来源:招股书
行业地位
宁波及苏州的房地产代理行业相对分散,于2023年12月31日,宁波有逾100个营运商及于苏州有逾150个营运商。于2023年,宁波及苏州五大房地产代理于一手住宅及商业房地产代理业务产生的总收益约为人民币597.4百万元及人民币404.4百万元,分别占总市场份额18.4%及8.5%。公司于宁波及苏州所有房地产代理中名列第二及第五,占市场份额分别为4.8%及0.4%。
下表列载于2023年就于宁波提供一手住宅及商业房地产代理服务产生的收益计的宁波房地产代理行业的五大营运商:
来源:招股书
下表列载于2023年就于苏州提供一手住宅及商业房地产代理服务产生的收益计的苏州房地产代理行业的五大营运商:
来源:招股书
同行业公司IPO对比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对比公司为:方圆生活服务(09978.HK)
方圆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房地产代理服务的公司。该公司经营三个业务分部。房地产代理服务分部从事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网上提供网上物业转介和代理服务。物业研究及咨询服务分部向物业开发商提供市场宏观经济分析及制订整体项目策略。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主要股东
沙先生及ShYHi被视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招股前沙先生(通过ShYHi)将持有74.6188%股股份。
来源:招股书
管理层情况
沙勇先生,52岁,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彼负责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及监督公司的整体营运。沙先生为控股股东之一、华女士之子及沙女士之父。于中国房地产业拥有逾20年的经验。在创立公司前,为宁波智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任迪赛控股公司的主席兼总经理,宁波迪赛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及主席。完成中共中央党校的经济管理学士学位。
刘玲女士,47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女士负责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及监督公司的日常营运及管理。于中国房地产业拥有约20年的经验。于加盟公司前,出任常州百老汇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出任戴德梁行房地产谘询(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战略总监。出任迪赛控股公司江苏地区的总经理。任苏州迪赛的总经理。任宁波迪赛的总经理。完成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工商管理课程。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取国际房地产硕士学位。
范亚红女士,40岁,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执行董事。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及监察公司日常营运及管理。于中国房地产业拥有逾15年的经验。任迪赛控股公司的销售总监兼副总经理。任宁波迪赛宁波地区的总经理。任迪赛控股公司的副总经理。宁波迪赛宁波地区的总经理。大连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获取香港理工大学的国际房地产硕士学位。
黄绚丽女士,44岁,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彼负责公司的企业财务规划及管理。黄女士于2015年7月加盟公司,于会计及财务业拥有逾20年的经验。国家开放大学(前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会计学士学位。
戴光兆先生,40岁,执行董事。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于2011年1月加盟公司。于中国房地产业拥有逾15年的经验。获取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文凭。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前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上市前融资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中介团队
据捷利交易宝数据统计,迪赛基业中介团队共计9家,其中保荐人共计1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良好;公司律师共计3家,综合项目数据尚可。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尚可。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保荐人承销历史业绩
智富近期保荐的破发率为37.5%;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舆情分析
目前通过企查查网站无法查到迪赛基业控股有限公司的任何负面消息(开曼注册),通过查询其运营主体公司宁波迪赛基业不动产服务有限公司,发现具有如下风险提示:
2个自身风险为民事纠纷;
3个关联风险中,投资的公司宁波悦东菜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民事纠纷1项,沙勇、戴光兆民事纠纷2项;
3个历史风险都为民事纠纷;
2个敏感舆情为高派息和虚假宣传的新闻报道;
57个提示信息中,主要都是作为原告起诉他人,人员变更(法定达标人、实控人、最终受益人、股东、主要人员等)、对外投资变更等提示信息。
整体来看,一家2001年就开始经营的公司,法律诉讼方面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网上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负面舆情。
近期港股IPO市场情况
据捷利交易宝数据统计,近10家上市新股发行总市值均值为89.67亿,其中最大市值为汇通达网络,最小市值为清晰医疗;发行PE均值为38.87倍,PE整体水平偏上;申购人数均值为9974人;超购倍数上,均值为5.13倍左右;基石占比上,目前基石比例均值维持在53.28%,整体来说,基石比例有增长趋势;暗盘及首日收益率上,今年1月以来好坏参半;2月份,新上市的汇通达表现尚可,清晰医疗则一般,乐普生物-B则微涨;3月份初金茂服务首日大跌28.75%,物管类公司依然不受市场看好;瑞尔集团上市首日表现略差,但在3月份即将结束之时,新上三家新股暗盘表现颇为亮眼,其中最大黑马为力高健康生活。
拿着洗车加盟的剧本,O2O上门服务又火了?
