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台湾公视与HBO Asia合作推出,由林君阳执导,吕莳媛编剧,贾静雯、吴慷仁、温升豪、周采诗等主演的社会写实电视剧,于2019年3月24日在中国台湾的公视、CATCHPLAY线上影音、HBO和HBO HD频道同步播出。

该剧由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媒体人宋乔安和刘昭国因儿子被精神病李晓明随机杀害而深受折磨,又因女儿青春期的叛逆,迫使二人振作,重新审视过往。然而杀人犯李晓明的律师在其被判处死刑后,仍要锲而不舍地了解其犯罪动机,从而推动了众人的命运之轮。

该剧在第54届中国台湾电视金钟奖获得了戏剧节目导演、戏剧节目女主角、戏剧节目男配角、戏剧节目最佳女配角、戏剧节目编剧等奖项。

故事情节

第1集

受害者

针对两年前李晓明在戏院开枪杀人一事的再审,由于李晓明始终保持沉默,且不配合相关检测,二审判决维持了死刑的原判,作为代理律师的王赦(吴慷仁 饰)刚从法院大楼出来就被遇难者家属们泼了大粪。品味新闻台的副总监宋乔安(贾静雯 饰)日常雷厉风行但脾气暴躁,让属下都敬而远之,而新进品味新闻台两个月的助理编辑李大芝(陈妤 饰),成为了宋乔安的手下编辑,她原名叫李晓文,也是李晓明的妹妹。房东应思悦(曾沛慈 饰)总是对李大芝特别照顾,应思悦的弟弟应思聪(林哲熹 饰)突然搬来,让李大芝不知该如何应对。李大芝回想起当日因为哥哥李晓明,全家都受到遇难者家属责难,十分的颓废。

第2集

母亲节

乔安与女儿天晴在闹别扭,宋乔安主动示好求和,被女儿拒绝。李大芝心存内疚想要辞职,而应思悦对其劝说不管到了什么地步都不可以轻易放弃。应思聪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状态有些癫狂,想去幼儿园拍摄,被误认为精神病,所有新闻媒体都来到了现场,电视台领导也让宋乔安赶紧发新闻,宋乔安大怒,声称在没有确认孩子们都平安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报新闻。宋乔安联系了自己的妹夫用专题做为交换来接受做为精神专家的采访。王赦的女儿也在 这个幼儿园,得到消息之后也慌忙赶过去找妻子,丁美媚(周采诗 饰)着急得一直想哭。结果小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幼儿园,警方也把应思聪抓了出来,李大芝简直不敢相信“匪徒”竟然是应思聪。

第3集

裂痕

新闻很快报道称应思聪是精神状态有问题的失志导演,这让应思悦很不满,并指责李大芝只报道一些不利于应思聪的事情。王赦主动担任了应思聪的辩护律师,并且申请精神鉴定,但其妻丁美媚不满王赦又一次帮助精神病。宋乔安不知道怎么解决女儿的叛逆,于是找到了妹妹宋乔平(林予晞 饰),让她去和天晴聊一聊,宋乔平答应了,但也要求让宋乔安先解决和刘昭国(温升豪 饰)的事情。李大芝回到家里就被应思聪拉进了房间里,应思聪拿刀指着应思悦和李大芝,并责怪了两人。

第4集

病识感

应思聪被应思悦叫的救护车强行拉走,并被林一骏(施名帅 饰)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杀两幼童的陈昌,因为王赦的辩护而没有被判死刑,为此家属都愤慨不已,丁美媚无法原谅帮助坏人的王赦,生气带着小斐回了娘家,王赦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宋乔安与女儿天晴在办公室爆冲突,回去以后天晴就要求搬到宋乔平家里去住,宋乔平给姐姐打来电话,觉得她不该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每天都是靠乙醇麻醉自己。李大芝看到应思悦在告诉男友金鼎凯自己弟弟的情况后,男朋友要和应思悦一起面对所有问题深受触动,决定劝说父母一起找寻哥哥犯罪的原因。

