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扬

刘清扬(1894年2月15日-1977年7月19日),字婉如,天津人(祖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西赵河村),回族。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与邓颖超等人成为“中国妇女界的一面女权旗帜”。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中国妇女运动先驱。

1905年冬天,刘清扬进入严范孙张伯苓创办的严氏女塾读书;1911年,她又进入北洋女师范学堂学习。辛亥革命期间,她曾参加同盟会在天津市秘密组织的天津共和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刘清扬与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被推选为会长。9月16日,她又与周恩来、马骏等成立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出版刊物《觉悟》,领导天津学生运动。1920年年底,刘清扬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2月,她由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周恩来等建立旅法早期共产党组织,同时,她与张申府在巴黎完婚,二人还成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1923年,刘清扬回国,与邓颖超创办全国第一份主要由妇女主办的报纸《妇女日报》,任总经理。1924年6月7日,她作为妇女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主义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刘清扬在与党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坚持为妇女运动奔波,在武汉任国民党中央妇女训练班主任。1944年,刘清扬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清扬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1961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19日,她在“文革”中含冤去逝,享年84岁。1979年8月3日,中共中央为刘清扬恢复名誉,平反昭雪,举行追悼会。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94年2月15日,刘清扬在天津市出生。

12岁时进入天津严氏女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1906年,在一次天津爱国人士发起的“建立海军,巩固国防”募捐大会上,刘清扬不但将身上的零花钱全捐出去,还摘下自己心爱的金戒指捐给大会。一时间,“十三岁的女学生捐出一枚金戒指”的动人事迹,在天津传为佳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17岁的刘清扬就读于天津北洋女师范学堂,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的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积极赞助滦州起义军领导人白毓昆、李运清等人。

1913年底,刘清扬所在直隶女子师范学校高级班停办,于是她想办一所女子学校。几位兄长将空闲的住房拿出作为校舍,并购置了学校用品,为学校取名“大同女校”。但因办学经验不足等各种原因,学校不到一年无奈停办。

1919年,北京学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天津市学生闻风而动,立即组织起来。刘清扬和直隶女师的同学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刘清扬当选为会长。她们组织讲演队,走向街头,向妇女和各界民众宣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等道理。她们积极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上街游行,并走进商铺和深入窄街陋巷,劝导商家不贩卖日货,动员群众不买日货。她们打破男女界限,和天津学联并肩战斗,相互支援,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示威游行。6月5日,天津学联在南开广场召开第一次爱国运动大会,会后宣布游行,齐赴省公署请愿,要求省长曹锐代电北京政府,下令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并争回青岛市权利,取消二十一条。会后,天津市益世报》以《女学界之光荣史》为题,详细报道了这次请愿斗争。6月9日,天津学联为拒绝巴黎和约签字扩大宣传,在河北公园召开天津各界公民大会,到会民众达2万多人。女界爱国同志会又是全体上阵,参加讲演和维持秩序。刘清扬和郭隆真、邓颖超等讲演队员分别在各个讲台上发言。6月下旬,因《凡尔赛和约》签字日期迫近,天津各界联合会于26日开会决定派刘清扬等10位代表进京,会同山东省、北京代表请愿,要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7日晨,她们乘火车赴京。当他们来到新华门总统府递交请愿书时,总统徐世昌拒不接见请愿代表。8月间,山东济南镇守使马良,媚事日寇,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以“扰乱治安”为名,悍然下令捣毁回教救国后援会,逮捕和杀害了后援会会长马云亭等人。惨案发生后,山东派代表到天津市呼吁。天津各界联合会公推刘清扬、郭隆真等10人为代表,会同山东代表一起进京请愿。8月23日,他们和北京代表瞿秋白等,齐集新华门总统府前请愿,要求徐世昌总统严惩刽子手马良。在军警重重包围下,代表们向反动当局作说理斗争,并向围观群众进行爱国无罪的宣传。徐世昌置群众的强烈要求于不顾,公然下令拘捕请愿代表,将他们押送京师警察厅。警察厅总监吴炳湘叫嚣要“杀一儆百”,警察厅处长常郎斋则想以同是回族的关系拉拢刘清扬和郭隆真。常郎斋把刘清扬的三哥(《国强报》社长刘乃扬(刘铁庵))找来,让他保释刘清扬出去。刘清扬当场对她三哥说:“我现在只知有国,不知有家。既不放全体代表,我也不回去。”说罢,转身走回拘留所。刘清扬这番的讲话随后即报道在北京《国强报》和天津市益世报》上。请愿代表的被捕,激起爱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天津各界联合会随即派以马骏为首的请愿团再次赴京。他们在新华门和天安门前坚持斗争了3天,反动当局又抓捕了马骏。8月28日,周恩来等人又赴京,为营救被捕代表而斗争在全国人民的抗议与声援下,反动当局被迫于8月30日释放了刘清扬、郭隆真等全体请愿代表。

