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黄木香(学名:Rosa banksiae f. lutea),别名黄木香、重瓣黄木香,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为木香花的变型品种。
黄木香花为攀缘小灌木,高可达6米。小叶3-5枚,稀7枚,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紧贴细锯齿。花小型,多朵成伞形花序,花重瓣黄色,无香味。花期4-5月。黄木香花分布于中国江苏、云南省(昆明市、丽江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生于海拔500~1300m的溪边、路旁或山坡灌丛中。黄木香花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暑热、较耐寒,生长适温15-25℃,对土壤要求不严。
黄木香花具有药用与观赏双重价值。其药用方面主要表现为涩肠止泻、解毒及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炎、小儿腹胀、腹泻、痢疾、疮疖、月经过多和便血等症。在观赏层面,该植物株形紧凑,叶片质地良好,花量丰富、花型优美,是优质的立体绿化植物。它可用于廊架、篱笆的装饰,也能作为地被植物或通过搭架造型来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此外,其花色鲜艳,与其他颜色的花卉搭配种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植物学史
重瓣黄木香是一种具有多重独特性的一季开花玫瑰。它无刺,耐寒性差、近乎热带植物,且为常绿植物。这种重瓣黄玫瑰原产于中国,加尔各答植物园将其推向世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约翰・丹珀・帕克斯赴亚洲获取样本,1824年他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船“洛瑟城堡号”将其送回英国,同批货物中还有一种重要的黄色茶玫瑰。黄木香花是木香花的变型品种,1877年由雷格尔在中国首次发现,皮埃尔・德拉萨于1884年左右也发现了它并将其引入法国。抵达丘园的该植株以班克斯夫人命名,她是邱园主管的妻子,也是众多亚洲考察活动的资助人。
形态特征
重瓣黄木香为攀援小灌木,高可达6米;小枝圆柱形,具短小皮刺。垂叶榕系3-5,连叶柄长4-6厘米,小叶椭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8-18毫米,先端常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齿,上面绿色,下面色淡,中脉突起,小叶柄具疏毛及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小,无香气,多朵成伞形花序,花直径1.5-2.5厘米,花梗长2-3厘米;片卵状,长渐尖,全缘,内面具白柔毛;花黄色,重瓣,倒卵形,顶端圆,基部楔形;心皮多数,花柱离生,密被柔毛。花期4-5月。
分布范围
重瓣黄木香分布于中国江苏、云南(昆明市、丽江市)、河北省(石家庄市)。
生长环境
黄木香花生于海拔500~1300m的溪边、路旁或山坡灌丛中,亦有栽培。
生长习性
黄木香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好,避免积水。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暑热,较耐寒。生长适温15~25℃。引种在河北石家庄的黄木香花在每年3月中旬开始萌芽,下旬出现花蕾,4月中旬开花,花期时长约30天,12月中旬开始出现黄叶,下旬开始卷叶,次年1月卷叶变干,冬季不掉叶,次年新叶萌芽后老叶掉落。重瓣黄木香在土壤含水率为8-15%时,生长量最大,每年度平均生长量为49.3厘米;开花期最早,花量最大。当土壤含水率>15%时,每年度平均生长量为41.3厘米,花期花量较大;当土壤含水率<8%时,每年度平均生长量仅为31.7厘米,花期花量较小。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
黄木香花扦插繁殖,春季为适期,春季萌芽后追施1次有机肥,有利于开花,秋后追施1次有机肥,有利于越冬。生长期保持基质湿润,不可积水。花后修剪整形,除掉徒长枝、枯枝及过密枝。施肥时不要偏施氮肥,以防止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开花减少。
耐修剪性
合理的轻度修剪能够增加黄木香当年的开花数量。重度修剪会使发芽和开花的时间推迟,花期缩短,并且花朵的数量也会减少。而更新修剪则会导致植株在当年无法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黄木香在栽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主要为蚜虫和黑斑病。蚜虫多发于春季,主要危害茎叶部位,导致叶片褪绿发黄、卷曲皱缩,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防治方法:早春虫害暴发前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预防;虫害高发期需每3天检查一次枝干,及时剪除受害枝条以防止扩散。黑斑病典型症状为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后期病斑扩展融合导致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可引起植株死亡。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地面落叶并集中处理病残体;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控制。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涩肠止泻,解毒,止血。用于肠炎,小儿腹胀,腹泻,痢疾,疮疖,月经过多,便血。
观赏价值
重瓣黄木香株形紧凑,叶片质地良好;其花量丰富、花型优美,是优质的立体绿化植物。它可用于廊架、篱笆的装饰,也能作为地被植物或通过搭架造型来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黄木香花色鲜艳,与其他颜色的花卉搭配种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品种对比
花白色,单瓣,味香;果球形至卵球形,直径5-7毫米,红黄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此为木香花野生原始类型。产河南省、甘肃省、陕西省、湖北、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生沟谷中,海拔500-1500米。根皮含鞣酸软膏19%,可供制栲胶,又供药用,称丹参,能活血、调经、消肿。
花黄色重瓣,无香味。产江苏省。花朵较多,花期较长。
花黄色单瓣,产四川。
大花白木香为攀援灌木,有稀疏皮刺;小叶片3,卵状披针形,托叶早落,花单生,白色重瓣;花梗被稀疏针刺。福建福州栽培。有人疑为木香花与金樱子的杂交种,确否待考。
参考资料黄木香花 Rosa banksiae f. lutea (Lindl.) Rehd. 中国植物图像库.黄木香花 Rosa banksiae f. lutea (Lindl.) Rehd. 中国植物图像库.2025-11-06
RosabanksiaeAiton.植物智.2025-10-31
Rosabanksiaef.lutea(Lindl.) Rehd..植物智.2025-10-31
黄木香花 Rosa banksiae f. lutea.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5-10-3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11-04
Yellow Lady Banks Climbing Rose.www.monrovia.com.2025-10-31
黄木香花 Rosa banksiae f. lutea (Lindl.) Rehd. 中国植物图像库.黄木香花 Rosa banksiae f. lutea (Lindl.) Rehd. 中国植物图像库.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