第5集

罪人

新一代的网络红人pinky妹因为她和马姓的男友因为感情问题发生争执留下了一封遗书自杀了,媒体担心有连锁效应,也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去报道。宋乔安戒酒,情绪变得有些暴躁,无故来发脾气,刘昭国一直陪伴在宋乔安身边,两人之间的话题也多起来,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了。王赦成功说服李晓明同意与家人会面,这让李家父母都非常开心,没想到却传来李晓明准备行刑的消息,各路新闻媒体都已经在现场待命。听到枪声响起的时候,李大芝内心剧震,而站在门口的宋乔安看着李大芝痛苦的脸,心中已经明了她的身份。王赦没有想到李晓明会那么着急被处死,喝得大醉来到岳母家里找妻子并控诉对李晓明的不公。李大芝因为伤心请假,宋乔安决定派人跟拍李大芝。

第6集

枪响之后

品味新闻跟踪曝光了李家父母和李大芝前来领李晓明遗体的过程,并逼问了这家人如何对死者交代。李大芝跑回单位怒斥宋乔安,与之爆发冲突。刘昭国和宋乔安去做心理辅导,医生建议夫妻多沟通,于是刘昭国带着宋乔安去了之前约会的戏院,却也是儿子出事的地方,宋乔安失声痛哭。丁美媚回到家中,不同意和王赦离婚。应思悦带着男友金鼎凯母亲挑选婚礼用的衣服,被王母娘娘嫌弃。应思悦陪同父亲和继母去医院看望应思聪,父亲突然犯病住院了,应思聪得知后显然很担心,于是应思悦决定让思聪搬过来跟自己住。

第7集

霸凌

陈昌杀人案最终宣判陈昌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症被判无期徒刑,社会反响剧烈,因此做为辩护律师的王赦成为了网民的攻击对象,丁美媚也收到了网民的恶毒评论,倍感惊悚。一个国中生耀辉在路上砍伤人,被媒体质疑是李晓明模仿者,其母林瑟瑟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很不满,带着儿子失联,后被人发现尸体,民众都开始讨伐新闻媒体逼死人命,宋乔安反思做新闻的初衷。应思悦带着弟弟应思聪来医院看望父亲,看到金鼎凯的母亲也在这里,并被其逼做婚前检查。李大芝打算彻底离开品味新闻,并为哥哥以前给宋乔安带来的伤害向其道歉。

第8集

众生皆有病

机车行里再次发生命案,宋乔安想要改变新闻的模式,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杀人的事情,但公司其他人认为只有收视率高才是最好的。丁美媚因为跌倒早产,夫妻俩人对于婴儿的急救措施产生分歧,王赦被岳父指责只顾工作,不管丁美媚,王赦十分自责,决定不接死刑犯刘易成的案子。应思聪去和朋友找了在剧组打杂的活儿,因为服药行动变得迟缓,让其颇受挫折。怀孕的乔平与林一骏因为要不要把孩子生下来发生了争执。李大芝巧遇大学的学长矛帅,应思悦专门为李大芝挑选了衣服,鼓励她大胆去和矛帅约会。李大芝和应思悦刚到店里就被学长矛帅的杂志所的记者包围了,这让李大芝怒吼要杀了学长。

第9集

黎明之前

李家父母叫来各媒体的记者,接受媒体的采访,希望媒体呼吁民众放过无辜的李大芝。李大芝打开店门勇敢面对受害者家属,受害者家属大闹应思悦的饮料店。应思悦看清未婚夫真实面目与其分手,应思聪拒绝吃药病情病情加重。林一骏和宋乔平因为一个病人的问题,产生矛盾,宋乔平打算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王赦律师为了家庭放弃梦想,专做一些来钱快的案子。本来李大芝怕连累应思悦想要搬走,但是看到应思悦现在的状况,表示要和应思悦一起来面对。