加入共产党

1920年8月16日,刘清扬和周恩来、邓颖超等11名觉悟社社员来到北京,邀请“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青年工读互助团”等四团体在北京陶然亭公园举行座谈会,共谋社会的改造。刘清扬被推选为会议主持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和北京大学讲师张申府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他们见到周恩来同志,十分投合,互相倾慕。9月底,刘清扬再次来到北京,张申府和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主任室找她谈话希望她加入刚刚成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她出于对党的认真态度,表示对党的认识还很不够,没有立刻同意。11月,刘清扬同张申府去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2月,刘清扬经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张申府介绍周恩来入党,成立党小组,在留法中国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成为中共最早的女党员。在巴黎期间,刘清扬与张申府结婚,成为一对革命伴侣。

1923年冬,刘清扬回国。回国后,与邓颖超创办《妇女日报》。

1924年1月1日,《妇女日报》创刊。刘清扬任总经理,邓颖超等为编辑。《妇女日报》是全国第一份主要由妇女主办的报纸。4月,受李大钊委派,赴南方开展妇女革命运动。6月,与李大钊、王荷波、罗章龙、彭述之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冬,刘清扬被中共中央调至上海市,参与筹备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后当选为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常务委员、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妇女部长。

1926年,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政府开始大肆逮捕爱国人士,在3月26日印发的通缉国共两党48人名单中,第一名是李大钊,第二名就是刘清扬。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清扬和李大钊以及国共两党的领导机关,只得转移到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兵营里。不久,奉系军阀张作霖入关,变本加厉地镇压国共两党革命人士,北京全城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尽管苏联大使馆受到宪兵、特务的严密监视,但刘清扬从未停止过工作。她通过秘密活动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坚持斗争近一年之久。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刘清扬在与党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妇女运动不懈奔波。在武汉,她在何香凝、宋庆龄领导下,任国民党中央妇女训练班主任之职,培训妇女高级干部。刘清扬利用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团结各界妇女,发展进步力量,为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积蓄人才。同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刘清扬退出了国民党。由于正怀身孕,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刘清扬也脱离了共产党。

抗日期间

1933年年初,日军进攻山海关区,刘清扬团结北平市各界妇女组织,成立抗日救护慰劳队,开展救护伤兵工作。她们缝制的棉被、棉袜被送往前线,让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深受鼓舞。

