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亨嘉

朱亨嘉(?-1646年),明朝第十三代靖江王,其父是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

崇祯十一年(1638),朱亨嘉承袭王位,时年四十六岁。崇祯十七年,崇祯帝自缢,明亡后南明建立,弘光帝在南京称监国。弘光元年八月初三,朱亨嘉在桂林市靖江王府承运殿宣布监国,以桂林为西京,不敢擅改年号,称洪武二百八十一年,仍依藩王规格行事,拒受南明隆武政权绍宗朱聿键的诏书。朱元璋分封靖江王时,桂林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西南枢纽,这为朱亨嘉割据提供了条件。为扩大势力,朱亨嘉与心腹孙金鼎、杨国威计划占领两广,其兵力包括军队千人、五百宗室亲军及部分少数民族狼兵。八月十五日,朱亨嘉留杨国威守桂林,亲率士兵经水道至梧州市,与陈邦传会师后兵临广东省两江总督丁魁楚效忠隆武政权,假意交好朱亨嘉,实则暗中部署。朱亨嘉所率兵力仅一千五百余人,狼兵难以驾驭,梧州文武官员拒不朝见。他试图胁迫广西巡抚瞿式耜交出巡抚大权及大印,均遭拒绝,瞿式耜后被其囚禁。丁魁楚见朱亨嘉进退维艰,下令炮轰其船队,朱亨嘉兵力几乎尽失,携瞿式耜仓皇逃窜。孙金鼎前往浔州求援时被陈邦傅擒杀,陈邦傅获封征蛮将军后进军桂林市。朱亨嘉逃回桂林死守王城,瞿式耜暗中联络杨国威副将焦琏作为内应。陈邦传攻城时,焦琏撤去守城亲兵并打开城门,明军入城活捉朱亨嘉,靖江王府遭洗劫。

对于朱亨嘉的结局,不同史书记载存在差异。第一种说法是朱亨嘉被押送至建宁后,先被直接废为平民,随后安置在连江,最终遭囚禁致死;第二种说法是隆武帝命令楚淮等王商讨处置朱亨嘉,最后决定免其为平民,安置在连江,命令当地的宗室对其严加看管约束,不许朱亨嘉见人,后来皇帝命令掌管锦衣卫的王之臣将朱亨嘉吊死,对外则宣称是暴病而亡;第三种说法称朱亨嘉确系自身染病而亡。

人物经历

崇祯十一年(1638),朱亨嘉承袭王位,时年四十六岁。明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亡国之君;明王朝到了崇祯时期,已经是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朱亨嘉荣登王位之时,内有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外有后金的步步紧逼,而朝臣中的门户之争更是连绵不断,守护边疆的将士也是不堪一击,明王朝已经是回天乏术。六年后,即崇祯十七年,崇祯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万岁山)自缢身亡,明王朝就此覆灭,明朝的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了南明崇祯的堂兄弘光帝于1644年五月在南京称监国,以明年(1645)为弘光元年;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江王此时也打起了监国称帝的主意。至南京陷落后,朱亨嘉妄图称帝,封党吏科给事中顾奕为文渊阁大学士兼修撰,参谋孙金鼎为参赞军机、东阁大学士柳州市同知史其文为兵部尚书,平蛮将军杨国威为大将军,封兴业伯;参将严天凤、范友贤为将军,总统左右前锋,给吴之琮、张龙翼等均授给官职。曹烨等人皆对朱亨嘉俯首听命。弘光元年八月初三朱亨嘉在其心腹孙金鼎的精心策划下,于靖江王府的承运殿宣布监国。据《南明史》记载:“隆武元年八月三日,亨嘉自称监国,以桂林市为西京,改元兴业。绍宗诏至,不受。”(隆武,亦即弘光之后的南明正统政权绍宗朱聿键的年号,从1645年闰六月至1646年八月)朱亨嘉虽号称监国,但仍不敢擅改年号,故称洪武二百八十一年,还依藩王身份规格来行事。