第10集

未来的样子

品味新闻被收购,宋乔安被调职。应思聪突然失踪,应思悦和李大芝四处寻找。宋乔安来找宋乔平,巧遇发病的应思聪挟持宋乔平,通过耐心劝导后成功解救了宋乔平,林一骏与宋乔平紧紧相拥。应思聪镇静下来被带回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度出院,透过艺术治疗,他的病情逐渐改善,更受出版社赏识。丁美媚鼓励王赦,让他继续追寻正义的梦想,王赦带着李家父母去向所有遇难者家属道歉,看到遇难者家属的遭遇觉得深深的忏悔和心疼。刘昭国一家三口出外旅游,难得的放松,宋乔安也终于坦然面对失去儿子的现实,一家人重归于好。林一骏与乔平商量后决定把小孩生下来,尽管他认为抚养孩子会让自己失去自由,但他依然相信妻子,并表示自己有所期待。李大芝被一家媒体录取,三年后宋乔安在新公司再度和李大芝成为同事,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新的生活轨迹。

角色介绍

拍摄与制作

剧本创作

这部剧集是台湾地区少数由编剧先行,完成剧本之后,才对外招标制作团队的案例。原本2016年台湾公视(PTS)邀请吕莳媛开发剧本时,她打算以“八仙尘爆”为题;2015年台湾新北市八里的八仙水上乐园发生粉尘爆炸,造成500人受伤、12人死亡;2012年台南汤姆熊随机杀人案,2014年台北郑捷随机杀人事件等。但后来项目与资讯工业策进会的“创新应用服务研究所”合作,新闻事件与网络留言的大数据分析成为编剧的重要参考,考虑到戏剧冲击等因素,吕莳媛也因当时这类杀人案件频发,所以将主题转向“无差别杀人事件”,即“随机杀人”。

要创作出具有社会议题且支线复杂的剧本,吕莳媛前期花了一年时间来进行背景调查,拜访了40多名相关人士,旁听死刑判决,了解审判过程。她对这部剧的创作初衷也是为了去标签化,从中找出事件背景的原因。

编剧吕莳媛决定题材时便确定故事的双线主轴,一是无差别杀人事件本身,二是思觉失调患者的发病过程。她表示:犯下无差别杀人的加害人一般就是两种,一类无法确知原因,另一类可能是因为精神疾病。所以她从这两个方向去构思,但不确定这个社会能否了解这些角色。

制作理念

制作人林昱伶表示《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她公司第一部自制作品,最初看到的是十集大纲跟两集的完整剧本,看到了吕莳媛某些想处理的题目,是以往台剧里看不到的,所以希望合作挑战。组建团队后,便开始研究剧本,《我们与恶的距离》乍听是很强硬的基调,实际处理的是很细腻的情感和困境,希望能找个细腻的导演,跟导演林君阳聊得很投契,就决定是由他来担任导演。

我喜欢剧集的长度,能够把东西挖得比较深,人的角色也比较有办法活得比较有层次。《我们与恶的距离》如果是一部电影,或许就不会有现在我们看到的深度和重量感。它需要6-10集的长度把所有的角色钩织出来,编剧的企图心很大,必需要这样的篇幅来承载。老话一句,剧本最重要。

林君阳导演在接拍这部剧时,希望能透过这部剧来提问,因为现代人习惯还没有问问题就去做结论,很多人会跳过好奇、原来如此那些段落,直接到杀人偿命的阶段,但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李晓明的存在意义就是一个问号,他也是有真实人物的某些样貌,但这个问号没有解答,也很难有解答。《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要把标签撕掉,才刻意放到一般人的家庭里。

林君阳导演对于剧集的长度也是有要求的,希望能够把内容挖的更深,人物角色也能处理的更有层次,电视剧6-10集的长度可以把所有角色钩织出来,编剧想让观众看到的内容很多,必须要有这样的篇幅来承载。在电视剧的制作上,剧本是最重要的。

选角过程

贾静雯是在一开始剧组的内部讨论中,就早已定下来,而这也是贾静雯多年后再次接演台湾省电视剧,该剧制片人林昱伶坦言“就是靠诚恳去打动她!”贾静雯在接到这部电视剧时,贾静雯不敢掉以轻心,仔仔细细地揣摩人物言谈举止,她认为宋乔安是一个全副武装自己的女人,不愿意把悲伤外露。

除了贾静雯,剧中饰演思觉失调症患者的林哲熹也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人选,制片人林昱伶表示对他的实力很清楚,从一开始就觉得他可以担任这个角色。剧中的他深刻诠释患者的痛苦与挣扎,确实让观众印象深刻。

