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潮村,因地形如蛟龙逐潮而得名,是位于中国湛江市湛江开发区泉庄街道的村,地处湛江经开区和湛江市城市核心地带。截至2018年9月,龙潮村拥有6000多村民。
龙潮村所处地区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明宣德一年(1426年),梁姓从遂溪三坡岭迁此,逐渐形成村落。龙潮村集体收入主要以出租土地和商铺为主,村民的收入主要是经营挖土机、搞土方工程建设和打工为主。2018年,龙潮村集体收入2800余万元。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是龙潮村的年例大庆日。巡游队伍到村民家送福送财,祝福年年风调雨顺、富足安康,接着又到同属于龙潮族的霞海、梧阔村,整个活动持续近5个小时。境内景点主要有王祖庙、农民生态公园等,其中王祖庙于2011年被评为湛江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龙潮村被湛江市评为卫生村。
名称由来
龙潮村因地处海滨,潮涨漫村,故名麻潮村。建国后,取地形如蛟龙逐潮改今名。
历史沿革
明宣德一年(1426年),梁姓从遂溪三坡岭迁此,逐渐形成村落。截至2018年9月,龙潮村相继开发了商业中心、星级酒店、住宅小区以及配套城市道路、公共绿化、文化体育设施等等,成为湛江繁华商业中心。2023年2月2日,湛江经开区龙潮村开展年例巡演活动。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龙潮村位于中国湛江市湛江开发区泉庄街道,地处湛江经开区和湛江市城市核心地带。
气候
龙潮村所处地区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四季如春、风景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地形地貌
龙潮村聚落沿海湾呈环状分布。
政治
截至2017年5月,龙潮村党支部书记是梁成顺。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9月,龙潮村拥有6000多村民。
方言
龙潮村所处地区以湛江方言为主,湛江方言的来源和分布,与本地人口的来源有关。唐、宋、元、明几代,大批汉族从福建省之莆田市、漳州市及浙江省一带迁至雷州半岛,后发展为本地人数最多的居民,闽语成了雷州半岛最通用的语言。同时,早已形成于西江一带的粤语亦开始传入梅菉街道、吴川市、廉江市等地。明清时期,由福建长汀县及本省韶州府、潮州府、惠州府的客家人迁至廉江,客家话亦传入湛江市。闽、粤、客三大方言传入本市后,受到地方语言环境的影响,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闽方言发展成雷州话(或称作黎话、雷话),粤方言发展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等。
在湛江三大方言中,说雷州话人数最多,粤语次之,说话的又次之。赤坎区、霞山区两老城区说粤语,周围农村说雷州话;坡头区说粤语为主,极少数说雷州话;麻章区大多数说雷州话,少数说粤语;吴川市绝大部分说吴川话,少数说雷州话;徐闻县、雷州市两县(市)绝大部分说雷州话,客家语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县大部分说雷州话,小部分说粤语;廉江市说粤语、客家语,极少数说雷州话。
湛江市的粤语较为复杂,各县(市、区)以至各县(市、区)不同区域都有较大差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湛江白话,二是吴川话。湛江白话又可分为市区白话、梅菉街道白话、廉江白话、遂溪白话、龙头塘白话等。雷州话各地亦有差异,大体以各县(市、区)为片,分徐闻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郊区音等,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调、腔调方面。各地雷州话亦存在一些常用词不同音的现象,但各地之间均可通话。啀话(啀话)与粤东北一带客家语的语言相差不大,主要差异是常用语方面带本地特色,音调亦略有差异。2012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把湛江市的话归入客家语粤西片 。湛江的话以廉江石角话为代表。
经济
龙潮村集体收入主要以出租土地和商铺为主,村民的收入主要是经营挖土机、搞土方工程建设和打工为主。2018年,龙潮村集体收入2800余万元,同比2017年增加了400万元,经济总量和增速都走在了三个“村改居”社区的前列。
第一产业
龙潮村村民多种水稻。
第二产业
龙湖村成立了股份公司,将分散的农村土地以股份形式集中起来,村民以股东身份参与进来,并按股份比例分红,从而使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这部分集中起来的土地则由股份公司统一管理。2006年,龙潮村委和海南西原公司合作成立龙潮房产置业有限公司,由龙潮村拿出132亩集体建设用地,海南西原公司出资金,共同打造为广大游客、市民提供一个不用行遍中国,即可遍享中华美食,龙潮村的这132亩土地采用租赁的形式,每年从合作企业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
第三产业
2010年10月11日,湛江市第一家四星级酒店北部湾大鱼村隆重开业,这一家经营北部湾沿海城市的天然海鲜产品为主,目标是打造程湛江乃至整个粤西地区高端餐饮市场的民营企业的开业。粤和轩精品粤菜、四象假日酒店、北部湾大渔村、名门金宴、咖啡厅、香格丽雅夜总会等也纷纷入驻,并命名为“粤西明珠美食广场”,日渐发展成为湛江市较为知名的休闲美食场所。此后,龙潮村与深圳鹏程锦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采取龙湖村出地,深圳鹏程锦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开发大型商住项目南国豪苑,其中,引进了知名的“大润发”商场品脾,商场部分归龙潮村,为集体增加租金收益。他们与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方式也与南国豪苑基本相同。采用股份制之后,村民年年有收入,征地居民的生活来源也有了保证。