当初朱元璋分封靖江王时,乃是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桂林“莫五岭之表,联两越之交,屏蔽荆衡,镇慑交海,枕山带江,控制数千里,诚西南之会府,用兵遗将之枢机也”。大概为明太祖始料所不及的是,二百多年后,坐镇广西成为了朱亨嘉割地为王的有利条件。朱亨嘉及其心腹孙金鼎、杨国威等人认为,广西地方狭小,兵员钱粮有限,而民众手中亦无多少钱财和粮食储备,要想巩固和扩大其“监国”势力,必须扩大其地盘和影响。桂林市已在朱亨嘉的控制之下,孙金鼎和杨国威商量后决定挥师粤东,占领两广,据为基地,以观天下之势。当时朱亨嘉军队不过千人,宗室亲军不过五百人,又把左右两江的一些少数民族狼兵纳入帐下。手中的兵力和钱财寥寥无几,却妄想以卵击石,占据广东省。八月十五日,朱亨嘉命杨国威留守桂林王府,亲自率领卫城守兵以及少数民族士兵,从繇水道出平乐县,在梧州市陈邦传回合,两军合并,兵临广东。当时的两江总督丁魁楚,效忠的是在福州市的南明隆武政权。看到朱亨嘉来势汹汹,便领兵在梧州水道拦截,而表面上假意与之交好,以迷惑朱亨嘉。朱亨嘉狂妄自大,“监国”称号冲昏了头脑,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官员对自己已是俯首称臣,也没有防备丁魁楚。朱亨嘉在梧州扎营,传令梧州的官员前来见驾,然而“文武皆不朝”;朱亨嘉感到非常恼怒,却也无可奈何。他当时所率领的士兵,加上宗室子弟,不过一千五百多人;而狼兵是一支非常难以调动的雇佣兵,是由广西的少数民族青壮年编成,性情凶悍,桀骜不驯,极难驾驭。当时的广西巡抚瞿式耜正在梧州市治事,于是朱亨嘉使用奸计把瞿式耜抓起来,逼他交出手中的巡抚大权,以便调动他手中的兵力。但瞿式耜也是个硬骨头,他对朱亨嘉这个“监国”不以为然,并说靖藩称帝,连庐陵郡的渔夫都不如。任凭朱亨嘉怎样威逼利诱,愣是不为所动。朱亨嘉心里焦虑万分,但也拿瞿式耜没有办法;遂命手下人假冒瞿式耜的手令,向瞿家人索取巡抚大印,但瞿家人十分机警,紧守大印不予。这时的丁魁楚眼见朱亨嘉已是进退维艰,便马上命令士兵调集炮船,炮轰朱亨嘉的船队。朱亨嘉的船队不堪一击,一时“樯橹灰飞烟灭”,所率兵力几乎丧失殆尽。在数十名护卫的保护下,朱亨嘉挟持瞿式耜仓皇逃命,而随船所带的金银珠宝尽被丁魁楚缴获。

朱亨嘉眼见瞿式耜的巡抚大印要不来,狼兵又难以调动,又遭到丁魁楚的攻击,所率兵力所剩无几,于是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但是朱亨嘉并不死心,又命心腹孙金鼎前去得州找救兵“金鼎走浔谋再举,道见邦傅、成大及柳庆参将陈可观舟师如,恃邦傅为儿女亲,赴其舟,被执。”陈邦传最后还拿着孙金鼎的尸首向丁魁楚邀功请赏。丁魁楚大喜过望,马上任命陈邦傅为征蛮将军,前去桂林市捉拿朱亨嘉。朱亨嘉得知孙金鼎死讯后痛哭一场,惊慌失措地逃回了桂林,回到王府马上命令护卫紧闭城门,死守王城。

朱亨嘉逃回王城时,也把瞿式耜一起带回了桂林。他指望着瞿式耜能够以巡抚之命调动狼兵,但瞿式耜拒绝了。朱亨嘉无奈之下只得将瞿式耜囚禁在王城,后又送到距城五里之外的刘仙洞秘密关押起来。瞿式耜在王城被囚禁期间,秘密结交了杨国威的一个副将,名曰焦琏。焦琏与陈邦傅平日里来往频繁,两人的交情深厚。当初焦琏流落京师时,还是陈邦传救济于他,就连焦琏娶妻的费用也是陈邦傅资助的,所以焦琏对陈邦傅是感恩戴德。最重要的是焦琏与他的上司杨国威结怨颇深,所以当瞿式耜与他商讨攻城之事时,又见到了陈邦傅要求其做内应的书信,便一口答应待到陈邦傅攻城之时,焦琏便偷偷把守城的亲兵撤掉,并打开王城城门,陈邦傅率领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活捉了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靖江王府也被陈兵洗劫一空。

人物关系

相关争议

对于朱亨嘉的结局,不同史书记载存在差异。第一种说法是朱亨嘉被押送至建宁后,先被直接废为平民,随后安置在连江,最终遭囚禁致死;第二种说法是隆武帝命令楚淮等王商讨处置朱亨嘉,最后决定免其为平民,安置在连江,命令当地的宗室对其严加看管约束,不许朱亨嘉见人,后来皇帝命令掌管锦衣卫的王之臣将朱亨嘉吊死,对外则宣称是暴病而亡;第三种说法称朱亨嘉确系自身染病而亡。

参考资料

..2023-05-31

石涛.故宫博物院.2023-11-22

石涛艺术简历.人民网.2023-12-14

..2023-05-31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