上门洗车距离真正成气候还需要时间
撰文/孟会缘
编辑/李觐麟
“去完工资之后,反正我一个月能挣2万多”“属于辛苦钱,但一个月挣个一来万块钱没啥问题”“10个洗车师傅,高峰期一天80单,流水四五千”......正如这些诱惑力十足的业内人士“现身说法”,最近市面上有关上门洗车服务的风又“吹”起来了。
再加上今年出现的几次相关融资事件,如“车靓靓”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万兔洗车”获得天使轮融资、“点点达洗车”完成3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懒精灵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爱车掌门”A轮融资1000万人民币。资本的看好,让上门洗车“复苏”的势头更加明显。
在已经被不少人认定为“伪需求”情况下,O2O上门服务这次能靠洗车加盟“逆袭”吗?
上门洗车,一个再度“复苏”的赛道说起上门洗车,其实不算是个多么新兴的行业。
早在2014年,就有互联网人带着在服装、3C等行业验证成功的O2O经验,并携带着资本来到汽车后市场,准备以洗车这一相对高频且刚需的项目,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颠覆汽后行业的商业逻辑。
在这一次的创业热潮中,多家汽后服务O2O平台相继涌现,并不断获得资本青睐。但随后在2015年资本退潮后,靠补贴烧钱的上门洗车玩家们纷纷遭遇滑铁卢,云洗车、嘀嗒洗车、洗车、小雨洗车、我爱洗车、赶集易洗车等平台或直接倒闭或遇阻转型,无疑表明了这种新型洗车模式的失败结局。
请输入图说
上门洗车重获资本瞩目
随着近年来乘用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的汽车后服务市场再度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也重新获得了资本的瞩目。
据相关报道显示,嘻洗车、吉车侠等上门洗车公司都在强调“高效快捷”,车主“省时省心”,把握“懒人经济”趋势下的车主消费需求。其招商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招募个人投资者或代理商的方式,做轻资产运营的上门洗车服务平台,开启“外卖式”洗车服务。
换句话说,上门洗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一方面宣称将为用户提供更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带来更高效、便捷、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让自身掌握了丰富的用户数据,并借此带来了更多流量变现的机会。
或许是这些说辞打动了资本,今年以来相关融资动态着实不少:“车靓靓”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万兔洗车”获得天使轮融资、“点点达洗车”完成3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懒精灵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爱车掌门”A轮融资1000万人民币。
当然,上门洗车之所以有此“翻红”之势,很难讲其中没有相关从业者“现身说法”,以及上门洗车加盟商们的功劳在里面。从洗车工月入一两万,到相关平台日流水四五千,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度揭秘,为不少人重新树立起了“这的确是一门好生意”的观念。
不过锌刻度也看到,对这个已经被证伪过的行业,仍有大批用户保持着足够警惕的态度:“看似逻辑讲得通,但实际操作成本不低,能不能赚钱真说不准”“运营起来太复杂,人工成本太高,还不如自主洗车房项目”“单次收费四五十,这个价格我不如去洗车店了,还不用担心用水少把车漆刮花了”。
几万元加盟,归来仍是被收割的大怨种?“当然能挣钱啊!”面对市场上的种种疑问,一位洗车设备供应商回答得非常笃定。
在他口中,单次上门洗车服务的物料只需要两三元钱,剩下的就是拉业务所需的成本了,比如去小区、酒店等场所等待拉客,或者寻求与餐厅合作给予对方相应的提成,“根据个人情况一天最多洗15辆左右,哪怕按30元一辆的利润计算,一天收入也有450元,一个月洗25天,就是450*25=11250元了。”
请输入图说
物料成本较低
而根据这位供应商提供的项目内容,有意加入其中者甚至只需要花费3800元就能投身于此,“我们提供全套洗车设备(不含电动车),收到设备后技术老师指导设备安装和使用操作,承诺免费培训洗车(普洗、精洗、打蜡、去污、镀膜等),以及邀请专业团队的老师指导你如何找客户迅速打开市场,还有抓住回头客、搭建网络平台、指导团队组建这些。”
锌刻度发现,除了这种纯卖设备的方式,还有投“重注”的加盟方式。如某上门洗车品牌就表示,减去5万的让利,现在只要7万8千元就可以加盟他们的平台,会给合作者提供洗车设备,也能让其通过平台客户资源实现快速回本。
按照这类平台方的说法,他们通过与小区物业的合作、短信群发、电梯广告、朋友圈广告、附近五公里广告等多种方式,已经触达了相当大一批精准的汽车用户,他们的进单足够保证合作者从中受益,“那群点外卖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尝试并接受这类服务的人,你想想这个市场有多大?”
