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名:Екатерины Алексеевны,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6日),原名玛尔塔·萨穆伊洛夫娜·斯科夫龙斯娅(Марта Самуиловна Скавронская),皈依东正教后更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历史上的一位女皇(1725年-1727年),被后世称为叶卡捷琳娜一世,也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出身于波兰立陶宛联邦,其父为塞缪尔·斯科夫龙斯基。她早年生活于马林堡,寄居在格鲁克牧师(Pastor Gluck)家中,以洗衣、烹饪等劳作维持生计。1702年,马林堡被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攻占,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沦为俘虏。起初,她处于彼得一世的亲信谢列梅捷夫伯爵掌控之下,之后又被转送至缅什科夫亲王处。1703年,彼得一世从缅什科夫亲王手中带走玛尔塔,安排她居住在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村,让她与娜塔莉亚公主的宫廷侍女们生活在一起学习礼仪。1712年2月,彼得大帝结束普鲁特战役返回圣彼得堡后,与叶卡捷琳娜二世举行婚礼。他们育有安娜和伊丽莎白等多个孩子。1714年,为纪念普鲁特战役,沙皇设立圣凯瑟琳勋章,并在妻子凯瑟琳的命名日将该勋章授予她。1723年,彼得一世将乌拉尔山脉的城市命名为叶卡捷琳堡,位于沙皇村的凯瑟琳宫也以凯瑟琳一世的名字命名。1724年5月,彼得大帝于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为凯瑟琳举行加冕仪式,使其正式成为女皇。1725年彼得一世离世后,在缅什科夫积极运作,以及近卫军和圣彼得堡驻军的支持下,叶卡捷琳娜一世登基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女皇。1726年2月,在女皇的推动与领导下,最高枢密院得以成立。1727年5月6日,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逝世,享年43岁,其遗体被安葬于圣彼得堡彼得保罗大教堂内的俄罗斯皇帝陵墓之中。

人物生平

1684年4月,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原名玛尔塔·斯科夫龙斯卡娅)出生于利沃尼亚(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部分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她寄居于马林堡的格鲁克牧师家中,以洗衣和烹饪维持生计。1702年,马林堡被俄军攻占后,她作为战俘被俘,最初被安置在彼得一世的亲信谢列梅捷夫伯爵处,后转至缅什科夫亲王府邸。1703年,彼得一世亲自将玛尔塔从亚历山大·缅什科夫处接出,安排她入住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村,与娜塔莉亚公主的宫廷侍女共同生活。1707年,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改信东正教,并将名字改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米哈伊洛娃。

1710年,彼得一世将位于圣彼得堡25公里外的萨尔斯卡娅庄园(后来的沙皇村)赠予了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

1712年2月,彼得大帝从普鲁特战役返回圣彼得堡后,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结婚,他们的女儿安娜和伊丽莎白被授予女大公头衔。1714年,为纪念普鲁特战役,沙皇设立了圣凯瑟琳勋章,并在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命名日授予她该勋章。1724年5月,彼得大帝在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举行加冕典礼,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女皇。为此特制的帝国首顶王冠以钻石镶嵌为主,仅配有一颗尺寸“大于鸡蛋”的罕见红宝石(或尖晶石),其规格与珍贵程度在同时期皇室珠宝中均属罕见,成为俄罗斯皇室权力象征的重要标志。

1725年1月,彼得大帝病危,因未留下继承人且未立遗嘱,导致统治精英内部出现分裂:一些人认为应该拥立阿列克谢之子彼得(后来的彼得二世)为帝,由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和罗马元老院监督统治;另一些人(如亚历山大·缅什科夫、托尔斯泰伯爵)则希望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成为绝对统治者。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自掏腰包,向近卫军军官发放了资金,并支付了他们拖欠的薪饷。她还从个人账户中拿出7414俄罗斯卢布,用于支付近卫军少校和其他高级官员的“某些特殊开支”。最终,在彼得大帝去世后的1月28日,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被拥立登上皇位。

1726年2月8日,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颁布法令,成立了最高枢密院,成员包括亚历山大·缅什科夫列夫·托尔斯泰、戈洛夫金伯爵、阿普拉克辛伯爵、奥斯特曼男爵和戈利岑亲王(缅什科夫被提升为首席枢密院成员)。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数次出席最高枢密院会议,但自1726年12月起至其统治结束,她再未现身。1726年8月4日,颁布敕令规定,需经最高枢密院全体成员签署的敕令方为有效。此后,参议院和主教公会的权力急剧下降,转而受最高枢密院节制。叶卡捷琳娜通过内阁(私人办公厅)对最高枢密院实施控制,内阁负责收集各省总督及军队指挥官的情报,并代表女皇与最高枢密院沟通。叶卡捷琳娜签署的专项敕令主要涉及授予官职与村庄、批准官员免职与任命等事务;在这些情况下,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有时会不顾最高枢密院成员的意见,坚持维护自身权力。