1936年2月29日清晨,军警突然包围清华大学,抓捕爱国学生和进步教授,张申府和刘清扬双双被抓走。刘清扬被关进龙华监狱。3个月后,经过社会各界多方营救,刘清扬出狱。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联络更多的人民团体,成立了北平各界抗敌后援会,支持对日作战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当时,刘清扬的家就是救国联合会同第二十九军保持联系、互通情报、分派工作的联络中枢。刘清扬忙得不可开交,她一方面带领妇女救护队到永定门抢救伤员,另一方面又协同北大学生组织担架队,在北大三院礼堂设立了临时伤兵医疗站。“七七”事变后,刘清扬毅然决定告别年迈的老母和年幼的儿女,远离家庭,到抗战大后方去参加救亡运动。11月上旬,刘清扬由天津市到南京。不久,南京告急,她乘坐最后一列撤退专车抵达武汉。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国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刘清扬按照组织指示,继续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爱国侨胞的协助下,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了中华女子学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经广东东江抗日根据地,跋山涉水回到重庆市后,继续参加救国会活动和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工作。

1943年2月15日,在重庆,周恩来出面祝贺刘清扬寿辰。参加祝贺的有董必武、邓颖超、林彪、徐冰、王炳南、张友渔、张申府等。

加入民主同盟

1944年,刘清扬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和妇女委员会主任。

1946年5月25日,刘清扬从重庆回到北平市,立即参加民盟华北总支部和北平市支部工作,并为解放区介绍和输送进步知识青年。由于刘清扬已上了国务党特务暗杀的黑名单,中共北平组织便紧急通知她停止在北平的革命活动,由中共秘密交通员护送去解放区。

1948年11月下旬,刘清扬和其他一批民主人士一起被护送到河北省平山县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李庄。在那里,刘清扬和向往解放区的这批民主人士一道学习、讨论即将召开的新政协重要文献——《共同纲领》。北平和平解放的捷报传来,刘清扬随中共有关同志连夜乘卡车赶回北平,参加办理解放后北平的一些社会工作

1949年2月2日,刘清扬受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邀请,登上正阳门城楼观看威武的人民解放军入城盛典。

1949年3月,刘清扬出席了在怀仁堂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刘清扬当选为全国民主妇联执行委员。同年9月,她作为全国民主妇联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建国之后

1949年10月1日,刘清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1961年,刘清扬终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刘清扬是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校长、北京市妇女联谊会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等职。

含冤去逝

1977年7月19日,她在“文革”中含冤去逝,享年84岁。

1979年8月3日,中共中央为刘清扬恢复名誉,平反昭雪,举行追悼会。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刘清扬的父辈早年自沧州市西赵河村移居天津市,家境殷实、家风淳厚,出生于回族上流家庭的刘清扬,早年的成长环境相对宽松,中国传统儒家“三从四德”,尤其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纲常伦理,对她几乎没有约束力。父母以及4个哥哥和2个姐姐都对她异常溺爱。刘清扬的大哥刘孟扬是清末秀才,担任过《大公报》主笔,曾创办《商报》《民兴报》《天津午报》等,是清末著名的进步人士、报人;三哥刘乃扬是《国强报》社长。刘清扬从小才华横溢,12岁时,进入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创办的严氏女学读书。那年,天津市人民为了支持国家建立海军以巩固国防,发起一场群众性的爱国储金运动,激发了刘清扬的爱国热情,年幼的她毅然捐出了心爱的金戒指和所有的零用钱,在天津传为佳话。受新文化思想的影响,她萌发了追求妇女解放的理想信念,果敢抵制“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旧思想旧礼教旧习俗。

情感生活

刘清扬7岁时,曾被父亲包办过一门亲事。当张申府在为第二次包办婚姻感到痛苦时,刘清扬却在哥哥的支持下成功解除由父亲包办的婚约,1920年,在前往法国的船上,途中张申府对刘清扬产生情愫,尽管他此前已有两段婚姻和三个孩子。刘清扬接受张申府的追求,两人开始同居。1921年,刘清扬生育一子,后来又为张申府生育过3个孩子。1923年年底,刘清扬随张申府回国,张申府曾形容刘清扬“起初就像侍妾”,并代写演讲稿,隐含优越感,认为与自己在一起对刘清扬更有利。在1930年1月的《妇女与革命》一文中,张申府更是毫不留情地批判知识妇女“依赖的习性”,并且隐晦地暗示,刘清扬已是一个依赖于他的“赘物”。1948年,张申府发表《呼吁和平》文章,被中国民主同盟开除党籍,刘清扬宣布与他断绝关系,12月26日,新华出版社又以《张申府背叛民主为虎作伥刘清扬严予斥责》为标题,全文刊登了刘清扬的上述通电。与张申府之间从来没有缔结正式婚约的刘清扬,为了忠诚于“人民立场”,彻底结束了27年来对张申府的情爱。