作为开发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单位,龙湖村村地缘优势明显,土地价值高,有利于开展城中村城市化改造。开发区龙潮村这次列入城中村改造规划范围的面积约990亩,希望通过改造,腾出土地发展商业中心、星级酒店、住宅小区,以及配套城市道路、公共绿化、文化体育设施等等。村委会先后两次组织村民代表和党员约100多人到禅城区参观考察,学习“三旧”改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改造将给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带来的好处。龙潮村与荣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改造协议书。改造完成后,预计龙潮村可分得45万多平方米住宅单位、10万多平方米商业单位及3千多个车位。除了用于安置村民的住房外,按现市场价计算,该村股份公司出租物业年收入可期望达到6000多万元,股民人均可分红近2万多元。
龙潮村32层8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在2019年底可以交付使用,预计每年可以为集体增加2500万的经济收入。
社会事业
教育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潮学校学校职能是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教育人、培养人,使其个性全面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底,该校在职人员26人,退休人员13人。
文化事业
2004年,龙潮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2005年,市委办固本强基工作组进驻该村后,利用龙潮村每年闹元宵的习俗举办龙湖村首届农民文化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固本强基工作和党的方针、政策,让先进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农民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他们举行了蓝球、拨河、乒乓球等体育竞技比赛、文艺汇演,游艺活动、书画摄影展览、农民卡拉OK比赛、民间艺术、彩车巡游等,邀请我市书画名家进行现场即席挥毫。还请来了广东海洋大学、湛江艺术学校、湛江第二中学等单位表演现代歌舞,让传统民俗与先进文化共激扬,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村民受到艺术的陶冶。此外,工作组还倡议发动,为龙潮村文化室捐赠了1万多册图书,并建立了一个网上图书馆。走在龙潮村文化活动室里,数十幅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挂满了四侧的墙壁,村里的不少老人在这里下象棋,调车走马。激战正酣。另一边的书报阅览室里,一位老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报纸。记者粗粗看了一遍,报纸的品种还真不少,《湛江日报》《南方日报》《湛江晚报》等放在报栏上供村民阅读。2008年,南方人民出版社又向龙潮村文化室赠送了价值5000元共200本的书籍,支持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龙湖村的文化活动室还被评为了“优秀农家书屋”。
此外,龙潮村每个星期在农民生态公园组织几场文化活动,譬如暑期家长学校、书法诗词比赛等。
城村建设
“湛江市美食休闲广场”“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湛江市经济开发区龙潮路,是湛江开发区龙潮村委会与海南西原实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开始合作,龙潮村拿出132亩集体建设用地,海南西原公司出资金,成立湛江龙潮房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具有城市广场功能的商业服务业项目。该项目地处规划中的城市商业金融中心,既有美食、娱乐又有酒店、商业街,高档优雅、特色鲜明、富有现代气息,提高了我市的城市品味。该“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特点是没有改变项目用地“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性质,土地所有权不变、为村委会所有。龙潮村以132亩集体建设用地40年的使用权出资,海南西原公司以货币出资,利润三七分成,合作期40年,期满后整个项目全部归龙潮村所有,即满足了龙潮村改造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迫切需要,又保障了村集体经济未来的发展,形成了村民、村集体经济和投资商多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湛江美食休闲广场”项目由一期的美食广场、休闲广场、商务酒店、灯光广场和二期的综合商住楼、美食休闲广场配套工程——小商品街共五部分组成。