但在上述乐观看法之外,也有从业者发声表示从事这行并不简单,“你永远都不知道在上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突发状况,被物业赶、设备抛锚、突然下雨这些都是无法预料且不能即时解决的”。最关键的是,有些人还是觉得这种方式收费太贵,“人家觉得你没有店面这些成本嘛,设备看着也比店面简陋一点,那相应的收费就得比店面更少。”
“所以,目前来说上门洗车的接受度不高,距离真正成气候还需要时间。”对于这样的,一位实体洗车店主也非常赞同,“上门洗车很难做延伸,实体店现在几乎都不把这个当作盈利项目来做了,更多是让它起到引流作用,会根据你的换车周期以及用车情况,转化成太阳膜、航空软包、内饰清洗、打蜡封釉这一系列服务。”
另外,洗车店每天都是车主排队等待清洗,客户非常集中,上门洗车则不然,需要洗车工人到不同位置提供服务,在路程中花费的时间让赚钱效率大打折扣,“总的来说,有市场但很小,主要还是卖模式(加盟费)、洗车设备和材料。”
O2O上门服务,风起又歇只因不是“真需求”实际上,不论是正被热议的上门洗车,还是曾经火爆一时的上门美甲、上门按摩等服务,都要归于O2O上门服务的范畴。
对于此类服务,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系老师杜丽勇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服务模式,未来可能改变传统服务行业的经营现状,但如今其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问题,“上门服务不同于卖产品,对很多客户来说,很难接受陌生人上门服务,而服务提供者首要应该解决的就是身份认证问题,线上服务平台应该起到把关作用。”
他还表示上门服务最难以绕开的是标准化问题,“每个服务者的手艺不一样,决定了单笔服务的品质无法得到精准把控,随着未来市场的拓展,平台的投诉量必然有所增加,这也是现在很多平台无法做大的原因,淮安的从业者应该努力提升服务的标准化水平,用良好的口碑促进发展。”
而更关键的点在于,自古都是需求决定市场。“比如家里的电器坏了,你不可能扛着那么大的电器出门找人维修,那就需要专业人员上门,这就是真需求。但美容、美甲这一类的服务,用户家里并不是唯一的服务场景,甚至线下门店可以做得更好,不存在上门的必要性,那就可以说它是伪需求。”有相关从业者告诉锌刻度,这也是此类服务领域近年来发展不瘟不火的根本原因。
请输入图说
洗车并不具备必须上门的唯一性
虽然受不可抗的环境因素影响,加上各行各业的线上化尝试,让不少到店服务有向上门服务方向发展的趋势,不过并不能就此认定其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毕竟,只有当用户的美容、美甲等需求无法在线下场景实现,开始具备唯一性时,此类上门服务才能由“伪需求”顺势成为“真需求”。
典型的例子不仅有以美团、饿了么为榜首的外卖服务,以京东顺丰、四通一达为主流的配送服务,以及以货拉拉、快狗打车为龙头的搬家服务,还有以家政无忧、家洁为代表的家政服务......这些细分服务领域,都因是用户的刚性需求而获得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虽然也有人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比如高端化的上门汽车美容等服务,但服务的升级也意味着价格的同步提档,最终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又何谈借此占据更大的市场呢?
