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沸石(英语:Erionite),是一种罕见的天然纤维状硅酸盐矿物,属于沸石类。毛沸石成分为(Na2,K2,Ca)2Al4Si14O36·15H2O,为六方晶系,晶体呈细针状,白色,丝绢光泽,通常呈似棉花状的集合体或细长的纤维状集合体。硬度4.5-5,比重2-2.2。
1898年,毛沸石由A. S. Eakle首次发现,存在于美国俄勒冈州贝克县附近流纹岩熔岩的孔洞中。毛沸石通常形成于成岩作用或热液蚀变过程,从宿主岩石中的流体中结晶形成。
毛沸石在工业上主要用作“分子筛”以净化、分离混合成分物质,如气体的分离、石油的净化等。毛沸石是一种人类致癌物,可诱发肺癌和恶性间皮瘤。2017年,毛沸石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主要特征
毛沸石成分为(Na2,K2,Ca)2Al4Si14O36·15H2O,属六方晶系,晶体呈细针状,通常呈似棉花状的集合体或细长的纤维状集合体。毛沸石以白色为主,丝绢光泽。硬度4.5-5,比重2-2.2。
发现历史
1898年,毛沸石由A. S. Eakle首次发现。当时,它以白色絮状纤维团的形态,存在于美国俄勒冈州贝克县附近流纹岩熔岩的孔洞中。
形成原因
毛沸石通常形成于成岩作用或热液蚀变过程,从宿主岩石中的流体中结晶形成。当热液蚀变引发沸石化作用时,其形成条件包括低压和低温(<110℃)。
分布区域
毛沸石在美国内华达州、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国外的类似地质环境中,也陆续发现了它的踪迹。
用途
毛沸石在工业上主要用作“分子筛”以净化、分离混合成分物质,如气体的分离、石油的净化等。
致癌性
毛沸石可导致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膜钙化和胸膜斑,形成铁小体。在职业环境中长期反复接触毛沸石可诱发肺癌和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毛沸石所致胸膜间皮瘤的病情进展更快,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0个月。
毛沸石主要来源于废物处理、污水、农业废物、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水泥聚集物、建筑材料等。毛沸石是一种人类致癌物,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1987年,毛沸石才被IARC定为对人致癌化学物质。IARC主要根据土耳其某些被毛沸石污染的村庄胸膜间皮瘤高发的事实作出这一判断。毛沸石矿在开采、碾磨过程中,纤维状粉尘污染矿区附近的村庄,地表面及混杂于建筑材料中的毛沸石,使当地居民从出生起就开始接触。对三个这样的村庄及两个未受污染的对照村庄进行回顾性调查,证明毛沸石能使接触者间皮瘤(主要是胸膜)显著超高。动物致癌实验也获肯定结果,大鼠胸腔内注入毛沸石诱发胸膜间皮瘤、小鼠腹腔内注入引起腹膜间皮瘤。1993年Salih对在土耳其农村发现的84名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CT扫描比较,20例接触毛沸石,占24%,64例接触石棉,占76%。两组患者在胸膜增厚、结节、团块、积液、侵犯纵隔等改变上均无差异。
发病症状
胸膜间皮瘤常见症状有胸痛、胸水、咳嗽、气短、消瘦、低烧,少见的有乏力、胸闷、低血糖、血痰或伴有肺性骨关节病变等。肺癌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以及出现的早晚,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及有无并发症,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声音嘶哑等。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关键在于发现病因、控制病因,对已明确的致癌因子(如毛沸石)应尽可能予以消除、取代,提高工作场所机械化、密闭化、管道化程度,并辅以个人防护,减少接触。
参考资料职业性肿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10-31
Deadly Erionite .wisconsin.2025-11-01
Global geological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 of the carcinogenic zeolite mineral, erionite: A review.frontiersin.2025-11-0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新公布的致癌物分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11-06
ysC9587AyfrX6davufq8yrCp1qLR0L6uq5udK7wODWwrCpzuH5bWlLnhsc3g=.xlsx.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