1727年3月,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开始咳嗽,此后病情日益加重。4月10日,她感到胸部发炎,第七天病情达关键转折点,咳嗽与胸闷症状加剧,医生们预见到其肺部脓肿将复发,在她去世前四天,医生发现她咳出大量脓性痰液,证实了这一判断,其虚弱状况持续恶化,最终于5月6日上午8点驾崩,享年44岁,被安葬在圣彼得堡彼得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皇帝陵墓中。在亚历山大·缅什科夫的坚持下,叶卡捷琳娜一世去世前签署遗嘱,规定王位传给彼得的孙子、年仅11岁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大公(即彼得二世),他是罗曼诺夫王朝男性直系后裔的最后一位,但统治短暂,几年后死于天花。不久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通过宫廷政变登上俄罗斯皇位。

为政举措

叶卡捷琳娜一世统治时期,在政策制定与推行方面呈现出独特态势。因其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她对国家事务兴趣寥寥,鲜少主动参与,常竭力回避关键问题。这使得权力高度集中于缅什科夫亲王及其几位亲信,如列夫·托尔斯泰、阿普拉克辛、戈洛夫金等人之手。她登基之初便赦免了罪犯,减免了税收,并免除了拖欠的税款。她延续了丈夫的政策,并完成了他许多未竟的事业。1725年,她创立了科学院,并派遣弗拉基米尔·白令的探险队探索堪察加半岛。叶卡捷琳娜一世登基一年后的1726年2月,这些人组建了最高枢密院,作为最高咨询机构,负责研讨重大国家事务,并将决策结果呈报给女皇。与此同时,参议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大幅下降,基本丧失了决策权。女皇主要依靠最高枢密院的部长们治理国家,自身则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彼得大帝热衷的奢华舞会与集会之中。

在叶卡捷琳娜一世统治阶段,内政与外交等领域的改革均缺乏实质性突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前任彼得大帝大规模改革的成果。数十年的残酷战争以及连年歉收,致使国库空虚,农民生活困苦,面包价格飞涨。为降低粮食骚乱风险,人均税虽有所降低,但农民却失去了从事季节性工作的权利。贵族阶层则获准从军队休假三年,并可从事贸易活动、开办工厂。

为削减国库开支,最高枢密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缩减军队和军官队伍规模,解散彼得大帝建立的诸多机构,废除众多政府职位。在贸易方面,取消了许多针对外国商人的限制,降低了关税。然而,这一时期贪污腐败现象、地方统治者的专断行为以及地方权力斗争却日益严重。由于失去国家支持,工商业发展逐渐衰落。

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统治仅持续两年多,在外交政策上并无重大变革。1725年至1727年间,帝国未发动大规模战争,仅有一支由弗拉基米尔·多尔戈鲁科夫亲王率领的小规模中国远征军高加索地区与波斯人交战。在欧洲事务上,叶卡捷琳娜二世试图支持其女婿霍尔斯坦-戈托普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夺回被丹麦占领的石勒苏益格。在外交层面,俄罗斯确保了《尼斯塔德条约》的履行,并与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缔结了《维也纳条约》,为18世纪第二个25年俄奥军事和政治联盟奠定了基础。

家族成员

父母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出生于斯卡夫龙斯基家族,这是一个农民家庭。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父母名叫塞缪尔(Самуил)和多萝西娅(Доротея)。

丈夫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即玛尔塔·斯卡夫龙斯卡娅)17岁时,在格留克(Глюк)神父的主持下,与一名瑞典骑兵团士兵约翰成婚。然而,婚后仅两天,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便抵达马林堡(现拉脱维亚阿卢克斯内附近),约翰随军出征后下落不明。1702年,马林堡被俄军攻占,叶卡捷琳娜一世沦为俘虏。此后不久,她与彼得大帝相识。1712年2月,彼得大帝从普鲁特战役返回圣彼得堡后,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结婚,他们的女儿安娜和伊丽莎白被授予女大公头衔。

兄弟姐妹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哥哥弗里德里希(Фридрих)是一名马车夫,她的姐姐克里斯蒂娜(Христина)和姐夫是农奴。