博菱电器IPO申报前夕痛失关键人员,重要供应商关联魅影隐现
导读:业绩持续性的疑虑未了,博菱电器IPO要想顺利通过上市委会议的审核,有关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争议,也恐怕会是其所需要直面的难题。更让人对其上市前景持观望态度的是,2023年其IPO申报前夕一位对其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关键人士突然离职而去。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ki)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何卓蔚@北京
编辑:翟睿@北京
在足足等待了18个月之后,目前,在拟创业板上市排队待审的队伍中,候场最久的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菱电器”)终于即将摆脱上市困难“钉子户”的头衔,迎来其期盼多日的IPO闯关的关键一役。
2023年11月4日,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2023年第77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召开之日,两家拟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现身该场会议,接受上市委员们对其IPO申请是否符合上市标准的拷问与表决。
博菱电器便是这两家获得上会审核之机的企业之一。
作为一家主营厨房小家电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博菱电器主要为国外品牌商提供代工服务,其产品包括食品加工及搅拌机、煎烤器、咖啡机、空气炸锅及烤箱以及其他厨房小家电产品。
此次IPO,博菱电器则计划通过发行不超过4080万股以募集3亿元资金投向“印尼小家电产业园项目一期”、“小家电研发中心建设”等两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自2023年4月便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一路走来,博菱电器IPO之路可谓波折频频。
足足用了500余天时间,博菱电器才从深交所的申报窗口走到上市委会议之门。期间,纵然也曾因其此次IPO资产评估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牵连而暂缓推进上市,一度耽搁了进程,但恐怖对其IPO造成实质性阻碍的还是在于其自身基本面所面临的诸多“瑕疵”和“谜团”。
“在报告期内业绩出现的大幅波动和期后的持续性问题,是博菱电器在IPO前期审核中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之一。”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中介机构人士告诉叩叩财讯。
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博菱电器首次与国内资本市场的接轨。
早在2023年11月,这家由袁琪、袁海忠父女二人实际控制的“家族式”企业便成功登陆新三板。
成立于2007年的博菱电器,多年前,便曾有过辉煌的过往。
据当年其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时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时,在当期营收破7亿的基础上,其扣非净利润便已然破亿。
但之后的几年中,其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皆陷入了持续下滑的怪圈,尤其是毛利率一路的大幅走低,使得博菱电器在2023年当年扣非净利润大幅缩水至1600余万。
2023年,疫情的爆发,似乎成为了博菱电器东山再起的先机。
2023年以来随着海外新冠疫情的蔓延,欧美等国家的人们居家时间增加,对厨房、家居等类型的小家电需求大幅增加。这对于外销占比常年超过97%的博菱电器而言,其业绩的大幅增厚成为了必然。
于是便有了在2023年中,博菱电器那近17亿的营收和再度破亿的扣非净利润。
但时间进入2023年后,随着各国疫情的控制和小家电需求暴增后的回落,博菱电器的盈利实力又被打回原形——即便继续保持了营收的同比增长,但在毛利率继续大幅下滑之下,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近32%。
“对于拟IPO企业而言,最近一期扣非净利润下滑同比超过30%,便进入了业内公认的监管审慎审核红线区域,这一区域虽未达到下滑超过50%般的严重影响IPO审核推进的程度,但同样需要企业进一步拿出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其期后业绩的持续性不存在重大影响。”上述接近监管层的有关机构人士表示。
净利润的大幅波动仅仅是博菱电器盈利持续性难获确定性认可的因素之一,更为关键的是另一个更能直接反映其盈利能力的指标——毛利率,在2016年以来出现的持续性大幅下滑,则不得不让监管层对博菱电器基本面的真实状况审慎以待。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时,博菱电器的毛利率曾高达32.13%,反观2023年,也就是博菱电器此次IPO最为关键的最近一个完整财务年中,其毛利率已经下滑至16.06%,刚好仅剩下2016年时的一半。
业绩持续性的疑虑未了,博菱电器IPO要想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上市委会议的审核,有关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争议,也恐怕会是其所需要直面的难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对拟创业板上市企业是否符合板块属性要求的“三创四新”定位的审核肉眼可见地趋严。
自2023年8月中旬,深交所有关人士明确对外表态正在研究完善创业板“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判断标准后。在多家拟创业板企业纷纷撤回申请的同时,多年获得上会受审的拟上市企业也纷纷倒在了上市委员们给出的不符创业板定性的判决下。
2023年11月3日,就在博菱电器IPO上会受审的前夜,于当日召开的创业板2023年第76次上市委会议上,一家名为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天利信”)的IPO申请遭到了否决,主因便是“未能充分说明其符合‘三创四新’的特征及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详见叩叩财讯相关报道《安天利信IPO“两无一低”引创业板定位合规之嫌!报告期内员工串标违法事件频出,内控有效性或成虚设?》)。
安天利信的前车之鉴,无疑也让即将接受上市委审核的博菱电器IPO前景生出几分寒意。
毕竟,除了对业绩持续性的重点关注,在博菱电器的IPO前期交易所问询中,有关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质疑,曾被深交所至少连续三次在问询函中诘问。
1)IPO申报前夕痛失最核心技术人员低毛利率的博菱电器如何自证“三创四新”?