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约为88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000平方米(四一五层错落布置),大型停车场面积35000平方米,可停放1500辆车,绿化广场面积35000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的土建及项目配套工程(道路、停车场、上下水管网、电缆通讯、消防、绿化等)已全部完成,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f栋“香格丽娜”大型夜总会和g栋“粤和轩”高级粤菜馆已开业;名门金宴”潮汕菜馆、“荷塘水榭”精品湘菜馆、“山间堂”品味江西瓦罐煨汤馆、“北部湾”海鲜城、“粤西明珠”大酒店、“香格丽娜”二期夜总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餐饮、酒店、娱乐项目也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业。二期综合商住楼拟建24层,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小商品街拟建3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交通
霞赤、海滨二线公路经龙潮村,村后有人民大道,村西通广湛公路,村北0.3公里处有外贸码头和霞海港。
人文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是龙潮村的年例大庆日。上午八点开始,家家户户用阉鸡、烧猪、鹅、猪蹄等接迎“圣驾”,烧炮竹、放烟花。游行队伍有头牌头锣、令旗、五士、亭、土地轿、大轿、舞狮、舞龙、飘色、弹唱、彩车、彩旗等参游。每年龙潮村年例都吸引远近的人来观看,村里有舞龙队、腰鼓队还有传统文化大巡游。当文化大巡游时,唢呐喧天,鞭炮齐鸣,30余辆彩车浩浩荡荡地从龙潮村文化楼前出发,一路金狮开道,向村口蜿蜒而去。而龙潮村的村民们早已在自家的前门摆好供桌,燃香烧烛,放上宰杀好的鸡,恭候巡游队伍的到来。巡游队伍一到,千响万响的鞭炮此起彼伏,噼里啪啦一阵“狂啸”。到村民家送福送财,祝福年年风调雨顺、富足安康。巡游队伍接着又到同属于龙潮族的霞海、梧阔村,整个活动足足持续了近5个小时。
风景名胜
龙湖抗法誓师旧址-王祖庙
龙湖抗法誓师旧址-王祖庙始建于明代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1628年、1911年进行改建维修,1996年进行大修。庙坐西北向东南,两进合院布局,中间天井,庙宽12.5米,三开间,进深21.7米,建筑面积270多平方米。砖瓦木结构,石基础,红砖墙,瓦面屋,硬山顶。两扇大木门,首进厅柱雕刻龙凤;庙前门口青石砌踏跺,步阶三级,廊檐两柱采用圆石柱顶檐,门墩用青石方砖,庙正中殿敬奉神像。1996年修建将庙外墙加贴防水砖,屋檐下及内厅贴六幅瓷画,庙貌庄重堂皇。庙门前安放四门抗法大炮,并有《抗法保乡》和《还我河山》两幅抗法精美壁画。
1898年,法国以租借为名强占广州湾,龙潮、霞海、梧阔(三村均系梁姓,总称龙潮族)与南柳、海头港、东山等村抗法志士组成抗法义军,一同抵抗入侵者。龙潮义军把王祖庙作为抗法誓师会址,选出总首领、战略指挥、器械员、领队、宣传员、联络员等。村民踊跃捐资支持抗法义军购买藤牌、刀、枪、剑、矛、棍棒,并向清政府买了2门铁制火炮和2门铜制大炮投入战斗。抗法义军每次出兵前都在王祖庙前杀鸡歃血誓师,祈祷保佑平安。抗法义军多次出战英勇杀敌,偷袭法军兵营,打击法军的气焰,击退法军守土保家。
1898年7月12日的战斗,义军英勇奋战,由于寡不敌众,死伤惨重。但是,抗法义军不断总结经验,反败为胜。同年9月18日,法军出兵侵占赤坎区时,龙潮义军与黄略村团练在麻章下村、洪屋下岭村围攻法军,法军急退回营房。同年10月21日,法军再次向南柳村进犯,被龙潮抗法义军围困在坎坡岭上,几次突围失败,危急关头,参将陈良杰带兵援助解围,双方停战,法军逃回兵营。王祖庙成了革命斗争旧址,村民敬仰爱惜,世代维修保护。为保护抗法旧址王祖庙,纪念抗法义军爱国精神,龙潮村民将王祖庙梁氏宗祠加以保护维修,做到原址不变、大小不变、装木瓦结构不变、室内布局不变,只是外墙贴上了防水瓷砖,总体上还是王祖庙原貌,并将抗法用的4支大炮仿制存放在王祖庙前,让子孙后代缅怀抗法义军的精神和不忘国耻。2011年,龙潮抗法誓师旧址一王祖庙被评为湛江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农民生态公园
农民生态公园占地面积43.5亩,由龙潮村村民自筹资金550多万元建立。公园里广场、楼阁、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周边市民来这里可以散步、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等。村里当时提出修公园的倡议后,马上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筹建公园。在迁坟问题上,村民没有一个反对的,都自觉把祖坟迁走,火化后把骨灰放到村中的骨灰楼里。建设公园花费巨大,除了村集体经济外,村民和外出老板还纷纷慷慨解囊,自发为建设公园捐款60多万元,其中最多的捐了8万多元。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村干部们亲力亲为,为了选择最佳的树种,他们跑遍了湛江市,甚至还远赴浙江省、山东省等地采购。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龙潮村自筹资金建湛江市首个农民生态公园.南方+.2025-09-18
湛江市.广东省人民政府.2025-09-18
杨杰东到泉庄街道龙潮社区开展平安夜访.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09-18
广东湛江龙潮村荣膺“《民主与法制》社理事单位” .民主与法制网 .2025-09-18
泉庄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09-18
记者过年:最熟悉的年味,便是家的味道.今日头条.2025-09-18
港城年例文化活动精彩上演.今日头条.2025-09-18
2017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潮学校决算.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09-18