杀人犯妹妹的“李大芝”由陈妤饰演,曾凭《恋爱沙尘暴》获得金钟新人奖,她透露试镜时整个人的状态很心虚。

此剧阵容庞大,连幕后的工作人员都需参演一角,像是编剧吕莳媛就出演“大法官”,另外还找来多年的编剧好友徐誉庭演出第七集的审判官,先前两人合作过《谁先爱上他的》双编剧,这可是两人首次拥有共同演出的体验。而知名制作人、瀚草影视的总经理汤升荣亦为戏牺牲,出演品味新闻台的业务总监,与新闻部总监宋乔安(贾静雯 饰)互相分庭抗礼,老板兼演员的“汤昇荣”气场丝毫不输一线演员。

拍摄

本剧最难的部分从视觉上对观点的处理,摄影机的位置和演员的表现都会影响观众的判断。《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林君阳在谈到创作理念时说:“社会发生那么大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参与其中的一个角色。我或许可以把戏弄得更正义或更批判,但我选择了一个旁观的视角,让摄影机公平地推近每一个角色,尽力做到中立。”本剧采用全部手持的方式,写实的方式,采用新闻记录片的方式进行拍摄,使用拍电影的态度去拍摄这部剧。在拍摄表现应思聪思觉失调发病出现幻听的场景时,拍摄使用了一个三棱镜,把三片镜片合在一起,有两片是一样的,另外一片是不一样的,在透射和不透射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折射角,以产生叠影的效果。而并没有使用后期特效的方式展示这段画面。为追求真实的效果,在拍摄电视台副控的画面时候,摄影组提前拍摄了很多组画面,以使用真实的场景画面显示在副控的屏幕中。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林君阳让王可元(李晓明的扮演者)读一本叫“存在主义”的书,读到最后导演要求王可元停下来,认为他钻的太深了,有些走火入魔。而王可元为了融入角色中,在拍摄期间不与亲朋好友联系,也不做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因为从剧本中他能感受到李晓明也是不能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没有任何成就感。他表示当时自己整个人都变得阴郁,在拍摄剧院那场戏之前,他一天一夜没有吃喝没有睡觉,独自一人用两个小时走到拍摄现场,当时到达拍摄现场时,贾静雯都认为他很可怕。王可元认为罪犯都是有故事,有原因的。如果想要了解他们为什么犯罪,必须要进入他的社会结构和脉络之中去,了解他们的过往。

本剧剧本的对话台词会有很多,演员慢慢讲,时间就会过长,拍摄中也是舍弃了一部分剧情,但因为剧本逻辑缜密,拿掉某一块剧情就会影响到后面推进,所以林君阳导演只能要求演员加快语速来讲台词,同时也打破了剧情的节奏。在整个拍摄中,因为每一位演员的技巧和方法都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呈现出来的内容观众能够接受就是好的。为了能达到最终效果,林君阳导演也要求演员消除表演痕迹,破坏掉他们习惯的节奏,在这时演员会重新找到平衡,这时候就不是表演,而是他们活在当下的剧情中。

林君阳导演表示片中所有的新闻画面,都要求负责新闻画面的团队把新闻画面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看得很清楚的新闻播报带,这部份要实打实全部拍到;第二个层次就是不小心会拍到,比如出现在主角背后电视里的画面,电视上该出现的新闻至少都要上好新闻标;第三个层次是远方的画面,只要定好色调设定,按色系分类就好。这些工作是很繁琐的。最复杂的是在副控室,副控所有银幕都要有画面,包括有主播的画面、预播的新闻带、现场播放的状态、有镜面的画面。为了确保拍摄顺利,拍摄现场部署了11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负责四台电视,导演喊开始的瞬间,所有的人要同时按下笔记本电脑,画面上出现的画面才会同步。