相比已经上市的同行企业小熊电器(002959.SZ)和北鼎股份(300824.SZ)等拥有自有品牌直接面向C端的知名小家电企业,主营代工的博菱电器显得就寂寂无闻了。
众所周知,大部分代工企业,在没有自有品牌或自有品牌占比较小的前提下,代工的利润基本上皆被品牌商强势压榨。
这对于自有品牌在2023年营收占比仅0.67%的博菱电器来说,也不例外。
多年来,海外企业CiB的采购一直与博菱电器的发展命运戚戚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CiB为德龙下属企业,旗下Ni、MiB是美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市场的知名搅拌机系列品牌。
博菱电器自2012年与CiB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后者的食品加工机、搅拌机等小家电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后,多年来,CiB一直位居博菱电器的第一大客户之位,且至少在自2023年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CiB为博菱电器持续贡献着超50%的当期营收。
CiB的采购计划对博菱电器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经历了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后,2023年博菱电器在营收继续保持增长的前提下,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达32%,这一“异动”的背后,便与CiB的采购生变不无关系。
2023年,由于需求的萎靡,CiB对博菱电器的采购额缩减至9.7亿元,较2023年那11.3亿的采购额减少了13.74%。
尽管在2023年部分大客户的采购额有所增长,但由于收入占比过小并未能够让博菱电器维持此前的收入增速。
与此同时,博菱电器生产经营所需的电机、塑料组件、五金组件等多项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上涨,例如塑料组件、电子元器件2023年的单价增幅分别高达20.64%、15.39%。
2023年,昔日的大客户CiB对博菱电器的采购还在进一步缩减。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前半年,博菱电器对CiB的销售额仅1.79亿,仅不到2023年全年采购额的两成。
或为留住昔日的大客户并提高销售额,博菱电器在2023年原材料大幅上涨之时,不仅“递延”对CiB产品涨价,让自己毛利率从2023年的20.01%大幅下滑至16.06%,更是大幅放宽对CiB的结款信用期限。
博菱电器在其此次IPO申报材料中称,其公司一般给予客户30-90天的信用期。
CiB采用银行转账支付,2023年至2023年10月自货物出口离港后90天内支付全款。2023年11月起自货物出口离港后60天内支付全款。
但时间到了2023年7月后,博菱电器对CiB付款的信用期修改为自货物出口离港后180天内支付全款。
“无论是材料涨价的递延转嫁能力,和期后的付款信用期限的大幅放宽,这背后都比较明确地说了博菱电器对CiB的重视和依赖,也侧面反映出博菱电器在与CiB合作项目中的议价弱势。”来自于沪上一家大型券商的一名资深保荐代表人坦言。
诚然,毛利率逐年被层层压缩至多年不足20%甚至在近两年低至16%左右,对下游大客户依赖尽显议价能力薄弱,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及1%,且近年来业绩迂回波动,这似乎的确与创业板要求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定位形象并不十分贴切。
正如上述所言,在博菱电器IPO接受交易所的前期审核时,曾经历过三轮问询和一次落实审核中心意见,在这四轮来自监管层的反馈建议中,博菱电器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质疑被至少提及了三次,尤其是在最后一轮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中,首当其冲的第一大问题,便是对博菱电器“三创四新”合规性的追问。
专利技术的多少,是拟IPO企业用以证明其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定位的重要指标。
博菱电器也不例外。
据博菱电器IPO招股书显示,截至其最新招股说明书(上会稿)签署日,其拥有的专利多达420项——这一数字表面上看似乎是足以证明其技术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但细究这博菱电器拥有的420项专利背后,其与“三创四新”定位的贴合度却并不乐观。
专利信息显示,博菱电器的确拥有400余项专利,但其中218项为实用新型专利、183项为外观设计专利,而真正体现技术先进性的发明专利仅9项。
需要指出的是,博菱电器目前这仅有的9项发明专利,皆是在2016年8月之前取得。
也就是说在2016年8月之后至今的6年多时间里,博菱电器的研发团队再无一发明专利获得。
更让人对博菱电器在近年来技术研发领域抱观望态度的是,2023年以来,已经不只一位被其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人员离职挂靴而去,其中更包括对其研发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关键人士。
