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间碧竹

黄金间碧竹(学名:Bambusa vulgaris f. vittata),别名金丝竹、青丝金竹,是禾本科簕竹属植物龙头箭竹观赏竹种。黄金间碧竹分布于中国南方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云南、广东和台湾等,生于海拔300~800米的林内。

黄金间碧竹杆和枝表皮金黄色且镶嵌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杆箨绿色间有数条黄色纵条纹;杆高10~15m,胸径6~12cm,节间长20~35cm,杆壁厚0.6~1.5cm;杆箨早落,革质,长约节间之半,箨鞘短宽,背面密被黑色向上刺毛,箨叶直立,三角形;分枝低,主枝明显;叶片披针形,长13~25cm,宽1.5~3.5cm;笋期5~10月。黄金间碧竹耐寒性差,喜高温高湿;生长快,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埋节、扦插成活率可达95%以上。黄金间碧竹的栽培可采用繁殖试验、适应性试验及造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繁殖环节需先规划建立苗圃地,再选取合适竹条进行扦插,扦插完成后要及时搭建遮荫棚,做好插后养护管理工作。

黄金间碧竹是大型丛生竹,可用于营造大型园林竹景,是著名观赏竹之一。其茎可入药,味微苦、甜,性温,清火解毒,利胆退黄,主治黄疸、眩晕、小便热涩疼痛。

历史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关于竹的确切记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竹的象形符号。中国文人将竹视为使君子之一、岁寒三友之一,有正直、脱俗之意境。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言:“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又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形态特征

黄金间碧竹是乔木型竹,大型丛生竹;秆直立,高6~15米,直径4~6厘米,节间圆柱形,鲜黄色间以绿色的纵条纹,长20~25厘米。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或三角形,背面具凸起的细条纹,无毛或被极稀少的暗棕色刺毛,腹面脉上密被前向、贴生、暗棕色的短硬毛,尤以近基部的脉上为甚,顶端边缘内卷而成钻状,箨鞘草黄色,具细条纹,背部密被暗棕色、贴生、前向的短硬毛,毛易脱落,两肩高起,略成圆形;箨耳近等大,暗棕色,上举,边缘被波形繸毛,箨舌长约1.5毫米,边缘具细齿或条裂;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2厘米,宽1.8~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近截平,两面无毛,脉间具不明显的小横卧。竹竿和支表皮金黄色且镶嵌宽窄不等绿色纵条文,竹竿绿色间有数条黄色纵条文,革间长约节间之半,箨鞘宽短,背面被黑色向上刺毛箨短,先端齿尖箨叶直立三角形,分支低而开展,主支明显,叶片披针型,叶色浓绿。

分布范围

黄金间碧竹分布于中国南方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以及中国广西、海南、云南、广东和台湾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庭园中有栽培。

生态习性

黄金间碧竹生于海拔300~800米的林内,属南亚热带竹种,耐寒性差,喜高温高湿;生长快,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埋节、扦插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栽培方法

繁殖试验方法

将水田人工碎土,清除草根、草伐,整平粑细,挖出深约25cm的条状沟槽。于2000年2月26日将引人的金竹200株约45°角斜放入沟槽中,然后覆盖土与地表持平,浇足定根水。雨季来临前视天气状况浇水以保证土壤墒情。试验中观测成活数、出笋期、成竹数、平均株高、平均胸径。

适应性试验方法

2000年11月14日将在罗平县城繁殖的黄金间玉竹450株移植到罗平县九龙瀑布景区。取苗前先剪去大部分竹杆,只留基部2~3节,将竹苗成丛挖起。栽植穴为60cmX60cmX60cm,栽植时,先回填表土和有机肥混合物约20cm厚,然后将竹苗放入穴内,舒展根系,填细土盖严根系,轻提踏实,再抚土满穴踏实,最后覆一层松土,深度比原土表高3~4cm,浇足定根水,用塑料薄膜将竹苗周围盖严。雨季来临前视天气状况浇水以保证土壤墒情。试验中观测成活数、出笋期(始期、盛期、末期)、产笋量(个数、重量)、退笋量(个数、重量)、成竹数、平均株高、平均胸径、耐寒性、耐早性、抗病虫害状况等。

造林方法

造林地选择:黄金间碧竹的造林方法和龙竹相似。立地条件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由于黄金间碧竹不耐霜冻,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腐殖质厚、湿润、保水良好的阳坡。

林地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前改善林地环境的重要工序。造林前林地应做好炼山垦地,清除杂物。黄金间碧竹适合带状造林,在带状上整地挖穴。间距长4m、宽3m,穴规格50x50x40(cm )。