预算

10集《我们与恶的距离》耗资4300万新台币,折合成人民币约为936万元,每集耗资93万。

音乐

剧集音乐

音乐创作

《别让我走远》是由华研唱作新人Karencici谱曲、HUSH填词。林宥嘉则在这首单曲制作中担任总监角色,除负责音乐制作人一职,亦参与剧组主题曲讨论会议及构想词曲概念主题。林宥嘉在剧组会议中观赏完戏剧精华片段后,便决定让歌曲紧扣戏剧“写实”的表现手法,透过剖析剧中人物性格,将“失序”、“冲撞”、“回归正轨”的情绪逐步升华。《别让我走远》这首歌也是林宥嘉首次正式与HUSH合作的单曲。

路过人间》由施人诚作词、张简君伟作曲,演唱者郁可唯表示,这首歌是自己最爱的一首歌,她说:“当时我听到歌曲小样的时候就很喜欢,简单但很特别,这首小样原来的名字叫《天真有爱》”。

收视情况

3月22日晚9点,《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公共电视台、HBO Asia、CATCHPLY ON DEMAND三大平台播出,在公视一分钟瞬间最高收视率达1.14%。而大结局的两集,收视率分别再创2.91%、3.4%新高,两集触达人数130万。腾讯视频自6月24日上线至今已累积1.3亿次播放量。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大众评分

该剧截至2022年12月10日在豆瓣获得了9.4的高分,同时在腾讯视频截至2021年1月5日播放量达2.1亿次,同期微博话题阅读量3.5亿次,该剧自播出以来引起了巨大反响,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成为现象级口碑剧。

评价与影响

评价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社会现实剧。公众对媒体的评价愈加分裂,褒贬不一。一方面,人们希望媒体坚持“新闻理想”,追寻事实真相,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公众并非都熟悉媒体的工作内容,误以为媒体当作万能者不在少数。正因此,《我们与恶的距离》才更显难能可贵。这部剧是值得媒体人认真观看的电视剧。当然,文艺作品只负责提出问题,而要解决问题,仍然需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前行。尽管无法避免困难,但相信“宋乔安”们的理想会照亮前路。(澎湃新闻评)

这部电视剧将视角聚焦在恶性伤害事件过去以后,受害者和被害者家属如何展开新生活,无法自拔于背负罪名和失去的痛苦。剧中作为新闻工作者又该用什么样的角度去采访和报道,给出了诠释,也是现实生活中,公众所追逐的真相。(闽南网评)

《我们与恶的距离》取材现实,呈现多起新闻报道,演员像贾静雯吴慷仁的演技牵动人心,吴慷仁诠释的人权律师角色蛮有争议性,酒后跟老婆倾吐心声,充满哀伤的戏演得很好,《我》剧走的不是傻白甜的路线,而是反映血淋淋的社会现象。[王煜洁评(电影公司宣传)]

《与恶》的成功,编剧吕莳媛功不可没,紧凑的布局让人欲罢不能,不少观众表示看这部剧,至少能跟其中一个角色产生共鸣,足见功力剧中有不少金句,包括“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等直戳观众内心。最近,一位台湾法官在处理杀人案时就引用了剧中台词“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提醒杀人犯,足见《与恶》台词敲击各个层次,连法官也被打动了。(新明日报评)

该剧生动而现实,以上帝视角不带偏颇地展示了一起精神病患者无差别杀人的恶性事件后,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辩护律师、盲从大众以及公众媒体各方的反应,深刻表明在善与恶,黑与白,好与坏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永远存在着一片灰色地带,而值得肯定的是,在所有的慌乱和崩溃之后,人类理性的光芒依旧熠生辉,带给人们以新的希望。(参考网评)

影响

剧中经典台词激起民众对案件根源的思考,例如家庭教育、传媒自律的缺失,并引导人们理解受害者与加害者家属的难言之隐,在全国网络都掀起讨论热潮。甚至在台湾台南地方法院审理某案件时,法官引用《我们与恶的距离》经典台词“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来警示罪犯。