子女

轶事典故

1712年7月普鲁特河会战,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3.8万人被土耳其19万大军包围,物资耗尽、处境艰难。当时俄国人面前,投降或做无谓抵抗似是仅有的选择,全军陷入恐慌,彼得也打算携叶卡捷琳娜乔装逃离。此时,叶卡捷琳娜向彼得提出第三条路——与土耳其和谈,建议先贿赂土军总司令,并献出自己全部金银首饰和金器。最终和谈成功,俄方以较小代价换来土方重大让步,2万多俄军得以保全。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件事深深打动了彼得大帝,以至于他回到圣彼得堡后几乎立刻就与心爱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成婚。为了纪念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在战役中的贡献,彼得一世设立了解放勋章,并于1714年11月24日授予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

人物争议

政治能力

彼得大帝去世后,俄罗斯的发展轨迹一度出现偏离其原有改革方向的态势。新任统治者叶卡捷琳娜一世既缺乏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也未展现出积极治理国家的意愿,而是将大量时间耗费于狭隘的宫廷娱乐与宴会活动之中。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真正的权力核心逐渐转移至1726年2月新成立的最高政府机构——最高参议院。女皇在颁布的组建议会法令中明确表示:“参议院的成立只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减轻痛苦。”她公开承认自身并不具备胜任统治者的能力。最高参议院的成员被称为参议院大臣,他们共同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政府。其中,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希科夫凭借其重要地位与巨大影响力脱颖而出,成为核心人物。作为叶卡捷琳娜一世的老友与战友,他充分利用女皇的信任,实质上掌控着国家的统治权。

彼得大帝在世时,凭借其威严与强硬手段统治着国家。他通过权势、言辞、棍棒、鞭子以及苦役等方式,迫使民众服从其意志,人民因惧怕其威势而不得不屈服。然而,彼得大帝的继任者却难以复制他的统治模式,无法像他那样大胆地无视国家治理中面临的种种困难。

勋章争议

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帝国勋章是俄罗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荣誉勋章之一。该勋章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与独特的设计元素。其座右铭为“为了服务和国家”,彰显了勋章所倡导的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勋章的十字架主体为金色,表面镶嵌着红色珐琅,上面精心描绘了骑着白马的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英姿,形象栩栩如生。获得此勋章者,左肩会系上一条云纹缎带,同时还会佩戴一枚系在勋章上的银星,整体设计庄重而华丽,充分体现了勋章的尊贵与荣耀。

1724年,彼得大帝着手构思设立这一勋章,彼时正值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骨灰从弗拉基米尔迁至圣彼得堡。按照最初的设想,该勋章的授予范围应严格限定于军事领域,仅对那些在军事方面建立卓越功绩者进行表彰。

1725年,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帝国勋章正式设立。自叶卡捷琳娜一世统治时期起,这枚勋章的授予标准发生了变化,其授予范围不再局限于军队,开始扩展至平民群体,这使得更多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有机会获得这一殊荣。

参考资料

15 апреля 1684 года родилась будущая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Екатерина I.historyrussia.2025-11-04

«Она была наследницею его державных прав». Президент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к 340-летию императрицы Екатерины I.prlib.2025-11-04

Родилась первая русская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prlib.2025-11-04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725-1727).imperialhouse.2025-11-04

Екатерина Петровна, Царевна.imperialhouse.2025-11-04

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Младший, Цесаревич .imperialhouse.2025-11-04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Младший, Цесаревич .imperialhouse.2025-11-04

Анна Петровна, Цесаревна, Герцогиня Голштейн-Готторпская.Анна Петровна, Цесаревна, Герцогиня Голштейн-Готторпская.2025-11-04

Елисавета I Петровна,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Елисавета I Петровна, Императрица .2025-11-04

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Средний, Царевич.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Средний, Царевич.2025-11-04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Старший, Царевич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Старший, Царевич .2025-11-04

Маргарита Петровна, Цесаревна .Маргарита Петровна, Цесаревна .2025-11-04

Наталия Петровна Старшая, Цесаревна .Наталия Петровна Старшая, Цесаревна .2025-11-04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Средний, Цесаревич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Средний, Цесаревич .2025-11-04

Наталия Петровна Младшая, Цесаревна .Наталия Петровна Младшая, Цесаревна .2025-11-04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pravenc.2025-11-04

Самарский областной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узей.Самарский областной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узей.2025-11-04

17 мая 1727 умерла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Екатерина I , а на престол вступил внук великого Петра I - Пётр II, тоже 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kulturamgo.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