造林的方法与密度:黄金间碧竹在起苗时根部应带有母上,用遮阴网及尼龙绳包装,防止母土松散。种植时再去掉遮阴网及尼龙绳,种植要与地面尽量保持45°,使竹兜靠紧穴壁的上方,深度留2个竹节露出土面为宜。然后回土用锄头打实,但不要用力过大,损害竹苗的母土及竹眼。再回土分层踏实,使竹根与土密接。逢透雨后种植,成活率达 95%以上。

施基肥及幼林抚育:施肥是造林的重要措施。造林前施足基肥,每穴施土杂肥10kg,磷肥0.15kg。并与附近的表土拌匀后一起回穴,穴填满后,逢透雨后种植。植后四周盖禾本科杂草保湿。种植3个月后植株成活率基本稳定。在有2~3个笋芽形成时进行除草、施肥,每株施尿素50克,每年抚育2次。

繁殖方法

建立苗圃地

首先为苗圃地做好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高锰酸钾溶液对翻土后的苗地进行消毒,消毒1~2天后进行整地,苗床高 10~15(c),上层铺2c厚的河沙,畦宽1m左右较适宜,畦沟宽 20~30(cm)。苗圃地在使用前5~7天每平方米用408甲醛水溶液(甲醛)50m1加水6~12(kg)稀释喷洒消毒。为防止地下虫咬伤竹穗的竹眼而影响扦插成活率,可采用50辛硫磷2g/m拌适量细土,撒于苗床面进行杀虫脒

竹条的扦插

黄金间碧竹可采用竹兜育苗的方法。每年的10~11月份开始扦插,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竹条。取回后除去有病虫害的竹条。最好在上午的时候进行采集,把采集的竹条放在阴凉处进行修剪,留4个竹节,竹条上部切口要斜切平滑,下端竹兜要除去竹,不伤竹眼。用配制好的营养土包在竹兜上(在营养土中加人生根粉以促进竹兜发根),坭团视竹兜的大小而定。采用斜插,直接插在经过消毒的苗圃地上扦插深度:以留2节竹眼露出上面为宜。扦插的株距5~10 cm,行距15~20cm为佳。插后压实并浇足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

插后管理插后搭遮荫棚

用竹片在苗床侧弯曲成弓型,做成高80c的拱型架,四边压实,插前两周内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90%左右,地温控制在20~25℃左右,温度过高时要适当通风,注意观察,作好保温、保湿、除病工作。待竹眼长出竹叶后,将遮光网两头揭去,使棚内通风,使幼苗逐渐适应外面环境,以后逐步揭去遮光网,增强光照。这时最好施一次浓度0,1~0.2的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发达及竹苗生长,年3~4月份即可移植造林。

病虫害防治

竹丛枝病

发病初期病枝在春天不断延伸成多节细长的蔓状枝竹叶变成鳞片状节间变短并逐渐成丛。在4-6月和9-11月上旬病枝顶端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物子实体成熟后小枝端即枯死促使第2年产生更多的丛生小枝病竹常个别侧枝发病逐渐扩展到整株发病逐年加重使竹林生长衰败。在老竹林及管理不善的竹林中发病较重在竹林郁闭度超0∙6时对发病有促进作用。

防治方法:应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扛土施肥促进新竹市生长。按期砍伐老竹及早砍除病竹。老、病竹应连竹鞭挖除造林时不要在有病竹林内挖取母竹更不能用带病的母竹造林。

竹煤污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小枝条影响竹子正常生长严重时叶片脱落、小枝枯死导致竹林衰败。

防治方法:加强竹林管理使竹林通风透光竹子生长强壮。竹林开始发病时及时清除带病、虫(蚧、蚜、粉虱)的枝、叶并加以烧毁减少病虫滋生条件。虫害严重时可用3-5度石灰硫黄合剂喷雾具有杀虫脒、杀菌的作用。此外喷洒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松脂合剂12-20倍液对介壳虫蚜虫有很好的效果。

竹广肩小蜂

危害孟宗竹、雷竹等当年萌发的小枝在小枝基部形成膨化的虫瘿小枝端部新叶簇生提前脱落导致小枝枯死。1年1代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次年2月成虫羽化、产卵卵期30d左右。

防治方法: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持合适的密度可保持竹广肩小蜂在较低的虫口密度。被害竹林在3月底-4月上旬用50%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乳油竹腔注射防治每竹注射药液1.5-2ml。成虫出现期可用烟雾剂熏杀。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竹笋是中国传统的山珍之一,被誉为“蔬食第一品”, 是一种营养完全的天然绿色食品: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 多粗食纤维,且维生素 C、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菌类的一倍以上,并富含磷、铁、钙、镁等矿物质元素和人体所需的 18 种氨基酸,其中包含 8 种必需氨基酸