分集剧情

第1集

李晓明在戏院开枪犯下无差别杀人案件之后的两年,被最高法院驳回上诉判死刑定谳。品味新闻台的副总监宋乔安与先生刘昭国,工作上理念不同加上儿子意外被李晓明枪杀,夫妻关系濒临崩解,宋乔安暴躁易怒求完美的个性,让属下敬而远之,而一场意外让新进品味新闻台两个月的助理编辑大芝,成为乔安的手下编辑。很没存在感的大芝,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还好个性乐观的二房东思悦总是对大芝特别照顾,这天思悦的弟弟思聪搬来,怪里怪气的思聪,思悦跟大芝不知该如何应对。大芝战战兢兢的与乔安工作着,却没料到乔安是她最不想碰到的人。

第2集

大芝决定递辞呈,烦躁收视与人事的乔安不耐对大芝,想辞就辞。幼稚园发生了疑似精神病患劫持幼童事件,乔安驳斥上司的抢快要求,坚持要等幼童安全才live连线,临时找不到精神科医生的第二现场,乔安用人情施压请妹夫一骏上场。王赦与老婆美媚在幼稚园外焦急等候在幼稚园内的女儿,大芝在副控室看到幼稚园的现场画面,熟识的面孔被警察架出来。

第3集

思聪被新闻报导为精神不稳欠债失志导演,让思悦对在新闻台工作的大芝迁怒。王赦告知思悦,思聪可能有精神障碍,应该就医检查,让对精神疾病恐慌不解的应家人拒绝。美媚极度不谅解协助思聪面对检警的王赦,认为王赦不顾受惊吓的家人,且帮杀害幼童的变态辩护,这是美媚完全无法忍受的事。乔安不知如何面对女儿的叛逆,只好请来在精神专科担任社工、个性温暖的妹妹乔平劝说,乔平反而希望乔安先解决与昭国之间的怨怼。大芝回到家中,发现思聪完全失控了.。

第4集

思聪被强制就医,一骏初步判定为思觉失调症,就是俗称的精神分裂,应家人如雷轰顶。杀两幼童的陈昌被专家鉴定再犯风险高,王赦苦於陈昌始终无病识感,不肯用药,巧遇一骏而求解。美媚带著孩子回娘家,王赦婚姻陷入僵局。乔安与女儿天晴在办公室爆冲突,乔平劝昭国要帮助无病识感的乔安,要一起面对过去的创伤,对天晴才是好的。大芝眼见哥哥对乔安家的伤害,又看到思悦勇敢面对问题,决定请假回家,希望劝说父母一起找寻哥哥犯罪的原因。

第5集

新闻报导自杀网红罹患忧郁症,后续造成精神科大爆满,一骏疲于应付。应家人因为思聪的后续安排该如何,而起了争执。乔安整天火力全开四处骂人,被同事发现异常,昭国一路相伴,两人的关系有了微妙变化。王赦终于说服李晓明见家人一起探索过去,且争取非常上诉。没想到却传来李晓明准备行刑的消息,媒体骚动不已,品味新闻大动员,乔安与大芝心情复杂。王赦醉酒到岳父家,难掩激动的控诉这一切。

第6集

品味新闻独家拍到了李家父母与大芝接晓明遗体过程,曝光李家父母居住场所,大芝回品味痛骂乔安才是媒体沉沦的祸首,与乔安爆冲突。美媚决定回到王赦身边,支持王赦理念,一家人准备接受小宝宝的到来。昭国在心理谘商师建议下,带著乔安回到当初约会的起点,却也是儿子出事的戏院,乔安不得不面对埋在心底的悔恨。准备结婚的思悦百般容忍未婚夫母亲的财大气粗,应家人准备接思聪出院,不料应父却心肌梗死,思悦决定让思聪搬过来跟自己住。

第7集

思悦与凯子频起争端,凯子不希望因为思聪而让两人多年感情生变,应父又住院,思悦逼自己冷静处理所有事务,还好有大芝的陪伴协助。大芝回到品味办辞职,选择跟乔安道歉。一个国中生在路上模仿李晓明砍伤人,遭到媒体大幅报导,国中生母亲不满媒体的偏颇,带着儿子失联,引发民众关注,乔安因这事件重新思索媒体人的定位。陈昌被判无期徒刑,社会观感大反弹,王赦再度成为网民私讯攻击对象,王赦不以为意,却没发现美媚成了惊弓之鸟。