早在2023年底挂牌新三板时,博菱电器曾认定叶岸军、戴芳胜、段秋明、韩伟华、刘新民、全明吉、钟志能等7人为其核心技术人员。
2023年3月钟志能率先以个人原因离职。
2023年3月,也就是在博菱电器即将正式向深交所递交其此次IPO申请的一个月前,全明吉也向博菱电器提出了辞呈。
如果说早前钟志能的离开,或并不会对博菱电器的研发实力造成多大的冲击。那么一年后全明吉在博菱电器IPO前夕的离职,便不得不让人质疑博菱电器研发受创的较大可能性。
纵然对于全明吉的离职,博菱电器解释称是因家庭原因,并称未对企业造成影响,并称内部已有人接替其工作。
但仅一个细节便足以说明全明吉此前在博菱电器中的“关键地位”或难被取代。
在企业的研发团队中,虽然薪水的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员工价值的唯一标准,但该标准却足以彰显其在团队中的地位与稀缺性。
据博菱电器在2023年4月披露的首份IPO招股书(申报稿)显示,金明吉在辞职前的收入,不仅是被博菱电器认定的核心技术人员中的最高收入者,更或是整个博菱电器中,薪酬最高的人。
据上述数据显示,2023年,全明吉的个人从公司领取的年薪为113万,而其他几位被同样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则同期薪酬皆在40万-50万不等,就连分任博菱电器的董事长、总经理的公司实际控制人袁琪、袁海忠父女二人,其当年的薪酬也仅100.7万。
公开信息显示,金明吉于2015年加盟博菱电器,曾负责多个研发项目。
“能获得全公司最高的报酬作为薪资待遇,且在企业服务近6年时间,金明吉对于博菱电器而言,其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也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被代替的人。”上述资深保荐人代表表示,关键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对于以“三创四新”为定位的拟创业板上市企业来说,轻则涉及到对企业研发团队稳定性的质疑,重则将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创新”、“创造”能力的判定,从而可能对IPO造成重大阻碍。
据叩叩财讯获悉,早前有一家一年前便已经通过上市委审核的拟IPO企业,提交证监会注册已经一年有余却迟迟未能获得认可,主因便是与注册期间,一位对该企业核心技术具有关键影响力的技术人员流失有关。
2)重要供应商隐现关联魅影
除了对大客户依赖和创业板定位的质疑外,博菱电器的重要供应商中也存“关联”魅影。
博菱电器的原料主要包括电机、塑料原料和制品、包装材料、五金标准件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业务的外协。
2023年第一季度,一家名为宁波齐意塑业有限公司(下称“齐意塑业”)的企业突然空降博菱电器前五大供应商和前五大外协厂商之列。
在该季度中,齐意塑业分别以569.59万的采购金额和139.37万的外协采购分别位列博菱电器第四大供应商和第五大外协厂之位。
齐意塑业到底有何来头呢?
工商信息显示,齐意塑业成立于2023年7月,由自然人朱玉国出资100万独资设立。
就在齐意塑业成立当年,其便成功进入了博菱电器的供应商名单中,二者旋即便开启了紧密的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齐意塑业就是专门为博菱电器而设。
博菱电器在解释缘何在齐意塑业设立当年便开展合作时,其承认“齐意塑业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各信息渠道,了解到公司近两年的业绩上涨较快,对塑料件、注塑件外协的需求量较大,识别到此商机且经过对注塑件行业的成本利润分析等评估后,基于个人创业意愿成立宁波齐意塑业有限公司”,后其通过了公司的供应商评估审核,为公司提供塑料件和注塑件外协服务。
齐意塑业与博菱电器的关系恐怕并不仅仅于此。
虽然齐意塑业的工商信息显示,其由自然人朱玉国出资设立且担任其法定代表人。
表面上看,齐意塑业的实控人朱玉国与博菱电器的控股者及高管们也并未有关联关系。
但据叩叩财讯调查,齐意塑业中,包括了站在“前台”的朱玉国在内,共有两位在工商信息被认定为高管的自然人,另一名便是龙木连。
龙木连在齐意塑业中担任监事一职。
龙木连又是何许人也?
据叩叩财讯获悉,龙木连与博菱电器实控人袁海忠应是关系匪浅。
龙木连在2023年出任新成立的齐意塑业监事之前,其另一个身份便是杭州卓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卓壮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
在博菱电器此次IPO的申报材料中没有披露的是,这家名为卓壮科技的企业实际上在早前便是由袁海忠实际控制的。
这一事实,在2023年底博菱电器申请新三板挂牌时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曾有提及称,2016年12月,袁海忠将其持有的卓壮科技股份进行了转让。
龙木连便正是卓壮科技的接盘方。
吊诡的是,在龙木连接盘卓壮科技之后不久,卓壮科技便进入清算并在2023年被正式注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