中国人吃竹笋的历史可谓久矣,《诗经 · 大雅 · 韩奕》 即有“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周礼·天官·醢人》也有“加 豆之实,笋菹鱼醢”等诗句和记载,可见自古以来,竹笋就被视为上好的菜肴。食笋在汉代已相当常见,六朝以后竹笋逐渐被视为“山家清供”。在文人、士人好竹的社会风气之下,食笋也逐渐变成了一种雅尚,唐代之后此风气日盛。 天宝还有专员管理竹笋的种植培育,《新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笋,岁以笋供尚食。”宋代文人爱竹、嗜笋者更甚, 食笋之风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食笋诗赋数不胜数。苏轼嗜好食笋,曾写出“大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 ;文人黄庭坚曾作《食笋十韵》《苦笋赋》。唐宋, 食笋已成为人们,特别是文人、士人饮食生活中的一种清雅风尚。元明清时期,承袭唐宋余韵流风,将食笋视为一种特殊的饮食生活乐趣。当代梁实秋雅舍谈吃》中“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的说法脍炙人口。

园林价值

黄金间碧竹是南方大型丛生竹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可用于营造大型园林竹景,效果立竿见影,是著名观赏竹之一。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竹寓意高节心虚,正直不阿,惹人喜爱,受人赞诵。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

在现代公园中,竹子造景在继承古典园林的传统技法上,又力求将传统的园林艺术与现代人的审美、游憩需求完美结合。以北京紫竹院公园的“筠石苑”为例,可以看出传统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到叠山理水,从花木配置到借景生情,其应用是非常广泛和成功的。首先,“筠石苑”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在竹子配置上,因地制宜、适地适竹。在满足竹子生态要求的小环境中栽植竹子,并在竹丛间配植多种色观赏松柏类。其次,由于古典园林以竹造景手法多体现在小型的园林空间中,所以“筠石苑”也利用其优势巧妙的沿用了古典造园中的精华之处。竹子不仅在中国应用广泛,在西方现代园林中也被充分利用。相对于东方写意性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现代园林更注重理性的思考,并且以一种几何抽象的形式展现。在竹子的造景上,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西方园林的植物配置不是非常注重植物个体的美感,以及拟人化的想象,而是欣赏植物的群体美;并且将科学与西方艺术完美的结合,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创造出一种理性的浪漫。

药用价值

黄金间碧竹其茎可入药,味微苦、甜,性温,清火解毒,利胆退黄,主治黄疸、眩晕、小便热涩疼痛。

农业价值

竹子可编制各种农具,如箩筛、簸箕、扫帚、晒垫等,此外,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可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

经济价值

中国竹资源丰富。中国竹资源总体呈增长态势,自2018年以来,竹材年产量基本维持在30亿根以上。截至2023年,中国竹材产量达到34.18亿根,2024年国内竹材产量在35.67亿根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木材和竹村采运业产值约为1693.62亿元,2024年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17万亿元,竹产业产值超过4287亿元,竹产业产值仅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2%左右。

据2019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竹林面积641.2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98%,占森林面积的2.94%。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长蓝晓光表示,中国竹类资源、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竹产业规模最大、竹制品生产最多和贸易量第一大国。

中国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品类众多。2021年,竹产业产值接近3818亿元,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2亿美元,占世界竹产品贸易总额的60%以上,预计到2035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约占林业产业的10%。

2023年7月7日,2023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为竹博会)落下帷幕。本届竹博会集结了300余家行业供应商,展出1000余种竹产品,涵盖竹建筑、竹家具、竹大宗商品、竹食品、竹工艺品、竹机械等六大展区,数十个头部品牌入驻。

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也是与竹子有着最密切关系的国家。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从竹子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源远流长的关系、竹子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华民族物质文明进化的息息相关中都可以得到丰富的证明,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参考资料

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 cv. Vittata).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 cv. Vittata).2025-10-31

【绿化处】景观“绿墙”——黄金间碧竹.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2024-03-09

黄金间碧竹.黄金间碧竹.2025-10-31

黄金间碧竹.黄金间碧竹.2025-11-04

中文名称:黄金间碧竹.中文名称:黄金间碧竹.2025-11-07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5-11-04

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Schrader ex Wendland.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Schrader ex Wendland.2025-11-04

漫步竹林间,避暑纳凉赏诗词.上观新闻.2024-03-09

中国竹,千亿大产业.光明网.2025-10-31

竹笋——大健康蓬勃发展背景下的未来食品.中国竹产业协会.2025-10-31

用途广泛的竹.环球网国内.2025-10-31

浅谈古今中外竹在园林造园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湖南省林业厅.2025-11-04

2025年中国竹业发展历程、产值及产量分析.新浪财经.2025-11-04

中国绿色时报:竹子 刻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图腾.中国绿色时报:竹子 刻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图腾.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