第8集

乔安联合News哥,试着改变品味的新闻模式,但必须面临收视率的检验。美媚早产,夫妻俩人对于小小早产婴儿的急救措施有不同见解,王赦被岳父痛骂自私害妻小受惊,王赦决心要给美媚与孩子一个无忧的环境。怀孕的乔平与一骏,在精神科的工作小组里展开社工与医生的理念之争,两人对于意外怀孕破坏丁克生活也有不同想法。思聪开始了同学介绍的摄影工作,服用药物后的迟缓,让自我要求颇高的思聪颇受挫折。大芝巧遇差一点成为男友的学长卯帅,思悦鼓励大芝与学长相约。思悦与凯子近距离的相处,反而日起争端,而思聪工作不顺渐受幻听干扰而失序。

第9集

大芝勇敢面对受害者家属,受害者家属大闹思悦饮料店。晓明父母主动接受记者采访拜托公众给女儿生活机会。应思聪拒绝吃药病情加重误认为大芝是过世女友。应思悦看清未婚夫真实态度与其分手,求助林一骏无果。林一骏与宋乔平因工作产生意见分歧,误会增加,乔平决定堕胎。王赦律师为家庭放弃正义梦想,违心接黑道案子。SBC品味新闻被卖给商业巨头,新闻难做。黎明之前,黑暗至极。

第10集

思聪发病失踪,思悦、大芝大受惊吓四处寻找。乔安无预警被调职,决定找乔平聊聊,却遇到大芝,意外看见精神科医护人员有惊有险的日常。美媚找王赦恳谈,希望找回当初帅气自信的先生,王赦开始寻找李晓明事件的受害者,希望让李家父母当面致歉修复伤痛。乔安昭国一家人去度假,乔安终于坦然面对失去天彦的心情,也思考自己媒体人的角色该何去何从。乔平、一骏在思聪事件的刺激下,达成未来新共识。思悦、大芝互相扶持,面对店内的生意无起色,两女无奈。三年后众人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貌。

以上信息来源于:

参考资料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电影.2023-04-28

豆瓣9.5,这部热播剧让我们重新思考与恶的距离.新京报网.2023-04-28

电视金钟奖奖单揭晓 贾静雯首夺视后甜谢修杰楷.新浪娱乐.2023-04-28

爆款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这样炼成.时光网.2023-04-28

吕莳媛是大热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幕后编剧,《谁先爱上他的》也是出自她收.新浪视频.2023-04-28

专访《我们与恶的距离》编剧吕莳媛:我期待做一出让观众没空滑手机的戏!.博客来.2023-04-28

【專訪】《我們與惡的距離》越細節越寫實!導演林君陽 X 製作人林昱伶、湯昇榮以「龜毛力」打造台劇新高點.GQ.2023-04-28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專訪《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heavenraven.2023-04-28

《我们与恶的距离》故事和角色触及观众“痛点”.信息时报.2023-04-28

曾沛慈拍《与恶》飘婶味?被入戏林哲熹吓到..新浪娱乐.2023-04-28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彩蛋大解謎!.BAZAAR.2023-04-28

公视+.我們與惡的距離 幕後紀實.ptsplus.2023-04-28

林宥嘉示范“与饿”距离 郁可唯透露单身多年原因.新浪娱乐.2023-04-28

别让我走远,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主题曲.网易云音乐.2023-04-28

郁可唯发行第六张专辑 姚若龙等金牌音乐人加持.新浪娱乐.2023-04-28

《我们与恶的距离》口碑爆棚!打破台剧天花板.中时新闻网.2023-04-28

爆款台剧追问我们与恶究竟有多远,真实感源于剧本的扎实.腾讯网.2023-04-28

现象级口碑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吗?.广州日报.2023-04-28

我们与恶的距离(普通话/原版/2019).腾讯视频.2023-04-28

Wo men yu e de ju li.IMDB.2023-04-28

当代媒体的困境,都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新浪网.2023-04-28

我们与恶的距离李晓明原型是谁 李晓明为什么杀人原因.闽南网.2023-04-28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四大爆红原因解析.联合早报.2023-04-28

善与恶的博弈: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参考网.2023-04-28

我们与恶的距离.腾讯视频.202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