后世纪念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是刘清扬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创办“觉悟社”的旧址,该馆被设立为“民盟传统教育基地”。2019年,民盟中央在此举办“念初心吾追寻——民盟先贤刘清扬生平事迹展”,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系统展示刘清扬的革命生涯,包括她参与五四运动、创办《妇女日报》、加入民盟等关键事件。展览旨在传承统一战线历史,弘扬她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

2024年9月,为纪念觉悟社成立105周年,天津觉悟社纪念馆还与河北省大名烈士陵园、宁安市马骏纪念馆联合举办了觉悟社回族三杰原创展,展出百余幅照片,讲述刘清扬等三位回族英烈的生平事迹。

文艺创作

舞蹈朗诵

刘清扬的事迹被改编为舞蹈、朗诵等文艺形式。例如,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创作的舞蹈《觉悟的宣言》,在2024年纪念会上演出,以艺术手法再现其革命激情。

电影

电影《青春之骏》于2021年4月20日上映。影片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也有对刘清扬的呈现。在《青春之骏》里,有对觉悟社成立时刻的生动刻画,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青年革命者的抽签仪式被真实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人物评价

刘清扬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刘清扬一生为妇女运动奔波,辗转大江南北,虽千难而始终坚持。她就像一枝清梅,心藏苍生胸怀悲悯,以平和却香彻的姿容开在历史一角。(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康克清评)

刘清扬是中国妇女运动活动家,是“五四”时期具有组织才干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女界代表人物。在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她为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奔走呐喊,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中国日报评)

刘清扬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她“与邓颖超等人成为‘中国妇女界的一面女权旗帜’”。(民盟四川省委员评)

参考资料

致敬妇女运动先驱——刘清扬.微信公众号.2025-09-22

“女权旗帜”刘清扬,爱得很纠结.人民网.2025-09-22

她——周恩来总理的入党介绍人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澎湃新闻.2025-09-22

觉悟讲堂│我的母亲刘清扬(上篇).微信公众号.2025-09-22

巾帼旗帜刘清扬:改造河山更向前.沧州日报.2025-09-22

学党史|巾帼丹心谱⑧:刘清扬.澎湃新闻.2025-09-22

党史巾帼学丨刘清扬: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微信公众号.2025-09-22

信仰之光|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刘清扬.微信公众号.2025-09-22

跨越历史 追寻刘清扬革命足迹.沧州日报.2025-09-22

委员风采 | 刘清扬: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微信公众号.2025-09-22

觉悟讲堂│我的母亲刘清扬(下篇).微信公众号.2025-09-22

回族历史人物简介-刘清扬.中国日报网.2025-09-22

“女权旗帜”刘清扬,爱得很纠结.人民网.2025-09-22

牢记使命追溯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辈奋斗精神—参观“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和“北洋法政学堂”纪实.微信公众号.2025-09-22

民盟传统教育基地揭牌.团结网.2025-09-22

觉悟社原创展开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2025-09-22

觉悟薪火点燃信仰之光.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2025-09-22

电影《青春之骏》定档4月20日 讲述马骏烈士事迹.1905电影网.2025-09-22

【芳华100年】刘清扬:一枝清梅,馨香悠扬.澎湃新闻.2025-09-22

回族历史人物简介-刘清扬.中国日报网.2025-09-22

秉烛为星,求索前行——五四精神烛照下的民盟女杰.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员会.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